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

就在朱由檢籌劃着海外戰略之時,後宮中卻有人正在爲他操心着選妃的事宜,而且這幾個爲他的“幸福”生活忙碌的不是外人,正是周後與懿安皇后張嫣。

說起大明皇帝選妃之事,就繞不開太祖朱元璋他老人家。

有感於歷史上有諸多家族勢力龐大的后妃干政,致使外戚坐大而嚴重威脅到皇權的惡例,朱元璋在登基之初的洪武元年,特地命人編纂《女訓》,作爲後代子孫管理後宮的家法。

《女訓》中規定,在後妃的遴選時,“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爲之,故妃、後多采之民間”。

爲了讓自己身後的皇帝能夠時刻銘記歷史教訓,朱元璋命工部制紅牌,鐫戒諭后妃之詞,懸於宮中,並要求後代君主對后妃嚴加管理,不得違背。

事實證明,老朱這套方法還是很管用的。

自太祖太宗之後,有明一代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從未出現過強漢盛唐時那種後宮干政、外戚坐大的惡性事例,除了太祖太宗兩朝之外,不管是後宮還是外戚,存在感都是極其微弱,甚至微弱到幾乎被所有人無視的地步。

不僅如此,大明有不少皇帝就連每三年一次的選秀活動都很少舉行,不管此舉是有意還是無意,總歸是減少了諸多民間骨肉離散的悲劇發生。

周後與張嫣之所以動了要給朱由檢選妃的念頭,原因就在於前幾日周後得到的一個消息:田弘遇田國丈收養了一個養女。

據說,此女色藝雙絕、豔壓羣芳,可謂是一個絕世美人。

這也就罷了,畢竟收養義女是人家的私事,誰也無權加以干涉,可是有確切的消息證實,此女是準備送入宮中的。

這就意味着,一旦傳聞爲實,那田貴妃就在宮裡多了一個名義上的妹妹,這就打破了目前後宮中周後、田妃、袁妃三足鼎立的平衡局勢,若是此女受寵,那承乾宮的勢力或許就會逐漸壓過坤寧宮一頭,這可是周後萬萬不能接受的。

雖說皇帝一直對自己非常敬重,並且早早的給朱慈烺定下了太子的名分,但要是夫妻之間長期見不上面,彼此之間的感情難免變淡,甚至疏離,一旦有人在中間搞事情,說不定就會引發一系列無法想象的惡果,甚至會嚴重到朱慈烺的太子地位也會被動搖的地步。

這個又不是沒有先例。

萬曆朝的國本之爭不就是如此嗎?

神宗皇帝寵信鄭貴妃,隨後在有心人的蠱惑下,便想將朱常洛的太子之位給拿掉,把他與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立爲太子,因爲羣臣反對的緣故,神宗一氣之下甚至幾十年不上朝,不見朝臣,雖說最後朱常洛的太子之位得保,但這期間擔驚受怕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

更何況,現在自家的夫君可不是神宗皇帝能比的。

手握剿賊平虜安撫天下等逆天功勞的朱由檢現在非常強勢,行事大有順之昌逆之則亡的氣勢,要是太子長大成人後行事不盡如人意,田貴妃的兒子再表現的出色一些,說不定就會有糟糕的局面出現。

“皇嫂,妹妹我並非妒婦,並無反對皇上納妃嬪之意。

妹妹我現下已是人老珠黃,而皇上正值壯年,對女色再節制也是有所需求,故此那名陳姓女子入宮也是無可厚非之舉。

可是,就像我剛纔所言那般,將來之事誰敢保證?

諸多事端都是從無到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真是到了那般田地,妹妹我可如何自處?烺哥兒又該怎生是好?

妹妹我現下已是心裡一團亂麻一般,思來想去,還是想讓皇嫂給我拿個主意!”

懿安皇后張嫣所住的慈慶宮中,周後一臉憂愁之色的對着這位皇嫂道出了自己的擔心。

當初朱由檢還是信王時,選妃的過程就是由張嫣主持的,也正是張嫣將周玉鳳定爲了信王妃,並且在朱由檢登基後成爲了母儀天下的皇后。

從這一點上講,張嫣確實是周後命中的貴人,也是她在後宮中的精神支柱之一,每每遇到難以開解的難題時,周後都會前來慈慶宮尋求幫助,時間久了,張嫣和周後之間宛如親姐妹一般。

“皇后莫要過分擔心。

俗語說知夫莫若妻。

你二人相濡以沫已有十餘載,期間更是給皇帝誕下了數名子女,皇帝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更是一個睿智英武之明君,豈會行出毫無道理之事。

田國丈收養義女預備送入宮中一事,所爲無非是爲幫田貴妃固寵,此舉雖是有些小人之心,但也很難說是多大的錯事。

宮外之人怕是不知咱們後宮之事,天下怕是有許多人以爲,我大明後宮之中會與民間那些大戶人家一般,因着家主妻妾衆多,所以妻妾子女之間整日勾心鬥角、斤斤計較,想盡法子邀寵固寵。

豈不知大明曆代帝王,包括今上在內,基本上都依祖宗之規行事,哪有因專寵而廢棄大義之事的。

如神宗爺爺寵愛福王那般之事例,於我皇明可謂是絕無僅有,以皇帝之睿智,豈會做出如此糊塗之舉!”

聽完周後腦洞大開的胡想亂想之後,張嫣笑着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對此事做出了分析和判斷,一番有理有據的說辭也讓周後心中的鬱悶稍減。

“田國丈也是,平白地做出如此之舉,着實可恨!

皇嫂你也知道,妹妹我身爲後宮之主,平日間生怕因處事不公而至田妃、袁妃受了委屈,從無嫉妒之心生髮、

難道是田妃于田國丈入宮探視時說過我的不是,這才讓他有了此念不成?”

周後說着說着又有了新的想法,神情也從擔憂變成了有些氣憤樣子。

前番他老爹不知什麼原因被皇帝處罰,名下的兩處莊子也被分給了田弘遇和袁也讓,周後雖然也厭惡自家的老爹和兄長,但自家的東西卻被夫君拿出來分給了其他兩宮,這讓她的心裡也是很不舒服,現在一想到田妃極有可能背後嚼舌根,心裡的擔憂頓時被怒氣所替代。

“皇后,你就莫要糾結於此了,若是想理清此事,我這裡倒是有一個法子!”

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章 洪承疇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八章 皇莊4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
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章 洪承疇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八章 皇莊4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