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

謝啓光見到田雄等人齊聲應下,心裡頓感大喜不已,只要此事最終成功,那從此之後自己就會成爲南京一帶說一數二的人物,在所有大小事情的話語權將會大大增強,身家財產也會水漲船高。

隨後衆人開始商議其具體各方面的細節問題,包括各自召集多少可靠的手下,準備何種兵械,多少人突襲官驛,多少人阻截錦衣衛等等,待一切議定之後已是戌時左右,謝啓光安排了府內僕從,打着有謝府字樣的燈籠,分頭將田雄等人送回各自家中。

第二天天色微亮,趁着錦衣校尉們還未到上值時間,一輛輛拉着銀兩的馬車便分別去往田雄等人的家中,在卸載完畢後揚長而去。

沒過多久,田雄等人分別打發各自親信離開府中,前往城內各處召集可靠且能打的手下。

約莫卯時中左右,街道上還未見大批行人時,三五成羣身穿棉服的漢子陸陸續續趕到各自將主府上,等到各衙門開始上值時,田雄等五人已經將人手聚齊,府上的大門也緊緊地關閉了起來,而城內的錦衣衛對這種種異裝仍是一無所知。

這一天,繁華如昔的南京城內喧囂依舊,一切都如往常一般,行人商賈、貧民小戶都在忙碌着各自的生計,市面上依然是人潮涌動、熙熙攘攘,不知不覺中,一天又過去了,天色已是逐漸暗了下來,街上的行人已是大大見少。

到了酉時左右,天色已經完全黑透,街道上已是空無一人,值夜的更夫也是人影皆無,整個南京城已經被夜色包裹了起來。

就在這時,城內不同位置上有數戶人家的大門卻是悄然打開,隨後一個個身穿勁裝的黑影從裡面悄然而出,在領頭之人帶領下,向着原南京兵部下轄的兵杖局庫房而去。

自從崇禎十年,朱由檢下旨裁撤各地衛所後,位於紫金山腳下的兵杖局庫房便逐漸進入荒廢的狀態。

由於南京總兵率大軍入駐後,專門設立了新的庫房,並由京師兵部特派的軍需官管理,兵杖局到目前爲止還沒有接到新的生產和保管任務,所以一年多來,上至大使下值把守庫房的吏目兵卒也是日漸懈怠。

在謝啓光打過招呼,並且還特地拿出重金賄賂後,這個庫房今夜便完全處在了不設防的狀態。

酉時末,隨着田雄等人先後率隊到達,整個庫房大院內人頭攢動,但因爲事先得到吩咐的緣故,院內人雖然多,但是除了偶爾有人咳嗽外再無說話的聲音。

院內四周有十餘支火把點燃,這僅有的燈光被高大的院牆遮擋的嚴嚴實實,加上這裡地處偏僻,周圍數裡地範圍內並無住戶,所以絲毫不用擔心會被人看出蹊蹺來。

田雄與丘鉞等人碰面後低聲商議片刻後,一身鎖甲的張傑和黃名在打着火把的親信引領下來到排好隊列前,在確認無誤後各自舉起手臂一揮,隨後當先向早就敞開的庫房行去。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去發表什麼慷慨激昂的演講,所有人都清楚,自己是在提着腦袋做事,要麼從此之後讓家人過上穿金戴銀的好日子,要麼被人砍了首級去,一切都是未知,只能跟着將主一塊幹了。

此次五人共召集了約莫八百人左右,這些人都是他們在原先衛中的親信骨幹,跟着他們幹了不少殺人越貨的勾當,在衛所裁撤後依然與自家將主有着密切的聯繫。

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因爲過去銀錢來的容易,所以養成了吃喝嫖賭的惡習,這一年多來原先的進項突然之間大部分沒有之後,他們的日子也過的緊緊巴巴起來。

這次被召集過來後,每人先拿到了二十兩銀子的鉅款,又得知事成之後還有更多賞銀,這讓衆人的熱情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

不就是去宰一個狗官嗎?以前又不是沒幹過,只不過事後都歸罪到不知名的江洋大盜身上,最後都成了無頭公案而已。

張傑和黃名要帶着五百人去錦衣衛南京千戶所校尉們的紮營地附近,用各種障礙物把衛所所在的街道堵死,對事發後錦衣衛可能的出營增援進行攔截,等到官驛那邊得手後,他們會立刻四散撤離。

至於把守南京各個城門的守軍,他們根本沒去考慮。

南京城太大了,城門太多了,每個城門處也就有一小隊官軍守着,在他們不清楚到底發生何事,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不敢擅離職守,那可是死罪。

這次行動最主要就是速戰速決,突襲官驛的隊伍要在半個時辰內結束戰鬥,這個時間內,所有人根本反應不及。

等到張傑、黃名帶着手下,扛着各種各樣的拒馬、塞門刀車等障礙物,攜帶着數十張長弓以及刀槍離去後,陳獻策帶着百人進了庫房開始挑選兵刃。

他負責帶人圍攻江蘇巡撫衙門和南京府衙,力爭把兩名主官擊殺在內。

陳獻策這隊人馬很快攜帶着兵械離去,田雄和丘鉞帶着剩餘的兩百人開始進去挑選盔甲和兵刃。

他們二人將負責帶隊突襲官驛,擊殺盧象升。

這兩百人也是精挑細選後留下來的,都是原先衛中的精銳,很多人手頭都見過血,是最能打的一批人。

亥時左右,也就是後世接近午夜十一點的樣子,南京城內已是燈火幾近滅絕,只有大戶人家門前掛着的燈籠還在寒風中搖曳着。

盧象升下榻的官驛有一隊南京官軍守衛着,夜間值哨分爲了五隊,每隊有四名士卒值守。

“這江南冬日可真他X的冷,三天兩頭的下雨,這冷氣直往骨頭縫裡鑽,比北地冬日可難過多了,真是要了老子的親命了。

你說這太平光景了,夜裡還值哪門子哨啊?誰還有膽子敢來謀害盧督帥不成?要沒這差事,這時辰咱早就在暖和被窩裡睡死過去了!”

官驛門口值哨的一名士卒跺着腳活動着身子抱怨道。

“閉嘴!六子你這話要是給上官聽到,二十軍棍是跑不掉了!

冷是冷,可咱們這是給盧督帥值哨,多大的榮光啊!

咱從軍多年,盧督帥威名早就聽說過,可要是想見到卻是沒那運氣,現下可是時不時便能見到他老人家,想想這心裡便高興!”

四人中的另一人先是嚇唬了這名叫六子的士卒一句,隨後興高采烈地說了起來。

“俺又不是怨給盧督帥值哨,俺這是嫌棄江南太冷!陳哥,你可別嚇唬俺!”

六子回了幾句後剛要繼續解釋,那名陳姓士卒突然高聲喝道:“是何人?止步!”

陳姓士卒話音剛落,嗖嗖聲響中,幾隻長箭從數十步外的暗處射來,值哨的士卒一人大腿中箭,噗通一聲栽倒在地。

“敵襲!

拖進去!關閉院門!”

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九章 皇莊5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八十三章 訛詐
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九章 皇莊5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八十三章 訛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