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

從時間上推算,鄭家從日本將消息傳到京師,這中間用去了近一個月時間,而大明要是派遣軍隊趕赴九州島,至少需要五十到七十天的時間,現在搞不清的是,聯軍能不能堅持看到日月龍旗的到來。

大軍出征可不是想象中那樣簡單。

從選派主帥到集結兵力、調集糧草輜重、準備船隻、制訂登陸後的作戰方略等等,這一系列程序都需要不少時間來準備,現在去往日本方向的季風還是逆風,儘管已過了海上風暴期,但船隻航行的速度會大爲減緩,種種因素相加,預計抵達日本的時間或許還會延長不少。

朱由檢與孫傳庭等人經過短時間的商議過後,決定派遣北海艦隊一萬人赴日本作戰,領軍主將爲副總兵銜的李定國,正在兵部觀政的太子朱慈烺作爲監軍隨隊遠征。

除了西北和東北地區的駐軍將以屯田安家的方式時代駐守當地外,大明其他派遣軍都實行了輪換制,每五年一輪換。

比如駐守馬尼拉的軍隊,到第五年年初時,兵部就會從大明國內先期派遣駐軍人數的一半過去,在替換回相同人數將官士卒的同時,用一年的時間熟悉當地的氣候環境,年底時再進行另一半輪換,這樣可以充分保證軍隊不會因爲輪換導致對當地風土人情不熟悉,從而發生不必要的混亂。

積功升至副總兵的李定國去年剛剛從馬尼拉被替換回國,經過近一年的修整也歇息的差不多了,爲了讓這位歷史上的名將之花繼續大放異彩,朱由檢決意讓他帶隊出征。

今年已是三旬出頭的李定國於崇禎十五年娶妻生子,膝下有三子一女,其剛滿八歲的長子李溥興自幼便顯露出與衆不同的氣度,在學堂讀書期間,每逢先生提問,總會“作驚人之語”,被數位先生贊爲“將來必成大器者”。

對這位歷史名人格外關注的朱由檢聞訊後也是欣慰不已。

名將後繼有人,這足以安撫原本歷史中李定國英年含恨早逝的靈魂了。

朱慈烺先是於崇禎二十二年在吏部觀政一年,今年正好在兵部,這次大明官軍征伐日本,對他來說是瞭解兵事的極佳機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方知此事需躬行。

作爲大明未來的接班人,不懂兵、不知兵是十分可怕的,在兵部觀政雖然多少也會了解一些常識,但比起親身下到軍中與將官士卒密切接觸、親歷戰陣的殘酷、知道士卒的不易,還是欠缺極多。

太子妃王芝蘭於去年十月誕下一名女嬰,現在將近一歲年紀,朱由檢已經升格爲爺爺,這讓剛剛四旬左右的他有些哭笑不得。

周後因着太子妃第一胎便生了個女孩的緣故,一直在朱由檢耳邊叨叨着,要張羅着給朱慈烺再納幾名側妃,以便更好的開枝散葉,朱由檢迫於天家血脈的珍貴性,也對朱慈烺提起過此事,但卻被朱慈烺婉拒。

因爲太子妃王芝蘭是朱慈烺初次出宮遇見的第一名陌生同齡異性,加之兩人多少有些青梅竹馬的屬性,所以兩人之間的感情極爲深厚,平日裡在宮中也是時常耳鬢廝磨,幾乎與平民百姓夫妻沒什麼兩樣。

正因如此,朱慈烺對納妃一事興趣很小,對於父母的催促也是找了種種藉口予以推拒。

最後實在是受不了母親的嘮叨,才以太子妃如若是第二胎還是女嬰,那就會納妃作爲了恰當的理由,暫時讓周後停止了每日催逼。

朱慈烺的這一行舉倒是挺有朱家老祖宗遺傳基因的。

作爲天底下最尊貴之人,大明曆代帝王中確實有幾位與衆不同之人,比如英宗朱祁鎮、孝宗朱佑樘,獨寵萬貴妃這位老女人的憲宗朱見深等,上述幾位都是非典型一夫一妻制的踐行者,對自己的皇后或是貴妃都是專情的很,比起歷朝皇帝荒淫無度的生活方式來,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男人的楷模。

好在太子妃在今年開春之後又有了身孕,到現在已是五個月了,據宮中懂行的宮人說,從太子妃走路的形態以及顯懷程度上看,此次懷的一定是男嬰。

雖說在這個沒有B超的年代,單從這些行跡上很難鑑別胎兒的性別,但古老相傳的一些方式還是有相當高準確性的,至少太子夫妻二人都相信宮人的判斷,只要生出個皇太孫來,那太子的後宮就不用再添新人,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明爭暗鬥。

在朱由檢作出決定後的第三日,太子告別愛妻,帶着幾名隨侍太監以及程堅等貼身護衛,在勇衛營一千名精銳騎兵護衛下,由兵部官員陪同,馳出京城,沿着官道一路南下,直奔北海艦隊的駐地---------山東登州府而去。

數日之後,一輛輛裝滿各種糧草輜重的大車駛出京師,沿着朱慈烺走過的道路駛向同一目的地。

在他們的眼中,年輕的太子需要更多的歷練,以大明官軍的強悍戰力,對上任何國家的軍隊,結果都是已經預定的,再說太子又不用親自上陣衝鋒,有一千精騎護衛左右,任你天大的本事也靠不到近前。

皇帝的意思很明確,要讓太子在軍中樹立起威信,軍功是最有說服力的,只要大明官軍大勝而歸,那就是滅國的戰績,作爲下一任皇位的繼承者,文治武功兩項已經有一項在手,剩下文治相對來說就更容易操作了。

時值八月末,北方的雨季早已過去,天氣和路況都極爲適合長途跋涉,朱慈烺在精騎的護衛下,曉行夜宿,以每天一百五十里左右的速度進發,在經過十天左右的奔波後,終於抵達登州府。

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八十章 困難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
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八十章 困難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