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

昭仁殿中的議事一直持續到下午酉時方纔散去,具體過程旁人不得曉,只是隱約聽說皇帝發了脾氣,就差掀桌子罵娘了。

不過議事過後的第二天,聖旨就下來了:朝廷重開五軍都督府,各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等主官名單將由兵部上報司禮監,由皇帝閱示後予以批准,並儘快行文天下,鹹使與聞。

但與國初五軍都督府有所不同的是,都督府各堂上官雖也列班朝堂,但除卻軍國大事外,對朝廷其他政策的制訂均無建言之權,這就代表着明確的文武劃分。

五軍都督府統掌天下兵馬,制訂大明所有涉及軍事行動的具體方略以及投入的兵員人數,但它只有統兵,卻沒有調兵權,調兵權在兵部,兩個衙門形成互相鉗制的態勢,以防任意一方權力過大危害到大明國家安全。

過了幾天,又有一道聖旨自宮內發出,這回是一系列有關人事任免的聖旨。

晉首輔、東閣大學士溫體仁爲文華殿大學士,正一品,仍舊擔任內閣首輔一職。

晉薊遼督師、東閣大學士孫傳庭爲武英殿大學士,正一品、內閣次輔,免去去薊遼督師一職。

晉宣大總督盧象升爲武英殿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免去去宣大總督一職。

晉東閣大學士陳奇瑜爲武英殿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

晉東閣大學士李邦華爲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免去其督察院左都御史一職,其職位由右都御史施邦曜接任。

晉東閣大學士侯恂爲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

晉東閣大學士範景文爲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

同意原內閣輔臣、東閣大學士王應熊、張至發致仕請求,特賜兩人玉如意各一對並賜銀兩千兩,並分別派遣一隊錦衣衛護送其回返原籍。

大明的三殿二閣大學士制度雖然設立已久,但大多數閣臣只做到了兩閣大學士的位子,至於三殿大學士品級,已久是多少年未見了,沒想到皇帝這次一下子給出了四個,堪稱有明以來最大的一次賞擢了,此舉讓文官們震動不已:老朱家終於出了個大方的皇帝。

聖旨明發之後,兵部武選司即刻全員出動,在兵部右侍郎劉元慶的率領下,攜帶聖旨出關前往瀋陽,在傳達旨意之後,立刻開始深入各軍,複覈各部上報的功績,然後儘快上報朝廷。

就在這一切事務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時,在京城驛館裡等了幾天的範布隆霍斯特等人終於見到了大明朝廷的高級官員。

兩國特使是在報捷的隊伍進京後的第二天抵達京城的,在入駐鴻臚寺專門接待外賓的驛館後,兩國特使好好休整兩天後,提出了覲見明國皇帝的請求。

在鴻臚寺將事情奏報宮裡之後,朱由檢特意將陳奇瑜招進宮裡面談一番,然後將與兩國特使談判之事全權授權給了他。

“尊敬的陳副相,此爲我國政府委託鄙人嚮明國政府遞交的國書,希望兩國政府能坐到一起,就兩國共同關心的事物進行認真嚴肅的談判,並在最後達成妥協和一致。

我們荷蘭政府對事情最後能有比較圓滿的結局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我方希望兩國談判代表能夠坦率的交換雙方彼此的看法和意見,爲談判最終取得成功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謝謝!”

鴻臚寺衙門寬敞的大堂內,一身大紅官服的陳奇瑜神情肅穆站在正中間的位置,正在接受荷蘭過特使範布隆霍斯特遞交的國書。堂中還有禮部尚書鄒維璉、鴻臚寺正卿李進番,以及司賓署署丞方用之等幾人,黃姓通事自然而然的擔當起了翻譯的職責。

“唔,本官雖不知你國爲何而來,但亦會對貴使以禮相待,至於貴使口中所言之談判嗎,呵呵,且看看要談何等事情了,本官暫無法與你答覆。

對了,本官要特與你介紹一位本朝名臣,鄒德輝鄒部堂!”

陳奇瑜接過範布隆霍斯特遞過來的國書後一側身,方用之趕緊上前接過退到一邊,深諳人心的陳奇瑜隨即把鄒維璉推了出來。

現在這種站立堂中接受國書的儀式讓他感到極度不適,對方對他的稱呼也讓他彆扭,而稍後還要與對方進行所謂的談判,這讓慣於發號施令的陳奇瑜心中有些不爽。

談什麼判?

爾等番外紅夷有何資格與本新晉武英殿大學士談?

這位老牌官僚雖說不懂如何談判,但對於如何掌控局勢卻是駕輕就熟,隨着他的話音落地,站在一旁的鄒維璉移步上前,衝着範布隆霍斯特笑着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然後笑眯眯地等着陳奇瑜繼續開口。

“貴使既是荷蘭朝廷特遣,那在貴朝應是擔當要職,此位鄒德輝鄒部堂之名貴國於貴國應是不小。”

陳奇瑜見範布隆霍斯特一臉茫然的神色,於是強忍着想要放聲大笑的衝動繼續介紹。

“鄒部堂現貴爲我朝之禮部尚書一職,在朝中德高望重,深得聖上以及羣臣之敬重;其升擢之前曾受皇命巡撫福建,並於崇禎六年指揮時任福建海防遊擊、現爲大明靖海伯之鄭伯爵,與貴國水軍大戰於金門料羅灣,這下貴使當有所聞吧?呵呵,呵呵呵呵!”

待黃姓通事將陳奇瑜的言語翻譯過後,一直彬彬有禮的範布隆霍斯特神色大變,並且趕緊右手撫胸,向眼前這個笑眯眯的白髮老頭躬身行禮道:“哦,天吶!原來您就是鄒高官!您的大名在我們荷蘭海軍中傳播的很廣,已經可以和鄭伯爵媲美了!”

崇禎六年,荷蘭八艘大型炮船侵犯福建沿海地區,鄒維璉下令鄭芝龍率部迎敵,並在料羅灣一帶海域重創荷軍,擊沉四艦,重傷四艦,此役過後,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對大明再也不敢小覷。

“好說好說,呵呵,所謂不打不相識,雖說幾年前那場衝突我大明小勝,但本官對貴國所用之鉅艦還是印象深刻,看來貴國工匠與格物一事上倒是頗有令人稱道之處啊!”

鄒維璉笑着微微拱手回禮迴應道,對於陳奇瑜的這種手段他當然是心知肚明,這就等於給對方一個下馬威,在談判還沒開始前就佔據了主動位置。

果然,範布隆霍斯特剛纔於陳奇瑜對話時的氣勢消退大半,在說過幾句禮節性的話語後退到了一旁。

“陳副相,你好!我是西班牙王國政府特派大使埃特羅。蒙塔,這次我是受我們尊敬個國王陛下,以及我們西班牙政府首相岡薩雷斯先生的委託前來明國,就明國軍隊在臺灣島無故殺害我四十名西班牙軍人一事進行質詢,希望明國政府必須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覆和相應的賠償,否則的話,我們西班牙政府絕不會容忍這種惡劣行爲的發生!”

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章 客戶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十五章 譁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
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章 客戶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十五章 譁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