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

就在江南一帶亂象分呈時,千里之外的京師已是進入到了一年中最爲熱鬧的忙年時節。

南北兩城的各大市場到處人頭攢動,各種各樣的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中間夾雜着孩童的嬉笑聲、吵鬧聲,大人們的呵斥聲、叫罵聲,熟人之間碰面的問好聲、大笑聲,空氣中飄蕩着各色食物誘人的香氣。

幾乎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發自內心地笑容,輕鬆自然的神態下,一張張面孔是如此的生動,再也不復數年前那種愁眉苦臉、焦慮不安,甚或是麻木不仁的神情。

不管成人還是孩童,婦人還是老翁,手中懷裡都是大包袱小提留,拿着買來的各色各樣商品或食物,或是駐足與商鋪攤位前,或是緩步移步中逡巡着,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家的物資,只要看到自家需要的,就會拼命往人羣裡擠過去,好像生怕晚了就賣光了一樣。

有聖君在位,這日子是眼見得越來越好了,每個人都從自家日常的吃穿用度中切實感受的到,這其中尤以軍器監和將作局的工匠們最有體驗。

就拿各家的住所來說吧,先不說整修過後鋪上了青石板的街巷,潔淨的讓人心情舒爽已極,就看看自己的住所吧,那可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先匠戶們居住的大多是土坯搭起的房舍,只有極少數有額外收入的人家才蓋的起青磚房屋,屋頂也有黑灰色的瓦片覆蓋,可是現在呢?

原先的土坯房子早就蹤影全無,幾年來,手頭的銀錢日見豐厚的情況下,所有匠戶家庭都把舊屋子翻蓋一新,都是清一色的青磚壘就,少數收入特別高的則是全木打造,已經向那些大老爺們的宅邸看齊了。

以往誰家不是男女老少都穿着打着補丁的衣衫?誰家的孩子在大冬天不是光着腳穿着露腳趾頭的鞋子在街上玩耍?

足衣?

那可是大戶人家才能享用到的物事來,窮人家連衣衫都穿不起,哪有餘錢做雙襪子?

以前誰家不是人人面帶菜色、面黃肌瘦、眼神麻木、滿臉愁苦之色?

有多少漢子打了一輩子光棍?衆多匠戶家,有幾個識字讀書的?

現在呢?

男女老少哪個不是穿戴乾淨整齊?哪一個不得備着兩三雙鞋靴?誰還一年四季只穿一雙?

更重要的是,在吃穿不愁的情況下,自家孩子,甚至是大人,能有機會讀書認字了。

在朱由檢的授意下,順天府在匠戶們羣居的地方建起了兩所學堂,就學的全部是軍器監和將作局的匠戶人家的孩子。

後世那種國有大企業的子弟學校提前出現在了神州大地上。

這是朱由檢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他希望此舉能夠在將來給大明帶來更深刻的變化。

朱由檢在閒暇時不止一次的想過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全方位一直領先於整個世界的中國,在很短時間內徹底落後與西方世界呢?

再下去不到一百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吹響了西方崛起的號角,各種各樣的先進工具被創造了出來,把還處於傳統農耕中的大清遠遠甩在身後,並且距離越拉越遠。

那時候的國人在幹什麼呢?

讀書認字的所謂精英階層,沉湎於風花雪月之中,埋頭於故紙堆中尋找真理。

無數所謂學問大家,恨不得把老祖宗留下的每一個字揉碎捻爛,然後放在口中細細品味,從中找出自以爲是的道理,著成厚厚的書典教育世人:你應該如何循規蹈矩,你應該舉止端莊,背離祖宗就是離經叛道,西夷那一套都是奇巧淫技,應該唾棄之、鄙視之,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纔是最好的。

聽祖宗的話,準沒錯。

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

人口和土地的關係。

西方各國因爲人口稀少的原因,在無法迅速獲得大量人口的條件下,只能通過改善生產工具來提高生產效率,而這種層層累進的狀況,也使得的相關科技在被不斷向前推進着,而相關人等從中獲取了巨大利益。

在認識到這一點後,西方各國爭相加大了對科技方面的投入,從而使得東西方差距越拉越大,直至後世的無法超越。

朱由檢並不否認儒家學說對個人修養的提升,但這些學問只能修身,並不足以治國。

但他也清楚,想改變一兩千年來根深蒂固的東西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那些自小苦讀經書的讀書人,你很難讓他們放棄四書五經,轉而去鑽研科學。

這比殺了他們還難。

雖說會有極少數讀書人因爲個人興趣和愛好,對那些所謂奇巧淫技並不排斥,甚至極端者會捨棄經書,專攻這些旁門左道。

但是,這類人太少了。

思來想去,朱由檢決定,從匠戶身上着手,作爲一個突破點,用以慢慢帶動大明制度的改變。

你不是以讀聖賢書爲榮嗎?

那好,我不會阻止你讀書,那是你的個人自由和選擇。

你怕這些被你們視爲賤戶的工匠讀書認字後會搶你們的飯碗?

不會的,至少現在不會,將來嗎,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工匠們讀書認字,是爲了製造出更精美、更新奇的物事後賣出去,給朝廷賺錢,然後來養活你們這些自以爲是、豬頭狗腦的讀書人。

這樣你們該沒意見了吧?

工匠子弟學堂就這樣辦了起來。

這只是個開始,朱由檢的目的是把學堂建成類似於後世的技校,然後是技師學院,然後是理工大學。

治國的人才要從理工大學中挑選。

這是朱由檢的佈局,要達成的話不知多少年。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吃的太急容易噎着。

走路要一步一步來,太大會扯着蛋。

蛋蛋的憂傷。

這兩所學堂,一座是針對匠戶子弟,一座是針對匠戶本人。

匠戶們所在的學堂,其實更像是掃盲班。

而子弟學堂纔是希望所在。

每一名五十歲一下的匠戶,每逢休沐日,都要去學堂上學,每人必須在一年內學會讀寫五百個漢字,三年內學會一千五百個漢字和其他專業符號的讀寫。

每年年末舉行考試,所有考試不合格者,技工評級會下調一級。

考慮到工匠們從事的崗位和技術能力不同,朱由檢下旨設立工匠分級制度,並將其與每月的收入掛鉤。

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九章 皇莊5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七十章 商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十五章 譁變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章 皇莊3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十五章 譁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三十一章 商議
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九章 皇莊5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七十章 商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十五章 譁變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章 皇莊3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十五章 譁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三十一章 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