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

雞湯汆海蚌、太極芋泥、香露河鰻、雞茸金絲筍、扳指乾貝、油燜石鱗、沙茶獅子頭,一罈剛剛開封的女兒紅,一對精緻的景德鎮青花瓷酒盞,兩雙象牙雕成的筷箸,一桌精美絕倫的美酒佳餚擺放在了黃花梨木打製的方几上。

“來!賢弟,爲兄敬你一杯!某來京師已有數載,期間結識過各類人物,但不是爲兄吹捧與你,論起沉着端穩、才幹智謀、忠義擔當,唯有賢弟最爲出衆,其餘人等皆不足論也!歡哥兒能有幸成爲賢弟的義子,也不知他幾世才修來如此大的福分,爲兄亦是與有榮焉!這杯酒爲兄先乾爲敬!”

鄭芝鳳雙手舉杯,向與他相對而坐的王世勤致敬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鄭兄莫不是有事託付於我不成?不然爲何如此客套?小弟本爲農戶子弟,幸得皇爺賞識才驟拔至如此高位,論才能小弟一絲也無,唯有對皇爺之一片忠心!今日你我之間閒談就好,莫要辜負了這一桌美食!”

王世勤端起酒盞淺嘗一口隨即放下,拿起筷箸夾起一隻乾貝品嚐起來。

他雖是酒量甚宏,但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讓他無時無刻都要保持着清醒的頭腦。

“好好好,爲兄之言雖爲心聲,但卻有些不合時宜了,哈哈哈!來來來,賢弟嚐嚐這道河鰻,此爲前日府內下人自東市購來,而後置於清水中待滿兩日,以使其吐盡泥沙腥氣,之後再入廚烹製,其味道甚是鮮美可口!”

酒過三巡之後,王世勤放下筷箸,用雪白的絲巾擦拭一下嘴邊的油漬之後讚道:“鄭兄府上大廚手藝高妙之極,每食之定讓人不忍停箸,看來小弟以後還要常來打擾纔好,哈哈!”

小半罈女兒紅下肚的鄭芝鳳已是略微有了些酒意,他笑着回道:“爲兄巴不得賢弟這等貴客常來登門呢,只可惜賢弟公務太過繁忙,哪像爲兄這般終日清閒無比!”

王世勤放下絲巾,漫不經心的開口道:“小弟也想如兄般做一個富貴閒人,可職責在身,處處身不由己啊!鄭兄,你既是因不喜武事而轉爲文職,於鴻臚寺可還舒心?此衙也算清貴之處,但鄭兄年僅三旬,正當有爲之時,難道甘於此處養老不成?鄭兄性喜交遊,怕是鴻臚寺並不符兄之心意吧?”

鄭芝鳳看了一眼王世勤後放下酒杯道:“不瞞賢弟,鴻臚寺清貴確實不假,可爲兄因這出身一事被有些人所看低,因而雖有少卿之名,但無少卿之實啊,故尋常時不得不清閒。此職其實甚合爲兄心意,郊廟、祭祀、朝會、宴饗等等繁文縟節倒是無所謂,爲兄對外吏朝覲,諸蕃入貢之事甚感興趣,可惜我大明於流賊霍亂之下,諸藩與外國已是甚少入覲,至於以後之事,且看吧!”

“鄭兄莫非對化外之國甚有興趣不成?京師內也時常有紅花綠毛之外夷,鬼一般的模樣,小弟觀之就頗爲不喜,鄭兄爲何專喜於此?”

“哈哈哈哈!賢弟這是少見多怪而已!爲兄於福建時,常與大小佛郎機、外夷紅番交通,對其不遠萬里之遙來至大明經商貿易頗爲敬佩,對這些番外諸國更是心嚮往之。賢弟別小瞧這些外夷,其炮船之犀利遠勝與我,當初與佛郎機人衝突時,我等之艦船無法正面與其匹敵,無奈之下只得放無數小舟抵近與他,用火攻方纔迫其降之。從那時起,爲兄便在想,其國度究竟是何種景象,其人如何造出如此強悍之炮船,若能虜獲其國中之匠戶,那從此便不再懼怕與他了!”

鄭芝鳳對佛郎機和荷蘭人的堅船利炮印象極爲深刻,尤其是那種能橫跨大洋的風帆戰船,比大明的福船強出不知多少倍。再有就是佛朗機炮和紅夷大炮,雖然大明已經能完全仿製並大量製造,但那已經是多少年前的炮了。據他最近所知,佛郎機人現在所用的新型佛郎機和紅夷大炮,不管重量還是射程都有了較大的改善,殺傷力也大幅提升。而反觀大明,不論官軍還是他們鄭家,作戰時使用的仍然是原有的火炮,這使得他對那些萬里之外的國度更加的好奇。

“若是能與佛郎機人一樣,率領船隊遠至天際,親眼目睹其百姓王主日常狀況是否與我大明一般無二,亦爲一生中另一番鏡象。可惜自三寶太監之後,我朝再無下西洋之舉。遙想當年三寶太監率千帆七下西洋,其雄姿英發亦是令人神往之!”

王世勤不勝感慨,鄭芝鳳也是點頭附和,之後端起酒杯一口飲進。

“鄭兄,若是有上令命你率船隊親往大小佛郎機等國遊歷一番,你會作何感想?去耶?拒耶?”

聽到王世勤突然拋出的問題,鄭芝鳳楞了一下,然後一邊思襯一邊端起酒罈往盞中斟酒,盞已斟滿,琥珀色的美酒溢到了桌上仍不自知。

王世勤的一聲清咳讓鄭芝鳳回過神來,他放下手中的酒罈,直視着王世勤的雙目緩緩開口道:“賢弟此言何意?莫非。。。?”

說罷他伸出一根食指指了指天。

王世勤笑着點頭道:“鄭兄果然聰慧過人,小弟適才之言實乃奉上意垂詢與你,還請鄭兄莫要介懷。非是某用言語誆騙與你,而是此事實在干係重大,不僅需與妻小長久別離,更兼恐有性命之危,上意體恤臣下之心,不欲強加於人,故小弟方有迂迴之言。若鄭兄並無此意,小弟便不再問到方纔最後一言。但適才據小弟觀察,提到三寶太監之事時,鄭兄似有心動之意,故而小弟才順勢相問!”

鄭芝鳳連連擺手道:“爲兄豈會怪罪賢弟,鄭某賤名能直達聖聽心下已是既感惶恐又有竊喜,況賢弟此次奉聖意前來相詢,定是聖上看重鄭某之長,故有此一問。至於賢弟所言此事幹系重大,適才爲兄轉瞬間已是想了個大概,只是於取捨之間尚未有所決斷,還請賢弟多多海涵!”

王世勤點頭回道:“鄭兄,你我二人不論出身還是任職都可謂迥異,某亦會想到鄭兄若是應下此事,期間之兇險實難預料;依鄭兄現今之境遇,若無重大差錯,可以說子孫後代亦會有享之不盡的富貴榮華,若是平庸之輩定會以安穩爲主。但大丈夫生於此世,此生若青史無名,那可真是枉活一生!鄭兄大才,難不成亦願渾渾噩噩一生,最終老死與牀榻之上?自靖海伯封爵以來,皇爺對鄭氏一脈恩榮有加,鄭兄亦是貴爲四品高官,難道鄭兄不想更進一步恩蔭子孫?依小弟看來,此次乃百年未逢之際遇,如何取捨近在鄭兄一念之間耳!”

鄭芝鳳沉吟不語,王世勤也沒有再出言相勸,只是默默地想着心事。

半晌過後,鄭芝鳳端起酒盞,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後開口道:“此事某尚需斟酌幾日,請賢弟先勿要回稟,三日之內爲兄必有決斷!”

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十章 殘暴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
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十章 殘暴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