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

“敢問聖上,您所言之養老金,臣等都是心內感懷無比,此等對臣子之深切關懷,相信天下所有官吏都會感恩不已。

但是

此養老金到底以每人多少合適?

從何時發放爲好?

此前致仕退休人等該當如何?

另就是,天下官吏數以萬計,若將來致仕退休後都要發放養老金,那可是一筆極其巨量之開支,以現今之收入,太倉怕是難以負擔啊!”

很快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的侯恂起身拱手,問出了這項政策的關鍵之處:銀子從哪裡來。

自從開徵商稅,並且朱由檢把鹽利讓出一塊來之後,雖然許多府縣賦稅被免除,但戶部歲收仍然達到了每年三百萬兩左右。

更兼有許多之處由內帑撥付,所以兩年來太倉銀庫難得有了近四百萬兩的盈餘,這讓以前個個如同楊白勞一樣的戶部大小官員們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在應對地方督撫們要錢的本子的時候,應對起來也是更加自如。

戶部主官們已經私下匡算過,以天津衛海關征收額度爲例,如果更爲富庶的江南等地海關陸續設立並開始徵繳,那太倉歲收將會再增加至少兩百萬兩之多,這樣朝廷的總收入將會達到每年五百萬兩左右,盛世之兆已經初現曙光。

如果幾年後免賦稅的田地開始逐步繳納租賦,那盛世便會很快到來。

“侯卿此問甚好。

朕說一句,正因慮及於此,朕才決意開設海關,並隨即施行士紳一體納糧之策,以此來作爲養老金能夠得以順利實施之最終保障。

換言之,便是以天下富豪之銀錢作爲官吏養老之本,以黎庶之奉作爲補充。”

朱由檢相信,在養老金這種嶄新福利待遇刺激下,士紳一體納糧的措施會得到更迅速、更充分的實施,絕大部分官吏們在事涉切身利益時,會毫不猶豫地把政策落實到一粒米上。

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從哪些官紳、士紳手中徵到的每一升糧米、每一分商稅,都將是自己養老金的組成部分,任何敢於少交、漏交、託門路免徵者,都是在從自己的兜裡搶錢,對於這種行爲必須給與堅決的打擊。

朱由檢就是想讓全天下的官吏們,與舊有的利益集團撕破臉。

改革就是用新秩序替代腐朽不堪、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舊有體制,以新勢力替代舊勢力。

在中低層官吏漲薪、中高級官員分紅、致仕退休後還有養老金可拿這雙重利益的刺激下,那些頑固守舊的集團都將會被徹底打垮。

這些人享大明兩百多年的太平,對國家卻沒有任何積極主動的貢獻,也到了該還債的時候了。

當然了,朱由檢推動改革的目的並不只是爲了讓體制內的人得到好處,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全天下的黎民百姓能有更多的實惠。

等到過幾年各地開荒拓田取得成功,糧食畝產和總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後,那就該把精力放在工業發展上了。

大力開發工業產品的品種,擴大遠銷海外的商品數量和質量,以更多新穎的消費品替代傳統的陶瓷、茶葉和絲綢的出口,從而獲得更加長遠和穩定的貴金屬流入。

朱由檢的目標就是在諸多行業中形成全世界壟斷地位,賺取更多的利潤後,在大明境內推行覆蓋到絕大部分人口的免費醫療和其他的社會保障,讓天下最底層的人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道阻且長,需要披荊斬棘,把路障統統消滅。

對弱者的關懷纔是文明社會的標誌,自己就是要用畢生精力致力於創建這種社會制度。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等到現在推行的三年免租賦、再三年減半徵收後,要把租賦下調到十二,那樣窮人就會多一口飯吃了。

要爭取早日達成以工業補農業的目標,要做的事太多了。

在新政推出後,監督力度也會隨之大力加強,對於那些吃飽了喝足了還要從百姓身上吸血的人,不論是誰,都會遭到更加冷酷無情的打擊。

“至於養老金的發放,當以聖旨發出之時爲準,此前致仕退休者不在發放之列,至於發放金額,朕初步打算以現有每月俸祿一半作爲標準。

若是財政狀況持續好轉,太倉歲入逐年上升,朕會在合適時機再次上調俸祿標準,養老金也會水漲船高。”

朱由檢說罷,在座的正一品大員們很快便得出了自己致仕後能拿到的銀錢數額:一千二百兩,並且以後只要俸祿上漲,拿到的養老金就會更多。

先不說這開天闢地般的養老金,單說這一大筆白撿來的銀子,就足以保障一大家子人一年的開支還綽綽有餘,並且還是生活水準相當高的支出。

沒啥說的,皇帝真是夠意思了。

都回家養老了,對朝廷再也沒有任何貢獻了,還能白拿這麼大筆錢財,這樣的皇帝最好能活一萬年。

什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給今上提鞋都不配!

他們可曾考慮過爲國朝效力一生之官吏,若是在職時不貪不佔,回家後能過上何種日子嗎?

誰要是再對皇帝說三道四、陽奉陰違,那這種不懂感恩之人只配下入獄中。

“臣堅決擁護士紳一體納糧之策儘快推行,此等利國利民之舉不宜拖延,越早實施越好!”

“臣附議首輔之言!若是有人膽敢從中阻撓,臣建議以最強硬之手段予以回擊!”

“以宗藩之尊,尚且要繳納租賦與朝廷,其餘人等有何理由不交?臣舉雙手贊成此策!”

“如此一來,朝廷財政將會寬裕無比,就算天災持續下去,朝廷糧倉也有足夠餘糧救助受災黎庶,助其渡過難關,不致使再有流賊之禍生髮!而邊疆各路官軍之後勤也有強力保障,只要軍民之心穩定,那大明萬世可期!此策實是絕妙之極!!”

雖不想反對皇帝的士紳一體納糧政策,但也並沒有想將之真正落到實處的衆臣們,被今天皇帝突然之間祭出的兩大法寶給砸暈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十章 困難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
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十章 困難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