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請託

鳳陽巡撫署衙二堂內,主位上身着大紅官袍的陳奇瑜正在讀信,寫信的是他的同年,現任南京工部侍郎的呂思卿,陳良謨端坐下手位上,神態肅然,目不斜視。

呂思卿在信中先是恭賀陳奇瑜起復之喜,然後回憶了當年二人同榜中的的榮耀時刻,繼而恭維當年陳奇瑜叱吒風雲的雄姿英發,信的末尾則是不鹹不淡的談到前段時間,鳳陽宦官侯某毆人致死的事情,說此事在南京引起巨大震動,民間議論紛紛,對無視國法,草菅人命的宦官表達了極大的憤慨之情,文官們已經有人上本彈劾主使之人等等。

信的最後,則是對攜帶他的親筆信交於陳奇瑜的商人李某大加讚揚,稱其平日裡修橋鋪路,扶危濟困,實是不可多得的義商。

陳奇瑜與呂思卿雖爲同榜進士,但自那之後一南一北,甚少聯繫。陳奇瑜入獄之時呂思卿也未曾上本求情,來到鳳陽數月之久也沒有一點音訊,看來是並不看好他的新職位。今日忽然得其書信,陳奇瑜自是知道對方有事拜託與己,看過書信之後他就知道了對方所託爲何了。

文官之間有事相托,甚少有直言不諱的,都是拐彎抹角、東拉西扯,所求之事都隱藏在字裡行間。信中突然提到侯定國致死平民一事,以及送信者李某的義舉,陳奇瑜哪能不懂其中之意?

他隨手把書信置於身側的案几之上,打量着跪於數步之外的李世羣,開口道:“聞中兄可好?本官與聞中已是數載未見,其音容笑貌已是模糊不清了。”

這句話是告訴李世羣,甭以爲呂思卿是我的同年,寫封信就能把事情辦了,我和他關係一般般,連他長什麼樣都忘了。

李世羣低頭拱手回道:“回大人的話,呂大人上月剛剛納了一房妾室,小人去吃過喜酒,呂大人雖年逾花甲,但身子確是老當益壯,堪比少年!”

陳奇瑜哈哈大笑道:“老樹新花啊!呂聞中這是想將逝去之年華補回來啊!好!好!哈哈哈!”

呂思卿中榜之時已過四旬的年紀,原本貧困落魄的他陡然富貴加身,自是變本加厲的享用各種美好事物,以作爲對原先窮日子的一種補償。

陳良謨則冷哼一聲,道:“爲官不思報效朝廷,施惠與民,反倒是在聲色犬馬上下功夫,這等庸官留其何用?”

李世羣聞言心中納罕,他自是萬般贊同陳良謨所說,沒想到還有這樣正直敢言的官員,不禁略微側身擡頭望了陳良謨一眼。

陳奇瑜笑道:“士亮此言大謬也!我等官員也是凡人,七情六慾人之常情,朝廷法紀並未不準年老的朝官納妾吧?如此風雅之事,怎麼到你口中變得如此不堪啊!”

不待陳良謨反駁,陳奇瑜對李世羣正色道:“呂聞中的信本官收下了,你退下吧。”

李世羣對陳奇瑜的舉動早有預判,聞聽他出言趕人,暗中一咬牙,磕了個頭後直起身子大聲道:“小人有話要說,望大人容稟!”

陳奇瑜眉頭皺起,心下暗自不悅,但呂思卿的面子還是要給,於是肅聲道:“有話速速道來!”

李世羣豁出去了,他回到南京後,動用李家各處人脈,吃了無數閉門羹,搭上諸多人情和銀錢,最後纔打聽到呂思卿和陳奇瑜的關係,藉着呂思卿納妾的機會,李世羣奉上白銀五千兩才換來今日這封書信,如果這就被趕出,那以前的種種都成了笑話,他必須要搏一搏了,爲了冤死的許掌櫃,爲了那視他如螻蟻般的一瞥,就算爲此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他大聲稟道:”數月前大人初到鳳陽,號召士紳捐輸助農,小人當時也在場,只是捐輸銀錢不多。現今只過去數月,小人妄自猜測官府極可能還是短缺銀兩,小人今日自願捐助巡撫衙門白銀兩萬兩,以資官府助民之用!”

陳奇瑜和陳良謨聞言都是心底大喜,兩萬兩銀子已經算是一筆鉅款了,缺少銀錢和糧食,等於捆住了陳奇瑜的手腳,讓他有力無處使。鳳陽府連上交的稅賦都已積欠好多,哪有多餘的銀子供他支配?現在別說兩萬兩,就算兩千兩銀子,都會讓陳奇瑜開心好多天。

陳奇瑜忙道:“李員外此話當真?快快請起!來人!看座!上茶!”

陳家下人搬來一把椅子,放在二堂靠門之處,李世羣拱手謝過,然後慢慢站起身子,跪得太久,腰腿痠痛不已,他緩步來到椅子旁,再次對二人施禮後坐了下來,心道:果然是衙門口八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啊!說了半天沒半點用處,還是白花花的銀子動人心。

待李世羣坐定後,陳奇瑜笑道:“聞中兄真是慧眼識人吶!李員外果然是義商!好,很好!”

WWW ▪ttκд n ▪¢〇 陳良謨雖然說話直接,那是因爲疾惡如仇的性格使然,並不代表他蠢笨,數十載寒窗苦讀,最終能金榜題名的讀書人,有哪一個是笨的呢?

他知道李世羣下這麼大本錢,定然是有重要的事情相求,不知道會不會涉及到貪贓枉法的事,作爲御史,他當然要了解到底是何事情,如果是讓陳奇瑜徇私,那不管他對陳奇瑜如何敬佩,說不得也要參他一本。

按常理,這時候除了陳奇瑜和請託之人,無關人等都要退下避嫌,但陳良謨依然穩坐不動。

陳奇瑜絲毫沒有讓陳良謨避嫌的意思,倒不是說他有多麼坦蕩和清廉,而是呂思卿信中所言之事,正是他所要尋求的一個打開局面的突破口,有陳良謨在場,更顯得他一心爲公的情懷和胸襟,之所以趕李世羣走,是因爲他不喜被人脅迫強求。

他開口道:“適才聞中兄信中言道,前番宦官致死許姓良民之事,鳳陽本地也是羣情洶洶,影響頗大。本官當日便已知曉,並且着令鳳陽府限期緝拿兇犯歸案。怎奈當時現場缺乏證人證物,鳳陽府也不能隨意誣陷他人吧?李員外難道與此事有關?”

李世羣拱手道:“小人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大人答允!”

陳奇瑜心道,你哪來這麼多事?但依舊笑容滿面的道:“說,只要合情合理,本官無有不允!”

李世羣接着道:“小人適才所言捐輸的兩萬兩銀子,都在南京小人的家中,因爲數額巨大,還請大人遣妥當人手隨小人折返南京取用,以免中途出錯!”

陳奇瑜聞言對李世羣頓時高看一眼,知道對方這是先坐實了捐輸不是誆騙與他,接下來所求之事就不容拒絕了,看來那件命案與李世羣有直接的關係,莫非亡者是他的直系親屬不成?

他微笑着開口道:“李員外不愧是經商之人,處處透着精細啊!本官自會安排妥當。言歸正題,說說你所請之事吧,一切有本官與陳大人爲你做主!”

李世羣奔波許久,其間受到無數的白眼和嘲諷,他一直忍着,並且想報仇雪恥之心一日勝過一日,今日終於聽到一名朝廷重臣開口說要爲自己做主,不管結果如何,這句話頓時讓他的內心激盪不已。

他眼圈發紅,突地站起,然後直挺挺的跪倒,衝着二人磕了個響頭,大聲道:“大人!許掌櫃死的冤枉啊!”

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三十章 預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七章 皇莊3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
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三十章 預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七章 皇莊3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