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心思

經過兩天的準備,張獻忠在高迎祥連續遣人催促下,終於帶着一萬士卒出現在壽州城下。

期間高迎祥倒是沒有食言,很快派人送來一批刀槍和箭只,數量不少,但是質量不敢恭維,很多槍頭已經鏽蝕,估計就是捅在人身上也不一定進得去。拿起一把長刀稍微揮動一下,刀把和刀身直接分離。箭只也是箭頭扁平的普通長箭,這種箭穩定性不佳,射程也近,殺傷力比三棱箭差了許多。

孫可望幾人都是破口大罵,張獻忠則是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他雖有五萬餘手下,但很多人都是拿着棍棒鋤頭之類的農具當做兵器,現在有正規的兵刃了,總比棍棒強吧。

於是他吩咐撿出能用的刀槍發下去,替代那些農具。手拿耕田的農具做武器,總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

不過張獻忠心中對高迎祥的做派更是不屑:就憑這種小家子氣,你高迎祥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隨即張獻忠以打造攻城器械,操演士卒如何攻城爲由,又拖延了一天,直到高迎祥派了弟弟高迎恩親自來催,纔不得不點齊人馬出營開始準備攻城。

那麼張獻忠爲何要拖延攻城時間呢?該不會是他善心大發,不忍見生靈塗炭吧?

絕對不是!他張獻忠何曾拿人當做人看待?在他眼裡,除了自己的幾個義子,餘者和畜生一樣,皆可殺之!不論是男女老幼!

官軍馬隊吊在他們身後半月有餘了,除了時不時衝上來騷擾嚇唬一下之外,並沒有別的動作,高迎祥派五千馬隊墮在最後,就是驅趕他們,並且想找時機重創這股官軍。可官軍馬隊賊的很,只要高迎祥的大股騎兵有集結的跡象,官軍掉頭就跑,一旦察覺安全後,又再次黏上來。他們並沒有捨生忘死的衝擊,就是這樣一直遠遠地吊着他們。這說明什麼?說明官軍馬隊在等人!等誰?當然是大股精銳的官軍步卒!只要步卒趕到,那就是官軍發動攻擊的時候!

不出意外的話,率領官軍步卒正在趕來的會是高迎祥的老熟人——盧象升!

雖然沒有率部與盧象升親自交過手,但張獻忠遠觀過天雄軍和高迎祥交鋒的場面。

這隻官軍和張獻忠印象中的官軍截然不同,他們號令分明,勇敢善戰,進退有方,絕對是一隻精銳之師。

張獻忠暗自比較過,自己手下號稱五萬,但真正能打的不多數千人,對上這隻裝備精良,驍勇果敢的官軍,結局會相當悽慘。

張獻忠就是在等盧象升的到來!

只有盧象升的天雄軍才能收拾高迎祥,就算滅不了他,也會重創他!想到高迎祥猶如喪家之犬般亡命逃竄的樣子,張獻忠就像喝了美酒一般的痛快。而對於盧象升能否擊敗高迎祥,張獻忠毫不懷疑,高迎祥除了會藉着手下的騎兵逃跑外,別無他法。

盧象升要麼從南來,要麼從東南來,絕不可能從西或北而來。而這時他已經搶下了攻城的位子,就等於被高迎祥遮護住了後背。

只要盧象升到達併發起攻擊,高迎祥只能率部迎戰,他張獻忠則會馬上遣精銳攻城,那些守城的衛所兵根本抵擋不住,壽州很快就會拿下。趁着盧象升和高迎祥短時間分不出勝負的空檔,獻營會進城後迅速劫掠,短時間內聚斂大批錢糧,然後從壽州東門出,遣一部直奔鳳陽。高迎祥不管願不願意,都只能幫他抵擋住盧象升的攻擊。

但鳳陽張獻忠不會再去,盧象升若是擊敗高迎祥後,就會立刻前往鳳陽,保護皇陵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張獻忠對此深信不疑,他知道大明的文官武將重視的是什麼。

張獻忠則會率領大部分兵力從壽州北面繞回來,然後一路殺向西南,直奔湖廣,那裡的高山深壑是最適合修生養息,操練兵馬的所在。並且山地繁多的地勢,直接阻礙了騎兵的機動性,他最怕的就是官軍的馬隊,自己手下的散兵遊勇可經不起大股騎兵的衝擊。

只要到了湖廣一帶,就會遠離幾乎所有能打的官軍,只要安心發展,憑着自己和幾個義子的本事,幾年時間就會打造出一支可以抗衡官軍的精銳之師,到時候有錢有糧有兵,何處去不得?

現在他所作的就是拖延時間,決不能馬上就打破壽州,只要破了城,高迎祥就該翻臉了。

隨着張獻忠一聲號令,一千餘名與其說是流賊,更不如說是流民的士卒,在一些小頭領的吆喝下逐漸向城牆靠近。

護城河早就因爲乾旱斷流,所以省卻了流賊們填埋的時間,很快,千餘人到達距離城牆數十步的地方。

“扛梯子的去前!把梯子搭在牆上!”

落在後面的小頭領大聲喊叫着。

一共五架梯子,每架由七八人扛着,數十名賊人看到城牆上毫無動靜,壯着膽子小跑着把梯子倚到城牆上,雖然不是那種前端有鐵鉤,能搭在垛口的正規雲梯,但梯子長度也夠,攻城的人攀爬到頂端後,一邁步就能跨上城牆。

搭好梯子的賊人一窩蜂般向回跑來,一名小頭領氣的抽刀大罵:“留下人扶着梯子!滾回去!誰先回來老子剁了他!”

數十名賊人看着他手中雪亮的長刀,互相看了一眼後,只能畏畏縮縮的回到梯子旁邊,手腳並用穩住梯子,好讓登城的流賊攀爬時梯子不至於歪倒。

“第一隊,上!”

又是一聲呼喊,兩百餘名手持刀槍的賊人分成數組,一邊擡頭望向城頭,一邊向梯子靠近。

城頭之上始終沒有動靜,好像守城的官軍都跑了一樣,任憑流賊們登上了梯子。

登上梯子的賊人們提心吊膽的開始攀爬,打頭的賊人都是挑選身高體壯的,一手握刀,另一條手臂上綁着一面圓盾,以便用手扶着梯子維持平衡。

先登的賊人們爬了几凳後發現城上還是沒有動靜,心裡暗想官軍不會是都跑了吧?於是膽子大了起來,開始手腳並用加快了攀爬的速度,身後的賊兵一個挨一個順着梯子向上爬去。

就在五架梯子上第一個賊兵攀爬過半時,城頭突然一聲銅鑼響,垛口冒出數個官軍身影,隨即一塊塊面盆大小的礌石砸了下來。

因爲賊兵們沒有弓手的掩護,投擲礌石的官軍可以對準梯子上的人然後往下砸,準確率高達百分百。

數聲慘呼響起,每一塊礌石都準確擊中梯子上排在第一位的賊兵,有的砸在賊兵的頭部,賊兵直接腦袋開花,身子失控下墜;有的是砸在賊兵的身上,巨大的衝擊力,使得被擊中的賊兵骨斷筋折滾落下來,將後面一串賊兵撞翻後一起帶了下來。

“灰瓶!”

城頭又是一聲高喊,雨點般的灰瓶從天而降,落在已經被突如其來的打擊砸蒙了的人堆裡。

粗陶製成的瓶子裡裝滿了生石灰,落地後隨着瓶子的碎裂,石灰粉末瞬間四處飄散,很多賊兵來不及閉上眼睛,石灰粉直接鑽到了眼中,嬌嫩的眼球頓時被燒灼的生疼,賊兵們拋掉兵刃,慘叫着用手揉搓眼睛,這更加重了石灰和眼睛內部的接觸面,鑽心的疼痛和突然失去光明的恐懼,讓賊人們在驚恐萬分中亂跑起來,石灰粉隨着呼吸加快進入氣管和肺葉,也同樣對這兩個器官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礌石!”

隨着一聲號令,一塊塊礌石從天而降,很多正在滿地打滾,哀嚎慘叫的賊兵頓時被砸的血肉模糊,停止了呼吸,也算是解脫了他們。

片刻功夫,兩百餘名賊人,除了少數反應快轉身逃離的以外,幾乎全部被礌石砸死,這是因爲賊人們太過集中了,絕大多數賊兵都圍攏在梯子周圍,城上的官軍根本不用瞄準,一塊石頭下來就能擊倒一兩個賊兵,再加上灰瓶讓賊兵們短時間內沒有迅速撤離,這才導致了大規模的傷亡,兩百餘人的隊伍,只有數十人逃了回去。

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九章 皇莊5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四章 洪承疇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
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九章 皇莊5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四章 洪承疇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