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

因這一次這個“怪物”似乎鬧的動靜有點大了,因爲當時京師被咬傷的人很多,再加上人心惶惶夜不能寐,所以百姓們都跑到五城兵馬司投訴,希望能夠武力消滅怪物。“各城皆有被傷者,始各訴於該城兵馬司,巡城御史拘審有驗,乃具以聞。”

五城兵馬司也不敢怠慢啊,命令巡城御史去徹查該事,雖然收錄很多證人證言,也查看了被咬者的傷口。但是終究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怪物,最後兵馬司給百姓的答覆如下:“不知被何物所傷。根據兵馬司蒐集的證詞看,大多數目擊過怪物的人,都對怪物相貌做了如下描述:“雲黑而小,金睛修尾,狀類犬狸。”怪物長得顏色比較黑,可能移動速度比較快,所以給人一種帶着黑氣的感覺;怪物的身形比較小,而且可能身體比較柔軟,所以它可以上躥下跳的鑽過門窗,甚至是無孔不入的地步;擁有金色的眼睛和細長的尾巴,形狀大概跟狗和狸貓差不多,但具體什麼物種不得而知。

難道是一隻狸貓可能是流浪貓,外觀可能比較醜陋讓人恐懼,而且野性十足帶有攻擊性。

當然,不排除這裡狸貓可能生長的畸形,或者有某種殘缺疾病,所以被人先入爲主的當成妖孽。隨後因爲妖孽傷人事件引起兵馬司注意,加上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搜捕,怪物就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滿打滿算也就個把來月。要麼就是這隻狸貓患病而死,要麼就是被人敲鑼打鼓嚇跑了,反正是不再襲擊人了。

但尹直所經歷的王二夫婦那件事,不排除盜賊人所爲,甚至可能就是來偷孩子呢。因爲根據兵馬司公佈的,大多數的目擊者闡述,身材比較小的怪物,怎麼能跟人搶奪孩子呢?

尤其是跟夫妻倆較勁,兩個有正常力氣的成年人,再加上激發出的父愛母愛,還能搶不過一隻小怪物嗎?明顯是有點不合情理。

在章子俊看來這起事件不排除是人爲的,就是有別有用心的壞傢伙,趁着黑夜過來偷孩子,但是不慎被夫妻倆發現了。

由於這個偷孩子的盜賊,可能穿着類似於夜行衣的黑衣服,所以跟傳說中伴隨黑氣的妖孽很像。所以就被夫妻倆誤認爲是妖怪了。

不過幸好有尹直的干涉,才避免了悲劇的產生,這倒是讓怪物給背鍋了。

這樣的事,每月在抵報上讓章子俊看得頭痛,更讓章子俊頭疼的事,有刑部郎中武清、禮部郎中樂章、太醫院院判蔣宗武上奏,以前的“平安伯”能預測泰山地動,那麼就讓章子俊回京來測一下是何種“怪物”,爲何事傷人,給個說法也好啊,說不定能找出原委,往後也有個應對之策不是。

瑪德,這種事能摻合進去嗎?顯然是有人借京城怪物傷人案,想做文章而已,而目標就是當今皇上,其背後又是皇權跟臣權的相爭。

朱見深現在可是四平八穩,利用宦官對付朝臣,還有依靠萬貴妃而起家的。汪直、樑芳、錢能、覃勤、韋興等人,都是萬貴妃的私臣。說是萬貴妃的私臣,不如說是朱見深有意爲之,當然,其中專權而能亂朝政的,當是汪直與樑芳。

而接下去的一幕讓章子俊看呆了,自從朱見深被“怪物”驚到後亦怕,另有妖人李子龍用符木交結太監韋舍,藏入宮內,後被處死。朱見深非常厭惡此類事情,因而想知道宮外情況,於是選中汪直刺探。詔令御馬監太監汪直提督錦衣衛校官百餘人另令西廠。汪直任用錦衣衛百戶韋瑛爲心腹,屢興大獄。其人數權勢均在東廠和錦衣衛之上,京師內外直到各王府、邊鎮都佈滿了其爪牙,他們不及奏請即逮捕朝臣,浙江布政使劉福、左通政方賢俱被下獄,甚至連民間爭吵打架、偷雞摸狗等小事亦被處以重法,並以言治罪,以致冤死者相繼,弄得人人自危。

不想隨即陝西寧夏衛發生地震,聲如雷,城垣崩塌者八十三處。陝西甘肅天鼓鳴,地震有聲,生白毛,地裂,水突出高四、五尺,涌出青紅黃黑四色泥沙。甘州臥佛巨像,佛首傾落。涼州、甘州、鞏昌、榆林、延綏,以及三邊俱震。同日山東沂州、郯城、滕縣、費縣、嶧縣亦震。

這還了得,朝臣們亦驚慌,自有大臣上疏,勸皇上趕緊收手不要設立西廠了,天怒人怨啊,內閣大學士商輅與萬安、劉詡、劉吉聯合上奏道:“汪直、韋瑛十二罪說:汪直、韋瑛之輩專刑殺,擅作威福,肆虐善良,以致士大夫不安其職,商賈不安於途,庶民不安於業。”

朱見深見到奏文反而大怒,命司禮監太監懷恩、覃昌、黃高至內閣,傳旨質問商輅等人,追究主使上奏本的人。

商輅是個直脾氣,又有文人的“一根筋”,說這是大家要爲國除害,指出朝臣不論職位高低,有罪都應請準聖旨,才能逮捕審問,而汪直卻擅自逮問三品以上京官並抄沒家產,大同、宣府均爲邊關重鎮,守官不能一刻空缺,汪直擅自逮捕留守大臣,還經常更換皇帝身邊的近侍,所以如果不去汪直,天下就不能安穩。正因爲天怒之,觸發了陝西寧夏衛發生地動,還不說明其罪麼。

其後兵部尚書項忠亦倡九卿聯合上奏彈劾汪直,自從汪直掌權,士大夫不安心於他們的職守,商人不安心於經商,老百姓不安心於生產,如不趕快除去,天下安危就不可知了。朱見深一看不好了,犯衆怒了迫不得已,只得撤了西廠,宣佈汪直罪行,令其仍歸御馬監,調韋瑛至邊衛,西廠諸旗校調回錦衣衛,天下大悅。

西廠雖然撤了,可汪直仍然爲朱見深所寵任,伺機對朱見深說,商輅等彈劾的奏疏是司禮監太監黃賜、陳祖生出的主意,隨即朱見深因此把黃賜、陳祖生外放到南京司香。可見朱見深是多麼地昏庸無能了。事情從二月設立西廠起,到現在五月罷西廠,短短只存在三個月,可這場風波表面上看起來是文官戰勝了“皇權”,不想西廠雖罷,汪直受重用如故,朱見深仍密令其出外敕事。

事情到了這一步,可能大家以爲也因告一段落了,不想適有南京監察御史戴縉九年秩滿,但未得到升遷,於是便極力討好皇上和汪直。

既然皇上很怕天災異象,那就假借天有災異上疏說:近年以來災異不斷,敕諭廷臣修省,未聞大臣進何賢,退何不肖,亦未聞羣臣祛何稗政,效何嘉猷。

意思是說,今年來的災異全是朝中大臣不思進取,也沒有對朝廷有什麼貢獻,也沒有治國的好規劃。

獨有太監汪直緝捕奸惡,懲治貪贓,允協公論,足以警服衆人,伏望陛下推誠任人,使宿弊盡革,則天意可回。朱見深大喜,遂於六月十五日詔復設西廠,既然大家不喜歡汪直,那麼朕就換錦衣衛副千戶吳綬爲鎮撫。

朱見深爲何如此癡迷西廠,因爲總覺得自身不安全,沒法啊,這是從小受到的驚嚇造成的,由於幼年遭受重變,因此精神壓力過大,還落下了口吃的毛病。剛剛罷設西廠不到一個月又復立,朱見深就是想不明白,“朕任用一個太監,怎麼竟危及到天下,是誰主使的這個奏摺?把這些人查辦。章子俊看着抵報也是一臉無奈,哀嘆道:“大明成化起,國力將會直線下降了。”以前讀大學時,網路上看到的許多文章,把朱見深說成了一個很有主見的守成皇帝,對待愛情獨愛比自己大的萬貴妃,大讚知人善用,平反了于謙等大臣的冤案,啓用了許多賢明的大臣,使得社會經濟開始復甦,爲後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呸!

雖然西廠換成了吳綬爲鎮撫,可是汪直操縱着,吳綬曾從項忠征討荊襄流民起義,因罪被劾,此時得志了,遂懷報復之心,而項忠曾倡九卿彈劾汪直,吳綬又是汪直之心腹,遂迫使項忠不得以治病爲名請求回家。項忠未及動身,吳綬又指令東廠負責偵事的官校誣奏項忠,又指使給事中郭鏜、御史馮貫等揭發項忠違法,並由此牽連到項忠之子項經、太監黃賜、興寧伯李震、彰武伯楊信等。

朱見深命三法司、錦衣衛會審,項忠力辯反駁均無濟於事,被革官爲民,黃賜、李震等亦獲罪。左都御史李賓也因得罪汪直而被奪職。大學士商輅自知處境維艱,遂請求致仕,朱見深很爽快地許之。從此,其他朝臣更不敢與汪直抗爭。如此也動輒獲罪,而與汪直相勾結的王越卻官升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陳鉞爲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

這一場臣權對抗皇權的鬥爭隨着商輅的辭官致仕落下帷幕。

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
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