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

要換作別的事,褚遂良肯定是懶得管,一旦事涉許敬宗,他說什麼都要管。

“孤會好好考慮的。”

李承幹給了這麼一句話,就打發了褚遂良。

等人離開之後,李承幹看着父皇近來的書法之作,太監們站在一旁不敢吱聲,任由太子在這裡翻看着。

發展建設上的事總會遇到矛盾,許敬宗是一個聰明人,他深知如今不抓緊建設,到了往後會更加困難,因現在開始……中書省慢慢地開始插手了。

如今遇到了阻力,將來可想而知,京兆府不再拖延,很多項目來年一開春就要立即上馬,許敬宗可不會管朝中那些人怎麼想,只要結果是好的,功勞也是他的。

人盡皆知,許敬宗是東宮門下的官吏,是最早追隨東宮的一批人。

可那又怎麼樣?即便如此,他許敬宗也不會一家獨大。

如今他的對手就是以舅舅一系爲首,相從的有褚遂良,劉洎,孫伏伽等一系的人。

讓人沒想到的是,現在的朝堂這麼快就有了派系之爭。

與許敬宗一樣是東宮門下的人,還有上官儀,狄知遜,顏勤禮一系,勉強也算是東宮門下的。

雖說舅舅的門生舊故衆多,可朝中還有一個反對舅舅的人,那就是鄭公。

生產建設總會遇到困難的。

李承幹翻找出一卷王羲之的字帖,看起來應該是真跡了,只是打量了片刻,又將其放回了原位。

當太子離開甘露殿的時候,幾個太監都長出了一口氣。

皇帝去驪山冬獵半月之後,關中各縣開始了長跑,許多適齡的鄉民都聚集在一條起跑線後,有男有女,是一次全民賽跑。

因這一次的前十名都能夠得到糧食一石,棉麻布五匹,肥皂十塊。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人們聚集在渭南縣。

許敬宗站在人羣前意氣風發,即便是朝中再如何相阻,太子殿下吩咐的事,一定要安排下去,哪怕他老許人頭落地。

隨着一聲鑼響,嗚嗚泱泱的人羣開始了散跑,這是一場長跑比賽,從渭南穿過渭北,繞過涇陽再回到渭南便是一圈。

沿途都有京兆府的官吏看着。

看着衆人起跑,許敬宗對上官儀道:“看吧,這就是關中的生機。”

上官儀感慨道:“先前沒有響應,等京兆府答應給增添了好處之後,他們纔會走出家門來賽跑。”

許敬宗笑道:“這正是關中鄉民的樸素實在,民風淳樸。”

賽跑開始之後,隊伍前後便拉開距離的,跑在最前頭的人越來越少,中間一大羣,後方零星落下了幾個。

長安外正在舉行重大的賽跑比賽。

皇宮內,此刻的東宮正在最關鍵的時刻,東陽正在親自給蘇婉接生。

李承幹握着寧兒的手,道:“別害怕。”

寧兒也低頭看向自己的孕肚,又是點頭,卻緊緊握着太子的手。

母后也在寢殿內,照料在蘇婉身側。

幾個妹妹也在東宮門外焦急等待着。

殿內又傳來一聲蘇婉的驚呼,衆人的神經都緊繃着。

其實東陽也不是不希望有人陪在太子妃身邊,是怕接生過程中有不必要的干擾。

半個時辰之後,終於聽到殿內傳來了孩子啼哭聲。

宮女匆忙來報,道:“恭賀皇后喜得皇孫,恭賀太子殿下。”

衆人皆是長出了一口氣,東陽有些許狼狽地走出來,她清洗着雙手,又給了兄弟姐妹們一個放心的眼神。

清河與汝南崇拜地看着東陽皇姐。

這些年過去,她們都不知道東陽皇姐已成了這麼厲害的人。

其實東陽見過的生死很多,也看過更觸目驚心的傷口,因從去年的年底開始就一直在照料着太子妃,因此這一次接生順利許多。

李承幹走入寢殿內,看着母后將孩子抱起來。

看着這個還小小一隻的兒子,笑道:“孤有孩子了。”

蘇婉躺在榻上,有些蒼白的面上也滿是笑容。

抱着孩子來到塌邊,李承乾道:“往後我們夫妻就是這孩子的爹孃了。”

蘇婉應了一聲,“嗯。”

不停有宮女從寢宮外進出,很快就將這裡收拾乾淨了,並且稍稍打開窗戶通風換氣。

長孫皇后走到崇文殿前。

李淵其實一直望着東宮的牆外,望着寢殿。

“父皇,有重孫子了。”

“好呀。”李淵撫須道:“好,好……”

長孫皇后扶着李淵坐下,當孩子要出生時,他老人家很擔憂,所以一直望着。

東宮太子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李淵道:“朕是不是更老了。”

看着父皇比之當年越發的蒼老,長孫皇后微笑道:“父皇看着不老,每年都是這樣的。”

李淵笑着搖頭。

長孫皇后吩咐道:“快馬加鞭告知陛下與舅父。”

“喏。”

宮女腳步匆匆離開。

東陽還在給蘇婉診脈,太子妃已昏睡過去了,良久後,道:“蘇姐姐休息休息也好,這個時候是最需要休息的,妹妹去準備一些補氣血的吃食。”

李麗質抱着剛出生的侄子,道:“這孩子真好看。”

李治道:“姐,我也想抱抱他。”

話剛說出口,他就被姐姐瞪了眼。

李治只好伸手碰碰侄兒的臉與小手。

寧兒扶着腰,臉上也帶着笑容,低聲道:“殿下可想好了?”

李承幹看着一張空白的紙張,執筆寫下三個字,李清澤。

寧兒念道:“李清澤?清澤?澤兒?”

“清風明月相伴,要澤披蒼生,如何?”

李承幹又道:“會不會太隨意了。”

“殿下是孩子的父親,什麼樣的名字都是好的。”

東宮一片歡喜,貞觀一朝有了皇孫,孩子第二天就已睜開了眼,到了第三天這個孩子的雙眼睜得更大了。

東陽拿着鈴鐺在孩子的耳邊晃了晃,又伸出手指在孩子眼前擺動,見到他的小手向自己手指伸來,而後握住。

確認孩子的聽覺與視覺沒問題,東陽放心地笑了笑,道:“蘇姐姐這些天不要着急下榻,慢慢來。”

蘇婉接過孩子笑着點頭道:“好在有東陽,”

東陽道:“這孩子還是很壯實的,將來一定是個壯小子。”

蘇婉低頭看着襁褓中的孩子,道:“澤兒?”

這孩子在襁褓中伸着手,也不知道想要去抓什麼。

東宮前殿,李承幹睡眼惺忪地給舅爺倒茶。

高士廉道:“平日裡看你精神都很好,怎麼?東宮太子也有疲倦的時候。”

聽到舅爺帶着玩笑的語氣,李承幹灌下一口茶水,強提着精神道:“孫兒昨夜抱了孩子一晚上,是抱着孩子睡的。”

長孫皇后笑道:“承幹是看孩子心喜,親自照料了一晚上。”

高士廉道:“有了家室就不再是浮萍了。”

“孫兒明白。”

聽到着急的腳步聲傳來,李承幹轉頭看去是父皇正在朝着這裡快步走來,一邊走還一邊脫去大氅,腳步匆忙看似從驪山連夜趕來。

長孫皇后領着陛下走入殿內。

當看到躺在搖籃中的孩子,李世民撫須笑道:“好!朕有孫兒了。”

長孫皇后道:“承幹已給這孩子取了名字。”

李世民將這個孩子抱在懷中,笑道:“傳朕旨意,內外官職事五品以上各加勳官一轉,長安解除宵禁五日慶賀。”

“喏。”跟在後頭的長孫無忌讓人去傳旨意。

李世民看着這個孩子還能在懷中掙扎,臉上的笑意道:“此子纔出生幾日,就能這般,將來定是個驍勇之人。”

寧兒與麗質扶着蘇婉走來,行禮道:“陛下。”

李世民笑道:“嗯,賜武功蘇氏蘇亶,武功縣子之封爵,再封岐州刺史。”

蘇婉行禮道:“謝父皇。”

長孫皇后忙去扶着她,道:“你剛生下孩子,切莫多走動。”

東宮外的親眷越來越多,隨着父皇來到長安,東宮有了皇孫的消息傳遍了長安城。

李世民看着躺在搖籃中的孩子道:“朕近日在驪山遊獵,見一猛虎行於山林間,而後命人再去追尋卻怎麼都尋不見,鄭公說此虎乃山君,望朕莫要再行遊獵,以免有傷生機。”

“可在大營中,朕又夢到了那隻猛虎,醒來便得知了孫兒出生,虎爲山獸之長,又有山君前來相賀。”

李麗質雙手揹負看着這個孩子,道:“孩子出生之際,就有山君前來恭賀父皇,女兒恭賀父皇喜得虎孫。”

一衆兄弟姐妹紛紛祝賀。

李世民又笑道:“好!既有山君相賀,朕賜名小於菟。”

於菟便指猛虎,陛下如此不避諱,衆人也只是笑笑。

高士廉頷首道:“也好,也好。”

這些天東宮上下很忙,父皇與母后幾乎是住在了東宮。

東宮接連幾天都在宴請各路的賓客,皇帝更是很大方地將羣臣各加勳官一轉。

長安又有了新的傳說,這個傳說有關新誕生的皇孫,傳聞中皇孫出生有山君前來恭賀當今的天可汗。

皇帝得一虎孫,當是朝野皆賀。

這個孩子很特殊,他一出生就帶着傳說,帶有山君之威。

大唐已有一個天可汗,而當今太子又是一個賢明譽滿的儲君,大唐的下一代孩子又是帶着如此傳說出生。

大唐社稷越發穩固。

關於山君的傳說,是鄭公等人隨行陛下游獵有見證的,在坊間很有可信度。

且看如此李家的第三代孩子,有太子,還有魏王李泰,吳王李恪,更有學識淵博的長樂公主,醫術了得有孫神醫親傳弟子之稱的東陽公主。

當這個孫兒一出生,人們便可預見將來的大唐是如何繁盛的局面。

這些天李承幹忙於應付各路賓客,夜裡還要照顧孩子,這些天都沒有好好休息。

前來道賀的賓客實在是太多了,東宮門前堆滿了各種賀禮,一羣弟弟妹妹光是收拾都收拾不完。

到了夜裡,東宮終於安靜了下來。

李承幹光是應付賓客,臉都快笑僵了。

雖說兒子的小名於菟,有點犯祖上,但沒人會在這個時候掃父皇的興,再者說這孩子出生就遇到了這麼一個離奇的傳說,李家的祖上也會高興的。

李承幹回到安靜的寢殿中,打算多看會兒孩子再去前殿休息。

蘇婉道:“除了寧姐姐與母后,這孩子誰也不願意抱。”

他在母親的懷中睡得很踏實,看着兒子用力呼吸着,他每一次呼吸鼻孔都有收縮。

母后安排的宮女還站在一側,她們既要照顧懷着身孕的寧兒,還要照顧太子妃。

李承乾道:“無關父皇期望他會不會成爲一個虎孫,他平安長大就好。”

蘇婉道:“是呀,平安長大就好。”

當孩子滿月之後,李承幹還要與父皇一起去三清殿祭祖。

看着道祖他老人家的畫像,李承乾道:“父皇,二月都過半了,朝中要開朝了。”

李世民轉身看向殿外,今日的陽光很好,又道:“漠北人雖說退了,可來年多半還會進犯漠南。”

李承乾道:“天山戰事剛結束,還請父皇再等兩年出兵。”

“鄭公又與朕說起了高句麗之事。”

“父皇以爲呢?”

父子坐在三清殿內,低聲說着話,太監與宮女站在殿外,晉陽公主穿着一身道袍,就坐在三清殿門外,拼湊着陛下的拼圖。

這一次陛下與太子談了許久,當父子從殿內走出來的時候,已是午時了。

翌日,皇帝就下達了旨意,於三日後,開朝。

東宮誕下皇孫之後,長安的宵禁結束,連帶着慶賀元宵,一連十天都沒有宵禁。

當熱鬧與喧譁結束之後,歲月又恢復了平靜。

每天早晨東宮太子又恢復了晨練,東方的天空纔剛剛有了些許亮光,李績與舅舅,房相,還有兩位皇叔,五人齊齊前來道賀。

李承乾道:“先前來東宮的賓客衆多,孤有所疏忽諸位長輩……”

房玄齡笑道:“殿下勿要多慮,我等能喝東宮一碗酒水,就心滿意足了。”

李承幹向眼前的長輩們行禮。

幾人打算用了早飯再一起去太極殿早朝,長孫無忌道:“今年來了不少使者,吐蕃與西域,還有百濟與新羅,蒙舍詔的使者都想要去四方館進學。”

江夏郡王拿出一份卷宗道:“今年許敬宗舉辦了賽跑,其中有八成的人跑完了全程,跑完全程的每人可以得到三鬥米,各縣來問是否往後再辦賽跑。”

等李治將今天的早食端來,李承干與幾位長輩商議着朝章政事。

第512章 倒春寒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13章 耿耿於懷第41章 大勝而歸第181章 老師家事376.第376章 封禪269.第269章 蘇勖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第138章 從不退讓第168章 一夜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第535章 有很多人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115章 各縣彈劾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第102章 科舉揭榜第519章 待價而沽第55章 認真的一箭第314章 臘月第158章 講學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第73章 “肥羊”436.第436章 老將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467.第467章 運糧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512章 倒春寒第316章 人的孤獨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第131章 折衝府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第55章 認真的一箭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32章 拜訪舅爺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97章 謠言429.第429章 讓步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127章 遊園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424.第424章 重逢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279.第279章 清查375.第375章 登泰山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第88章 活得明白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52章 爺孫倆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76章 唐人的城446.第446章 寒風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68章 孤有進步嗎?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101章 東宮爭吵第542章 再遇玄奘375.第375章 登泰山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
第512章 倒春寒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13章 耿耿於懷第41章 大勝而歸第181章 老師家事376.第376章 封禪269.第269章 蘇勖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第138章 從不退讓第168章 一夜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第535章 有很多人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115章 各縣彈劾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第102章 科舉揭榜第519章 待價而沽第55章 認真的一箭第314章 臘月第158章 講學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第73章 “肥羊”436.第436章 老將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467.第467章 運糧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512章 倒春寒第316章 人的孤獨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第131章 折衝府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第55章 認真的一箭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32章 拜訪舅爺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97章 謠言429.第429章 讓步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127章 遊園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424.第424章 重逢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279.第279章 清查375.第375章 登泰山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第88章 活得明白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52章 爺孫倆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76章 唐人的城446.第446章 寒風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68章 孤有進步嗎?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101章 東宮爭吵第542章 再遇玄奘375.第375章 登泰山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