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

狄知遜開始講述李義府如何查案的,李承幹喝着茶水聽着他的講述,看着殿外的大雪紛飛,偶爾還會有飛雪落入殿內。

狄知遜所講述的,是李義府在奏報中所寫的。

在衡水一案中,李承幹領略了這個時代的商人對商機的敏銳,以及小看了這些人的方式,如今的商人已不輸後世的商人了,或者是商人一直都是如此厲害的,只不過比自己所預想的進化得更快。

起初李義府得到了許圉師的卷宗去,並沒有急着去查問,可這件事從一開始,對方就遮掩得很好,互相通氣。

可高漲的船價,以及各種想要拿錢的各路地頭,都是確確實實的。

李義府讓不良人混入其中以商賈的名義在各處走動,並且在衡水花錢大手大腳,僞裝了一個富得流油的關中商人的形象。

在金錢的許諾下,對方終於開了口,不良人也得以進入了對方的利益圈。

狄知遜道:“陛下,其實在李義府的稟奏中還有另外一件事。”

李承幹擱下手中的茶碗道:“說。”

狄知遜接着講述衡水發生的事,那時不良人僞裝的關中富商要進入衡水的漕運,在利益集團的內部還出現了矛盾,不想關中富商進入他們的利益圈。

雙方因此鬧了矛盾,還大打出手,甚至殺死了幾個人。

那是一場爲了利益你死我活地暗算,是否讓關中富商進入他們的圈子,有人爲求安穩不願讓關中富商進入,總有人會覺得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似乎自古商人就是如此,其實大唐的商人很聰明,聰明得讓人覺得千百年來,行商的人都是這般能算計的。

之後李義府順藤摸瓜,抓了幾個縣令,幾個里長,還有不少的船伕工匠。

狄知遜的話語聲還在殿內,英公已走入了殿內,內侍忙給這位輔國大將軍搬來了椅子與暖爐。

英公只是坐在一旁,安靜地呼吸着,即便殿外風雪如何呼號,也是巋然不動。

不多時,馬周與于志寧也來了。

隨着狄知遜的講述,許敬宗與褚遂良也到了。

殿內,當衆人到齊之後,狄知遜的話語聲也停下了。

李義府抓捕犯官的過程並不順利,如若對方看管得更緊一些,沒有那幾個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人,或許這一次還沒辦法一網打盡。

這個故事,在李義府任御史的這些年反倒是一件不起眼的事,甚至沒有錢塘的事大。

李承幹回憶着李義府的履行,對這個御史來說,他辦過最大且最難的案子,應該是博州的盧家案,一家三口全部死於非命,還死了一個證人。

那是一個調查長達六年的案子,起因只是一個賦稅案,原本只要賦稅補齊就好,根本不用死這麼多人的。

但對方沒有補上賦稅,這個案子越滾越大,直到父皇東征之後,殺得人頭滾滾。

因此,眼前的這些困難對李義府來說都算不上困難,衡水的這些小打小鬧相較於門閥與世家,根本是小道兒。

李承幹詫異地發現,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竟然能讓自己這個皇帝聽這麼久,大抵是這個案子,有着與後世那些事,相似的影子吧。

查案,抓蟲豸,這對大唐來說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歷代王朝一次次在上演的,像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

因此,需要將御史臺的官吏們培養成一頭頭狼,也需要提高御史們的能力。

李承幹看着衆人,低聲道:“朕想建設一個案牘庫,將中原的官吏全部記錄,包括他們的家人與出身,以及孩子。”

話音落下,殿內安靜了片刻。

褚遂良道:“陛下,民部與吏部可以相互借調人手。”

許敬宗站在一旁沒有言語,餘光看了看正端坐在一旁的英公,英公閉目沒有講話,本來這件事與禮部就無關,大可以坐看。

馬周又道:“陛下,若都要查清楚,恐怕要廢一些年月。”

李承幹向狄知遜眼神示意。

在場的都是尚書,狄知遜是刑部尚書,馬周是吏部尚書,褚遂良是民部尚書,許敬宗是禮部尚書,兵部尚書于志寧。

除卻工部,都在了。

收到陛下的眼神,狄知遜站出來道:“依照陛下所言,漕運建設才兩年,就出現了這等事,需要增加刑罰。”

馬周反問道:“如何增加?”

狄知遜又道:“查三代包括父母子孫輩,但凡有犯官所繫,其後人一律不錄用,不能入朝爲官。”

許敬宗又飲下一口茶水,聽着衆人的話語,也覺得此事幹系甚大,自己也不能作壁上觀,禮部也需要參與其中,這事關朝中每個人。

衆人還在爭論,李承幹坐到了英公的邊上。

見英公就要行禮,李承幹忙按住,示意不用多禮。

李承幹也任由眼前五位尚書爭論,又低聲道:“英公近來覺得身體如何?”

李績頷首道:“挺好的。”

“那李敬業呢?”

“這孩子還在西域,老夫聽聞這小子在軍中歷練。”

“近來蔥嶺各地有消息傳來,說是蔥嶺諸胡多有異動。”

“老臣看過軍報。”李績深吸一口氣,看了眼殿內還在議論的衆人,又小聲道:“陛下不必擔憂,小勃律的國王會爲陛下擋住蔥嶺的第一場動亂,之後安西軍就會去收拾他們,如陛下所預想,小勃律國與蔥嶺全境都會在陛下手中。”

別看英公坐鎮長安城,其實英公還在遙領西域的局勢,安西大都護府的兵馬也一直都是英公在佈置,西域是什麼樣,這位輔國大將軍心裡一清二楚。

李承幹有些憂愁道:“衛公給過朕一卷兵書,到如今,朕也不知這卷兵書該給誰。”

李績低聲道:“若蘇定方還在軍中,陛下可以交予他。”

可惜蘇定方也告老了。

李績又道:“軍中將領有裴行儉,有王玄策,薛仁貴,陛下皆可託付。”

李承幹搖頭道:“朕想過交給他們三人中的其中一個,可朕又覺得衛公的兵法不見得適合所有人,或許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風采呢?”

“陛下聖明。”

李承幹會意一笑,又給英公倒上茶水。

眼前的爭論還在繼續,褚遂良甚至想出了在各地建設案牘庫的辦法,各地的戶籍交由道州保存,節省人手。

許敬宗又道:“老夫以爲不必如此,只要查閱官吏是否犯事的卷宗即可,因長安城科舉之後,就要記錄戶籍,一查便知不必大費周章。”

褚遂良又道:“若有人瞞報呢?”

許敬宗道:“那就下地方查。”

“呵呵……”褚遂良冷哼道:“這個時候才下地方查?你可知需要費多少時日,明明可以事先查問清楚。”

這場爭論慢慢地就成了許敬宗與褚遂良的胡攪蠻纏。

“好了,你們兩人說得都不錯,不如各自拿出章程。”

終於在於志寧的喝聲下,這場談話才結束。

許敬宗與褚遂良一揮衣袖,各自站在一旁板着臉。

待幾人商議完,馬周站出來道:“陛下,吏部與民部,兵部共同調派人手,最多一年便可以將所有官吏的戶籍查閱並且收納入長安。”

這將會是一個十分漫長且煩瑣的工作,原本各地文書往來就夠複雜的。

且不說,這麼大的事,不能只有一場討論。

看許敬宗與褚遂良多有不服,又覺得得空再讓幾人多討論討論。

李承幹讓內侍帶來了不少棉被,道:“冬日裡嚴寒,朕給諸位每人五牀棉被。”

幾人行禮道:“謝陛下。”

當離開的時候,衆人走入風雪中又見到幾個內侍拉着兩架車,那兩架車送入英公家的,陛下給英公賜了二十牀棉被。

其實衆人也不羨慕,畢竟那是英公。

風雪依舊在下着,李承幹揣着手與英公走在一起,兩人一起來到了左領軍

見到了正在養着馬的金春秋,正值冬日裡,金春秋正在馬廄中喝着酒水,在他的身邊還有三五個甲士。

現在的金春秋是大唐的將軍了,也是一個唐人了。

陛下與英公只是遠遠一看,金春秋似乎也沒注意到後方的目光。

只是多看了一眼,李承幹就移開了目光,與英公一起看向遠處,那是在軍中歷練的讀書人,這些人想要科舉入仕,但在此之前都要經過軍中訓練。

風雪中,李承幹看着一羣年輕人在雪中打鬧着,忽然一笑,再看一旁的英公,他忽然也笑了。

“若現在讓金春秋再回新羅,他還會回去嗎?”

李績道:“是否安排人去問問?”

李承幹又道:“不必了,他這樣也挺好的,朕向來是說到做到,朕許諾給他的,也都給他了。”

英公在雪中作揖道:“陛下聖明。”

從左領軍離開之後,李承乾親自送着英公到了家門口。

當皇帝回宮之後,坊間又有了傳聞,陛下對英公的禮遇,親自送到府門口。

英公是當今幹慶一朝,最後陛下信重的大將軍,陛下也給了英公無上的榮耀。

正值大雪天,李世民坐在屋檐下與長孫無忌烤着雞翅膀。

兩人就像是落魄的中年男人,黑髮與白髮混雜在一起,偶爾會隨着風飄揚而起。

“這雞翅膀怎麼還不熟?”

長孫無忌道:“讓臣來……”

李世民沒搭理他的話,而是繼續自顧自用筷子,翻了翻正在炙烤的雞翅膀,詢問道:“承幹近來要做的事你都知道了?”

長孫無忌道:“臣聽聞了。”

李世民笑道:“還查三代,輔機啊……”

長孫無忌會意點頭,挪了挪凳子,湊上前低聲道:“臣在。”

李世民小聲道:“你這天要是有個旱災水災的,那小子是不是也不打算大赦天下了。”

幹慶一朝就大赦天下過一次,而且就算是那一次大赦也和沒赦沒什麼區別,僅此一次。

換言之,現在的皇帝就不是一個會大赦天下的人。

長孫無忌小聲道:“多半是不會了。”

“唉……”李世民嘆息一聲道:“這小子少了一個解決麻煩的手段。”

長孫無忌頗有同感,大赦天下同樣是皇帝安撫民心的一個手段,比如說遇到壽辰或者是災害什麼的。

如果皇帝能夠大赦天下,安撫了民心,也能夠穩固權力。

李世民道:“那小子多半是看不上這些手段。”

終於正在炙烤的雞翅膀熟了,長孫無忌也得以嘗一嘗烤雞翅膀的美味,其實現在的陛下,從年少至今就是一個很有手段的人,有何可擔心的。

李世民吃着烤雞翅膀,十分自在地看着漫天的風雪。

幹慶十年,正值天山最酷寒的時節,裴行儉坐在天山腳下的一座湖邊。

裴行儉也不知道這座湖叫什麼名字,只是這條湖中有很多很多的魚,魚多到不用去釣,只要走到河邊等着魚游過來伸手去抓就可以了。

雪花不斷落下,裴行儉在河邊磨着自己的橫刀,磨刀聲在這片靜謐的湖邊顯得很刺耳。

狄仁傑策馬而來道:“裴將軍爲何一個人在這裡?”

“來這裡散散心。”

說話時,從口中吐出熱氣,裴行儉將自己的刀在湖水中洗了洗,收入刀鞘。

狄仁傑遞上一個水囊,道:“這是關中送來的酒水。”

裴行儉接過水囊飲下一口酒水道:“他們都到碎葉城了?”

“嗯。”狄仁傑安撫着在雪中有些不安的戰馬,頷首回道:“都到了。”

裴行儉將橫刀掛在馬鞍上,又活動一番四肢,這才飲下一口酒水,痛快地長出了一口氣,又道:“好酒。”

狄仁傑接着道:“天竺有消息送來了?”

聞言,裴行儉道:“天竺倒是沒有消息送來,不過小勃律國先送消息過來了。”

“什麼消息?”

“慕容順打探到蔥嶺的大宛,石國都想要奪回怛邏斯城,甚至要聯合大食人再來攻打。”

“當真?”

“只是傳聞,我們的眼線還未送消息來。”

狄仁傑蹙眉道:“慕容順的消息能信嗎?”

裴行儉重新翻身上馬,將水囊遞交給他,又道:“這個慕容順如今是小勃律國王,聽聞他一直在厲兵秣馬,還在打探着蔥嶺與大食的消息,先前他與大食人在東天竺打過一仗。”

第91章 及冠賀禮274.第274章 新年第572章 長安再見第62章 對錯第137章 波斯奇物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82章 搶還是買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269.第269章 蘇勖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第54章 臣來告老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455.第455章 貞觀到如今183.第183章 識大局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443.第443章 胡人的恐懼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61章 迎接陛下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379.第379章 歸長安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150章 仗義出手298.第298章 中秋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165章 難免的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第559章 不可分割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第84章 戰書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第520章 戰前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第154章 陳年舊事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336.第336章 老府兵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351.第351章 少了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466.第466章 連反賊都算不上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444.第444章 騎牛的大軍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444.第444章 騎牛的大軍第514章 驚蟄第93章 苦惱的舅舅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267.第267章 蘇亶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385.第385章 登基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第146章 早朝缺席503.第503章 老君山第536章 成了傳說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
第91章 及冠賀禮274.第274章 新年第572章 長安再見第62章 對錯第137章 波斯奇物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82章 搶還是買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269.第269章 蘇勖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第54章 臣來告老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455.第455章 貞觀到如今183.第183章 識大局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443.第443章 胡人的恐懼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61章 迎接陛下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379.第379章 歸長安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150章 仗義出手298.第298章 中秋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165章 難免的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第559章 不可分割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第84章 戰書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第520章 戰前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第154章 陳年舊事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336.第336章 老府兵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351.第351章 少了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466.第466章 連反賊都算不上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444.第444章 騎牛的大軍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444.第444章 騎牛的大軍第514章 驚蟄第93章 苦惱的舅舅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267.第267章 蘇亶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385.第385章 登基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第146章 早朝缺席503.第503章 老君山第536章 成了傳說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