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唐人的城

第176章 唐人的城

一道道消息從皇宮傳出來,來年開春再次興辦科舉,封顏勤禮爲京兆府掌書令,掌文書遞交。

狄知遜掌京兆府通判。

京兆府的一項項權力劃分,在這一道道的旨意中進行了細分。

ωwш¤тt kān¤¢O 如今的京兆府成了一個五臟六腑齊全的官衙。

劉仁軌升至咸陽縣縣令,裴行儉升任渭南縣縣令,原本各縣的人事進行了重新調動。

新任京兆府掌書令顏勤禮又拿出了一道旨意,各縣縣令的俸祿規格提升到了五品。

至此,東宮太子對關中各縣的掌控力更強了,除了兵權,各縣的人事,治理,人口,戶籍,都落在了東宮太子手中。

長安城,李績與秦瓊,程咬金三人坐在一起。

這兩年秦瓊一直都在養病,他問道:“懋功,你早就知道太子會走到這一步是嗎?”

李績看向一旁坐在新式躺椅上抖着腿的程咬金,神色不悅道:“知節,不要抖了。”

程咬金原本抖動的腿忽然停下。

李績沒說的是,太子一直都想要更大的權力,而且是強權。

秦瓊嘆道:“東宮太子的權力這麼大,御史臺那幫人一定睡不好了吧。”

程咬金冷哼道:“太子的權力很大嗎?太子一無兵權,二無官吏任用職權,又不在朝中任職。”

雖說平時程咬金說話確實不好聽,可這話沒錯。

太子殿下的權力不大,官吏任用,兵權,職權可以說是一個沒有。

秦瓊喝下一口湯藥,苦得又用一旁的涼水漱口,好一會兒纔開口道:“你們沒發覺嗎?陛下對太子殿下沒有任何的封賞。”

程咬金坐起身子,道:“秦二哥這麼一說……還真是,陛下怎麼想的?”

見兩人齊齊看向自己,李績下意識退後一步,道:“看着某家做甚。”

李績煩惱道:“某家確實與東宮走得近,教授太子殿下打鬥與箭術,以某家對太子殿下的瞭解,陛下若不給太子封賞,那多半是太子推拒了,還要某家知道什麼,要現在就去問太子嗎?”

程咬金小聲道:“該不會是顧慮御史臺悠悠衆口?”

秦瓊搖頭否認道:“不會的。”

京兆府內,顏勤禮見到狄知遜,客氣的作揖道:“狄通判。”

狄知遜身邊一直帶着兒子狄仁傑,他也作揖道:“顏書令,這是剛從渭南迴來?”

顏勤禮頷首,“總覺得裴行儉做個縣令,他還是志不在此。”

狄知遜道:“聽說藍田縣與涇陽縣的人又吵起來了,下官去看看。”

顏勤禮點頭,“下官去見太子殿下。”

長安城依舊是一片熱鬧的景象,顏勤禮從京兆府走入朱雀門,一路來到中書省。

每天午後,太子殿下都會在這裡。

皇帝避暑期間,這位太子也挺清閒的,顏勤禮來到中書省時,太子正伏在桌上睡着。

也沒見別人,只有太子一人。

朝中還在休沐,除了偶爾有來這裡遞交文書的當值官吏,沒有其他人。

因今年的關中,酷暑難耐,天氣熱得邪性,衆多官吏如無要事不需要來朝中,這也是太子殿下吩咐的。

顏勤禮清了清嗓子,見太子依舊睡着沒醒,便輕輕敲了敲桌子。

李承幹這才悠悠轉醒,紅紅的睡眼看了看四下,目光在身側的顏勤禮停下,問道:“安排好了?”

顏勤禮遞上一卷文書,道:“殿下,都已記錄在案。”

一樁樁安排悉數佈置完畢,等到了十月江南商客就該到關中,屆時京兆府還要主持交易。

有了顏勤禮任職掌書令,京兆府文書工作總算不用於志寧還有上官儀再幫忙。

許敬宗也能夠騰出手全心全意主持貿易。

李承乾道:“裴行儉就先放在渭南縣吧,你不用擔心他。”

顏勤禮回道:“還有一事。”

“說。”

“隴右傳來的消息,有一個叫阿羅本的波斯僧從波斯遠道而來。”

聞言,讓李承幹原本的睡意消減了很多,詢問道:“波斯僧人?”

“他自稱是波斯僧人。”顏勤禮詢問道:“這件事還只有京兆府知曉。”

李承幹想到了如今波斯局勢,阿羅本這人還是來了大唐,而且是以波斯僧的身份。

“現在玄奘到何處了,這人與玄奘有交集嗎?”

顏勤禮道:“聽說此人在西域時就頗具盛名,但不知其人是否與玄奘相識。”

“伱們去把人接來。”

“喏。”

顏勤禮剛走,就有太監快步走來,他躬身行禮道:“太子殿下,陛下聽聞有一個波斯僧人遠道而來。”

“父皇那邊的消息真快呀。”李承幹感慨了一聲道:“就說這件事京兆府會安排的,不用勞煩父皇了。”

“可……”

李承幹神色冷峻,道:“一個波斯僧人而已,不需要父皇着急,若還要父皇親自接見,身爲兒臣,孤必勸諫之。”

太監連連行禮,他離開中書省,腳步走到太液池邊,將太子的話語又複述了一遍。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女兒。

李麗質道:“既然皇兄都這麼說了,父皇就不用接見了。”

“你不是對波斯很好奇嗎?”

李麗質不屑道:“女兒只對波斯的財富好奇,對波斯人不好奇,殺了都無妨。”

貞觀九年,九月。

夏日的酷暑開始褪去,每當午時就萎靡的長安城,終於恢復了一些活力。

波斯僧阿羅本在京兆府的官吏護送下,進入了長安城。

他手裡拿着一塊肥皂,腰上掛着一個皮囊,囊中裝着的是葡萄釀。

這個波斯僧穿着單薄的衣袍,頭髮因中年禿頂,只留下了兩側一圈,手捧着老舊的羊皮書卷。

李百藥帶着鴻臚寺的官吏前來迎接,他打量着這個波斯人。

波斯人禿頂的腦袋後方還留着金色捲曲的長髮,他的臉部不像中原人那樣飽滿好看。

而是消瘦的臉頰,其雙眼凹陷,灰藍色的雙眼,也在看着眼前這座美麗的城市。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如此大的城,這個波斯僧人手拿着羊皮卷,張開雙臂用波斯語言讚歎了一句。

李百藥問向帶這個波斯僧而來的狄知遜,“他會說關中話嗎?”

狄知遜回道:“他在西域時就學會了關中話。”

李百藥微笑道:“請吧,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

波斯僧阿羅本笑着道:“多謝。” 一羣鴻臚寺的官吏帶着這個波斯僧走向朱雀門,沿街許多人的目光都好奇打量着。

如今的唐人是驕傲的,他們面對波斯僧猶如在打量一種稀有的動物。

人送入了鴻臚寺內,衆人落座之後。

阿羅本將手中的羊皮卷放在了桌上,他不坐現在的唐人椅子,而是席地而坐。

李百藥剛想說讓他坐椅子,可人都坐下了,就隨便他了。

等衆多官吏坐下之後,衆人都坐在椅子上,反而是這個波斯僧盤腿席地而坐顯得矮了幾分。

李百藥注意到在鴻臚寺門前一閃而過的人影,他正色整了整衣襟問道:“你真是波斯人?”

阿羅本用蹩腳的關中話回道:“我本是大食人,流落到波斯學得至理。”

李承幹走入鴻臚寺,在李百藥身邊坐下,示意他繼續問。

阿羅本原本是大食人,這就好推斷了,這些年波斯與大食時常打仗,雙方的人口因戰爭幾次交換。

而現在的大食應該與更西方的高盧人也有來往纔對。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那捲放在地上的羊皮書,書上有着一個奇怪的標誌,而且還寫着波斯文字。

李百藥問道:“波斯王子怎麼沒來。”

“波斯王子已在路上了。”阿羅本雙手放在他的胸口恭敬地道:“西域人說在東方有一個很富有的國度,叫大唐,還有富有的唐人。”

李承幹換了一個坐姿,繼續觀察着這個波斯人,一言不發。

李百藥又問道:“你們波斯與西域往來很多嗎?”

阿羅本回憶了一番,又道:“一直有來往,高昌國王與我,是很好的朋友。”

這人多半是會錯意了,在唐人的語言中有來往,是有雙方的走動,或者是交易。

而阿羅本的理解中,是以爲與西域人是不是朋友。

“你認識玄奘嗎?”

聽到玄奘,阿羅本神色多有遺憾,他低聲道:“我到高昌之時,玄奘就已離開了。”

一旁的鴻臚寺官吏正在記錄着這番對話。

李百藥道:“你來大唐做什麼?”

阿羅本笑道:“我願意將波斯的至理念誦給唐人。”

“不用了。”

李承幹打斷道。

眼前的唐人官吏看起來地位很高,而這個年輕人走入這裡之後,便一直沒有說話。

只不過他一說話,就打斷了眼前這位官吏的話語。

看起來這個少年人的地位更高。

阿羅本站起身,雙手將羊皮書遞上道:“這卷書所記錄的都是波斯至理。”

李承干與他隔着一張桌子保持着距離。

“你搞錯了,唐人不需要你來傳播至理,我們唐人擁有很完備的學識,比你們的至理領先了幾千年。”

話音落下,阿羅本神色多有困惑。

李承幹接着道:“你可以留在長安,現在來唐的使者都在四方館學習,往後你就留在四方館,學習唐人的智慧。”

阿羅本問道:“唐人的智慧是什麼樣?”

李承幹反問道:“你覺得唐人的智慧不值得你學嗎?”

李百藥拍案而起,指着這個波斯僧喝道:“你放肆。”

阿羅本退後兩步,帶着歉意地行禮道:“我只是對唐人的智慧的好奇。”

“這位使者先去休息吧。”

言罷,李承幹就快步離開。

阿羅本還站在鴻臚寺內,他神色疑惑地看着這個少年人的背影。

李百藥腳步匆匆跟上,“太子殿下,這個波斯僧太過放肆,是否將他趕走,或者是……”

李承幹順着一處處屋檐下的陰涼地走着,叮囑道:“他是大食人,又是波斯僧人,他遠道而來通曉道路,也知道該如何穿過西域來到大唐,就算是要趕走他,也要將他的經驗留在大唐。”

“讓人教他文字,學會之後讓他將大食與波斯,波斯與西域之間的要道畫出地圖,交給文學館。”

李百藥作揖道:“臣領命。”

李承幹走向東宮,對他道:“有勞了。”

人都是有價值的,對李承幹來說這個波斯人的價值榨乾之後,他就沒用了。

至於他的波斯至理,李承幹更沒有興趣,將對方的情況摸清楚,將他們的實力摸索明白,而後揉碎消化爲自己的所用之後,再將對方滅了。

這纔是一個使者真正的用處。

波斯僧阿羅本,就這麼被丟在了四方館,無人問津。

慕容順如今是四方館的一霸,因他現在十分地富有,花錢也很大方,這兩年他按照杜荷公子的吩咐,遊走西域諸國,賺了不少銀錢。

這位波斯僧,慕容順在高昌見過他,好奇道:“他怎麼在這裡?”

一直照料着的胡姬走到他身邊,回道:“他是鴻臚寺的官吏押送來的。”

阿羅本依舊是盤腿而坐,骨瘦如柴的模樣,說明了他從波斯到高昌,再從高昌一路來長安吃了不少的苦頭。

慕容順將一碗羊肉湯放在他的面前,他還遞上了一個包子。

如此,阿羅本當即吃了起來,他一邊吃一邊用關中話說着,“唐人的房子很好看,唐人的城比波斯的城堡更漂亮,唐人不友好。”

慕容順聽着他的話,神色帶着笑容。

阿羅本再道:“我見到了一個唐人少年,他的地位很高,不友好。”

太子自然不會對一個波斯僧感興趣,這世上能讓太子感興趣的事很少。

慕容順遊走西域各地行商,也見過波斯的男人更見過波斯的女人,何況是他一個僧人。

在慕容順的理解中,波斯人是很富有的,他們手中有很多的金子。

但這個波斯僧很窮,窮得他一身破衣服與一卷羊皮書。

不多時,四方館內,又來了一個夫子,他拿出一卷識文解字道:“學!”

阿羅本搖頭道:“我是來給唐人講……”

“不學就趕走。”

阿羅本語窒,他現在離開這裡,會餓死的,只好放下自己的羊皮書,拿起唐人的書籍。

注:阿羅本,歷史上來唐的波斯僧人。

今天暫時兩更,先睡了,

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546章 是警告不是遊說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87章 通達?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第141章 陳倉縣尉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131章 折衝府257.第257章 活捉第101章 東宮爭吵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371.第371章 虎牢關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45章 冒失舉薦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76章 就孤最平庸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274.第274章 新年353.第353章 漫長的辯證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第23章 太子游長安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351.第351章 少了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286.第286章 轉變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第533章 冬至大壽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第91章 及冠賀禮第56章 告老辭官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573章 終章第84章 戰書444.第444章 騎牛的大軍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第570章 志不在此的人第43章 一朝一夕間421.第421章 我的吐蕃兄弟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01章 東宮爭吵484.第484章 比試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163章 杖責第2章 “人肥”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362.第362章 祭拜第98章 奉命放假第527章 了不起的大唐安西軍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2章 “人肥”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第170章 多錢善賈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第11章 圖表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第514章 驚蟄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第559章 不可分割
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546章 是警告不是遊說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87章 通達?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第141章 陳倉縣尉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131章 折衝府257.第257章 活捉第101章 東宮爭吵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371.第371章 虎牢關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45章 冒失舉薦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76章 就孤最平庸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274.第274章 新年353.第353章 漫長的辯證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第23章 太子游長安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351.第351章 少了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286.第286章 轉變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第533章 冬至大壽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第91章 及冠賀禮第56章 告老辭官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573章 終章第84章 戰書444.第444章 騎牛的大軍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第570章 志不在此的人第43章 一朝一夕間421.第421章 我的吐蕃兄弟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01章 東宮爭吵484.第484章 比試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163章 杖責第2章 “人肥”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362.第362章 祭拜第98章 奉命放假第527章 了不起的大唐安西軍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2章 “人肥”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第170章 多錢善賈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第11章 圖表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第514章 驚蟄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第559章 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