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

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

今年的科舉,除了穀雨時節的一場大雨延後了半月,接下來的流程還是很順利的。

李承幹坐在殿內,還在觀察稚奴新設計的圖紙,本想着要讓他效率方面開始着手,可他依舊想要部件完備再着手,從中加了幾筆之後,又做了一些批註。

寫完又仔細看了看,又交給一旁的內侍,吩咐道:“轉交給稚奴,派幾個少府監的工匠幫他。”

“喏。”

“這事很重要。”

見陛下補充了一句,內侍連忙行禮道:“老奴萬不敢怠慢。”

楊內侍站在陛下身側,依舊是面帶笑容,看得其餘內侍心驚膽戰的。

因先前與各家有來往的內侍都被處置了,說不定還有不少人真的被丟進太液池餵魚,被流放西域種樹。

長安城內,李治得到皇兄圖紙後,就急匆匆去文學館找了魏王兄。

如今的李泰依舊很胖,時常與文學館的學士討論文學,以及天下書籍。

“魏王兄!魏王兄!”

聽到喊話聲,李泰回身看去,見到是稚奴又笑呵呵道:“稚奴啊。”

李治三步並兩步上前道:“稚奴有些困惑想要請教魏王兄。”

李泰擺手讓一衆學士退下,而後兄弟兩人留出空間坐在文學館的正堂內,道:“你說吧。”

李治先是看了看四下,文學館顯得很古樸,現在長安城那些較爲新潮的傢俱,這裡也沒有擺設,而且出入文學館的老學士不少。

李泰又道:“其實你可以多來文學館走一走。”

李治笑道:“平日裡稚奴與慎弟闖禍了,沒少讓魏王兄幫忙。”

李泰不動聲色地喝了一口茶水,道:“無妨,都是兄弟。”

說着話,李慎這才提着一個食盒快步跑來,而後將食盒放在魏王兄的面前,殷勤地打開。

李泰見到兩個弟弟這樣的安排,心中困惑,看到食盒內是還帶着熱氣的甑糕。

再看李慎的模樣,是一路跑來的,生怕甑糕涼了。

李泰正了正神色道:“闖禍了?”

李治連忙擺手道:“沒有。”

李泰的神色又嚴肅了幾分,再飲下一口茶水道:“你們若真的闖禍,現在說出口,我還能向皇兄與父皇母后給伱們說好話。”

“魏王兄平日裡給我們的照拂已很多了。”李慎也十分鄭重其事地道。

щшш ¤TтkΛ n ¤¢ ○

“魏王兄,我們需要通曉書卷編排的編撰。”

李泰頷首道:“好,你們挑選幾個回去。”

“謝王兄。”

待晉王與紀王離開,文學館主事蘇勖又得魏王召見,這才快步而來。

李泰將兩個弟弟的事說給他聽,唯獨沒說活字印刷的圖紙。

蘇勖聽了,又道:“魏王是想讓老夫走一趟?”

李泰道:“其實這件事本沒這麼複雜,他們完全可以不用來找文學館,多半是覺得不敢自作主張。”

蘇勖道:“晉王與紀王雖說時常闖禍,但也十分聰慧。”

李泰頷首道:“這些天你就去晉王府幫他們。”

“喏!”

事後,李泰又將這些事的前因後果寫下來,告知了宮中的皇兄。

穀雨時節緊挨着立夏,科舉結束之後,李承干將餘下的事都交給了中書省,一路上與英公去了渭北,手中還在看着書信。

“青雀說稚奴與慎弟去找他了。”

李績道:“陛下一家兄弟姐妹如此團結是好事。”

在一路兵馬的護送下,李承幹看到了遠處的大醫院,那是一座佔地上百畝的醫院。

“朕當初讓東陽留下一些田畝可以種一些糧食自給自足,她還是將封地中的所有土地都建設成了醫院。”

知道是皇兄來了,東陽急急忙忙前來迎接,道:“皇兄。”

李承幹看着這個妹妹,道:“沒想到,這裡已有這麼大的規模了。”

東陽道:“土地還是不夠用,妹妹沒有富餘的田地了。”

李承乾道:“也挺好的,還需要朕安排什麼嗎?”

東陽走在皇兄身側,道:“不需要了,人手也足夠了,反正現在關中的土地看管嚴格,不見得會給我。”

李績帶着護衛的兵馬,看管着四周。

幫着這個妹妹又完善了一番醫院的管理方式。

李承幹便離開了這裡,一路上正走着,又看到了一羣正在打鬧的孩子。

又從渭北走到了龍首原,李承幹在安寧村見到了母后。

長孫正在給孫子洗着衣裳,見到了兒子來了笑呵呵道:“你國事繁忙,怎麼得閒來看望母后了?”

李承幹走入父皇與母后所住的小院內,從母后手中拿過木盆,幫着一起洗着,道:“於菟這孩子近來如何?”

“他呀,現在整天讀書,就在支教的夫子書舍讀,這一片的孩子都聽他號令。”

李承幹又從母后手中接過水桶,倒入水盆中。

見兒子幫忙洗着衣裳,長孫皇太后也只是笑着,又道:“你們這些孩子都很懂事,上個月,麗質生了一個女兒,還說往後要讓她女兒執掌家業,杜荷的家業現在都在麗質手中。”

將衣服洗好,李承幹幫着母后又晾嗮好。

其實母后一直都很關心,兄弟姐妹們如今如何,母后一清二楚。

做完這些,李承幹又幫着母后打掃院子,也不用母后說什麼,自顧自地打理着。

看得院外的幾個侍女都無所適從,這些事就不該是陛下來做,可見陛下出於孝心,她們也不好阻攔。

待一切都收拾好,李承幹又將這裡的碗筷都洗乾淨,這才與母后坐在小院門口。

稍稍擡頭還能看到母后的髮絲間那已藏不住的白髮。

母后看着村子裡的光景,夕陽下笑得很溫和。

“爹!”聽到一聲呼喚,李承幹轉頭看去,是父皇與兒子來了。

這兒子一跑就撲進了懷中,向來愛乾淨的陛下,將太子的衣裳的塵土拍乾淨,還重重用力打了兩下。

看得周遭的人也笑呵呵的。

李承乾道:“你近來都在學什麼?”

“孩兒在與夫子學數術。”

看他還提着一個書袋子,李承幹拍了拍他的後背,道:“你若在外面學不好,就去國子監學。”

“孩兒學得好,國子監的課太悶了。”說着話他又嗅了嗅飯菜的香氣,道:“孩兒餓了。”

長孫皇太后這才領着孫子去用飯。

李承幹還坐在院門口,揣着手看着遠處的夕陽。

金色的夕陽照在父子倆身上,風吹過的時候,還能見到田地裡麥子正在起伏。

李世民道:“朕聽聞你又往西域和吐蕃派去了不少官吏?”

李承幹頷首道:“嗯,這是必要的,未來數年都會是如此。”

“崇文館,京兆府,重建各縣的官衙。”李世民低聲道:“你的權力比朕當年更甚。”

“父皇是覺得兒臣太過集權了嗎?”

李世民道:“當有朝一日天下學子都是支教學子,他們都會是天子門生。”

“借父皇吉言,說着容易,又有誰知道朝臣們在安排這些事遇到了多大的阻力,萬事哪有這麼容易,支教事業還是有很多阻礙的。”

李承幹又道:“現在來長安城的人越來越多了,離開長安城的人也很多,官吏與支教下到各縣,目前來看人手還是不夠的,就像爺爺以前說過的,有些事一代人是做不完的。”

“可能是爺爺不希望兒臣急功近利,因此兒臣放慢了腳步,先踏實地建設安西四鎮,穩固西域的局勢,再興建安西大都護,在未來的三年內,大抵上都是這些事。”

“本來朕沒覺得你當皇帝之後不能做得多好,能夠保住基業,嗯,已很好了。”

“嗯,兒臣也這麼覺得,身爲後繼子孫應該以保住社稷爲己任。”

李世民伸出手掌,落在這個兒子肩膀上,重重拍了拍也回去用飯了。

院內,父皇與母后,還有兒子正在說着今天遇到的趣事。

李承幹獨自一人揣着手坐在這個小院門口,也不知道坐了多久。

於菟用了飯再出來時,見爹爹已不在了,聽了侍衛的回報才知道爹爹已回宮了。

幹慶六年,今年科舉的落榜的學子有兩千餘人,包括及第的三百人,都要派往各地支教,或者是入軍中鍛鍊。

于志寧這些天一直在官邸忙到深夜,有官吏路過時還能聽到算盤撥動的聲音。

這纔剛到夏季,朝中又花了一大筆銀錢出去。

當於志寧還在埋頭盤算着賬目,擡頭一看見到是陛下來了,忙站起身。

李承幹讓人端來了飯菜,讓這裡的官吏們紛紛停下手中的事。

接連幾天的熬夜忙碌,當衆人吃着陛下讓人送來的熱乎飯菜,有官吏當場竟然感動得哭了,甚至有人哭得很大聲,哭得越大聲越是忠心。

內侍看到這一幕,又看到陛下走到了官邸外,正站在門口看着月亮。

或許是陛下看不得這種場面這才避開。

待中書省的官吏們都吃了飯食,李承幹讓他們都回家去,有些事一時半會兒也忙不完。

這裡的官吏三三兩兩離開了。

于志寧是最後一個出來的,他行禮道:“謝陛下。”

李承幹走入中書省內,將這裡有些凌亂的桌椅擺放整齊。

于志寧連忙幫着陛下一起收拾這裡,他想起來陛下還是太子時就時常會來打掃這裡,那時太子殿下還在這裡學政。

一邊打掃着這裡,李承乾道:“忙完支教事宜,就休夏沐吧。”

于志寧道:“喏。”

在大唐爲官,休假還是很多的,冬沐,夏沐,還有各種節日也是休沐的,若遇家中有事也是能夠休假的。

除了休假期間,在朝中當值期間工作強度很大,這裡是朝政的中樞,也是整個大唐的中心,各地的治理都要出自此地。

于志寧道:“不敢讓陛下如此深夜來探望,臣慚愧。”

李承幹揣着手道:“回去休息吧,有些事不用急,朕的父皇說了,能守住基業就算不錯了。”

于志寧欲言又止,三緘其口後又不再說了。

離開皇宮的時候,于志寧心裡還在思量着,陛下絕對不是隻想着保住李唐基業的皇帝。

如今的陛下是要強盛大唐的。

過了立夏時節之後,關中從六月到了七月,酷暑讓遠處的風景都有些扭曲。

先前人聲鼎沸的長安城,在酷暑下也變得冷清了許多,人們不約而同地離開了這座城,前往各地避暑。

李承幹站在兩儀殿內,面前放着一個巨大的地圖,這個地圖是文學館所畫,他們根據現在的西域傳聞,以及從蔥嶺,或者是小勃律國的記錄中,劃出來的大食與大唐的疆域。

小鵲兒吃着桃子,目光看着地圖道:“爹爹,這大食人的疆域這麼大嗎?”

李承幹手中拿着一塊金磚,這是少府監燒出來的金磚,熔鍊了蔥嶺帶來的金幣之後,現在宮中的庫房中有很多。

沉甸甸的金磚拿在手中,李承乾道:“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小鵲兒用手指丈量了一番,又道:“大食人的疆域就快與我們大唐一樣大了。”

就像是兩頭巨獸,巨獸的獠牙以帕米爾高原爲界,兩大國之間還有一條天塹。

只不過這條天塹對兩大文明來說並不算難以攀越,這是中原文明與他們在對峙。

大食人曾經派十萬兵馬進入蔥嶺,而大唐也派出過兵馬,現在已拿下了怛邏斯城。

雙方短暫地交戰之後,又各自退出了蔥嶺。

不論是胡人,還是塞人,或者是逃亡在各地的波斯遺民,他們都覺得大食人極其的殘暴,這一次大唐打贏了大食,讓大食人埋骨蔥嶺。

那麼下一次,好戰且殘暴的大食人還會對蔥嶺發動第二次戰爭,並且蔥嶺與大唐要面對敵人更兇猛地反撲。

小鵲兒吃完了桃子,她邁着小短腿獨自在一旁的水盆中洗手,而後又乖巧地坐在小書桌邊練字。

安靜的兩儀殿內,蘇皇后與寧妃正在準備需要換季的衣裳。

幹慶六年的酷暑持續了兩個月,一直到九月中旬的時候,酷暑這才結束。

而朝中還未開朝的時候,遼東就送來了消息,以鴨綠江爲界,遼東以西一直到幽州地界,種出了千萬石糧食,在遼闊又肥沃的黑土地上,種滿了糧食。

298.第298章 中秋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101章 東宮爭吵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第66章 大將軍教導第546章 是警告不是遊說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365.第365章 宴席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339.第339章 議東征267.第267章 蘇亶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121章 負重鍛鍊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279.第279章 清查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476.第476章 漫長的人生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第533章 冬至大壽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第70章 家事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32章 拜訪舅爺337.第337章 “奇觀”420.第420章 戰象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471.第471章 河東裴第170章 多錢善賈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179章 效益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第554章 無底洞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181章 老師家事第91章 及冠賀禮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第150章 仗義出手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32章 拜訪舅爺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514章 驚蟄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
298.第298章 中秋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101章 東宮爭吵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第66章 大將軍教導第546章 是警告不是遊說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365.第365章 宴席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339.第339章 議東征267.第267章 蘇亶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121章 負重鍛鍊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279.第279章 清查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476.第476章 漫長的人生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第533章 冬至大壽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第70章 家事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32章 拜訪舅爺337.第337章 “奇觀”420.第420章 戰象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471.第471章 河東裴第170章 多錢善賈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179章 效益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第554章 無底洞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181章 老師家事第91章 及冠賀禮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第150章 仗義出手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32章 拜訪舅爺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514章 驚蟄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