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

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

要說起慕容順這個人,就要論當年大唐攻打吐谷渾的一戰,那時候吐谷渾王死了,留下了吐谷渾王的子嗣慕容順。

不過慕容順的身份很特殊,他是西域商人中,唯一一個與京兆府有聯繫的商人,自高昌王戰敗之後,這人一度銷聲匿跡。

不過在西域,還是有他的傳聞,或許是家業經營到了一定程度,便開始不再主動走到人前進行貿易。

傳聞,現在的慕容順在西域有很多的孩子。

狄仁傑接過對方遞交的通關文書,仔細查驗着,一邊問道:“你是在西域享有盛譽的商人,來碎葉城做什麼?”

慕容順行禮道:“如今的碎葉城聚集了如此多的才俊,我當然要來看看。”

這人與京兆府的關係諱莫如深,如今朝中很多人都快忘了還有這麼一個商客的存在。

而對他的記錄,多數都在禮部與京兆府。

自從科舉之後就來到了西域,狄仁傑對這個人的瞭解也不多。

慕容順看着如今的碎葉城,又道:“聽聞大食人越過了阿姆河。”

聞言狄仁傑神色詫異道:“他們來的這麼快?”

慕容順撫着花白的鬍鬚,道:“倒也不快,過了阿姆河也沒這麼快到碎葉城,大食人還要途經康國,大宛,白水城,不會這麼快就到碎葉城的,隔着幾千裡地不至於驚慌。”

狄仁傑蹙眉道:“你對這裡很瞭解?”

“我在這裡也有孩子的,他們就散在蔥嶺各地。”

“你的孩子是粟特人?”

“我的孩子不是粟特人,是安西都護府入籍的商人,自從高昌王敗了之後,我收留了流落在西域的很多人,他們大多數都是西域的孤兒寡母,我將她們的孩子養大了。”

狄仁傑帶着人走入碎葉城的王宮中,帶到了裴行儉與薛仁貴面前。

慕容順從懷中拿出一張地圖,將地圖鋪開之後,十分詳盡的蔥嶺地圖就在眼前。

裴行儉得知對方的身份,又看了看一旁的裴炎,這裴炎帶來了一個……不得了的人物。

此人在西域經營近二十年,並且擁有諸多的人脈。

慕容順保持着禮貌地微笑,道:“這是長安文學館繪製的地圖。”

薛仁貴重重一拍桌案,道:“好!有了此圖,我們便可以縱橫這蔥嶺。”

“大將軍。”慕容順再是躬身一禮,道:“蔥嶺地勢複雜,還是要多多提防。”

在唐人將領的邀請下,慕容順在碎葉城定居了下來,而當他來到碎葉城之後,越來越多的西域商人也跟着來到這裡,他們給唐軍帶來了酒水,甚至還有棉衣與更多的茶葉。

越來越多的西域人來幫助唐軍攻打蔥嶺諸胡,一度盛況空前,讓寒冷的碎葉城熱鬧非凡。

慕容順解釋道:“這對西域人來說是莫大的榮耀,爲天可汗效命!是這世上最榮耀的事。”

李治注意到了白方的神色,道:“你嫉妒了?”

白方不解道:“這人怎有如此人脈?”

裴行儉悠哉地坐在一旁,道:“當年就告誡過你,讓你不要自大,這世上比你厲害的人太多了。”

白方頷首道:“我要成爲契苾何力那樣的人,我不是商人。”

裴行儉無聲一笑。

白方一度以爲他是最厲害的西域人,可當他看到慕容順帶着數百名西域商人來到這裡,爲這裡提供了用之不盡的輜重,讓白方感到挫敗。

原來擁護大唐,效忠天可汗的西域人不止他一個。

從關係上來看,慕容順在很早以前就與京兆府有來往,而且他是最早一批擁護那時太子的人,也就是如今的天可汗。

他有着如此身份,白方一度握緊了手中的馬槊,想要與這個西域商人一較高下。

裴行儉注意到白方的神色,低聲道:“怎麼?你還想與他動手。”

白方緊握馬槊的手稍稍鬆開。

“他是商人,不論怎麼樣,他都沒有如你這樣立下軍功,碎葉城一戰你斬首三十餘人,再多殺點說不定就在長安城當將軍。”

“我要爲天可汗殺更多的敵人。”

當風雪過去的第五天,終於又送來了軍報,傳令兵大聲念着軍令,道:“命前軍薛仁貴與裴都護合軍一處,攻打阿史不來城!”

薛仁貴朗聲道:“喏!”

唐軍終於又要開拔了,李慎與慕容順,還有李景恆留守碎葉城,其餘大軍開拔,攻打阿史不來城。

大軍在碎葉城前整軍,李治翻身上馬,對一旁的狄仁傑道:“你說這阿史不來城是不是爲了防備突厥的可汗,纔有了這個名字?”

“那是因以前有個叫阿史不來的人給那座城取了名字。”狄仁傑隨意回了一句。

李治還疑惑道:“當真?”

白方爽朗一笑,帶着西域僧人跟上了隊伍。

唐軍意氣風發在雪地裡開拔,穿着棉衣的唐軍有着禦寒的條件,因此不懼怕這裡的寒風。

離開碎葉城,遠處是一片荒涼,不見人煙曠野,灰濛濛的天空下,就連遠處的風景都是灰色的,只有遠處的雪山,還能看到終年不化的積雪。

在幾個牧民的帶路下,唐軍距離阿史不來城越來越近,終於也見到了人煙,還有羊羣。

這隊六千人的唐軍走得很安靜,每個人都沒有言語,安靜地行軍着。

本來應該有一萬餘人的兵馬,但又在碎葉城留了三千人,待樑建方的大軍到了,唐軍的人數就足夠了。

灰色的天空下,開闊又荒蕪的平原下,衆人見到了一處寺廟,寺廟在雪山的半山腰上,裴行儉派人去詢問之後得知,當年玄奘也來過這裡。

薛仁貴道:“玄奘在外這麼多年,當真沒有女人嗎?”

狄仁傑回道:“誰知道呢,要是換作別人恐怕早就留在一個富裕的地界安居下來了,還遠道去天竺?這麼遠的路真的是人走的嗎?”

李治與白方也頗有同感,光是從天山走到蔥嶺,一路數千裡地就夠折磨人的,更不要說一路走到天竺了。

李治道:“若是將玄奘走過的地界都劃作大唐的疆域,那該多大呀。”

裴行儉策馬在前方,聽着後頭的話語,又道:“玄奘是一個人,可大軍行進倒是沒有這麼容易的。”

狄仁傑心中有感覺,恐怕這一趟最多打到怛邏斯城就要停下腳步,大唐還需要建設,在朝中的制度下,不太可能控制得這麼遠。

出於維護伊犁河的安寧,打到怛邏斯城,而後退守碎葉城,讓伊犁河以西再沒有敵人,也就足夠了。

前方的斥候策馬來報,“薛將軍,裴都護府,前方發現幾處小城,還有聚居的粟特人。”

白方揚起手中的馬槊,大聲道:“末將爲諸位開路,剿滅他們!”

言罷,還未等薛仁貴發話,白方帶着他的西域僧兵已駕馬離開了隊伍。

薛仁貴命後方的隊伍跟上,唐軍在這片平原上散開來。

狄仁傑,裴行儉,薛仁貴三人各帶着一支隊伍,朝着西面殺去。

原本整齊行軍的唐軍筆直,而現在散開之後,幾路兵馬在平原上風馳電掣,黑壓壓唐軍朝着遠處的小城進發。

薛仁貴手執長弓,對準了一個剛翻身上馬的粟特人。

慌亂的粟特人大聲吆喝着,一時間戰馬的嘶鳴聲與怒吼聲四起。

箭矢離開弓弦,帶着呼嘯聲,將這個剛上馬的粟特人射下馬背,後方的唐軍呼嘯而至。

裴行儉帶着六百人追擊一支逃竄的粟特人,追擊數十里地,沿路斬首一千餘人。

薛仁貴在一處山谷中遇到了粟特人的伏擊,戰馬撞開了手持盾牌的塞人,大戟所向睥睨,硬是從伏擊圈中殺了出來,一千人對敵三千人,斬首兩千餘人。

狄仁傑帶着一千人圍了一座土城,他冷靜地點火燒城,整座土城被大火吞噬,逃出來粟特人悉數被殺,俘獲人千餘口,滅敵五千餘人。

年輕的大唐將領一路攻城略地,殺得粟特人膽寒而逃。

白方得知各路兵馬的情形,看看自己所帶的僧兵斬首才幾百人,心中着急之下,直奔阿史不來城,再不去人都要被唐軍殺完了,連個軍功都搶不到了。

“報!”一騎快馬來到薛仁貴的大軍前,朗聲道:“白方將軍領着三千僧兵已至阿史不來城下,說要憑一己之力,拿下城池。”

薛仁貴整了整身上的甲冑,踢開腳邊的屍首,笑道:“就憑他?”

“白方將軍說要爲天可汗殺穿蔥嶺。”

四周的將士們也都紛紛笑了起來。

後方又有傳令兵而來,來人翻身下馬稟報道:“薛將軍,樑建方大將軍領三萬兵馬與兩千吐蕃兵,已至碎葉城。”

薛仁貴收起長弓,道:“好!告訴大將軍,我們已至阿史不來城,讓他在後方守城足矣。”

“喏!”

薛仁貴休整了半日,再一次翻身上馬,笑道:“狄仁傑的兵馬中還有五百回鶻騎兵,讓回鶻騎兵圍城,真是浪費,這貨到底會不會打仗?”

李治與狄仁傑帶着兵馬也正在往阿史不來城趕去,四路唐軍將碎葉城與阿史不來城之間的沿途村落與城池都犁了一遍。

就當大軍正在趕路,後方有將士稟報道:“晉王!後方有兵馬追來。”

李治暗罵了一聲,道:“哪路兵馬!”

“似乎是塞人騎兵。”

狄仁傑當即拉住繮繩,回身看去,果然有一支兵馬正在朝着這裡追來,他罵道:“孃的!沒殺乾淨,擺陣!迎敵!”

什麼塞人,粟特人,大食人……衆人早就受夠了,殺了便是。

而就當衆人準備好應對這一場遭遇戰之時,卻見正在往這裡奔襲的塞人騎兵,忽然就亂了起來。

只見一隊穿着紅色披風的兵馬從塞人的騎兵中殺了出來。

見到一隊女侍衛,李治欣喜道:“堂姐!”

隨着文成縣主殺來的,還有程處默與李景恆所領的飛虎隊。

狄仁傑策馬大聲道:“圍過去!”

“喏!”

大軍回首朝着那支塞人隊伍殺過去。

在蔥嶺的戰事很複雜,粟特人僱塞人打仗,塞人中也有吐火羅的人,唐軍遭遇的敵人是各種各樣的。

只要是敵人,不管他是塞人還是粟特人,又或者大食人,殺了便是。

在前後夾擊之下,這支塞人騎兵不到半個時辰,就被剿滅。

文成縣主領着一羣女侍衛前來,臉上還有血跡,她沉聲道:“就知道你們沒掃乾淨尾巴,我們一直跟在你們的後方。”

李治抱拳道:“有勞姐姐費心。”

程處默策馬上前道:“走吧,阿史不來城多半要被那些西域僧兵拿下了,裴炎與婁師德領着兩千兵馬就在後面。”

“喏!”

唐軍進攻分幾路大軍,前軍攻下一座城,後方的援軍當即來防守,並且及時補充輜重與兵械。

此刻,阿史不來城下,白方所領的僧兵折損過半,依舊沒有拿下這座城。

直到裴行儉領着唐軍與回鶻騎兵趕到,白方的三千僧兵只剩下一千人。

“這城這麼難攻下嗎?”

白方疲憊地坐在地上,解釋道:“撥換將領來馳援這裡了。”

裴行儉不管來的是什麼人,殺了便好。

正當白方要鬆一口氣,又有僧兵慌亂而來,來人指着北面,做着手勢,用西域語不斷講述。

聞言,白方神色一凝,緩緩道:“有大食人!”

裴行儉拉起馬兒繮繩,吩咐道:“我的好朋友,你在這裡好好休息,我去會會大食人。”

白方只能無奈點頭,他實在沒力氣繼續騎馬,在這處山谷休息着。

“駕!”裴行儉策馬而起,朝着阿史不來城的北面而去,奔襲了三裡地見到了一隊穿着黑衣的騎兵,也不是什麼大軍,大致有上百人。

慕容順說過大食人已越過了阿姆河,沒想到他們已有兵馬踏足這裡了。

這讓裴行儉的壓力陡增。

雙方兵馬隔着一里地對峙,穿着黑衣的大食也沒有靠近,而是互相打量着對方。

對方的人羣中走出一個皮膚褐色,且光着頭身上帶着金器的人,模樣看起來是個地位十分高的人物。

戰馬的馬蹄聲從身後傳來,又有一支唐軍殺到了這裡,狄仁傑手執長弓,來到裴行儉身側,共同面對大食人。

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484.第484章 比試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第20章 忠誠不極端第48章 恢復寧靜的東宮(今晚凌晨零點上架)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25章 西北戰事將起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1.第1章 太子殿下261.第261章 看第一場秋雨第324章 勸諫與反問435.第435章 哪家皇帝遇不到反賊?301.第301章 親衛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554章 無底洞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17章 他要卷死孤301.第301章 親衛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54章 臣來告老260.第260章 談人生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第42章 正義的一戰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50章 天分第92章 兄弟三人460.第460章 再無鄭公第554章 無底洞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130章 請你道歉第50章 天分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第97章 謠言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513章 華清宮79.第79章 家宴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第97章 謠言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102章 科舉揭榜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第165章 難免的第168章 一夜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90章 天大的誤會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第128章 風波乍起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第6章 小女徐慧第16章 德智體美第23章 太子游長安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第117章 善意的話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499.第499章 千秋殿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第169章 願爲前鋒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
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484.第484章 比試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第20章 忠誠不極端第48章 恢復寧靜的東宮(今晚凌晨零點上架)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25章 西北戰事將起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1.第1章 太子殿下261.第261章 看第一場秋雨第324章 勸諫與反問435.第435章 哪家皇帝遇不到反賊?301.第301章 親衛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554章 無底洞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17章 他要卷死孤301.第301章 親衛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54章 臣來告老260.第260章 談人生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第42章 正義的一戰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50章 天分第92章 兄弟三人460.第460章 再無鄭公第554章 無底洞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130章 請你道歉第50章 天分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第97章 謠言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513章 華清宮79.第79章 家宴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第97章 謠言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102章 科舉揭榜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第165章 難免的第168章 一夜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90章 天大的誤會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第128章 風波乍起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第6章 小女徐慧第16章 德智體美第23章 太子游長安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第117章 善意的話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499.第499章 千秋殿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第169章 願爲前鋒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