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

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

等父皇走入太極殿內,衆人這才稍稍提起了精神。

今日的早朝進行得很順利,好似大家也都想快點結束,稟報了各部要事之後,便早早退朝。

殿外還有幾個太監,神色惶恐地躬身站在一旁,當太子殿下快步走出殿外,大抵是沒有看見他們的,因腳步很快很自然。

因昨天慶賀中秋佳節,衆人都喝了不少,今天無精打采,有不少人是要回去補一覺的。

東宮,李承干與李道宗商議着對棉麻布的事宜。

當一個人權力大到能夠影響一些人的命運,並且還能夠給這些人帶去更好地改觀之時,那麼這些人就會堅定地追隨你。

這是舅爺傳授的道理,做好一個儲君或者說做好一個皇帝,就一定要有一羣堅定的追隨者。

當然,這種追隨者可以是少部分人,也可以是絕大部分人。

如果能夠讓滿朝臣子都堅定不移地追隨,那就更好了。

京兆府就是最堅定的追隨者,哪怕儲君往後更無道,他們也會義無反顧。

聽了太子的講述,李道宗心中瞭然幾分,便清楚該怎麼安排事宜了。

李承幹嘆道:“老許這個人呀,他就不是一個肯吃虧的。”

李道宗笑着道:“此人行事急於求成。”

兩人議論着一個下屬,只是這些話許少尹他自己聽不到而已。

李承幹又道:“如果一定要有一個他輸的局面,他許敬宗肯定是想着讓對手與他雙輸。”

李道宗頷首。

“如果會有一個雙贏的局面,許敬宗也一定會想着他獨贏,同時他還會在本身贏更多的情況下,讓對手輸得更多。”

這就像自己家着火了,許敬宗也會把對家的房子也點了,並且還會扇風,讓對家的火燒得更旺盛。

這大概就是許敬宗的爲人準則。

坐在東宮的崇文殿前,李道宗笑着道:“近來也不知怎麼了,聽說鄭公都不去採秋菠了。”

“鄭公還是這麼喜歡吃菠菜嗎?”

李道宗嘆道:“是呀,鄭公本是如此喜歡秋菠。”

“爲何?”

李道宗一臉愁容道:“匪夷所思。”

思量了片刻,李承幹詢問道:“許敬宗是不是真的將鄭公的話語當作標語,寫得到處都是。”

“那是自然,不然如何堵住悠悠衆口。”言罷,李道宗看了看天色,行禮道:“天色不早了,臣儘快將這些事安排下去,就不久留了。”

“後續的事有勞皇叔了。”

“哎。”李道宗應了一聲腳步匆匆離開。

李淵穿着寬鬆地衣衫,神態慵懶地從崇文殿出來,還用手擦了擦眼屎,蹙眉努嘴地瞧着離開的人,“承範怎這麼匆忙就走了?”

“孫兒有些事讓皇叔去安排。”

“嗯……”李淵微微頷首,接着又道:“這京兆府是你一手建立起來的,你這個儲君給他們太多的恩惠了。”

“孫兒覺得這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李淵推開就要遞來柺杖的太監,而後撫須道:“朕還沒老到要用柺杖的地步。”

太監只好在太上皇不滿的目光下,雙手捧着柺杖站在一旁。

秋日裡的關中降溫很快,中秋之後又過去了幾天,夜裡的欽天監內,晉陽公主李明達站在黃道渾天儀前。

燭臺放在四方,照亮了黃道渾天儀,也照亮了李明達的臉頰,她穿着一身藍色的道袍,長髮高高盤起,用木釵固定。

李明達雙手揹負,面對黃道渾天儀如臨大敵。

李道長依舊在屋內閉關,這些天都不願意見人,隨着道長的口令從屋內傳來。

李明達爬到渾天儀的高架上,龐大的渾天儀下,這位晉陽公主的身形顯得更小了。

她伸手抓住渾天儀上那冰涼的軌道,而後吃力地拉動軌道。

渾天儀的軌道開始移動,發出金屬的摩擦聲。

等軌道停止轉動,屋內又傳來了李道長的口令。

李明達繞過渾天儀的另一側,小手凍得通紅,再一次握在冰涼的軌道上,繼續轉動軌道。

她的口中默唸着天干地支的話語,等軌道停下,記下上方的刻度。

屋內再也沒有傳來李道長的話語,李明達站在空曠的星空下,滿天星辰都倒映在她的眼眸中。

她伸手丈量着夜空的星辰,朗聲道:“道長!明達算好了,今天是霜降。”

屋內依舊沒有話語,李明達雙手扒着窗臺,擡頭又對着窗戶喊道:“道長,霜降了。”

“知道了。”

李淳風回了一句。

“道長,明達先回去了。”

“嗯。”

得到道長的回覆,李明達鬆開扒着窗臺的手,收回目光,從一旁拿起一個燈籠,從燭臺上拿起一根點着的蠟燭,放入燈籠中,再吹滅其餘的蠟燭。

黑夜中,她提着燈籠一路走到欽天監外,將燈籠放在地上,再推着沉重的大門,將其關上之後,頗爲滿意地拍了拍手,叉腰長出了一口氣。

再從一旁的小箱子中拿出一塊木牌上,牌子上寫着的就是霜降二字,而後她將牌子掛在了欽天監門外,告知衆人霜降時節到了。

隨後,李明達提着燈籠一路走向了東宮。

皇宮的夜裡很寧靜,小兕子走到東宮的重明門,這扇門平日裡都是開着的,只有皇兄皇姐都到齊之後,纔會關上。

小兕子是唯一一個可以晚歸的孩子。

她提着燈籠走入,見到了東宮內的燈火,臉上也有了笑容,腳步快了不少。

“明達!”正在洗着衣裳的臨川呼喚道。

“臨川皇姐。”小兕子走上前行禮。

“你的衣裳也都洗好了,已晾嗮好了。”

“明達可以自己洗的,不勞煩姐姐。”

“無礙。”臨川親切地拉着小兕子在一旁坐下,道:“是不是餓了?”

小兕子點頭道:“有點。”

不多時,高陽與清河也從殿內跑了出來,小兕子當即被吸引了注意,便一起去玩了。

臨川見狀一笑,將洗好的衣裳晾嗮好,也走了回去。

東宮孩子都是要自己洗衣裳的,自己的事要自己去完成,哪怕是洗得不乾淨,這是東宮的規矩。

東宮殿內,長孫皇后抱着孫女正在哄着。

李承乾麪前坐着李麗質與東陽,其實很早的時候就說起公主府的事。

麗質是一個懂事的妹妹,她知道只要自己有了公主府,其餘的妹妹也都會想要建設公主府。

東宮雖說很大,也足夠妹妹們居住,但總是要有自己的府邸。

李承乾道:“這一次打算如何應付父皇。”

李麗質道:“還能如何,妹妹就說外面的宅院都不喜歡就好了。”

桌上有一張圖紙,這張圖紙上的宅院可不是公主府,而是她與東陽的師門。

前些年,李麗質也就在蘇婉嫁入東宮之前,她就跟着母后與許多勳貴人家的女眷走動。

建設書舍的念頭或許早就有了。

李承乾點頭道:“龍首原上的那處宅院正好可以用起來。”

李麗質笑道:“謝皇兄。”

夜色深了,長孫皇后回到了立政殿。

最近,皇后住在東宮,而身爲皇帝的李世民這段時日也就一直獨居在立政殿。

“回來了?”李世民擱下手中的筆,拿起一張紙,道:“觀音婢,朕的字是不是更有進步了。”

長孫皇后瞧了一眼,道:“陛下的筆法就算是再精進,也成不了王羲之。”

“是呀,這世上終究只有一個王羲之。”

皇后整理着立政殿,幾天沒在這裡打理,殿內就會亂糟糟的,尤其是陛下住在這裡。

“麗質說她要開闢學舍,與東陽一起收徒,不過都是女弟子。”

李世民飲下一口茶水,忽然一笑,笑得很勉強也很無奈。

“怎麼?她與陛下說過此事?”

“朕的兒女一個個都是心懷壯志,言出必行。”

長孫皇后無奈搖頭,又道:“她們不闖禍就好。”

李世民自在地喝着茶水,看着窗外的夜色,道:“有人言壯年得了孫子,此生便了無牽掛了,朕該活得更灑脫些。”

“等承幹這孩子能夠執掌大權了,陛下再灑脫一些也不遲。”

李世民也收起了笑容,低聲道:“該給這孩子們留個什麼樣的江山呀。”

長孫皇后收拾好桌案,又擦了擦,道:“全憑陛下心意就好。”

夜色下,皇帝夫妻間低聲說着話語。

翌日,天邊剛剛有了亮光,整個關中都瀰漫着濃霧,人們在大霧中站了片刻,就會渾身溼漉漉的。

直到陽光越來越明亮,人們甚至能夠看到霧氣中漂浮的水。

正是石榴豐收的時節,一筐筐的石榴被各縣的鄉民帶入長安的坊市街道,賣給坊民們。

今天,今天有兩駕馬車出了玄武門,一路朝着龍首原而去。

這裡有興建的一片宅院,李承幹率先下了馬車,“先前打算給父皇建設夏宮,不過後來又遇到了鬆州戰事,最後只能建設成這樣了。”

李麗質與東陽也從後方的馬車走下來,兄妹三人站在這處宅院前。

推門而入,入眼的是幾間屋子,平整的地面,這些屋子的樣式更像是皇城中三省六部的官衙,走在平整的石板路面上,李麗質走到最當中的一間屋前。

看着屋檐下,門匾的位置還是空空的。

李承幹解釋道:“本意上,這裡是給父皇避暑的,也不知道留下來給你當作學舍如何?”

東陽也挑選了一間,她頷首道:“確實很不錯,妹妹喜歡這間。”

這裡一共有房子六間,每一處房子都能容下十餘人,而且院子平坦開闊,還有一處池塘。

李承幹對身後一個老太監道:“往後這裡就交給孤的妹妹打理了。”

“喏。”老太監躬身行禮。

當陽光完全破開濃霧,天地間的霧氣好似一瞬間就消弭了,李麗質與東陽好好地欣賞這一處大宅院,每一處屋子的用料雖說比不上宮殿,但這些木料都是新的。

推門而入時,還能聞到木料特有的香味,而且這種香味還能夠驅蟲。

李麗質打開窗戶,讓外面的風吹入屋內。

東陽則是擺放好了桌椅,準備烹茶。

李承幹望着門外的屋檐,道:“給這裡取個名字吧。”

李麗質回道:“天下第一院!”

聞言,李承幹蹙眉道:“太張狂了。”

李麗質思量了片刻,又道:“產業統籌計劃院。”

李承幹還是搖頭道:“孤更喜歡前一個。”

“妹妹也覺得太張狂,父皇多半又會被羣臣勸諫的。”

“產業顧問院?”

李績就站在院外,聽着太子殿下與長樂公主的話語,一個個名字出來,越發心驚膽戰,太子與公主是想要朝堂之外,單獨設立一個主持關中建設的官邸?

陛下恐怕也沒有答應這件事,聽着統籌與產業相關的話語,長樂公主多半是要過問關中建設的。

李承乾道:“不管是什麼院,你就是這裡的院長。”

李麗質重重點頭道:“東陽與妹妹一起。”

“好。”

參觀完這裡,李承幹就讓兩個妹妹回了宮,她們以後在這裡工作之前,還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前期的準備會很多,不求一鳴驚人,但求穩紮穩打。

從馬車上拿下了一個籃子,李承幹一羣護衛的陪同下,在田地邊摘着菠菜,秋日裡的菠菜長得還算好,因此摘得也不多。

淺淺一籃子的菠菜還沾着露水,李承幹遞給一旁的護衛隊道:“交給鄭公。”

“喏。”護衛接過菠菜腳步匆匆離開。

如果寧兒在這裡,都不用自己這個太子去摘,也不用吩咐,她一到這裡就會採摘好菠菜,甚至給皇后與陛下多摘一籃子。

李承幹見到遠處還有一些鄉民也在摘着菜,還有些蘿蔔與芹菜。

只要是東宮太子出來,但凡去了哪個縣,縣內的官吏哪怕是在忙,都會在縣衙內坐好,並不是因太子會來縣衙走動,只是這樣做會讓這些如履薄冰的縣官覺得更有安全感。

畢竟也沒見誰家太子,天天往各縣村子裡走的。

田地邊,李承幹漫無目的地走着,似乎在散心。

很快就有穿着官服的人快步走來,來人是司農寺少卿郭正一。

“太子殿下!”

李承乾道:“孤就是隨便走走,你來這裡做什麼?”

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379.第379章 歸長安257.第257章 活捉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168章 一夜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131章 折衝府460.第460章 再無鄭公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83章 頡利的近況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138章 從不退讓337.第337章 “奇觀”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104章 夕死可矣215.第215章 存糧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1.第1章 太子殿下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360.第360章 歸心304.第304章 寒冬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520章 戰前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97章 謠言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137章 波斯奇物354.第354章 大唐的“天人三問”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第176章 唐人的城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525章 塞人騎兵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169章 願爲前鋒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16章 德智體美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146章 早朝缺席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545章 關起來的權力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70章 家事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269.第269章 蘇勖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385.第385章 登基
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379.第379章 歸長安257.第257章 活捉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168章 一夜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131章 折衝府460.第460章 再無鄭公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83章 頡利的近況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138章 從不退讓337.第337章 “奇觀”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104章 夕死可矣215.第215章 存糧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1.第1章 太子殿下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360.第360章 歸心304.第304章 寒冬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520章 戰前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97章 謠言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137章 波斯奇物354.第354章 大唐的“天人三問”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第176章 唐人的城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525章 塞人騎兵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169章 願爲前鋒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16章 德智體美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146章 早朝缺席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545章 關起來的權力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70章 家事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269.第269章 蘇勖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385.第385章 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