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世算起,重生至今。
劉方從未像此夜這般睡得安穩踏實。
酒氣在喉間漫開,如同一層薄紗,將過往的血雨腥風輕輕隔開。
他眉心舒展,脣角輕揚,緩緩墜入夢境……
雒陽北部尉府前,積雪皚皚,足有尺許厚。
月光如水,灑在五色棒上,泛着冷冽的光。
少年曹操執棒而立,身姿挺拔如鬆。
眼中的熱望比長街燈火來得熾熱。
這熱望從未熄滅,如今更在他胸腔裡熊熊燃燒,化作燎原之火。
封諝佝僂着身子,緩緩走來,手中穩穩地捧着一卷密函。
向他輕輕頷首,“一切皆如大人所謀……”
徐奉和徐榮並肩而立。
身後是整肅的大漢兒郎,甲冑如林,矛尖指處,是鮮卑王庭的方向。
許劭撫須而笑,月旦評的竹簡在風中翻動。
“治世執綱律,亂世蕩不臣”的評語似化金光,照亮了雒陽的大街小巷。
蹇碩單膝跪地,三角眼中唯有忠誠如鐵。
掌心的符節刻着“方”字,與他袖中龍紋玉佩遙相呼應。
夢境一轉,黃沙漫天,狂風呼嘯。
皇甫嵩身披玄甲,長槊指處,羌人望風而逃。
皇甫規臥榻前的《潛夫論》被風翻開,“民爲國基”四字在墨香中浮沉。
橋玄擋在他身前,銀髯在風中獵獵作響,恍若一杆不倒的大旗。
身後是滿朝清議之士,手中竹簡化作利刃,直指世間那腌臢的勾連。
尹端、朱儁、張濟三人並轡而行,湟水畔的胡笳聲悠揚蒼涼,他們指着遠處祁連山的雪:
“元義公看那雪壓銀山,可還合心意?”
最清晰的畫面是在北宮深處,劉宏執他之手。
身後站着劉寵、劉寬、劉碩、劉郃、劉猛等宗親,玉牒上“劉方”二字朱印如新。
殿外木樨香飄,太后送來的平安繩在案頭泛着柔光。
他再着九錫之服,劍履上殿,贊拜不名,腳下青磚映出文武百官的身影。
荀彧手持竹簡肅立班首,橋竹抱着“金背將軍”在廊下笑鬧,劉岱、劉繇按劍侍立,目光如炬。
這一次,他站在九州大地的至高之處,不再是前世困於“漢賊”之名的曹孟德。
沒有那風雪中“設使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的嗚咽。
而是以劉元義之身,執社稷之柄,俯瞰山河。
他聽見自己的聲音混着風鳴,震盪天地:
“然天下有孤劉元義——”
“天下快哉,孤亦快哉!”
夢醒時分,晨光已透窗而入。
劉方撫過腰間半塊玉珏,指尖觸到溫潤的紋路,恍惚間似有另一人從歲月深處伸手相握。
案頭殘燈未滅,封諝留的密函壓在硯下。
他起身披衣,見徐奉抱劍倚在廊柱旁打盹。
檐角冰棱突然斷裂,“噹啷”一聲碎在地上。
徐奉立刻睜眼,手按劍柄,見是劉方,才放鬆下來。
遠處,雒陽鐘鼓聲聲,新的一日,緩緩開啓。
……
趁着晨光,劉方坐在案頭,拆開封諝的密函。
展開絹帛:
“虎賁之中的少年郎已啓用。”
這句讓他指尖頓了頓,目光掃過名錄時忽然發亮。
“顏良,琅琊顏氏子弟,將門出身。”
“文丑,安平文氏子弟,寒門出身。”
“高覽,陳留高氏支脈,世家出身。”“史阿,僕射王越弟子,庶民出身。”
劉方望着這幾個名字,喃喃自語:
“前世袁紹麾下的四柱猛將?除了張郃,其餘三人皆在此處……”
高覽雖然與張郃一起降於他,但是他與高覽交集甚少。
高覽出身陳留高氏,乃是蜀郡太守高躬的族弟。
這高躬娶了袁紹的姐姐,其子高幹作爲袁紹的外甥,深受器重。
不僅助袁紹取得冀州牧,平定河北後還擔起幷州牧的重任。
陳留高氏與汝南袁氏羈絆過深,所以高覽未得重用。
而且後來的事情也證明了這是對的……
建安十年,高幹興兵叛亂,被捕之後陳留高氏難逃牽連。
雖然這批虎賁少年郎,都是精挑細選,自幼培養,理應效忠漢室。
但有這層關係在,高覽後來投靠袁紹也算情理之中。
可顏良和文丑,後來爲何會跟隨袁紹?
難道也是因爲前世劉方身死,心灰意冷之下,不再依附於漢室?
還有淳于瓊,身爲中常侍養子,又受重用成了西園八校尉之一。
理應伴在天子身邊,爲何也會跟隨袁紹?
若說前世袁紹被利用來分裂袁氏,是靈帝劉宏的人。
那後來袁紹爲何又推舉劉虞爲帝?
況且他若有心,大可早一步“奉天子以令不臣”。
前世他與袁紹雖然爲年少至交,可是後來終究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再加上這次袁紹給曹操的袁氏結黨罪證。
一切都表明,袁紹身上藏着未曾對他言說的籌謀。
……
待看到“史阿”二字,劉方不禁啞然。
前世裡,此人乃名動天下的劍客,博採衆家之長後自創劍術一脈。
通曉五兵之術,江湖傳聞其能空手入白刃。
當年在許都校場,史阿不僅一劍逼退過悍將胡車兒。
還以蔗代劍擊敗過奮威將軍鄧展。
忽又想起建安三年,在城頭看見史阿教曹丕練劍的場景。
倒也是位熟人……
史阿的師承讓他指尖在“王越”二字上多停留片刻。
王越,以精湛劍術聞名天下,素有“劍術第一人”的美譽。
甚至有傳言稱,王越曾單騎出關,斬殺羌族首領,全身而退。
再說那“僕射”,指的便是中黃門冗從僕射,乃徐奉名義上的直屬上司。
王越雖非宦者,卻憑一身絕妙武藝,被選中訓練帶領中黃門冗從。
前世劉宏死後,他先爲劉協進行劍術啓蒙,又擔任虎賁中郎將,負責劉協的近衛之事。
十常侍之亂時,王越駕車護送劉協出逃,一路上擊殺無數追兵,護得劉協周全。
……
這劉方身邊,當真處處是寶。
念及此處,他無奈一笑。
他若是生爲劉宏,坐在那龍椅上,也必殺劉方。
麾下盡是虎狼之士,留他作甚?
正思忖間,徐奉領着封諝、許劭二人踏入屋內。
衆人紛紛見禮後,劉方擡手示意近前。
許劭長鬚輕顫,率先上前一步:
“明公,昨日那針對袁紹的攻心之法已有收效,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劉方頷首:
“待過午,某便去會會那袁本初。”
說罷,他笑着轉向封諝,目光落在手中記着人名的絹帛上:
“元惑,今夜將這幾人帶過來與某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