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

劉方啓程往皇甫氏府邸時,晨霧尚未散盡。

許劭則在卯時三刻登上馬車,直奔袁紹府邸而去。

徐榮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矯健,一路奔向張奐的故里。

蹇碩在宮外稍作停留,曹操垂首於其後,心中雖有疑惑,卻也只能默默跟隨,二人身影漸漸消失在宮門深處。

與此同時,封諝已悄然踏入北宮。

……

天際泛着蟹殼青,宮牆青瓦上凝着的露水晶瑩如碎玉。

晨光斜斜切過檐角,將封諝補丁摞補丁的青布袖擺映得透亮。

掖庭深處,他垂着脊背,足尖輕點積着薄雪的青磚小徑,腰間竹節佩隨步伐輕晃,發出細碎的“嗒嗒”聲。

較之尋常宦者金玉琳琅的珮環,倒多了幾分清苦的書卷氣。

轉過三道朱漆迴廊,便見一幽深偏殿,斗拱間晨光流淌。

封諝在殿門前站定,抱拳時袖擺褶皺堆迭。

“勞煩通稟,黃門侍郎封諝求見。”

侍衛上下打量他,目光在他補丁摞摞的衣袖上稍作停留,便頷首轉身。

銅門“吱呀”開啓時,松煙墨香混着暖爐炭火的氣息撲面而來。

封諝習慣性地躬了躬腰,擡眼便見座上之人隱在六扇山水屏風前。

只着一襲半舊的鴉青襴衫,手中一柄牛尾拂在燭火下泛着微光。

這牛尾拂算是座上那人標誌性的把玩物了,一般來說是宮廷侍從用來撣掃座椅、衣襟的。

在這位手中拿着多少有些不符合身份,可是他偏偏就喜歡此物,更喜歡喚此物爲“拂塵”。

殿中並無其他侍從,案頭博山爐飄着嫋嫋青煙,將他面容籠在明暗之間,唯有鬢角幾縷白髮在晨光中微亮。

“封黃門來得正巧,左校署的卯簿方送至案頭。”

那人聲音沉如浸了霜,尾音卻帶着三分熟稔。

“尹太守的事,某已安排好了。”

封諝喉頭微動,想起幾日前見到的尹端……

那員曾跟着張奐破羌的悍將,如今囚衣下的肩骨凸得硌人,渾身疤痕盡被新傷覆蓋。

“封黃門總跟着那老王八……”

座上之人忽然輕笑,牛尾拂掃過硯臺邊緣,濺起幾點墨星。

“須知吾等纔是……同路人。”

話尾拖得輕慢,案角銅鶴燈突然爆起燈花。

明滅間可見那人袖口繡着的獬豸紋已有些許褪色,卻是桓帝朝老臣纔有的紋樣。

封諝忽然想起先生常說的話:“那條老狗難纏得緊,偏生對你另眼相看,莫要着了他的道。”

他垂在膝頭的手指無聲的敲動,座上那人話風卻突然一轉:

“馬大人近日可是缺得力人手?”

“差點忘了……現在應該喚作皇叔了。”

封諝始終沒有擡頭,只盯着對方鞋面上未褪的泥漬。

座上之人見封諝如此模樣,擺了擺手說道:

“不願意說便罷了,左校署的文書,某替你改了……”

說着推過一匣硃筆批註的絹帛,最上頭那頁“尹端”二字被硃砂圈得通紅,旁註“戴罪立功,聽候差遣”。

封諝指尖觸到絹帛時,發現墨跡未乾,顯然是剛剛寫就。

他將文書納入袖中,“多謝大人。”

座上之人起身走到窗邊,指尖拂過窗沿冰棱,碎冰落地聲與咳嗽聲交織:

“段紀明總說‘羌虜不滅,戰事不止’……”“可他這條瘋狗嘛,餵飽了便安生,喂不飽……”

他忽然回頭,晨光從冰棱間隙漏下,在他臉上割出幾道冷光:

“便殺了。”

話音剛落,那人又咳嗽兩聲,從袖中摸出個青瓷瓶擱在案上:

“左校署的人說,尹端傷了肺腑,這瓶潤腑膏,還是當年恆帝賞的,汝應該用得上。”

案頭青瓷瓶泛着溫潤光澤……在宮裡,應該只剩眼前這位還有這般舊物了。

“有勞大人掛心。”

座上之人挑眉看向封諝,牛尾拂掃過屏風上的山水:

“元惑啊元惑……汝終究還是把某當外人吶……”

封諝並沒有應話,他知道該告辭了。

補丁摞補丁的袖擺垂下來,恰好遮住腰牌上的刻痕,這是宮裡不成文的規矩,高位宦者的信物,總要藏在最不起眼處。

臨出門時,忽聽身後傳來竹簡翻動聲,接着是一聲低嘆:

“替某問問那隻老王八,這《管子》,是該讀‘倉廩實而知禮節’,還是‘令重於寶,社稷先於親戚’?”

封諝沒有回頭,只是低了低身子,沉聲一句:

“先生常言'錯國於不傾之地……積於不涸之倉……'”

——

《管子》:“令重於寶,社稷先於親戚;法重於民,威權貴於爵祿。”

其意在於:政令的價值重於珍寶珠玉,國家的存續高於個人親私。法度的尊嚴超越百姓期許,權威的分量重於爵祿榮寵。

《管子》:“錯國於不傾之地者,授有德也;積於不涸之倉者,務五穀也。”

此句喻示:要想奠定國家的根基,就得先把權力交給有道德的人。要想構建糧倉的儲備,就得先致力於發展農業。”

——

殿內忽然一靜,座上之人望着他補丁摞補丁的背影,笑聲裡帶着幾分疲態:

“好一個授有德,有理,有理……不愧是老王八教出來的'小封常侍'……”

銅門“咔嗒”合上,待封諝走後,座上之人吹滅案頭燭火,殿內再次陷入一片幽冥。

唯有窗外的雪光映得他白髮如霜,他又拿起拂塵不知道在掃些什麼:

“封諝此子,與某當年何其相似……”

而他現在,不過是這漏船上的一塊老木板,能多撐一日,便是一日。

封諝埋着頭緩步走出掖庭,腰間竹節佩與青瓷瓶相撞,發出細碎聲響。

他摸了摸袖中尹端的文書,想起座上之人手中那柄刻着“忠慎”二字的“拂塵”……

那是桓帝親賜的,整個宮裡,只有這位作爲上一任“天子近侍”的老臣纔有。

先生總說,這位不是個好人,但卻是一條好狗,在陰影裡爲漢室緊緊守着最後半扇門。

……

晨光更亮了些,宮牆上的殘雪開始融化,水珠順着青瓦滴落,在磚地上砸出小坑。

對於那位在殿中翻着《管子》的老臣……

封諝知道,有些事不必說破,就像眼前的雪,落在青磚上是白的,可踩上去,卻又滿是泥濘。

掖庭巷口,一名小宦正縮着脖子等他,見他出來,忙遞上暖爐:

“大人,咱來見這位合適麼?”

封諝搖頭,將青瓷瓶塞進小宦手裡:

“左豐,汝言過密了……”

注:

①代稱

理論上東漢時期還未有“咱”,應用“吾等”。

爲方便閱讀,此處與史實略有不符。

②拂塵

晉之後才廣泛有“拂塵”的稱呼,東漢時少見。

③左豐

就是黃巾之亂時,誣陷盧植,使盧植險些被判死罪的那個小黃門。

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42章 天晴了走吧諸位第38章 什麼叫汝南袁氏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38章 什麼叫汝南袁氏第51章 三封手書映平生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39章 從未結束的內鬥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40章 雪夜舊案埋禍根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38章 什麼叫汝南袁氏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9章 一生無暇皇甫嵩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42章 天晴了走吧諸位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42章 天晴了走吧諸位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51章 三封手書映平生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47章 大人又有新歡了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40章 雪夜舊案埋禍根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
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42章 天晴了走吧諸位第38章 什麼叫汝南袁氏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38章 什麼叫汝南袁氏第51章 三封手書映平生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39章 從未結束的內鬥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40章 雪夜舊案埋禍根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38章 什麼叫汝南袁氏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9章 一生無暇皇甫嵩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42章 天晴了走吧諸位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42章 天晴了走吧諸位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51章 三封手書映平生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47章 大人又有新歡了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40章 雪夜舊案埋禍根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