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

窗外的日光忽然一暗,袁紹捏着司南的手指驟然收緊。

“昨日吾等分別時伯求還談笑風生……”

他袍袖掃過案頭,司南“噹啷”一聲砸在地上:

“怎麼可能……”

張邈的手指還摳在門框裡:

“千真萬確,某親自去伯求住處確認了好幾遍……”

“伯求因何而死?”

“據說是中常侍夏惲,以黨人餘孽的罪名捕殺了伯求……伯求院內唯有血跡滿地,無一活口。”

袁紹想起幾日前何顒在書房說的“閹豎何足懼”。

此刻,他後槽牙咬得發酸:

“又是夏惲?夏惲是瘋了麼?這幾日屢屢在城中屠戮?”

轉念間,袁紹突然抓住張邈的手腕:

“爾等住處附近可還安全?”

“今日某得知消息之後……”

張邈的手腕被攥得發疼,卻沒掙開:

“恐季皮、文祖等人也遭牽連,立馬就去找他們了……”

“可是吾等皆沒有發現異常。”

袁紹鬆開手,眉頭緊皺:

“也就是說,只有伯求出事了?”

許攸一直盯着地上的司南,此刻突然開口:

“或許,意不在伯求……”

堂中突然暗了三分,司南在陰影裡泛着幽光……

袁紹猛地一怔,像是被人當胸捶了一拳。

“是某的錯……”

他一拳砸在案上,“伯求因某而死……”

他望着指節硌出的血痕,想起近日盛傳的“袁紹聚集黨人,不知意欲何爲……”

又想起袁隗接連的警告,“汝若再肆意妄爲,休怪吾不念親情……”

也不僅是袁隗,袁湯的話還有宮中傳出的威脅,他也全當了耳旁風。

可是,袁紹與當年的袁成太像了,愈逢困厄,愈受阻遏,其志愈堅,恰似乾柴烈火。

而何顒作爲此計主謀,自然也成了衆矢之的,有心人視之如芒在背。

袁紹畢竟還有汝南袁氏的大旗和義名護身。

但何顒本就是第一次黨錮的逃犯,又是寒門出身。

三人都想到了此處……

所以,此乃借何顒之死以警袁紹?

至於報復夏惲……

不是能否搬倒這位盤踞禁中多年的中常侍的問題。

而是,三人都清楚沒有這個必要。

因爲,觀近日夏惲的行爲,就都明白……夏惲即將成爲棄子。

但這枚棄子究竟屬於哪一盤棋局,他們絲毫沒有頭緒。

不是沒有可以揣測的方向,恰恰就是因爲可以懷疑的人太多,反而無法判斷。

就在三人沉默間,又有兩人走入堂中。

首者,着粗布襴衫,面容慈和,雖然年紀不大,鬢角卻已染霜雪。

後者,青衫飄飄,腰間掛着酒葫蘆,人未到聲先至,帶着三分醉意七分狂氣:

“本初還在嗟嘆?刀已經架在了吾等脖子上,該想想如何破局了……”

……

若使劉方在場,見得此二人定當撫掌而笑。

不是嘲笑,是那種會心一笑。

因爲這是兩個完全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理想主義者。

第一次黨錮時,天下士人共舉三十五位名士:

上曰“三君”,次曰“八俊”“八顧”“八及”“八廚”。

其中,八廚皆以濟世救人立名,至今尚存三人。除了素有“海內嚴恪張孟卓”之稱的張邈,便是方纔踏入堂中的兩位了。

首者,名爲王考,字文祖,兗州東平人。

世人謂其,“海內依怙王文祖。”

依怙也就是庇護的意思,他是真真正正散盡家財救濟貧苦的名士。

鬻字售文之資,分文不留,甚至自己都要靠朋友接濟度日,卻見不得人間半分疾苦。

也因此,雖爲黨人,可因“賑濟”善名得以保全性命。

前世,劉方就總說他不像個雒陽城內的士人,反像那城外白馬寺中的僧人。

王考就會回他:

“某貪社稷安穩,嗔世道不平,癡衆生疾苦……三毒纏身,如何能入佛門?”

——

【佛教·白馬寺】

自明帝派人求法,去西方取經,攜高僧歸來,中原佛教漸起。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爲紀念白馬馱經,在洛陽西雍門外建“白馬寺”。

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爲現存第一部漢譯佛典。

最早的信徒就是皇親貴胄,先有楚王劉英“喜黃老學,爲浮屠(佛)齋戒祭祀”。

後有桓帝“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到劉宏這個時期,有了最早的佛教大規模招致信徒記錄。

而這一百多年裡,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白馬寺譯出。

依附黃老道術與儒家倫理的佛教譯經,在宮廷與士族階層流行、傳播。

——

之後,他與他弟王芬,先後任冀州刺史。

說貪嗔癡也好,說他蠢也罷。

不管是不是別人蠱惑或者煽動……

總之,王考覺得換個皇帝就能救這天下。

於是,中平五年,在劉宏打算北巡河間國舊宅時。

與王芬、許攸等人合謀,打算起兵廢劉宏,立合肥侯爲帝。

結果,劉宏直接取消了行程,兄弟二人先後自殺身亡。

最有意思的是,前世這羣人是先給他來報的信,邀請“曹孟德”一起匡扶大業。

還好,他想都沒想,直接婉拒了。

……

後者,那個逍遙狂生模樣的,複姓胡母,名班。

字季皮,兗州泰山人,所謂“海內珍奇胡母季皮”。

這讀起來確實有些好笑……

不過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名號。

胡母班確實是難得的珍奇,“才學深博,雅有俊才。”

可是他成也於此,敗也於此。

一位自幼就有遠超常人見識的俊傑,在他發現自己無力改變這個時代,甚至無力改變自己時……

他就已經死了。

劉方其實很喜歡和他待在一起,聽他講天南海北的故事,還有那古往今來的趣聞。

可是他不喜歡自己,他也想過,去看看這片天地,以此獲得救贖。

但君子有不器之心,卻無不器之力。

他這位“珍奇”,一次次被洪流裹挾,去做那些不想做的事情。

終日酗酒,卻更清醒……

初平元年,胡母班終於得到了機會。

他主動請命,作爲董卓使者前往關東聯軍勸和。

字字誅心,大義凜然,可謂絕唱。

逼得袁紹以“附逆”爲由逮捕,終得解脫。

前世,劉方親眼目睹胡母班之死,無半分怨念,唯有滿目釋然……

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42章 天晴了走吧諸位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53章 龍門九子各不同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10章 徐榮醉酒論禁軍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47章 大人又有新歡了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40章 雪夜舊案埋禍根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
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42章 天晴了走吧諸位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53章 龍門九子各不同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10章 徐榮醉酒論禁軍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47章 大人又有新歡了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40章 雪夜舊案埋禍根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