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細雨突兀的籠罩住雒陽。
滴答……滴答……
劉方等人的談論漸漸融在雨中。
與此同時,這雨也纏得袁府檐角添了幾分喑啞。
……
太僕袁逢負手而立,叩擊着窗櫺,望着池中殘荷。
司徒袁隗自廊下匆匆而入,衣襬沾着星點雨珠。
叩擊聲,腳步聲,雨墜聲……
勾起一股焦躁的味道。
“又有諫官彈劾……”
袁隗聲音微啞,“說袁氏子弟橫徵暴斂,言辭鑿鑿,陛下令楊彪徹查。”
袁逢轉身,倚着雨幕,“不止此事。”
“汝南郡報說,吾族在當地聚集門生的文書被人截獲,以結黨營私之名遞到了尚書檯。”
“至於楊彪……”
袁隗目光落在袁逢眉間的愁紋上,也不由長嘆一聲:
“這幾番聯姻,倒真是砸了吾等自己的腳。”
“當年兄讓弟迎馬融之女進門時,原本是想得那扶風馬氏的助力。”
“誰能料到馬季長竟會晚節不保,諂媚樑冀倒沒什麼,但他也太過招搖。”
他擡眼望向窗外:
“馬季長的弟子因此紛紛與其離心,諸如鄭玄、盧植此輩俊傑……”
“如今見了咱們袁氏子弟,竟連個笑臉都不願給。”
袁逢冷笑一聲:
“善吾袁氏者不差此二人,這倒也無妨……”
“只是當年送庶子入馬融門下,本想借馬氏聲望籠絡士林,如今倒成了笑柄。”
“更惱人的是某那嫡女。”
袁逢捏緊茶盞,“自嫁給這楊彪,心就全撲在弘農楊氏了……”
“楊修那孩子出世後,她更是連回門都懶怠。”
袁隗挑眉,隨手翻了下袍袖:
“弘農楊氏世代清望,現在可是更瞧不上吾等這汝南袁氏咯……”
“當初某就勸兄,此乃無謂之舉。”
他忽而輕笑:
“兄長可還記得,去年祭典,楊賜那老頭看咱們的眼神,跟看賊寇似的。”
雨聲漸急,檐漏如注。
袁逢想着女兒出閣那日,蓋頭下的面容勝似春日桃花。
現在倒好,隔着重重府牆,再難見上一面。
“當年與扶風馬氏、弘農楊氏聯姻,還不是爲了袁氏更穩一些……”
“誰承想馬融晚節不保,楊氏又與咱們政見相悖。”
袁隗忽然湊近,燭火映得他眼底寒芒畢露:
“政見?”
“這楊賜與楊彪父子,是根本沒拿咱們當一路人。”
“前幾日廷議,楊彪竟敢當庭彈劾咱們冀州鹽鐵的事。”
他指尖敲了敲案几:
“若不是吾使人壓下奏疏,這會兒御史臺那早就堆成山了。”
案頭的香爐飄出幾縷,袁逢望着繚繞煙霧,沒有言語……
兩年前女兒回府時,鬢間別着一支楊氏家傳的玉簪。
當時他還笑着打趣“到底是楊家的媳婦”,女兒卻只是低頭不語……
袁隗看出了袁逢眼底的疲憊,走至近前,扶住袁逢:
“他楊氏若是與吾袁氏全心聯手,就算那天子忌憚,也無可奈何。”
“可偏偏要與吾等唱反調,若黨錮不解,他楊氏門生就能落得個好?”
袁逢擺了擺手:
“事情走到這步,再計較那些沒有意義。”
“汝南許氏與吾袁氏世代聯姻,關係倒是牢固。”
“可去年咱幫許訓擠掉楊賜的司空之位,這與楊氏的樑子算是結死了。”
“倘若……這楊彪真敢動手,吾袁氏接着便是。”
袁隗嗤笑一聲:
“也不知這向來看不上閹豎的楊氏,怎麼就願意幫着那尚書令曹節,來對付吾等世族同流。”
“怕是忘了他祖父楊震當年被閹豎逼得飲鴆自盡……”
袁逢眉頭微皺:
“曹節那閹豎三朝不倒,先擁立桓帝,再擁立陛下,加位特進,封侯拜相。”“如此手段……能讓楊彪那小兒着了他的道,也在情理之中。”
——
【加位特進】:
“特進”本爲漢代設立的加官名號,意爲“特別晉升”。
即在原有爵位或官職基礎上疊加,授予對象多爲功臣、外戚或德高望重者。
正常來說,地位僅次於三公,高於一般列侯。
靈帝時期因情況特殊,所以特進權威更盛於往朝。
——
“罷了。”
袁逢閉目稍歇,更添幾分疲憊:
“傳令下去,盯着楊彪的一舉一動,還有……”
“汝南許氏那邊,讓他們加緊動作,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便沒有回頭路了。”
袁隗輕輕點頭,袖中手指不自覺地轉動着:
“只是……近日這些事處處透着股怪味。”
“背後這隻老鼠到底是哪邊放出來的?”
袁逢指尖劃過案上《孟氏易》竹簡:
“麻煩事小,怕的是……”
袁隗瞳孔驟縮:
“家中有詭?”
袁逢忽而壓低聲音:
“無論是哪家,亦或宮中宦者,都沒那個能耐拿到這麼清楚的證據。”
“吾等嫡子自然不可能,叔父那一脈,躲都來不及,不至於趟這渾水。”
“至於庶子旁支,沒幾個能接觸到這些東西的,那……”
袁逢身軀一震,手中茶盞險些跌落。
兩人對視一眼,心中都浮現出來一個名字。
“本初?”
袁隗眼底盡是陰鷙。
而袁逢,喉間卻泛起苦意。
那個雪夜又在眼前浮現……
長兄袁成醉臥榻上,衣襟凌亂,榻邊蜷着個渾身戰慄的小婢。
突然,房門被撞開,叔父袁彭手持燭臺走了進來,驚得後退半步。
……
袁逢回了回神,垂首低語:
“本來只是想灌大兄幾杯酒,汝倒好,直接下了藥。”
袁隗忽而甩袖,砸在案角發出脆響:
“那是叔父心軟,只將小婢逐出雒陽,纔有今日之隱患。”
話音落地,袁逢眼神一黯……
那年,父親袁湯和他說,樑冀已視長兄袁成爲眼中釘,若不毀其聲名,袁氏必遭大難。
他只是按照袁湯的指示,本沒有害死袁成的意思。
正巧他有個漂亮的小婢,袁隗便出了個主意,說可以用來勾引袁成。
於是他們灌醉袁成並下了藥,差點就達成了目的,卻被叔父袁彭撞破。
袁彭及時攔住了消息,纔沒讓醜聞傳出。
但經此一事,袁彭與袁成徹底與袁湯一脈離心。
或許,在他們眼中,是受到了至親的背叛。
總之……
他們與梁氏展開了更激烈的鬥爭。
沒多久,袁彭和袁成就被暗中謀害。
又過了幾年,那個婢女居然帶着一個嬰兒回來了……
注:
【相關】
《後漢書》:“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司徒湯之孫。父成,五官中郎將,壯健好交結,大將軍樑冀以下莫不善之。”
《華嶠漢書》:“安字邵公,好學有威重。明帝時爲楚郡太守,治楚王獄,所申理者四百餘家,皆蒙全濟,安遂爲名臣。章帝時至司徒,生蜀郡太守京。京弟敞爲司空。”
“……京子湯,太尉。湯四子:長子平,平弟成,左中郎將,並早卒;成弟逢,逢弟隗,皆爲公。”
“……彭弟湯,字仲河,少傳家學,諸儒稱其節,多歷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