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

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

“先生,操該學汲黯直諫,抑或效張湯弄法?”

劉方負手而立,“非也……”

“僅需自明日始,將五色棒懸於衙署正門,每日卯未二時,親拭其塵,務使百姓得見。”

曹操神色凝重,細聽下文。

“明日過午,宮中自會遣人送來黃金百鎰,內中藏有鴆酒。”

“汝可收納黃金,陳列於儀門,召太學諸生、顯貴行人共觀。”

曹操忽覺一股寒意從脊背升起:

“如此,必有人藉此大做文章,言某私通黃門。”

劉方以指叩案,聲音陡然加重:

“正是!待其發難,便可熔金鑄鼎……”

“鐫刻‘執法無私’於其上,再以鴆酒釁鼎。”

“如此,黃金出自宦者,鼎卻爲律法象徵,又有鴆酒爲憑,兩黨皆無可指摘。”

曹操望着劉方半隱於陰影中的面容,豁然開朗。

既然兩黨欲借其出身博弈,何不反借兩黨之力?

恰此時,劉方推開雕花槅扇,細雪紛揚入室,落滿肩頭。

“汝當謹記,莫效李膺輩自詡清流,妄言盡誅宦豎,卻不知朝堂無宦,世家便成獨大之患。”

燭火在風雪中搖曳不定,映得室內人影憧憧。

“承蒙先生教誨,今日之恩,操必……”

“報不必言。”

劉方擡手擲下枚青銅符節,廣袖於風中獵獵作響:

“貧道不過執竿者,望君爲橫江楫……持此符見蹇碩,他自會明白。”

見劉方拂袖欲行,曹操急趨而前,解腰間玉珏半塊。

“先生,此乃祖父所遺之物,今以半珏爲信,操必不負先生期許。”

玉珏觸手生溫,恰如這寒夜中翻涌的熱望。

劉方駐步回望。

見少年之孟德,冠帶微亂,眼中盡是灼灼之志。

忽而眼眶泛酸。

何其……何其難言此中滋味。

他喉頭微哽,卻強作鎮定:

“切記,徵西將軍印綬易得……難的是護得這初心無暇。”

說罷,目光凝在曹操腰間另一半玉珏上:

“貧道盼與孟德合珏之日……”

待曹操恍然回神時。

唯見衣衫一角於風雪中搖曳數番,倏然沒於夜色。

曹操握緊玉珏佇立良久。

雪愈疾。

他回首喃喃,忽啞然失笑,似含釋然,似挾堅定。

……

及晨光初照,洛陽街巷漸起人語,積雪映輝。

曹操整衣冠,肅然謂從吏:

“備贄見之禮,吾將往謁蹇黃門。”

車轔轔,馬蕭蕭,雪於無聲處止,心潮欲涌。

……

蹇碩負手立於階前。

眉間陰雲密佈,聲如淬冰:

“曹部尉之五色棒,當真是威鎮雒陽啊——”

他尾音拖得極長,話中藏鋒,似探虛實。

曹操執《尉律》卷冊,長揖於蹇碩跟前。

“某身爲雒陽北部尉,依律行事,不知蹇黃門有何指教?”

蹇碩挑眉睨之。

忽見卷冊之間微露半截青銅符節,其上“方”字赫然入目。

曹操擡首。

目光沉穩迎上蹇碩審視,旋即取出符節與一漆盒奉上。

蹇碩打開盒蓋的瞬間,瞳孔驟縮。

袁氏門生結黨營私的罪證?

他指尖摩挲着符節背面凸起的“方“字。

“部尉有心了。”

蹇碩聲音壓得極低。

曹操垂眸,神色不改:

“某隻知國法不可輕侮。”

字字千鈞,擲地有聲。

蹇碩盯着眼前這個年輕人,忽然縱聲大笑。

他重重拍了拍曹操的肩:

“好個曹孟德,果有令祖遺風!”

“明日隨吾入宮,陛下欲見汝,然——”

他猛然回首,目光如刀剜過曹操所攜五色棒:

“須謹記,此棒該握於何人之手!”

二人私語方罷,餘音猶繞樑不絕。

驀地,蹇碩一聲悲呼,哀鳴破空而起:

“痛煞吾也!叔父橫遭戕害,命隕於非命之所,此仇何以?嗚呼哀哉……”

寒風掠身而過。

曹操緊握蹇碩擲還的符節,望着其遠去背影,久久未動。

……

是日,雒陽閭閻之間,新訊傳佈:

“北部尉曹操,夜於衢路擒獲蹇圖。按漢律當誅,然以其年高,笞二十而釋之。”

“詰旦,操往蹇碩第,陳言曰:律法如砥柱,安敢輕忽?然敬老尊賢,亦吾漢臣素守之德。”

“蹇碩雖心有憤懣,然天子嘉許曹操'執法公允',故隱忍未發。”

日中時分,蹇圖暴屍通衢,爲義士所誅之事,遍傳京邑,舉城震駭。

有傳聞稱,諸生遊俠慕朱家、郭解之風,故除殘去穢。

……

未時三刻,數輛馬車載着宮中所賜的黃金百鎰駛來。

曹操負手立於儀門之下,擡手輕揮。

從吏紛紛奔出,分別往諸生顯貴常聚之處而去。

不過半個時辰,消息便如燎原之火,迅速在雒陽城中蔓延開來。

先是太學諸生三五成羣,議論紛紛而來。

緊接着,高門顯貴的子弟們亦循聲而至。

更有賣炊餅的老漢踮腳張望。

不多時,衙署外的大道上已是人頭攢動,車馬喧囂。

曹操踏步而出,立於大道正中。

只見他猛地抽出五色棒,高高舉起,直指那堆積如山的金錠。

“中官所賜之金,正合鑄作律法之鼎。”

人羣中,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

“這曹孟德莫不是昏了頭?怕是與宦官勾連!”

“……這宦者之金,也敢用?”

“曹部尉祖上可是大長秋,難怪……”

更有太學生舉袖高呼:

“既受宦官之金,何談執法無私?”

流言蜚語,如潮水般迅速擴散開來,市井之間,暗潮涌動。

曹操卻神色自若,仿若未聞。

他微微眯起雙眼,掃視着眼前躁動的人羣。

忽一聲令下:

“熔金鑄鼎!”

話音未落,匠戶們已擡着熔爐闖入前街。

風箱拉動聲如戰鼓,炭火騰起的熱浪卷着金粉。

申正三刻,鼎成。

鼎上的“執法無私“四字,是曹操親自執刀所刻。

當他將鴆酒潑於鼎上,人羣再次騷動。

只聽“滋滋“聲響,鼎身騰起青煙,酒液所過之處,竟蝕出黑色痕跡,如裂痕蜿蜒。

卻見曹操大笑,聲震屋瓦:

“諸位可見?鴆酒雖毒,只能蝕鼎之表,不能毀鼎之骨。”

言畢,他登高一呼:

“宦者之金,能鑄法鼎,鴆毒之酒,難阻臣心!”

聲落,街中掌聲雷動。

公卿貴胄聞之,無不側目。

待至黃昏,各家使者絡繹不絕,爭相邀曹操赴宴。

時人盛傳:

“孟德棒下,京師斂跡,莫敢犯者。”

亦有太學諸生擊築歌曰:

“棒落佞臣懼,法立萬民居。”

聲徹平樂觀闕。

至此,曹操化險爲夷,名勢已成。

……

府內,劉方踞坐胡牀之上。 他素知年少時的曹操性子,此事既已種下因由,只需略加引導,料無他虞。

目下棋子既動,當謀全局。

忽聞徐奉低聲稟告:

“大人,人皆已到齊,現候於廊下聽宣。”

劉方目光在案頭的輿圖上稍作停留,才緩緩開口:

“着即入內。”

門開,穿堂風灌入吹得燭影亂顫。

徐奉引路在前,其後三人皆着黑袍,將面容隱在陰影之中。

三人依次魚貫而入:

爲首者,蹇碩。

擡手卸去黑袍,露出梳得一絲不苟的髮髻,腰間繫着鑲玉革帶。

他身形魁梧,三角眼微微眯起,鷹鉤鼻下薄脣緊抿。

其後,許劭。

亦解去黑袍,一襲月白色深衣,衣襬處繡着淡雅的蘭草紋。

面容清瘦,眉如墨畫,頷下三縷長鬚隨風輕擺,不愧是掌“月旦評”之名士。

末位,封諝。

褪去黑袍後,身着青色宦服,相較前二人,顯得樸素許多。

眼角魚尾紋密佈,身形略有些佝僂,然目中陰鷙之光,卻不時閃現。

……

徐奉率先趨步而出,將白日諸事娓娓道來。

劉方垂眸頷首,靜聽端詳。

徐奉言畢,蹇碩越衆而出:

“稟大人,那曹操果非常人,竟將袁氏結黨的罪證尋了出來。”

劉方撫案輕笑:

“此等厚禮,倒也難得,可知他從何處得手?”

“回大人!細作探得,似是出自袁氏庶子之手。”

劉方聞言不由想起一位故人,挑眉追問:

“袁氏庶子?莫非是袁本初?”

蹇碩惑然擡頭,偷覷着劉方奇怪的面色:

“大人識得此人?”

“不忙說他。”

劉方甩袖截斷話語,露出一抹笑意:

“且說汝今日爲叔父之事,哭得天昏地暗,不知是演得絕妙,還是真痛心疾首?”

蹇碩額間滲出冷汗:

“蹇圖倚仗小人微末權勢作惡多端,於某落魄時,更是百般欺凌……”

劉方輕嘆一聲,執杯輕抿:

“罷了,終究是血脈相連。”

蹇碩猛然跪地,叩首有聲:

“若無大人提攜,小人早化作宮牆枯骨!”

說到此處,三角眼泛起血絲:

“大人再造之恩,碩粉身難報!”

劉方伸手虛扶,笑嘆:

“不過戲言耳!”

他指尖輕點蹇碩肩頭,語調半嗔半笑:

“汝周旋宮闈,着實辛苦。”

說罷,意味深長地瞥了一眼蹇碩。

蹇碩見狀,伏地再拜,就在氣氛凝滯之時,末位的封諝佝僂着身軀,徐徐趨前,打破僵局。

“大人明鑑,蹇黃門素懷忠心,赤忱可表,目下袁氏之事端的棘手。”

劉方將目光自蹇碩面上移開,落於封諝處,微微頷首。

“此言不虛,袁氏既已牽涉其中,怕是又要起波瀾了。”

封諝退回原位,蹇碩目露感激,向其頷首致意,方起身退至側畔。

許劭輕撫長鬚,上前一步:

“明公,先前所商捧殺曹操之品評,當如何更易?”

劉方聞言興致盎然,身軀微傾:

“子將,且先陳己見,這'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該作何改?”

“劭觀曹操,胸懷鴻鵠之志,行事果敢剛毅。”

稍作停頓,許劭清嗓續道:

“嘗聞曹操心慕冠軍侯遺風,雖暫無冠軍侯之赫赫戰功,然其智略膽識,實非常人可及……”

蹇碩三角眼驟然瞪大:

“此等評價,莫不是過譽了些?”

話音未落,封諝渾濁的眼之中閃過一抹詫異,劉方面色亦微微一動。

恰在這微妙時刻,許劭肅然拱手,聲如洪鐘:

“治世執綱律,亂世蕩不臣。”

劉方聞言,擊掌大笑:

“妙哉!子將此評,深合吾心,孟德若得聞此讚譽,定當欣喜萬分。”

封諝見劉方面上笑意深濃,遂取出三封密函。

雙手捧之過頂,陳於案頭。

而後退身一揖,垂手恭立。

……

劉方目注封諝,心下暗許。

徐奉、蹇碩、封諝三人,皆是前身在宮中一手扶持的心腹。

徐奉這個人,性子純粹且剛勇,寡言卻暗藏鋒銳,論武略之精熟,宮中無出其右者。

封諝則是多謀善斷,通權達變,最擅察言觀色、洞悉人心,進退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

至於蹇碩,雖然文才略遜於封諝,武勇稍亞於徐奉。

但是他心性堅毅,行事狠辣果決。

方纔,劉方忽的想起,前世曾作爲蹇碩下屬時的諸多舊事。

心癢難耐,所以便用言辭相挑。

一來存了戲謔取樂之心,二來也想借機敲打一番。

而許劭所主持的“月旦評”,聞名天下。

士林之中的聲望起落,往往繫於他一言之間。

昔日那句“亂世奸雄”的評語,雖然初衷是爲了捧殺,卻不料一語成讖。

前世卻從未想到這月旦評背後,原來是皇室的籌謀。

借清議之名,行制衡世家之實,牢牢握住輿論命脈。

再觀許子將生平,不折節,不同流,胸懷朗朗,志存昭昭。

上可捭闔縱橫,攪弄風雲,下能斡旋籌謀,驅策羣彥。

得此大才,實乃吾幸!

……

細細思量,若劉方未曾早逝,劉宏享壽綿長,天下事未可料矣。

或許二人換一番境遇,不是陷在這漢室將傾的危局之中的話,未必不能留下赫赫聲名。

非英雄造時勢,實乃時勢造英雄也……

劉方忽長嘆一聲。

四人皆投以關切目光,劉方揮手示意無妨。

轉身撫案展視三函,見其署地各異:

一自暗樁,一自禁中,一自鉅鹿。

先啓暗樁之函,內書:

壽成亭侯皇甫規臥病家中,旬月難保。

再開禁中所寄,乃劉宏手書。

言鮮卑寇犯北地郡,北地太守率軍追擊,大破之,故請劉方入宮賀捷。

另及同支河間王劉利之子劉康封地事宜,問當封何處。

最後打開鉅鹿來函,未讀幾行,他面色驟變,握信的手已微微發顫。

急展輿圖於案,以硃筆疾劃數道,蜿蜒如赤蛇盤於輿地之上。

劉方擲筆,喃喃嘆道:

“未過旬月,何以劇變至此……速備車駕,吾當入宮。”

注:

①封諝(xū)

《後漢書》:“……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永樂太僕封諝等交通州郡……”

②徐奉

《後漢書》:“……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爲內應……”

《後漢書》:“……後中常侍封諝、徐奉事獨發覺坐誅……”

③許劭(shào)

《後漢書》:“劭從祖敬,敬子訓,訓子相,併爲三公……劭惡其薄行,終不候之……”

《後漢書》:“……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顯名於世……”

《後漢書》:“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爲己目……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後漢書》:“司空楊彪闢,舉方正、敦樸,徵,皆不就……”

④蹇(jiǎn)碩

《資治通鑑》:“……初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爲上軍校尉……皆統於蹇碩。”

⑤皇甫規

《後漢書》:“熹平三年,以疾召還,未至,卒於彀城,年七十一。”

因劇情需求,略作調整,改爲在雒陽。

本處因劇情需求稍作改動,從谷城改爲雒陽。

⑥朱家、郭解

西漢遊俠,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象徵。

⑦汲黯

西漢直臣,《漢書》載其“好直諫”。

⑧張湯

西漢酷吏,《史記》載其“舞文巧詆”。

就是說張湯玩弄法律

(本章完)

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39章 從未結束的內鬥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9章 一生無暇皇甫嵩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10章 徐榮醉酒論禁軍第43章 袁本初啊袁本初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10章 徐榮醉酒論禁軍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47章 大人又有新歡了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53章 龍門九子各不同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49章 曲有誤皇甫郎顧(520加更)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
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39章 從未結束的內鬥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7章 若蒙不棄,某願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9章 一生無暇皇甫嵩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10章 徐榮醉酒論禁軍第43章 袁本初啊袁本初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10章 徐榮醉酒論禁軍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47章 大人又有新歡了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46章 收心需借往昔債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53章 龍門九子各不同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25章 空函織網四方動(月票加更)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49章 曲有誤皇甫郎顧(520加更)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