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

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

宴席上的觥籌交錯沒有持續太久,徐奉已領命前去籌備下午的要事,唯有劉方獨自在庭院中徘徊。

凜風一陣,枯葉簌簌,灑在青磚上,空蕩蕩的迴廊下,唯餘他的靴聲在迴響。

凡成大事者,不可拘小節,他摩挲着腰間玉佩,將這句箴言在齒間反覆咀嚼。

可每每想起橋玄,他心中卻多有糾結,若以此公佈局……

橋家滿門恐將捲入驚濤駭浪。

他駐足凝望着院角寒梅,喃喃自語:

“不可負橋公啊……”

正出神間,忽聞身後傳來細碎腳步聲,回頭只見橋蘭緩步而來。

“元義公怎在此處出神?寒風露重,當心着涼。”

她取出一方絲帕,輕輕拭去石凳上的露水。

“若不嫌棄,小女子陪元義公坐坐……”

劉方望着她溫婉的模樣,心中五味雜陳。

他緩緩落座,石凳沁人的涼意透過衣袍傳來,斟酌再三才開口問道:

“姑子,怎未隨橋公同去?”

“某畢竟是位女子,終究不便入威明公屋內探望。”

劉方望向遠處,目光深邃,不由長嘆一聲:

“這天下……要是多幾位橋公、皇甫公般的人物便好了。”

橋蘭微微頷首,眉間卻攏起一抹愁雲:

“蘭雖居深閨,也聽聞不少朝堂之事,只是空有一腔報國熱忱,卻困於女兒身,難有施展之處。”

說罷,她幽幽嘆息,聲音裡盡是無力的悵惘。

——

民間常用“小娘”指代年輕女子,而“姑子”則帶有尊敬意味,自稱常用“小女子”。

“君”與“公”,泛指對男性的尊稱,適用於陌生或需要保持禮節的場合。

——

劉方心中一動,轉頭看向她:

“姑子過謙了,當年班昭著書立說,輔佐兄長……”

“冼夫人保境安民,功在千秋,女子若懷鴻鵠志,怎又輸於鬚眉?”

他的目光灼灼,似要將前世的遺憾與今生的期許都融入這話語中。

橋蘭被他的目光看得臉頰發燙,低頭輕聲道:

“元義公謬讚,小女子不過粗通文墨,哪敢與先賢相比。”

她擡眸,眼中滿是傾慕,“倒是元義公心懷天下,令人欽佩。”

劉方揮了揮手,瞥見橋蘭袖中露出半卷竹簡,邊緣浸着墨痕,顯然是常讀之物。

橋蘭心領神會,取出竹簡,指尖叩在“倉廩實而知禮節”六字之上。

“此卷《管子》,是家父與某共讀時所批。”

劉方擡手作揖,目光掃過她手中竹簡,見旁註如蚊足,脣角微揚:

“管子治齊……姑子竟精研《輕重篇》?”

橋蘭起身還禮,欲展卷相示,不想玉腕輕顫,竹簡“啪嗒”落地。

劉方俯身拾起,指尖掠過她方纔新批的硃砂字跡:

“'海王之國,謹正鹽策',姑子以爲鹽鐵官營可強兵?”

橋蘭望着他眼中跳動的碎光,忽然想起他席間的談論。

“昔齊桓霸諸侯,靠的是輕重九府之術。”

她不自覺向前半步:

“光武帝重興漢室之初,天下歷經王莽之亂尚未復原,田野荒蕪,市井蕭條……”

“爲讓百姓休養生息,朝廷頒下新政,往昔鹽鐵官營之法盡廢,許民間自煮鹽、自冶鐵。”

“唯於產鹽鑄鐵之郡縣設鹽官鐵官,按場徵稅,是謂'就場徵稅制'。”

“此策承繼昭帝以來'縱民煮鑄'之傳統,意在讓利於民,激民間百業之活力。”

“一時之間,沿海煮鹽竈戶青煙嫋嫋,中原冶鐵作坊爐火熊熊,商賈販運鹽鐵的車隊絡繹於途。”

她聲音漸低,指尖劃過石案上的水痕:

“可如今……鹽鐵之政已現沉痾,民營雖得自由,卻因缺乏管束,鹽價如潮漲潮落,豐年賤如泥沙,荒年貴比珠玉。”

“私販之徒結夥持械,橫行於水陸要道,更有富商大賈與地方官吏勾結,壟斷鹽鐵貨源,囤貨居奇。”

“致使貧寒百姓無鹽可食、無鐵可用,民間怨憤日深,已成朝堂心腹之患……”

劉方眉間微皺,他前世未曾與橋蘭交流過這些,更未想過她居然有如此見識。

想罷,劉方眉眼煥起一絲笑意,接着橋蘭的話說道: “明帝永平年間,曾嘗試過恢復官營,卻念及民生初復,未敢全面推行……”

“僅在部分產鹽鐵之地設官署,所產之物優先供給軍旅與宮廷,民間製鹽冶鐵仍可照常經營。”

“和帝永元年間,西羌之亂復起,戰火綿延數郡,糧草兵甲耗費鉅萬……”

“故重啓鹽鐵官營之策,詔令一出,各地鹽鐵作坊盡歸官府管轄,產、運、銷皆由官署統制。”

“然此政行之僅一年,便亂象叢生,官鹽質劣價高,百姓怨聲載道,民間舊有鹽鐵戶失去生計,紛紛聚而爲盜。”

“朝堂之上,諫官奏章不斷,痛陳官營之弊,和帝無奈,只得下詔廢止,復歸民營舊制。”

“姑子……可曾想過此策之艱難?”

橋蘭忽然甩袖,腕間金鈴輕響:

“政無恆法,利弊相倚,昔管公治齊,鹽鐵官營能強兵,今吾大漢若行此策……”

說到這裡,她眉間輕輕蹙起,幽幽一嘆:

“只是當下政令難行,若真要實行鹽鐵官營……”

話到此處忽然頓住,閨中女子議論政事終究不妥。

劉方自然知曉交淺不可言深的道理,何況橋玄如今身擔高位,作爲橋氏之女,有些話確實不便輕易出口。

於是他也不再追問,正要將手中竹簡遞還,忽然一陣凜風掠過梅枝。

恰有兩瓣梅花翩然落下,一瓣粘在劉方素袍的領口,一瓣則跌入橋蘭的茶盞。

他擡手摘下花瓣,在掌心揉碎,淡淡紅痕染在指腹。

橋蘭偷眼望去,竟覺得眼前這位郎君似握着半片晚霞。

她自顧自的低下頭,卻又注意到他虎口處的薄繭……

不知何故,心猿意馬,絞着裙上的褶皺。

待午時日光漫上飛檐,劉方起身告辭離去。

橋蘭望着他背影消失在垂花門後,忽然發現那竹簡上,不知何時多了行小字:

“待姑子心中策成,當攜酒相賀。”

字跡剛勁如刀,力透竹背。

她指尖撫過那行字,忽然聽見自己心跳如鼓。

梅花還在紛紛墜落,有一朵恰好落在她方纔站立的青磚上,似是誰留下了印記。

……

是夜,橋蘭在妝匣底層翻出半幅素絹,研墨寫下:

“餘觀乎世,有男如玉……”

“皎若白袍,染霧而彌潔。”

“雅似清琴,談吐以驚棲。”

“其神也,若長槊之振,聲徹雲霄”

“其志也,猶鴻鵠之飛,翅破雲途。”

筆尖懸在絹上許久,最後添了句:

“願聞長槊聲,願見君振翅……”

墨跡未乾,便聽得遠處傳來打更聲,忽覺面上發燙,忙將素絹摺好藏入枕下。

窗外,叢叢蘭草在月光下投出斑駁陰影,恍若那人衣襬上未褪的花色。

她忽然想起《詩經》裡“有美一人,婉如清揚”,卻覺得不夠……

這人該是長風中的勁草,是寒夜裡的星火……

這一晚,橋府西廊的蘭草,比往日睡得都要慢些。

注:

①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出自先秦的《野有蔓草》

描寫的是一個露珠未乾的早上,一對青年男女在田間路上不期而遇,相互傾心,欣喜之情難以抑制的情狀。

(本章完)

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49章 曲有誤皇甫郎顧(520加更)第49章 曲有誤皇甫郎顧(520加更)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39章 從未結束的內鬥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39章 從未結束的內鬥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40章 雪夜舊案埋禍根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9章 一生無暇皇甫嵩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43章 袁本初啊袁本初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9章 一生無暇皇甫嵩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38章 什麼叫汝南袁氏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43章 袁本初啊袁本初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47章 大人又有新歡了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51章 三封手書映平生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53章 龍門九子各不同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
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21章 鴻池陂上投名狀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7章 濯龍池畔解枷鎖第49章 曲有誤皇甫郎顧(520加更)第49章 曲有誤皇甫郎顧(520加更)第4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39章 從未結束的內鬥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22章 同袍相戈人作祭(月票加更)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39章 從未結束的內鬥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41章 袁紹圖謀漸明晰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18章 橋家女子志凌雲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1章 銅雀夢斷熹平續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40章 雪夜舊案埋禍根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20章 殘軀猶握烽煙函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31章 茶空可續國不可(月票加更)第2章 洛陽子夜逢故我第9章 一生無暇皇甫嵩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36章 敬來日並肩踏雪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23章 誰來擔這濁世名第6章 龍庭舊夢手足情第29章 來日共飲雒陽水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33章 宗室大棋誰執子第4章 雙珏交輝照宮闕第43章 袁本初啊袁本初第15章 劉方三計鎖皇甫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9章 一生無暇皇甫嵩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54章 門牆初立女子羞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52章 託孤遺恨今不負第55章 無名之輩何其多第32章 今夜可是鴻門宴?第38章 什麼叫汝南袁氏第28章 晚安老媽明天見(母親節五千字加更)第43章 袁本初啊袁本初第3章 尉府籌謀破玄機第47章 大人又有新歡了第3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加更)第30章 笑看滿堂皆貴胄第14章 榻前論經結同門第51章 三封手書映平生第45章 紹一曰繼二曰導第50章 接着奏樂接着武第12章 雒陽雲動謀八方第48章 少年自有少年氣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53章 龍門九子各不同第13章 吾有三問皇甫氏第8章 玉牒局中方成我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11章 胡人之患無窮矣第16章 可是樑國橋公?第5章 夜叩北宮爲太平第56章 醉客踉蹌疑雲起第35章 朕與皇叔心連心第26章 橋玄幼子不可失第19章 掖庭深處藏陰犬(月票加更)第24章 雒陽亂成一鍋粥第37章 今生大夢誰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