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

經過八路軍一萬多人的不斷進攻,城外的日僞軍陣地先後被八路軍攻克,爲此八路軍也付出超過5000多傷亡的代價(其中陣亡超過2000人),可謂慘烈。

不過日本人也不好過,城外的5000多日僞軍除了,不到一千人逃回城了,其他的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獲。不過城外的被消滅的軍隊,僞軍佔了一半,而僞軍中差不多有一千人投降。

經過一天多的戰鬥,日軍最終退守潞城,打算依城而守,不過此時城內的敵人只有不到5000日軍,還有2000多的僞軍。而此時城外的八路軍雖然死傷也不少,但是在日軍退守潞城之後,城外的八路軍達到了三萬。

雖然潞城城牆不高,但是由於八路軍沒有多少攻城的經驗,所以在圍城的當天並沒有發起進攻,而是開始在城外修築戰壕,準備物資,然後再一舉攻城。

。。。。。。。

就在潞城這邊日軍已經完全被包圍的時候,東邊的涉縣也在發生攻城和守城的戰鬥,不過雙方角色確是換了一下。守城的是八路軍獨立四師第12旅王良的部隊,攻城的則是日軍步兵第20聯隊加上大量的僞軍。

潞城打了幾天,日軍就打了涉縣幾天,不過敵人卻是沒有佔到任何便宜。本來之前王良是打算守一會涉縣就退守東陽關等地,但想到後面也在打仗,他把戰線後移容易出問題,所以便命令兩個團的部隊在涉縣防守。而日軍主力部隊就日軍20聯隊,以及一些日軍守備部隊,再加上數千僞軍,即便有着師團的火炮支援,但是日軍根本無法奈何涉縣,打了幾天除了雙方各有傷亡一點進展都沒有。

而此時日軍也知道潞城第30旅團的情況不容樂觀,所以進攻也比較猛烈就是想打通這條道路,解救第30旅團。

“大佐閣下!大佐閣下!師團部急電!”一箇中尉慌慌張張來到日軍步兵第20聯隊的臨時聯隊部。

“念!”看到自己屬下這麼慌張,20聯隊的聯隊長也知道肯定沒有好事。他也不禁心想,難道是30旅團已經全覆沒了?不可能呀,30旅團現在有着飛機投送物資,雖然城外陣地丟失了,城內堅守十天半個月沒問題吧!

“大佐閣下,師團部說讓我們立即撤軍,回援邯鄲!疑是有八路軍大部隊打算攻打邯鄲城,現在師團部兵力不弱,恐難抵擋八路軍的進攻!”

“納尼?八路軍要打邯鄲?”聽到這個消息,20聯隊的聯隊長非常的吃驚,要知道此時邯鄲只有師團部一些直屬部隊以及少量的僞軍部隊。若是這時候突然有大部隊攻打邯鄲城,邯鄲能不能守住還不少。

“嗨!現在八路軍已經開始攻打附近縣城,永年、肥鄉、武安皆以失守,現在已經開始朝着邯鄲城區進攻!”

“八嘎,該死的八路軍!應該統統死啦死啦滴!”

沒辦法,由於八路軍突然攻打邯鄲,20聯隊的部隊不得不撤回去保護邯鄲這個要地!邯鄲地處京漢線,地理位置比較重要,若是此處丟失會影響華北日軍的整個戰略部署。甚至中國軍隊以此爲起點,向東切斷津浦線,威脅河北和山東。

至於30旅團,只能祈禱其能堅持到其他援軍的趕到,說白了就是自求多福,反正東路援軍已經撤退了。

而邯鄲被圍的消息,也讓日軍華北方面軍震驚了,八路軍居然膽子這麼大,大張旗鼓的攻打邯鄲。於是寺內壽一下達命令,除了附近的部隊回援邯鄲,還直接從石家莊、邢臺等地開始調兵前去支援。

。。。。。。

而華北的軍事行動也驚動了,遠在武漢的老蔣,雖然他此時的關注重點在徐州會戰,但是華北的情況他也沒中斷過關注。

“委員長,這是華北剛剛傳來的情報,八路軍在華北有大動作!其中八路軍副總司令李衛國指揮部隊正在想辦法圍殲日軍30旅團,八路軍一部,現做出了對邯鄲的包圍之勢,日華北方面軍震驚,已經調遣了部隊增援邯鄲。”

雖然夜色已經降臨,但是陳誠還是拿着自己剛剛得到的情報,來到老蔣的住處,親自向其彙報。

此時的陳誠可謂意氣風發,現在的他位高權重,在國民政府內部被稱爲“第二號人物、小委員長”,除此之外他還身兼數職。現在的陳誠是湖北省主席、武漢衛戌司令、第六戰區司令官、中央訓練團教育長等等,不下於十個職務,可見老蔣對其之信任。

正因爲老蔣對其的信任,所以陳誠才這麼認真地處理職權內的事務!

“八路軍居然現在已經壯大到這個地步了!再這麼下去,即便是打贏了日本,中共也會壯大到可以威脅我黨統治的地步,不得不防啊!”

看着電報,老蔣也非常的擔心,對於中共他一直都視之爲心頭大患,每時每刻都想除之而後快!

“委員長,現在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日本人,雖然現在日軍的主力被我們牽制在徐州等地,但是日本人不會放棄攻打武漢的。雖然八路軍現在發展的很快,但正因爲他發展得太快,就會引起日本人的重視,那樣我們的壓力就小了。

等我們這邊騰出手來,到時候再想辦法對付八路軍和新四軍不就行了!”

對於老蔣的想法,陳誠還是知道的,但是情況不允許,所以他也不忘把事實給闡述出來,相信對方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辭修,你說的沒錯!既然八路軍愛出風頭,就讓他去吧,有他們分擔日軍的壓力,我們也可以輕鬆一些,等後面有空再去想辦法遏制八路軍等中共部隊的發展,不能讓其威脅黨國的統治!

徐州那邊,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此時的老蔣還是更關心徐州的情況,畢竟那裡有着近百萬軍隊,自己的嫡系也有不少。他的最初想法是,利用徐州等地,儘可能多消耗日軍,並守住這個津浦線、隴海線的交匯口,讓在華日軍首尾不能相顧。

後世對抗戰時期的國民黨軍隊是這麼評價的:一流的士兵、二流的指揮官、三流的統帥。而這個統帥無疑是老蔣,作爲統帥,他很不稱職,軍事上的能力也非常的差。即便是留學過日本的,他的成績也只能說是普通吧,他最擅長的是政治方面,而非軍事。

但是這個老蔣跟德國的希特勒有點類似,軍事方面才能不咋地,偏偏喜歡指揮軍隊作戰,結果可想而知。凡是老蔣參與指揮過的戰役,十有八九都沒打好,就是因爲他經常越過前線指揮員,去調遣部隊作戰,跟前線指揮員的思路一點不搭邊。

“徐州那邊暫時還是有利於我方,日軍第五師團在臨沂被龐炳勳、張自忠的部隊給擋住了,雖然損失不小,但卻讓日軍無法越過臨沂一部。”

陳誠認真地說道。說實話,前期徐州會戰雖然打得比較慘,但是中國軍隊這邊還是有着一定的主動權,日軍也沒討得什麼好。

“那就好!辭修你去吩咐一下,我明天打算飛到徐州,鼓舞全軍士氣!”老蔣轉過來對陳誠說道。

“委員長,徐州乃前線,你去徐州會不會不安全?”

聽到老蔣要去徐州,陳誠便勸阻道。

“無妨,現在徐州既然對我軍有利,安全問題就不用擔心。再說我作爲統帥,不能老躲在後方,這樣不利於前線的戰鬥,所以適當的去前線可以提升士氣。相比而言,我是有着你們的周密保護,而那些士兵卻是在炮火中與日軍血戰。”

一般情況下,老蔣做出的任命,沒有人能夠更改,包括陳誠也不行,而這次老蔣明顯是態度堅決。

“好的,委員長。我這就去安排!”見老蔣態度堅決,陳誠就沒有再勸阻,再勸,自己反而會在委員長面前失分。

說完,陳誠就離開了老蔣的住處,回去安排工作去了!

“達令,天已經很晚了,你也注意身體,現在中國之安危系與你一身。您就算不是爲了自己,也得爲中國而保重身體。”

在陳誠走後,看着老蔣一個人站在窗戶面前,靜靜地站着,窗戶也是打開的,不遠處長江上的風,則是趁機吹了進來。不知宋美齡何時出現在老蔣身邊,拿着一個外套,披在老蔣身上,並輕聲勸道。

“夫人說的沒錯,到了這個地位,我代表的是全中國!走吧,天色不晚了,我們去休息吧,明天我打算去徐州,又得忙碌幾天了。”聽到自己妻子的話,老蔣不禁感慨的說道。

。。。。。。

第二天清晨,準備好的八路軍開始朝着潞城發起進攻了!上百個油桶改造而成的沒良心炮則是通過戰壕運送到了,離着城牆不不遠的工事裡面。

潞城小,關廂地帶沒多少居民,加上因爲戰爭的到來,這裡的居民都跑了,要不就是被鬼子給抓到城裡去了,所以八路軍才能很快地推進到城牆外不遠處,並利用這些破碎的建築提供掩護。而那些城裡的百姓也就會成爲八路軍攻城的一大障礙,就看日軍會怎麼來利用這些百姓了。

“準備好了嗎?”李衛國站在離着路程有着一定距離的地方,通過望遠鏡看着遠處的潞城,並問道旁邊的徐向淺。

“準備好了,就等着你的命令!”

“攻城吧,越拖對我們越沒好處!”李衛國想到北面的又開始增兵的日軍108師團,李衛國吩咐道。

“是!老李,我們幾天內能打下眼前的這座縣城?”徐向淺跟旁邊的人說了一聲,讓對方去傳達命令,他站在李衛國旁邊問道。

“攻入縣城一天足以,拿下縣城可能會費點時間,畢竟巷戰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很熟悉!”

李衛國非常有自信的說到,他有着沒良心炮這個大殺器,別說潞城這個小縣城,就說太原都不一定能扛住其轟炸,當初他可就是用這個打下武漢的。再說眼前的小縣城不是日軍修築的那種要塞,防禦工事很差勁,不會出現什麼前世美國在太平洋戰場打的那麼慘的情況。

當然麻煩還是有,就是攻入城的巷戰,鬼子肯定不會這麼輕而易舉的投降,巷戰損失肯定會不小。不過這也是八路軍必須經歷的,即便是死傷挺大都要進行。

因爲若是連這麼一個小縣城都打不下,如何去打大同、太原、石家莊、天津、瀋陽這樣的大城市,那裡的攻堅戰肯定會比這更難!

“希望打下來損失能儘量小點吧!”徐向淺看着遠處的潞城,淡淡的說道。

。。。。。。

“預備,發射!”

作爲進攻的炮火力量,八路軍集中了100餘門簡易製作的沒良心炮,這種炮成本低,比出動山炮這些武器要划算很多。

轟轟

上百個炸藥包朝着城門拋射而去,在落地一瞬間爆炸想響起,躲在防炮洞裡的日軍,感覺的到爆炸的產生的震動都非常的震驚。那聲音就像有人拿着炸藥在你耳邊引爆一樣,由於日軍的防炮洞工事並不是很嚴實,在這爆炸的衝擊下,很多防炮洞都搖搖欲墜的。

“太君,這八路軍是有重炮啊!這樣下去我們能守住嗎?”此時的王英,已經沒有了之前的自信,聽到城門處那劇烈的爆炸聲,他震驚了。

“八嘎!支那人怎麼會有重炮?”筱圓次郎狠狠地瞪了一眼一臉慌張的王英,質問着自己的屬下。

他之前之所以有自信守住潞城幾天,甚至更久的原因就是仰仗八路軍沒有重炮,無法攻進來,但是現在似乎有點出乎意料!

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197章 東征(七)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64章 大撤退(四)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162章 西征(五)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199章 東征(九)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0章 在襄陽(三)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196章 東征(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91章 東征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96章 入川(二)
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197章 東征(七)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64章 大撤退(四)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162章 西征(五)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199章 東征(九)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0章 在襄陽(三)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196章 東征(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91章 東征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96章 入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