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

“什麼?鬼子從柳樹口繞過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李家鈺也非常的吃驚,作爲軍長的他當然知道鬼子從柳樹口繞過來的後果。之前的他也清楚附近那些山間小路的重要性,可是他的兵力有限,只能防守東陽關這個重要的通道,其他的山間小路他是在無法照顧到。

“軍長,我們現在怎麼辦?柳樹口一丟,東陽關就會有被包圍的危險!要不讓178師撤下來吧,先把部隊保住再說!”

旁邊的四十七軍參謀長一臉擔憂的說道。

“東陽關不能撤,命令104師的624團立即增援黎城,務必擋住鬼子的進攻!”李家鈺知道若是他放棄東陽關肯定不會是裝備精良的鬼子軍隊對手,野戰、攻城戰他的兵力、武器都不足。

“是!”

在鬼子取道柳樹口後,接二連三的壞消息便傳來,雖然鬼子的那股奇兵是輕裝部隊,在野外遭遇但是也不是川軍一個團能應付的,所以前去增援的那個團,很快就敗退潞城。

沒有辦法的李家鈺只能讓東陽關的守軍撤退,於是堅守不到兩天,付出了2000多士兵生命的代價,川軍還是放棄了東陽關,撤到後方防守長治。

而日軍三十旅團及數千僞軍,則是快速通過了東陽關,彙集佔領了黎城的那支偏師,便朝着四十七軍防守的長治而去。

。。。。。。

就在日軍東線進展順利的時候,由陽泉等地開來的日軍108師團一部約一萬多人,被八路軍129師以及山西決死一縱隊,再加上數個游擊隊給擋在了沁縣、武鄉、遼縣等地。雖然108師團的鬼子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但始終無法衝破八路軍的數萬部隊的防線,這也給日軍攻破長治的想法蒙上了很大的陰影。

而108師團的進攻受阻的消息,也傳到了南邊日軍16師團的部隊耳中。

“這個108師團,真的是丟盡了帝國軍隊的臉,一萬多精銳部隊,居然被支那軍隊擋在了防線以外!”

此時的已經拿下黎城的日軍30旅團的旅團長筱圓次郎,聽到108師團的部隊居然被八路軍以及游擊隊給拖住了,筱圓一臉鄙夷的神色。本來兩支部隊說好了一起夾擊長治,拿下晉東南剩下的城市,這下估計也就他的部隊獨自去完成這個任務了。

“旅團長,現在只有我們一個旅團再加上一些皇協軍,是不是有點冒進了?畢竟長治附近還是有着不少支那軍隊的。”

旁邊的一個大佐聽到108師團不能參與長治的戰鬥,便有點擔憂的說道。

“山田大佐,你的想法跟帝國的武士道精神有點不統一啊!你要知道除了我們旅團,第19旅團的步兵第九聯隊,已經攻破林縣,直接威脅長治西南諸多縣城。

到時候憑着我們三個步兵聯隊加上飛機等的配合,拿下長治是十拿九穩的,我希望作爲聯隊長的你,不要失去信心,帝國需要勇士,而不是懦夫!”

筱圓次郎嚴厲的說道。

“嗨,旅團長教訓的是,山田一定擊敗附近的支那軍隊,拿下長治。”

聽到自家旅團長那帶着警告的話語,山田大佐連忙保證道。

“我相信山田大佐你不會讓我失望的。對了,去催催後面的輜重部隊以及補充部隊快點趕到前線,我們得一鼓作氣拿下長治。”

“嗨!”

當天,鬼子直接在黎城、東陽關各留下一個鬼子中隊留守,其中黎城還留了一個皇協軍的一個營,剩下的近萬人直接殺向了長治東北方向的潞城。此時損兵折將的47軍則是得面臨兩路日軍共計一萬多人的進攻,雖然兵力接近,但是47軍的裝備這些,差日軍太多,壓力也非常的大,長治也開始被一片戰爭的陰雲給籠罩。

可以想象,在日軍逐漸拿下長治周圍的縣城後,最後在長治這裡肯定會爆發一場大戰。

。。。。。。

相比川軍的拼死血戰,此時的八路軍確是沒有那麼吃力,由於北面的日軍一萬多人並不是一路來的,而是分爲幾路而來。

雖然早在之前的一月份的時候,鬼子就已經佔領了沁縣、武鄉、遼縣等地,但是在新店鎮等地被八路軍以及國民黨一些軍隊給堵住了繼續南下的道路。

雖然鬼子掌控了這些縣城,但是縣城以外都是八路軍的天下,在整個晉冀魯豫這方圓數百公里內,除了有着十來萬的八路軍正規軍,還有數萬游擊隊,而鬼子只有區區的幾萬人根本無法前進。特別是在晉東南這塊地方,由於八路軍總部在這裡,所以這裡的軍隊也就稍微多點,在面對日軍正面不一定能敵,但是想讓你無力南下還是有着很多方法的。

就像108師團這一萬多軍隊一樣,在兵力分散之後,還得在後方佔領的縣城留有一定量的軍隊,還不能太少。要知道八路軍一個團都有着不少火炮,打你大城市打不了,一個小縣城還是沒問題的,所以留的太少,八路軍就直接幹你,這就讓108師團很憋屈。

你說專心打八路軍吧,上面也不會給你太多的兵力,僅憑他的一個師團除去需要防守的地方,實在有點捉襟見肘。雖然晉綏軍看見鬼子就跑,但是不像西北軍那樣,大規模的投靠鬼子,這就造成,在山西的僞軍數量也不多,所以大多時候都是鬼子的軍隊在防守。

本來鬼子人就少,還的去防守這些佔領的縣城,哪有那麼多兵力去圍剿八路軍,更何況還有更爲重要的國民黨軍隊沒有消滅。

此時的西營鎮,雖然前線只隔着八路軍總部20多公里,但是鬼子也不知道八路軍的總部在幾十公里外。即便知道,鬼子也沒有兵力去攻打,除了派飛機去炸炸。

“老李,剛剛得到消息,鬼子第30師團已經攻破了黎城,正在進攻潞城。川軍的47軍也撤回了長治附近,他們那裡的形勢對川軍很不妙啊!”

雖然各有防區,但是川軍血戰不敵而撤退的消息,還是很快就傳到了八路軍總部,由於事關晉東南大局,所以八軍總部對於這個消息也很重視。

而且此時的八路軍總部的防衛也非常的嚴了,因爲他們知道最近的鬼子離這裡只有20公里的樣子,萬一讓鬼子得知總部位置,會嚴重威脅總部的安危。

所以警衛旅此時那是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只要一有情況,他們就會消滅來犯之敵,保護整個總部的安全。

“現在川軍的壓力是比較大,我們不是有一批之前繳獲的武器彈藥嗎?還有根據地剛剛送來的藥品這些,給川軍送點過去吧,都是友軍,川軍也是堅決抗戰的隊伍,我們能幫的還是幫點吧!”

想到川軍的難處,李衛國便說道。

現在八路軍大規模使用日系武器的就只有李振華的119師,不過此時他的119師在太行山北段,也就是正太線、五臺山、石家莊附近,在那裡建立了晉冀根據地。

而八路軍總部附近則是劉伯成的129師、彭雪楓的獨立一師、孫德清的獨立四師,三個八路軍主力師、一部分決死縱隊以及八路軍總部部隊,再加上游擊隊。這就是整個晉冀魯豫根據地的全部部隊,同時也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是劉伯成,但是由於跟着八路軍總部行動,他的這個軍區司令有名無實,平時的指揮權都在總部手裡。

由於晉冀魯豫軍區的八路軍正規部隊爲了簡化後勤都是使用的德系武器(也就是7.92口徑的武器),對於之前作戰繳獲的日軍武器、僞軍武器這些,基本都是給游擊隊使用。

但游擊隊不參加大的戰鬥,這附近正規軍也多,所以游擊隊也消耗不了多少武器彈藥,這也就造成八路軍總部也堆了不少雜牌武器,型號也是五花八門的。這些武器對於八路軍是個雞肋,但對於川軍來說,卻是很好的武器。

“這沒問題,我待會就讓人去辦這個事!其實對於這次晉東南的戰鬥,我不擔心北面以及東面的敵人。

北面的日軍是別想南下了,西面的河北西南地區,我們有着一個師主力部隊,再加上那些游擊隊,就夠鬼子忙活的了。我們再想辦法把進入山西的這股日軍趕出去,頂多川軍損失點,但是我們卻是可以趁機收回鬼子佔領的那些城池。

我最擔心西面,要知道日軍在臨汾爲代表的晉西、晉西南等地有着兩個師團,即便是不滿編,也是好幾萬鬼子。我不認爲衛立煌的部隊和晉綏軍能打退鬼子,到時候等那邊的國民黨軍隊敗退之後,日軍很有可能揮師東進,那樣我們這邊的壓力就大了。”

徐向淺一邊走,一邊擔憂的說道。若是晉東南的戰局陷入僵局,鬼子又在晉西南取得勝利,肯定會分兵一部分來增援晉東南。

“這個我們無法決定,不過爲了以防萬一,還是讓獨立一師的出動一個旅前往沁源、安澤等地開闢根據地,若是鬼子真的來援,想辦法拖住鬼子的步伐再說。”

。。。。。。

就在川軍跟鬼子浴血奮戰的時候,跟川軍毗鄰的八路軍隊伍也沒有閒着,不過八路軍最擅長的是游擊戰、運動戰,至於陣地戰,八路軍一般情況下不會打。

由於邯鄲開來的日軍的目標是長治,中國軍隊方面也有着川軍47軍及其他的一些國民黨軍隊在保衛長治等地,正面與日軍作戰。八路軍也不想因爲防守的事而跟友軍出現不和,所以雙方的作戰行動都是互不干涉,但是卻又在不斷的配合之中。

此時爲了給前線的部隊運送補給以及增派援兵,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從邯鄲出發了,他們的目的地是經過涉縣、黎城,前往長治前線。這支隊伍由日軍16師團輜重兵第16聯隊一部、以及一個補充大隊,共計1700餘人組成。

“旅長,剛剛軍情局同志傳來的消息,鬼子的增援部隊已經出了涉縣,現正朝我們這裡駛來!”

此時涉縣以西的一個山間小村裡,一名八路軍士兵快速地來到一個八路軍旅長面前,大聲的彙報道。這正是八路軍獨立四師12旅的旅長王良以及他率領的部隊。

由於前旅長孫德清直接出任了師長,王良這個副旅長直接升爲了旅長,此時正在率着他的十二旅在涉縣等地給鬼子找麻煩呢。

“就等着這波鬼子出來呢,現在終於出來了,吩咐下去,部隊立即集合,趕往預定地點,我們這次也要打一個漂亮的伏擊戰。”王良高興地拍了拍大腿,大聲的吩咐道。

“是!”

聽到有仗可打,12旅的官兵了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由於之前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戰機,這一支八路軍敵後部隊憋着一股勁。自從之前從軍情局那邊得知有一支補給部隊從邯鄲出發,給前線的部隊運送物資,這讓王良抓住機會了。

爲了跟蹤這支部隊,他這兩天一直派人跟着它,直到之前它進入了涉縣。由於這支部隊人數有着一千多人,光卡車就有200輛,還有200多名護送隊伍,加上之前30旅團在東陽關損失也不小,所以邯鄲方面就派出了一個剛剛成立的補充大隊,趕到前線支援,便與輜重部隊一起同行了。

好不容易等到有一波數量還算不少的鬼子出現,王良肯定是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消滅了這支隊伍,也相當於間接支援長治等地的作戰行動。

最後他在地圖上選了一個伏擊地點----響堂鋪!

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195章 東征(五)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49章 平叛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195章 東征(五)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39章 天津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448章 後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70章 崛起(一)第89章 喜事降臨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48章 平叛(三)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164章 西征(七)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87章 陝北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
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195章 東征(五)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49章 平叛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195章 東征(五)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39章 天津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448章 後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70章 崛起(一)第89章 喜事降臨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48章 平叛(三)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164章 西征(七)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87章 陝北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