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司令,你放心對於此次作戰行動,我們已經推演過很多次了,也做了不少預案。
現在敵人在晉西南地區就兩個師團外加一個混成旅團。其中第37師團負責防守運城以及中條山黃河段,第36師團在臨汾一帶,第四混成旅團在介休等地。
我們67軍這次主要進攻方向,就是從風陵渡以及韓城兩個地方發起進攻。主力在風陵渡這邊,我們將集中兩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一個炮兵師,於明天清晨發起進攻。
而日軍在風陵渡雖然也有不少軍隊,不過就一個日軍步兵聯隊,以及兩個炮兵大隊,加上僞軍,也不過萬人,所以我們的優勢還是挺大的。
明天早上,我們將會以炮兵師率先發起進攻,然後飛機開始定點清除風陵渡附近地區日軍重要陣地以及攔截日軍的作戰飛機。然後步兵在黃河上搭建浮橋,讓步兵以及裝甲師渡過黃河,只要我們渡過黃河,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67軍軍部,軍長王以哲正在認真地給李衛國介紹明天即將進行的作戰計劃。
周圍的人也都仔細的聽着,其實這個計劃早在一兩個月前就已經通過,在場的人也都知道計劃的內容,這會兒不過是在重複一遍而已。
“浮橋方面,你們對水文情況勘察清楚沒,這會的黃河適合搭建浮橋嗎?有沒有考慮預備方案,這些都得考慮進去。”李衛國沉着地詢問着。
“這些都考慮過。現在黃河並沒有封凍,即便有冰也不會影響我們浮橋的搭建。不顧爲了掩護浮橋的搭建,我們讓炮兵師的火炮集中對對面的防禦工事發起打擊,更別說還有飛機的幫忙,我們肯定能完成任務。”王以哲自信的說道。
此時作戰行動,雖然分爲幾個方向同時行動,但是負責指揮這次行動的是王以哲。當然他就起一個協調作用,整個作戰計劃,包括什麼時候打,如何推進,早就寫在了方案裡。不過由於戰場的情況瞬息萬變,肯定會出現意外,所以王以哲的任務就是協調整個作戰。
八路軍所面臨的問題,無非就是如何渡過黃河。說來也怪,以前黃河每年都要封凍,即便是黃河潼關段,但是從抗戰以來,陝西、河南段的黃河居然沒有出現封凍,整個冬天都能讓船隻通航。
這個好處就是,日本人想要打過來也就不那麼容易了,畢竟沒有封凍的黃河,若是要強行渡河,肯定容易遭受阻擊。這也是爲什麼第一戰區現在就在黃河以南據河而守,就是因爲他們可以在岸邊修築大量工事,以逸待勞。
不過黃河不封凍,對於國民黨軍隊來說,那就是大大的好事,但是對八路軍來說有好有壞。好處就是日本人沒那麼容易打過來,八路軍的防守壓力也就小了很多;壞處就是,日本人不好過來,八路軍也不好過去。
以着現在八路軍這些進攻部隊的優勢,若是能渡過黃河,戰鬥就好打多了。就吳光浩的那個裝甲師就能讓日本人知道花兒爲什麼這麼紅,給日軍上演了大膽的穿插作戰。
“那就好,我不擔心其他,我就擔心渡河的事!畢竟這裡不像呂梁那邊,在對岸有着橋頭堡,我們這裡得靠自己打一個橋頭堡出來。”李衛國的手重重地在地圖上巧道。
“明白!”
“現在日本人自己找罪受,去惹了一個他們惹不起的敵人--美國。雖然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跟我們的信仰不一樣,不過有句話說的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現在日本人雖然重創了美國軍隊,但是等美國的戰爭機器爆發出來後,日本人就會知道他們是自討苦吃。我們雖然不奢求能得到美國什麼援助,就算是援助,十有八九也是給國民黨,不會給我們,自力更生纔是王道。
現在趁着日本人大軍南下,我們也該開始發力,讓日本人知道,我們中國軍隊不是泥捏的,中國也不是他想侵略就侵略的國家,既然他來了就得付出代價。
你們在座的,都是我們八路軍優秀指戰員,你們手上軍隊的武器也都是我們八路軍目前最好的,而明天你們將打響我們正式反攻日軍的第一仗。
我的要求很簡單,收復晉西南地區,打通跟晉東南前線指揮部的通道。都明白嗎?”李衛國此時也不禁給在場的諸位打氣道。
“明白!誓死完成任務!”只見王以哲帶頭保證道,其他人也都紛紛應和,雖然聲音不齊,但是聲音卻很大,他們眼神裡沒有恐懼,而是興奮和激動。
第二天清晨五點,準備渡河六七萬八路軍戰士,都紛紛在起牀號吹響後,從牀上起來,開始爲兩個小時後的行動做着最後的準備。
第二炮兵師那數十門各類口徑的火炮,也早已在昨天就被推到了預定陣地。在吃完早飯後,炮兵師的炮兵們,紛紛進去預定陣地,來到自己所負責的那門火炮面前,拉開覆蓋在火炮上面的布匹,露出了一門門崢嶸的重炮。
最多的是75mm的野炮,除此之外還有數量不少的122mm和152mm的重型榴彈炮。
這些炮兵便迅速的檢查火炮情況,旁邊的那些沒有彈藥的彈箱也都整齊地放在那裡,至於那些炮彈早已被爲了省事的炮兵們給堆在了地上。
。。。。。。
潼關對面的黃河風陵渡渡口,這裡暫時是被日軍所控制。風陵渡位於陝、晉、豫三省交界處,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春秋戰國以來,風陵渡作爲黃河的重要渡口,數不盡的人從這裡通過來往於秦晉大地。
抗戰前這裡的渡船來往十分的頻繁,這個時候黃河上可沒有幾座跨河大橋什麼的,來往兩岸大都是通過渡船,特別是山西前往陝西,要麼是坐船,要麼是走浮橋。
金人趙子貞的《題風陵渡》中,就有幾句描寫風陵渡的,即‘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抗戰後,因爲位於中條山區域,所以也就屬於中央軍管轄。由於是一個極爲重要的渡口,中央軍也在這裡修建了一些工事,不過後面隨着中條山慘敗,這些地方就被日軍所佔領。
由於風陵渡地區,黃河水面最窄的時候只有兩、三百米,也就意味着步槍從河這邊就能打到河那邊,可見之窄。之前日軍也想過從風陵渡進攻潼關,並在還付諸了行動,不過最後被八路軍被打退了。失敗了幾次之後,日軍也就放棄了主動進攻潼關等地,只是時不時從北岸發射一些炮彈到南岸,給八路軍制造點恐慌。
不過後面隨着八路軍在潼關等地投入了不少新式戰鬥機之後,日雙方的就處於一個詭異的和平狀態:八路軍和日軍都互不進攻,而是隔着黃河對峙。
隨着局勢的發展,日軍也怕八路軍趁機渡過黃河,就在風陵渡附近修建了一些還算那麼回事的防禦工事。並派了一個步兵聯隊長期在這駐紮,37師團的炮兵部隊也在輪流駐紮在這裡。
駐紮在風陵渡的是日軍37師團的225步兵聯隊,聯隊長是高橋信義大佐,一個30幾歲的小個男子。
本來225聯隊的聯隊部在5公里外的風陵渡鎮的鎮上,包括其中一個步兵大隊。不過前幾天,日軍情報人員發現,潼關地區有着八路軍大部隊集結,數量不詳。
出於謹慎,日軍37師團的師團長長野佑一郎中將就讓一個炮兵大隊調到了風陵渡,使這裡有着兩個炮兵大隊,加上225聯隊本身的那個炮兵中隊,就有30門75mm口徑的山炮以及野炮。除此之外,長野佑一郎還把駐紮在運城的周邊的一個步兵聯隊調到了風陵渡以北20公里永濟縣,以防萬一。
不知道爲什麼,今天早上起牀後,日軍225步兵聯隊聯隊長,高橋信義大佐心裡很是煩躁。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是覺得心裡莫名的煩躁,很壓抑,有點風雨欲來的感覺。
想到最近一段時間八路軍的異動,高橋信義就騎着馬來到了風陵渡前線,視察視察前線的防禦,順便散散心。
“大佐閣下,你怎麼來了?”風陵渡的防禦工事後面,看着騎着馬而來的高橋信義,駐紮在風陵渡的一個步兵大隊隊長伊東少佐很是疑惑的問道。
“我心覺得哪裡不對勁,想着這兩天八路軍的異動,我不太放心,就過來看看!這兩天對面的八路軍沒有什麼情況吧?”在伊東少佐的幫助下,高橋大佐用着嫺熟的技巧,從馬上躍了下來,並一臉凝重的說道。
“報告大佐閣下,八路軍並沒有太過的異常行爲,整個防禦陣地仍然跟平時一樣的平靜。再說這麼冷的天氣,八路軍不可能在這種天氣打仗吧。”伊東少佐不以爲然的說道。
他在這裡待了快一年,剛開始的幾個月,雙方還偶爾有交戰行爲,但是最近大半年,雙方只是在空中爆發的戰鬥比較多,地面上基本都是很平靜的一個狀態。這就讓他,心裡也出現了懈怠之意。
“八嘎,八路軍現在是帝國的一大威脅,作爲帝國軍人應該時刻保持戒備狀態,豈能靠猜測行事!”本來高橋心裡就很煩躁,聽到自己部下如此不在乎,便有點生氣,不禁責備道。
“嗨!我一定會抓好這裡的防務,有數千帝國勇士在,八路軍是無法躍過黃河天險的!”雖然伊東少佐心裡還是不以爲然,但是表面上卻很恭敬地回答道。
看到部下的態度誠懇的認錯,高橋大佐也就沒有再責罵,而是來到一處高地上,用着望遠鏡觀看着黃河對岸的情況。此時高橋等人所在的位置,並不在黃河邊上,而是離黃河邊有着數百米,這也是爲了安全考慮。
整個日軍的陣地都是縱深修建的,在渡口附近就有各種碉堡、炮樓數百個。兩個日軍大隊以及一個炮兵大隊,加上一個皇協軍旅,一共6000來人就分佈在這風陵渡長長的防線裡面。
由於天氣冷,大多數執勤的士兵都在碉堡內休息,只有那些流動巡邏的人在各個防禦工事之間來回走動巡邏。
通過望遠鏡,高橋看見黃河對面並沒有什麼八路軍,由於天氣太冷,加上又是危險地帶,黃河邊連個行人都看不見。只有遠處的跟風陵渡鎮隔河相望的秦東鎮裡有着一縷縷青煙嫋嫋升起,應該是那些百姓在做着早飯。
看着一切平靜的黃河對面,高橋大佐也不禁懷疑是不自己想錯了,八路軍根本沒有要發起進攻的意思。
“大佐閣下,你是擔心八路軍會發起進攻嗎?”旁邊的伊東少佐試探地問道。
“是有這個感覺,所以我纔來看看,不過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情況!”高橋大佐淡淡地說道。
“想來是大佐閣下最近太過勞累了,所以有點心神不定!我們這裡離着八路軍很近,對方只要一有風吹草動,我們就能發現。”伊東少佐勸慰道。
“或許是吧!走,我們去其他地方看看,既然來了,我就得把整個防禦的情況瞭解一下。”高橋放下望遠鏡,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黃河對岸,就轉過身吩咐道。
咚咚咚
就在高橋大佐準備下坡時,突然身後傳來陣陣顫抖聲,猶如滾雷一般,高橋大佐被這麼一刺激差點摔跤,好在被人扶住了。
“大佐閣下,你沒事吧?”旁邊的趕忙問道。
“沒事,剛纔那是什麼聲音?”
就當高橋大佐站穩後,對着眼前手下詢問時,就看見面對着自己的那十幾個官兵都傻傻的望着對面,高橋大佐也好奇的轉過身去。隨後他們就看見了難以置信的一幕,一個個都傻眼了。
只見在剛纔那讓人覺得心慌的聲音傳來後,就看見近百個亮光從黃河對岸射來,待近了之後,他們纔看見那是一枚枚口徑各異的炮彈。
“大佐,小心炮彈!”看着急速飛來的炮彈,旁邊的日軍軍官連忙撲倒了高橋大佐,那些軍官自己也很快的趴在地上,絲毫顧不上會把自己的軍裝給弄髒。
就在他們剛趴下的時候,天空中的炮彈就落了下來。
轟轟
大量的炮彈像冰雹一樣,瘋狂地從天空中落了下來。75mm、122mm、152mm,短短的幾分鐘,整個風陵渡陣地都被成片閃耀的火光所淹沒,一個個重要的地方防禦工事附近都升起了沉厚的煙雲,肆無忌憚的擴張,摧毀一切能摧毀的東西,不管是碉堡、炮樓還是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