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

“八路軍那邊怎麼說,我們不是跟他們達成了聯防協議嗎?”

馬頭山陣地,武士敏看着周圍自己的這些用着一臉期待的目光看着自己,心裡也不禁很着急,便問道。

“八路軍現在都自顧不暇,哪有時間管我們!昨天,之前大力幫我們的那個許師長,也因日軍的進攻丟失了晉城,損失慘重,現在只能退守高平等地,以防日軍進攻他們的前線指揮部。”一旁的郭景唐嘆息道。

本來他們之前都希望八路軍能幫忙,但是沒想到最近、關係最好的那支八路軍卻損失慘重,還丟了晉城這個晉東南大城。聽說對方現在都被八路軍的前線指揮部的長官責罵了一番,對方現在即便有心幫助,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哎,早知道我們就該聽八路軍的建議,要麼分散部隊或者往他們的根據地撤退,也不至於出現現在這個狀況。”武士敏現在也有懊悔了。

在之前日軍的進攻之時,八路軍方面就建議過他。因爲武士敏的部隊什麼戰鬥力,八路軍也都知道,跟日軍打陣地戰十有八九會吃虧,於是就建議他把部隊化整爲零在沁水、浮山諸縣的境內打游擊,這樣也能保存實力。

可是武士敏猶豫再三,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後來浮山、翼城相繼失陷,日軍又集中大軍攻打沁水縣的時候,八路軍方面又建議武士敏的部隊往八路軍的根據地撤退,這樣相互之間也好有個照應。可是武士敏還是沒有采納,也不算是沒有采納,不過由於他的不果斷,錯過了好的時機,被從側面殺出的日軍給堵住了去路,於是後面就被包圍了。

而此時的日軍又在開始密集的調動,顯然又是打算髮起一波進攻,希望消滅武士敏的部隊。馬頭山陣地的98軍士兵此時都在做着準備,那些只要是傷勢不太重的士兵,在醫護兵的幫助下簡單的包紮了一下就繼續留在陣地上。

不過這些士兵此時心裡也很清楚,他們估計是凶多吉少了,不過他們的軍長、師長都在,他們心裡也就還抱有一絲希望。

在士兵們在一片忙碌的時候,98軍指揮部的裡面一片安靜,只有電臺在滴滴的響,所有人都現在想如何解決眼前的困境。

wωω_ Tтkā n_ ¢O “軍座,戰區衛長官急電!”就在衆人都在沉思的時候,一封電報打斷了衆人的思考。

“念!”武士敏吩咐道。

“武軍長,吾已得知你部所面臨的困境,爲了策應你部的行動,無已調遣第七集團軍傅作義部在黃河南岸向黃河北岸的日軍發起進攻。

你部在天黑之後,想辦法發起突圍,第十八集團軍一部也會佯攻浮山等地,策應你部的突圍。我將在洛陽,等候你的佳音。

國民黨革命軍第一戰區司令官--衛立煌民國三十年年九月十二號”那個士兵把電文唸完就遞給了武士敏,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你們怎麼看?”聽了衛立煌傳來的電報,武士敏此時也有點猶豫不定,而是問着自己的一衆部下。

本來之前衛立煌也是支持武士敏的部隊留在山西抗日,不過現在局勢突然發生變化,再留在山西恐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於是衛立煌便讓傅作義展開行動,掩護武士敏的98軍突圍,並撤到黃河以南。

“軍座,要不我們就按衛長官的命令執行吧,現在八路軍被日軍針對嚴重,我們在山西待着實在前途未卜。而且待在山西,我們部隊的彈藥補給這些也有很大的問題,這次戰鬥我們之所以打的這麼慘,彈藥不足也是一個問題。

八路軍他們擅長打游擊,我們的部隊雖然讓八路軍給培訓過打游擊的要領。但軍座你也知道,我們的部隊若是真的化整爲零,被鬼子一衝擊很容易潰散!”一旁的王克敬說道。

對於八路軍的示好,這些將領也都知道,但是他們所接觸的也就是晉東南地區的八路軍。但是中條山戰役之後,晉東南根據地的日子也比以前難過了一些,所以98軍對於八路軍也不都是很看好,現在情況變差的時候,也就出現了不信任的聲音。

“郭師長,你怎麼看?”武士敏問着一旁的郭景堂,現在他的副軍長柳彥彪跟他的大部隊失散了,現在他也只能尋求自己兩個主力師師長的看法!

“軍座,王師長說的有道理,現在八路軍暫時也得應付日軍,大部隊來解救我們的想法恐難實現。現在我們最好是聽衛長官的建議,在傅作義司令以及那支八路軍的偏師的策應下,再發起一次突圍,想辦法與付司令部隊匯合!”郭景堂也贊同道!

“既然你們都覺得這個方法可行,那就按這個方法實行吧!”武士敏也只能對八路軍的好意在心裡說聲對不起了,他也得爲他的部隊考慮。

“是!”

這邊武士敏等人做好了晚上趁機突圍的決心,那邊日軍又再次發起了進攻,三個大隊的的日軍又對馬頭山陣地發起新一輪的進攻!

當然由於當天白天傅作義的軍隊突然從孟津渡渡過黃河,對孟縣、濟源縣發起進攻;與此同時八路軍一部也佯攻浮山等地,附近的日軍都大多被牽制住了,極大地吸引了日軍的注意力。

因此當天晚上武士敏部隊發起的新一輪突圍,在付出不少代價後成功突圍了,不過中間出現了意外。在突圍期間,軍長武士敏以及42師師長王克敬被鬼子的流彈擊中,當場身亡,可謂之可惜。

剩下的部隊在169師師長郭景唐的帶領下,最終跟傅作義的接應部隊匯合在一起,並撤到了黃河南岸。至於柳彥彪的率領的那股殘軍由於被追擊的日軍毀掉了電臺,根本不知道武士敏等人的情況,也就錯過了撤到黃河南岸的機會,不過卻跟八路軍的接應部隊碰到了,這才擺脫了日軍的追擊。

就在98軍撤到黃河南岸的郭景唐等人還沒從武士敏等人陣亡的悲傷中走出來時,國民政府也給了他們當頭一棒。在他們撤到南岸沒多久,衛立煌就因此被撤掉了第一戰區司令官等軍職,因爲老蔣認爲他跟中共關係過密,沒有貫徹重慶中央政府的限共、反共的方針。

對於武士敏的死,重慶政府倒是捨得給名分,一大堆頭銜賞了下來。不過就在衛立煌被撤職之後不久,重慶方面便以98軍損失太大,撤銷了98軍的編制,所部縮編爲169師,仍以郭景唐擔任師長。

而正是因爲這事,看見重慶方面故意排除異己,客居八路軍根據地柳彥彪就率領幾千殘兵加入了八路軍,不過爲了不讓重慶方面抗議,八路軍方面並沒有公開。至於柳彥彪等人,重慶方面也一直以爲他們被日軍消滅了,不過沒有得到死訊,只是安着一個失蹤的名義。

。。。。。。

武士敏這裡情況不妙的時候,冀中地區也好不到哪裡去!日軍正把王爾琢的司令部保衛在兵曹鄉,除了正在展開進攻的那一個日軍大隊,從北面而來的那個小野大隊也到了兵曹鄉附近!

不過小野大隊並沒有靠近兵曹鄉,當然不是他不想,而是沒法靠近。因爲一支八路軍的遊擊武裝擋住了小野大隊的去路,短時間內這支日軍無法加入對兵曹鄉王爾琢部的進攻。

擋住日軍進攻腳步的,正是來支援的一支縣大隊,人數不多,卻用着不算好的武器抵擋着日軍前進的腳步。戰鬥也非常激烈,不過這支縣大隊接到的是死命令,必須擋住鬼子援軍的腳步,堅持到自己這邊援軍的到來才能撤退。

因爲戰鬥的焦灼,讓日軍這邊也很着急,他們也得知了八路軍有援軍趕往交戰的所在地方。日軍方面更是趕忙從附近調派軍隊趕往兵曹鄉,不爲其他,就因爲王爾琢在這裡!

日軍的監聽人員截獲了八路軍的電報,得知了被包圍的居然是八路軍在冀中地區的領導人王爾琢,這事直接驚動了岡村寧次。八路軍作爲日軍在華北最大的敵人,華北方面軍對於八路軍瞭解的也挺深的。因爲一個隊伍即便再團結,但總有敗類的存在,日軍就是通過這些投靠日軍的敗類以及從國民黨那邊的竊取的情報,完善了對華北八路軍的資料,自然也就知道冀中八路軍的領導人就是王爾琢!

在日本人看來若是能摧毀冀中八路軍的指揮機關,將會對冀中的八路軍造成很沉重的打擊,不論是活捉還是擊斃。不過岡村寧次想的最好是活捉,那麼這將是栽在日本人手裡最大的八路軍指揮官,這樣他也可以向派遣軍總部以及大本營有所交代。

於是岡村寧次直接命令附近的幾個日軍大隊往兵曹鄉開進,與小野、渡邊兩個大隊一起消滅冀中八路軍的指揮機關,並活捉相關的人員。

日軍的大舉調動,附近的八路軍肯定不能坐視不管,也都紛紛展開行動,阻敵增援。本來好好的一場掃蕩與反掃蕩的戰鬥,卻因爲王爾卓被圍,打成了陣地戰,相互之間都在阻敵增援。

這一打雙邊瞬間亂套了,兩邊之前的所有部署都被打亂,本來此時的日軍和八路軍都分佈的很廣,相互之間也是犬牙交錯。所以到後面雙方也不知道往哪打了,到處都是對面的軍隊,而造成這一情況的,就是事發源頭的兵曹鄉。

轟轟

兵曹鄉的戰鬥仍在繼續,這邊八路軍雖然有着一部分游擊隊加入戰鬥,但是整個來說還是日軍佔上風,王爾琢只能帶人被動防守。而且日軍的挺進隊也跟教導大隊交上了火,讓教導大隊也無力去幫助司令部的戰鬥。

一時間這附近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場面,兩支穿着同樣軍裝的部隊,在相互交戰。附近村裡的百姓也都很納悶,不過他們都不敢出門,把房門緊鎖,有地道躲進地道里去了,免得被外面的戰鬥給波及。

“司令員,鬼子又開始進攻了,我們這邊能打槍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就在王爾琢等人在屋內焦急地等待着援兵的時候,那個警衛營的營長,進來着急的說道。

“我們的援兵還有多久能到?”王爾琢問着旁邊的林鐵道。

“離我們最近有個趕來的騎兵營,大約500多人,他們出發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估計20分鐘就能到。那個步兵團最快也就半個多小時就能到,所以我們現在只要堅守20分鐘到半小時,我們就能逐漸擺脫眼前的困境。”林鐵看了一下手錶,想着剛纔收到的那幾封電報的內容,認真地估算道。

“半小時?這很好,命令司令部所有能拿槍的,都給我去外面擋住鬼子的進攻,我與大家一起共進退!”王爾琢掏出自己的配槍,對着屋子裡的人大聲吩咐道。

“司令員,你這沒必要親自上吧,下面還有不少士兵呢!”聽見王爾琢要親自上,林鐵連忙勸道。

“是啊,司令員,讓我們去就行了。除非鬼子從我的屍體上踩過去,否則我不會讓鬼子靠近司令部半步的!”那個營長堅定地說道。

“廢什麼話,我王爾琢不是貪生怕死之輩,都跟我來!”王爾琢說着,就拿着槍大步走出了這個屋子。

“都跟上!”林鐵也掏出了配槍,他雖然是個搞政工的,可也有血性。

“是!”在兩位在場最高的指揮官帶領下,司令部裡的除了電臺人員等少數人,其他人都拿着武器來到了外面的陣地上,與日軍拼死一搏。

前文有個小問題,武士敏的98軍42師師長叫王可敬,我寫成黃克敬了,我後面就修改,抱歉!

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449章 後續(二)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183章 會師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232章 天津(七)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78章 營救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42章 大婚第448章 後續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195章 東征(五)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93章 東征(三)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67章 西征(十)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70章 崛起(一)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84章 新年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198章 東征(八)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95章 東征(五)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98章 援助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
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449章 後續(二)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183章 會師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232章 天津(七)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78章 營救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42章 大婚第448章 後續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195章 東征(五)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93章 東征(三)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67章 西征(十)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70章 崛起(一)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84章 新年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198章 東征(八)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95章 東征(五)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98章 援助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