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西征(十五)

“吉軍長,你說笑了,我這是投機取巧,比不上您消滅胡宗南這個中央軍王牌師一萬多部隊。而且若不是吉軍長率領軍隊在前方拖住了馬鴻逵的大軍,我這邊也不可能這麼快得手!”

對於吉鴻昌的誇獎,粟玉自謙道,這次能成功其實也是多種因素集合在一起,少一環他也不會這麼容易偷襲成功,不過能被人認同倒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兩位,我們能換個地方說話嗎?我們再在這裡站着,估計今天別人也別想進城了。”

一旁的劉志丹在一旁笑着說道,這二人初次見面就這麼互捧,不知道的還以爲二人是多年好友呢。

“你看!這一說到高興事就沒注意這茬,走,我們進城吧!”

聽劉志單這一提醒,吉鴻昌看了看周圍,這才恍然大悟道,衆人這才一路說着話進城。

這次寧夏作戰,結束的非常快,當然要和馬鴻逵是三馬中間最弱的一支力量有關,再加上粟玉的偷襲、吉鴻昌的聲望,馬鴻逵在寧夏剛剛建立的統治就瞬間崩潰。

而且這次收穫也挺大,由於馬鴻逵的家就在銀川,包括這幾年搜刮而來的財物以及他的家人都成了紅軍的戰利品,這對逃走的馬鴻逵可謂打擊不小。

沒有了地盤和這些財產作爲後盾,他也就失去了稱霸一方的資本,他的家人又在紅軍手裡,即便他鐵石心腸也不可能不顧自己的家人吧!

看着繳獲的那數千匹戰馬,還有那過萬的俘虜,吉鴻昌、劉志單等人是非常的開心,這可都是擴軍需要的東西。至於那些武器,估計李衛國又得煩了,對於步槍基本採用漢陽造以及紅四式步槍的紅四方面軍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累贅。放着又太浪費,還是得想辦法給處理掉。

“吉軍長、劉軍長外面有一些自稱是回民代表想要見你們!”

“什麼情況(怎麼回事)?”吉鴻昌和劉志單二人異口同聲的問道,他們不清楚這些回民代表來幹什麼。

“劉軍長,你怎麼看這件事?”

吉鴻昌用着商量的語氣問着劉志單的看法,對於這件事他心裡有點眉目,但現在這裡二人是最高指揮官,所以得看看對方什麼看法。

“我感覺是因爲我們清除馬家軍勢力的事,讓他們覺得我們要對回民下手,所以很擔心,估計這纔是找我們的原因。”

劉志單在西北紮根也四年了,對於這邊的問題他很清楚,無非就是跟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而寧夏則是回族人居多,這裡的漢回關係一直不是很好。以前是馬家軍當家,回族是老大,現在紅軍來了,主要又是漢人,這些回人也怕。

“這是我們還是請示一下總司令吧,這是我們必須面臨的大事,得妥善解決這個事才行。”

這種情況,吉鴻昌也不敢擅自做主,一切還是得聽上面的指示。

“我贊同,這事還是向總司令請示一下吧!”

很快二人的請示,李衛國做出了回覆,“此事由你們二人協商負責,務必清除馬家軍的餘孽,但儘量避免造成民族衝突,中間的度你們二人自己判斷!”

看着李衛國的回覆,吉鴻昌、劉志單二人便知道,總司令是想團結回族,但是又不想讓馬家軍的反對勢力繼續存留。有了上面的指示,二人也就知道怎麼辦了。

“吉軍長,沒想到還真是你回來了!”

吉鴻昌一出去,就看見一個回族打扮的老者激動的過來打着招呼,這倒是讓旁人很是驚訝。

“我在馮玉祥手下當兵時,曾經在寧夏駐紮過一段時間,所以他們才認識我,這也是總司令讓我來寧夏的原因。”

看着旁邊的劉志單等人一臉奇怪的表情,吉鴻昌連忙解釋道,他可不想因爲這事被誤會爲別有用心。

“難怪,看樣子有了這層關係,我們處理寧夏的事就要容易不少了!”

劉志單聽對方這麼解釋才恍然大悟,之前他還疑惑怎麼派這個人來,原來是這個緣故。

而這時看見紅軍的指揮官來了,大廳裡的回族代表都很激動,主要最近的事都讓他們提心吊膽的。

“大家靜靜!我叫吉鴻昌,你們應該都知道我吧?我們紅軍這次來,主要是清除馬家軍的勢力,爲以後抗日做準備,所以你們不要擔心。

只要你們不反抗我們紅軍,服從我們的領導,我們紅軍會對你們一視同仁的,請你們不要擔心!”

這時候的吉鴻昌的作用就出來了,有他的保證,這些回民代表這才安心,雖然之前他們跟馬家軍有聯繫。但是馬家軍在剝削時,管你是回民還是漢人,都得受他們奴役,紅軍的到來反而是幫助他們解脫了。

在得知紅軍的來意之後,只要不是傻子,都會乖乖合作,紅軍已經打出誠意了,若是還有人不服從領導,幾萬紅軍不是吃素的。

寧夏的丟失,對蘭州的馬鴻賓可謂打擊深重,畢竟是兄弟,現在馬鴻逵被迫逃竄,他也被圍蘭州城,頓時感覺前途茫然。

而城外的紅軍也開始發動進攻了,由於城裡的馬家軍嚴重缺乏重武器這些,對紅軍的攻擊只能被動防守,特別是那一門門沒良心炮,讓城裡的馬家軍由於置身於地獄。

數天的攻擊下來,再加上寧夏那邊的消息傳來,讓城裡的守軍士氣非常的低落。

當然對於蘭州城的守軍來說,也有一個好消息傳來,那就是馬步芳出兵了,爲此李衛國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應付馬家軍的兵力。這個任務就交給了曠繼勳的率領何畏、徐樹生的兩個師以及第一騎兵旅前去迎戰,而對於蘭州這邊,李衛國也沒打算放棄。

。。。。。

晚上,紅軍停止了進攻,此時的蘭州城牆已經被炸得面目全非,畢竟沒良心炮的威力太大了。

蘭州城這麼大,馬家軍的防守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防守一些重要的適合大軍進攻地方,於是這就被紅軍抓住了機會。

只見在一處比較偏僻的城牆外面,數百個黑影出現在城牆下,若是有光就會看見這些人裝備非常的精良,大部分人配備的是衝鋒槍,並且一些人身上還有着弓弩這種冷兵器。

而城樓上稀疏的守軍根本就沒有發現城牆邊上這羣黑影。

“發暗號!”

就見黑影中一個士兵學着鳥‘咕咕咕’叫了幾聲,然後就聽見城樓上也有人傳來‘咕咕咕’的迴應聲,然後就看見兩根繩子從城樓上遞了下來。

“上!”

在領頭的命令下,兩個黑影來到繩子旁邊,試了試繩子的結實度,然後就順着繩子往上爬。下面的人也是非常小心的看着這兩個戰友,並時刻注意着其他地方的動靜,知道兩個黑影上了城牆,併發出了暗號之後,一衆人這才放心。

然後他們就看盡又有兩根繩子放了下來,後面的人便一個接一個就這麼悄無聲息的上了城樓。

“隊長,這是保衛局的王同志!”

在數百人上了城牆後,藉着夜色的掩護,在城樓上蹲着,只見一個黑衣男子帶着兩個穿着馬家軍軍裝男子身邊,來到這羣人的領頭人面前。而在這羣人身邊,橫七豎八倒着好幾個已經死去的馬家軍士兵,看樣子應該是在睡夢中被扭斷了脖子。

“陳隊長,你們跟我來,這個時候大街上有不少人巡邏,我帶你們去目標所在地。”

只見其中一個男子,對着眼前這個行動的領頭人說道,藉着月光,赫然是特戰大隊的陳川。

“那就麻煩你們帶路了!”

陳川這次帶着人來的任務就是實施斬首行動,只要城內的這些指揮官被解決掉,攻城的是就簡單了。至於這兩位保衛局的情報人員,則是提前就打聽好了那些目標在哪,今晚就將帶領這些人去行動。

“陳隊長,你們跟我們來吧!”

說完,這兩名情報人員就帶着數百人的特戰隊員抹黑進入了蘭州城,在一個據點停留一會之後,又鑽出幾名情報人員,原來今晚的目標不止一個,數百人都得分開行動。

一路上,數支分散開來的特戰隊都是有驚無險的躲過了城內巡邏部隊,是在躲不過的,那一支支弩箭就從特戰隊員的手中發射出,然後那些死去的巡邏隊士兵就被特戰隊員拖到一旁的黑暗處,再繼續出發。

很快,數支特戰隊就來到了各自的目標所在地。

“陳隊長,這裡就是馬鴻賓的住宅,裡面有着上百人的護衛隊,你們能解決嗎?”

一名情報人員,帶着陳川來到了一處還有着燈火的宅子附近,指着眼前那些守衛說道。

“你就放心吧,對付這些雜牌隊伍,小意思!”

說着,幾十名特戰隊員就開始分工協作,正門有人防守,他們就直接從院牆翻了進去,反正這對他們來說就是小意思而已,當然爲了不驚動守軍,他們一般是用弓弩解決敵人,在被發現之後才使用槍支。

“老爺,好像有動靜!”

就在特戰隊員一一解決院內的守衛時,難免響起一些動靜,此時正在因爲對戰事擔憂的馬鴻賓沒有睡着,聽到妻子這麼一說,便覺得有點不對。

“來人!來人!”

馬鴻賓試探的喊了幾聲,發現門外並無動靜,他便安慰好自己的妻子,從旁邊的衣服裡掏出手槍,慢慢的走到門口,打算看看到底什麼情況時,剛打開門就看見自己的守衛,倒在門口。

“不許動!”就在馬鴻賓正欲大呼時,一支槍頂着他的有太陽穴,一個冷漠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英雄饒命,你要求財,我給你很多的錢,只要你傷害我和我的家人!”

感覺頭邊那冰冷的槍口,馬鴻賓連忙說道,對於來人,他沒往紅軍上面想,在他看來估計是什麼江洋大盜盯上他了。

“馬司令,不好意思,我們是紅軍!”

“什麼?你。。。。”

在馬鴻賓還沒反應過來時,陳川直接把馬鴻賓一記手刀給打暈了。

就在陳川這邊控制住馬府的時候,不遠處傳來一聲槍聲,隨即更激烈的槍聲便傳來,陳川聽出來了,這是自己部隊的那獨有的衝鋒槍聲音,看樣子是有個隊出問題了。

“怎麼回事?”

陳川快速來到通訊員身邊,着急的問道。

“隊長,是二小隊那邊發生了遇到點麻煩,朱紹良發現了他們,雖然行動暴露,但是朱紹良還是被我們抓住了,二隊長請示接下來的行動。”

特戰隊的電臺配備的比較多,這次行動的每一個小隊都有一個電臺,以方便相互之間的聯繫。

“命令b計劃,3、5、7小隊,向我們靠攏;4、6、8小隊朝着二小隊靠攏,匯合之後固守待援!”

對於這種突發情況,特戰隊行動之前都有預備方案,所以他連忙吩咐執行b計劃。

“是,隊長!”

在命令下達後,只見陳川從身上拿出一支信號槍,對着天空發射,只見一片黑的天空出現一股異樣的光,在黑夜中特別醒目,隔得很遠都能看見。

“進攻!”

再看見信號槍之後,城外的紅軍便在李衛國的一聲令下開始了進攻,頓時間漆黑的夜裡,被絢麗多彩的炮火發出的光所照亮。在城外突然傳來炮擊的時候,很多馬家軍士兵都還在睡夢中,在他們還沒反應過來時,那熟悉的號角聲就響起來了。

在衝鋒號響起之後,城外的紅軍喊着殺向了蘭州城。

不知道咋了,這兩天總感覺思緒混亂,估計是跟小弟第一次寫這種小說造成的,經驗不足,還望各位勿見怪,有什麼好的建議,大家可以在評論區提出。

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48章 後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74章 崛起(五)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63章 西征(六)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64章 西征(七)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165章 西征(八)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326章 天津(一)第232章 天津(七)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82章 長征(三)第111章 夜襲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34章 交易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231章 天津(六)第235章 天津(十)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4章 安仁之戰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
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48章 後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74章 崛起(五)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63章 西征(六)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64章 西征(七)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165章 西征(八)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326章 天津(一)第232章 天津(七)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82章 長征(三)第111章 夜襲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34章 交易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231章 天津(六)第235章 天津(十)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4章 安仁之戰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