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

“怎會回事?這張學良和楊虎城怎麼跟共匪走的這麼近乎了?”南京總統府,老蔣看着電報上說的張學良與楊虎城也開始通電支持桂系,而且還是緊隨紅軍,這讓老蔣看出了一絲端倪。

“委員長,張楊二人跟共匪一直有聯繫,這次他們的關係也暴露無遺了,我們應該有所防備!若是張楊二人聯合共匪,對我們可不是件好事!”

一旁的何應欽擔憂的說道,這次兩廣事件的爆發,倒是讓南京方面發現了不少隱藏在自己隊伍的‘叛徒’。

而且這段時間,馮玉祥這個下野許久的前西北軍領袖也親自來找老蔣,勸老蔣和平解決兩廣事變。除此之外,老蔣陣營中的程潛、劉斐,也都公開發表聲明,表示抗日第一。

這些因素加起來,老蔣也開始轉變對兩廣的一些態度了。

“看樣子不能跟李宗仁他們死磕了,西北的共匪纔是最大的敵人。敬之,你讓程潛、劉斐等人去跟李宗仁他們談談吧,只要桂軍肯退一步,我們就不採取武力!”

“是!”

隨着時間的往後,到了八月,廣西跟南京政府方面便開始相互試探,一些想促使雙方和談的人物,如程潛、劉斐、朱培德、居正等,不斷地來往南京與南寧,看這架勢也知道打不起來了,就看雙方最後達成什麼條件了。

。。。。。。

看着手上有關桂系跟老蔣的使者正在頻繁的來往時,老毛搖了搖頭說道,“這兩廣看樣子是打不起來了,接下來我們的清閒日子可就要結束了!”

“是啊,這次我們跟張學良他們一起通電支持桂系,引起了老蔣的擔憂,所以才促使老蔣跟桂系和談!情報局發來的電報顯示,最近中央軍往我們周邊調動有點頻繁,老蔣估計是想對我們動手了!”

周恩萊比較擔憂的說道。

“主任,其實不用那麼擔心,老蔣就算調集軍隊,無非就是西北軍、東北軍、川軍、晉綏軍等,外加他的中央軍!對於即將到來的這次圍剿,我這邊也想到如何破局了!

對於這次可能的圍剿,我們可以排除川軍、西北軍、東北軍,他們都是跟我們達成了秘密協議的,他們的隊伍更想去抗日,而不是跟我們打內戰。

所以我們需要對付的就是中央軍以及晉綏軍,其中晉綏軍之前已經被我們打殘了,現在僅過去幾個月,估計都沒恢復元氣,不足爲懼。

所以我們就只用對付中央軍,他老蔣能派多少嫡系部隊來陝西?撐死也就20來萬,要知道我們現在的正規軍就有30萬,我們需要怕中央軍?逼急了我,率軍直接平了山西和陝西!”

李衛國說這話時也是霸氣十足,現在的他有這個自信。

“衛國說的沒錯,我們現在應該擺正自己的身份,現在的我們也不需要懼怕老蔣,只要老將敢來,我們就給他一點教訓!”

雖然老蔣想要策劃這個圍剿需要時間,但是不代表紅軍不會提前做準備,先把兵練好了,等着你來圍剿,看後面誰怕誰!

“我贊同”

。。。。。

兩廣這件事其實就是一個鬧劇,而且還是在日本人支持下的反蔣抗日的鬧劇,日本人巴不得這個時候中國爆發大規模內戰,他就可以大舉侵華。可是令日本人沒想到的是,兩廣敗退的非常的快,最終還是沒有打起來。

最後雙方都各退一步,維持廣西現狀,李宗仁等的任職也都不變,也被迫表示歸順老蔣。

這個事從6月開始,再到8月底9月初的結束,也就三個月的時間,沒有爆發什麼大戰,讓老蔣那一些高操的政治手腕三下兩除二的就解決了,這倒是讓其他軍閥感到很意外。

兩廣的事情一解決,老蔣就開始謀劃如何對付西北紅軍了。鑑於張學良、楊虎城跟紅軍簽訂了《抗日救國協定》,不再圍剿紅軍後,老蔣就有點生氣了。

1936年10月,老蔣帶着一衆親信飛抵西安,親自命令張學良、楊虎城二人執行剿共命令,但被張學良直接拒絕。除了之外,張學良還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以及打回東北去的主張,但也被老蔣拒絕了,兩人大吵一頓,最後不歡而散。

同年10月29號,張學良乘飛機飛至洛陽爲老蔣祝壽,勸說老蔣聯合gcd一起抗日,但被對方拒絕。老蔣對於張學良的建議絲毫不同意,拒絕其北上抗日的主張,反而是強令其剿共,否則把他的部隊調出陝西。

11月底,張學良再次聯合楊虎城一起上書老蔣,聯共抗日,又被拒絕。

12月初,老蔣率領陳誠、衛立煌等一衆親信再次來到西安,並住進了華清池,督促張學良剿共。

1936年12月9號,‘一二九運動’紀念一週年的日子,西安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以及知識分子請願的抗日遊行。

這天早上,西安城裡很多商家都像平時一樣早早地開了門準備營業,但是卻發現街上的行人很少,遠處還傳來陣陣的吶喊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

“立即停止內戰!”

“立即向日本人宣戰!”

。。。。。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聽見這個聲音,很多商家都知道怎麼回事了,這幾年這種事發生的還少嗎?可是結果!

聽這些聲音,只見一個商家嘆了口氣的說道,“哎,那些學生又開始遊行了!”

“他們操這些心幹什麼,政府都不急,他們倒是着急起來了!”旁邊一個人接着上面人的話,淡淡的說道。

“要我說,現在就得好好跟日本人打。我這人雖然沒啥文化,但也知道那些日本人都是畜生,聽說他們在東北成立了一什麼國來着,這不是讓他,把咱們老祖宗的東西給搶了嗎?難道我們去東北就變成去國外了?”

看着學生又出來遊行,這些商家也知道今天的生意暫時沒法做了,就在那相互聊着,嘮嘮嗑。

“有用嗎?沒看見那個老蔣都不抗日,每天就知道跟紅軍打,真不知道自己人打自己人還沒打夠嗎?現在日本人打來了,那位蔣委員長卻是不敢打了!”

只見一個麪館的老闆,肩上搭了一根白布,站在那憤恨的說道。

“有什麼辦法,我們就是平頭小民,還是想想怎麼養活一家老小吧!今天的生意看樣子是做不成了!”一個商家嘆了口氣,說道。

此時遠處的遊行隊伍也開始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了!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

“立即停止內戰!”

“立即向日本人宣戰!”

只見成千上萬人,穿着學生服裝的年輕人,手上舉着長長的橫幅,橫幅的數量很多,那些學生眼裡也充滿了鬥志!只見他們在前進的同時,還高舉着手,大聲的呼喊着,他們每個人都拿出了自己的最大的勁,喊出了自己最大的聲音,每個人的臉上都能看見那鼓起的青筋。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

成千上萬人的喊聲在大街上響起,道路兩邊很多行人以及商家都在看着這些充滿了熱血的學生在那遊行。一些被學生的愛國熱情給感染了的行人,紛紛加入遊行隊伍裡,跟着大家一起大聲吶喊,希望他們的聲音能讓國民黨當局能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快!快!快!”

就在學生開始遊行的時候,城裡的軍警都得到了消息,便紛紛趕到遊行隊伍所在地,但並沒有抓捕這些學生,只是在維護治安。

看着眼前這些遊行的學生,這些軍警心情也是很複雜,作爲熱血男兒,都想上陣殺敵爲國捐軀,而不是在這看着這些遊行的學生。但是上面給他們派任務了,就是保護這些遊行的學生,不能讓他們受到傷害。

這次的遊行活動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根據計劃,遊行隊伍先後去了‘剿總’司令部、陝西省政府和西安綏靖公署,但這些地方都被軍警嚴密的把守着,裡面的工作人員也沒有給任何滿意的答覆,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推諉之話。

沒有得到滿意答覆而感到失望的學生們,並沒有氣餒,而是打算直接到華清池找老蔣請願,於是乎成千上萬的遊行隊伍便直接奔向了華清池,守城門的東北軍士兵並沒有橫加阻攔,反而是放這些通過!

此時,西安城的遊行請願活動,傳遍了整個西安城,遠在華清池的老蔣也在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通報下,得知了這個事情。

“這個張學良,是想以這些學生來逼我嗎?我可不會被這些伎倆給嚇到的!來人,給張學良發電報,就說必須制止這些學生的行動,不準來華清池,否則我將派軍隊鎮壓!”

“是,委員長!”

老蔣身邊的蔣鼎文聽到老蔣的命令後,便立即去給張學良發電報,留下陳誠、衛立煌等人在書房陪着老蔣。

“委員長,我們真的要派軍隊鎮壓嗎?那可都是一羣手無縛雞之力的學生!”

在蔣鼎文走後,陳誠試探的問道,讓他對學生下手,他真狠不下心!

“辭修,你以爲這次遊行這麼簡單,絕對是共匪的計謀。知道我們打算圍剿他們,所以才煽動這些學生遊行示威,想阻止我們去對付他們!”

幸好這時陳誠問的,其他人問估計老蔣直接會懷疑對方有通共嫌疑,拉出去槍斃了。對於陳誠,老蔣還是挺信任的,對自己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纔會這麼客氣的說道。

“明白了,委員長!”

見老蔣略微有點不高興了,陳誠也就不再多問,只希望那些學生可以知難而退,別真來撞槍口!

。。。。。。

“總司令,委員長髮來電報,說是讓您制止學生的行動,否則他將出動軍隊鎮壓!”只見王以哲拿着一封電報,匆匆忙忙的趕到張學良的面前,着急地說道。

老蔣什麼人,他們都知道,那可是一個狠角。若是學生真的到了華清池,說不定對方真的會出動軍隊鎮壓!

“什麼?現在遊行隊伍從哪走的?到哪了?”聽到老蔣發來的電報內容,張學良很是擔心這些學生的安全。

“總司令,學生們從中山門出的城,這會估計要到萬子營了!”

“備車,我的馬上去追上學生們,晚點他們就會有危險!”張學良着急地說道!

“是!”

很快張學良和王以哲,沒帶警衛,鑽進一輛汽車裡,然後再司機的快速開動中,奔向城外。現在遊行隊伍已經出城了快半個小時,張學良此時也在不停的催促着司機快點開,因爲去晚了,那些學生們就有危險了。

十來分鐘後,汽車裡的張學良隔着大老遠就看見了那些遊行示威的學生,也聽見了他們高喊的“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等口號。

“鳴喇叭!讓他們停下來!”張學良連忙吩咐着司機。

“是!”

嘟嘟嘟嘟

很快,汽車的轟鳴聲以及喇叭聲引起了前面遊行隊伍的注意,只見後面的那些學生,也看見了這一兩軍用汽車快速的朝着他們的隊伍開來,後面也沒什麼人!

“這是怎麼了?來的人是誰呀!”

很快這些學生一傳十,十傳百,就都知道了有汽車追來,便都停下了繼續前進,看看來人到底是誰!

嗤嗤

很快汽車就在學生面前停了下來,輪胎跟地面的摩擦產生的灰塵,也讓靠近汽車的那些學生下意識用手擋在了臉前。

而此時,車門也打開了,只見一個身穿戎裝的年輕俊俏的男子,一個同樣身穿戎裝的男子從車裡鑽了出來!

“張總司令,你怎麼來了?”

看着眼前出來的男子不是張學良還是誰,旁邊的那個則是東北軍的重要將領王以哲!

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28章 天津(三)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3章 北伐(二)第29章 武漢之戰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114章 歸程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233章 天津(八)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4章 衝突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234章 天津(九)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5章 安仁之戰(二)
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28章 天津(三)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3章 北伐(二)第29章 武漢之戰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114章 歸程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233章 天津(八)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4章 衝突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234章 天津(九)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5章 安仁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