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

安平村一間較大的屋子裡面,一羣穿着晉綏軍軍裝的男子正在與一羣穿着西裝的男子正分坐在一張長桌兩邊,至於屋外則是有着晉綏軍士兵嚴密把守,還有一些衣着便衣持短槍的護衛。

屋裡的人正是以閻錫山爲代表的晉綏軍與以筱冢義男(歷史上是筱冢義男的下一任巖鬆義雄)爲代表的華北日軍代表。

晉綏軍這邊出席的除了閻錫山,還有第七集團軍總司令趙承綬、第十三集團軍總司令趙承綬、第二戰區長官部秘書長吳紹之、第七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續志仁、騎兵第一軍參謀長齊風洲等。

日軍這邊出席的則有,日軍第一軍軍長筱冢義男、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田邊盛武、第一軍參謀長楠山秀吉,僞山西省省長蘇體仁、省公署參議樑上椿等人。

“閻司令,這次我們筱冢軍司令官親自前來與你見面,也是誠意十足。而且我們軍司令官也是大日本帝國陸軍士官學校出身,你們二位也就是校友身份,說白了也就是自己人。

現在中共勢力遍及華北,不僅威脅着我們皇軍的統治,同樣也威脅着閻司令的晉綏軍,相信39年晉西事變之後,貴軍現在都沒能恢復元氣吧。這個時候貴軍唯有與皇軍聯手,一起對付中共之八路軍,我們雙方精誠合作,山西,不,甚至華北都是閻司令的。

不知閻司令意下如何?”會議一開始,日軍的兩個中將並沒有發話,而是由第一軍參謀長楠山秀吉在那用着漢語唧唧歪歪的說了半天。

“楠山少將,我們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我們閻司令也是想看看貴方的誠意,畢竟這個事對我們晉綏軍來說,也是冒着也很大的風險。”閻錫山沒有說話,而是給一旁的趙承綬做了一個眼神示意,趙承綬心領神會便按照之前商量好的開始接着楠山秀吉的話。

“趙將軍,對於誠意,我們皇軍可算是給的很足吧,孝義等幾座縣城,加上5000條上好的步槍,不知道貴軍還想要什麼誠意。”楠山秀吉好笑地問道。

不過旁邊的筱冢義男和田邊盛武雖然面無表情,但是在心裡已經在開始咒罵,認爲閻錫山有點不識擡舉。

“我們要求其實很簡單,之前與貴軍簽署的協議,上面的槍先交於我們,我們再談合作事宜,不然我們閻長官也無法向下面的士兵交代,並勸說他們投靠貴軍。”趙承綬認真地說道。

其實你說閻錫山是不是真的要投降,歷史上肯定是有這個想法,不過當時由於晉綏軍內部、老蔣的拉攏、中共的威脅,加上後面談判越拖越久,整個戰爭局勢對於日軍已經開始不利,他才放棄了投靠日軍,轉而跟日軍局部合作。

閻錫山心裡想的是幾邊通吃,現在日軍這裡把槍要到,然後合不合作就看他心情了。而在國民黨那邊,也會以此向老蔣示威,讓他給予更多的費用物資,以此保證讓他留在抗日陣營。不過他這個想法,只能說是異想天開,日本人可沒那麼傻。

“閻司令,趙將軍所說可是你的意思?”正當楠山秀吉想要說話的時候,日本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田邊盛武示意他先別說話,田邊盛武自己開口了,帶着玩味的笑意問着閻錫山。

“沒錯,這也是我們晉綏軍上下的意思,只要貴軍答應先把槍交予我方,我們就立即按照合約執行,保證不會背棄之前的約定。”閻錫山笑着說道。

不過他有點高估了自己的信譽度了,要問國民黨高層裡面誰最沒信譽,第一當屬閻錫山。先後坑了李宗仁的桂系,後面又接着坑馮玉祥,還不止一次,不然的話現在老蔣都不一定能坐穩重慶政府的位置,都是因爲閻錫山的數次背信棄義,這一點日本人怎麼可能不知道。

“閻司令,貌似你的信譽不是太好,我們很難相信你會在得到槍之後,會履行之前的約定。萬一貴方,拿到槍支彈藥後,翻臉不認人,反而跟皇軍作對,我們豈不是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敵人?

所以閻司令若是真的有意合作,先投降,我們再給槍,我們的信譽還是要比閻司令可信點。”筱冢義男也發話了。

“呵呵,既然貴方不相信我們,爲何還要與我們進行此次談判,豈不是浪費雙邊的時間。”閻錫山有點不悅道,顯然對於日軍的話,讓他也有點丟面子,而且也沒想到日軍還是會堅持己見。

“閻司令可不要忘了,以你的晉綏軍現在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你們跟八路軍的關係貌似現在不太好吧,而且你的轄區都被我們和八路軍所包圍着,要是你不跟皇軍合作,恐怕用不了多久,你的部隊就會被八路軍所吞併。

而且若是得罪了我們大日本帝國,我們把你與我們談判的消息透露出去,相信我們在動手解決你部隊的時候,八路軍不一定會主動幫忙。”筱冢義男的話此時就帶有很明顯的威脅意味了。

“筱冢將軍,要知道你現在可是在我們的地盤上,你說這話不覺得有點不合適嗎?”聽到筱冢義男的威脅,閻錫山臉上的表情也變了,顯然知道若是自己不答應,對方可能會真的這麼幹。

不過他也不想因此就妥協,也就迎着筱冢義男的話,說起了硬話,不過是個人都能從晉綏軍其他人臉上看出來,閻錫山明顯底氣不足。

“難道閻司令有膽子動手嗎?或許立即便動手,相信我的人能在你的人動手之前,先把你們給拿下了。”筱冢義男微笑着說道。

現場的局勢突然讓人覺得很壓抑,雙方都因爲剛纔的話顯得很緊張,更是在暗暗戒備,談判也就因爲雙方的各不相讓,頓時陷入了僵局。

“筱冢太君、百川兄,我們雙方這次是來尋求合作共同對付共軍的,犯不着因此把雙方的關係搞得這麼僵,有什麼事大家慢慢談,反正這次我們坐在這不就是爲了談判嗎?”

就在屋內氛圍有點緊張的時候,一旁的大漢奸,僞山西省省長蘇體仁站起來笑着說道。他雖然是日軍一邊的,不過他跟晉綏軍上下也都是舊相識,所以他這一說,屋裡的氛圍就變得輕鬆了一些。

就在屋內局勢緩和下來後,突然一聲槍響從外面傳來,這讓屋內的人瞬間緊張起來。而且這聲槍響之後,更激烈的槍聲也不斷傳來,屋內的衆人都紛紛站起來掏出自己的槍,戒備道。

“閻司令,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有槍聲傳來?”筱冢義男大聲地質問道。

而就在筱冢義男質問的時候,外面穿着黑色西裝的日軍護衛人員也都紛紛破門而入,把筱冢義男等人護衛在身後。

“應甫,這怎麼回事?”此時的閻錫山也是一臉懵逼,他也不知道爲什麼會有槍聲傳來,只能問着負責此事的趙承綬。

“閻長官,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啊!”趙承綬此時也很疑惑,一臉無奈地說道。

不過即便二人都是毫不知情的樣子,但是日軍的衆人顯然臉色不佳的,一臉憤怒的看着這些晉綏軍人員。而這是一個人的衝入,才讓大家知道了怎麼回事。

“報。。報告,閻長官,大事不好了,外面突然出現大量的八路軍,火力很猛,人手一支花機關,都不說原因就朝着我們開槍,現在正朝着村子衝來。”那個晉綏軍軍官,衝進來後,便驚慌的說道。

“什麼?”閻錫山驚呼道。

“將軍,可能是八路軍那支小分隊!”聽到衝進來的晉綏軍所說,楠山秀吉連忙對着筱冢義男說道,八路軍有一支精銳的小分隊這在日軍裡面已經不是秘密了,不過確實一直不見對方長什麼樣子。

“納尼?閻司令,你最好說清楚怎麼回事!你不說安平村安全嗎?怎麼會有這麼八路軍存在,而且還是八路軍最精銳的那隻小分隊。

要是我們在這個地方出事,你們晉綏軍都得跟我們陪葬。”筱冢義男厲聲的厲聲說道。

“什麼小分隊?筱冢君,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你放心,你是我的客人,我一定讓人把你帶出去。

來人!”閻錫山大聲地說道。

“到!”

“馬上組織好人手,護送我們晉綏軍的客人離開這裡。”

“是!”

不過閻錫山這個想法只能想想,實施還真沒希望了,就在他們出了屋子的時候,就得知上千八路軍已經包圍了整個村子。閻錫山以及筱冢義男等人臉都白了,這是他們要猜不出這是八路軍早就知道他們要在這裡會談,所以才這麼準備的話,他們就是傻子了。

此時的他們,只能固守村子,讓後等待援兵,並把這個事情捅到了重慶方面,同時質問中共方面爲何不宣而戰。而在村子周圍的道路上執勤的那些晉綏軍也都紛紛朝着村子而來,不過他們還沒有靠近,就被空降第一團的強大火力給打的死傷慘重。

要知道空降兵第一團的步槍都是清一色的半自動步槍,射速極快,一個團的火力堪比一個旅,甚至更強,晉綏軍哪裡會是對手。

這還不是讓閻錫山等人絕望的消息,他們在固守的時候,也接到了外面部隊的彙報:就在剛纔,數量不少的八路軍從宜川渡過黃河,正在朝着吉縣殺來,與此同時駐守呂梁的八路軍38軍的部隊,也在開始進攻騎兵第一軍,而且有大軍南下的趨勢。

聽到這個消息,閻錫山臉色蒼白地坐在地上,大呼“完了!完了!,晉綏軍完了!”

。。。。。。

此時的村外,八路軍逐漸地在壓縮晉綏軍的防守陣地,沒有準備的晉綏軍根本不是八路軍的對手,在特戰隊以及空降兵第一團的強大火力打擊下紛紛潰退,最後只能退守村子。

“給冷團長發報,讓他挪出一部分人去守住村外敵人可能增援的道路,在我們解決這裡之前不能讓敵人援軍靠近村子。”

村外不遠處,陳川看了一下進展順利的局勢,大聲地吩咐道。

“是!”

“隊長,現在晉綏軍固守村子,強行進攻損失可能會很大!”看着晉綏軍依託村子來固守,旁邊的特戰隊員擔憂道。

特戰隊可都是花了很大的資源訓練出來的,折損在這裡有點不划算。

“讓空降第一團的士兵用機槍給我壓住敵人的反擊,狙擊手重點清除敵人火力點,然後用火箭筒開路,務必給我拿下村子!”陳川看了一下戰場的局勢,嚴肅的吩咐道。

“是!一小隊跟我來!”

空降第一團沒有重機槍,全團都是清一色的37式通用機槍,而且是每個班一挺。除此之外,還有一定數量的60炮擊炮以及火箭筒,這就是空降第一團的裝備。

隨着陳川的命令一下,兩支精銳部隊就開始聯合作戰。槍法精準的狙擊手讓那些晉綏軍根本無法防備,很多人都沒看見進攻的八路軍在哪就被一槍爆頭,腦漿直接炸裂。

在八路軍靠近之後,也不見八路軍近身強攻,直接拿着一種不知名的武器,隨後只聽見‘轟’的一聲,他們自以爲堅固的工事就被炸開了,在那些還沒死的士兵從廢墟中爬起來時,八路軍士兵就衝到了他們面前,沒辦法的他們只能放下武器投降。

隨着晉綏軍的不斷被消滅,村裡的抵抗越來越小。最後,特戰隊和空降第一團的士兵很快就攻入了閻錫山等人所固守的那處大宅子,看着衝進來的八路軍士兵,閻錫山心都碎了。

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55章 相聚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32章 天津(七)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181章 長征(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4章 衝突第42章 大婚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97章 入川(三)第71章 崛起(二)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234章 天津(九)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31章 天津(六)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9章 平叛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61章 大撤退(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71章 崛起(二)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193章 東征(三)第29章 武漢之戰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29章 武漢之戰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
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55章 相聚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32章 天津(七)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181章 長征(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4章 衝突第42章 大婚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97章 入川(三)第71章 崛起(二)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234章 天津(九)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31章 天津(六)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9章 平叛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61章 大撤退(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71章 崛起(二)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193章 東征(三)第29章 武漢之戰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29章 武漢之戰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