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

現在李衛國的任務就是給陳更做工作,讓他好好接受這個新的任命,畢竟陝西穩定了才能給前線的部隊提供更大的支援。

最後李衛國在整個西安兵工廠轉了大半天,也是大概瞭解了這個兵工廠的情況,最後得出結論,這個兵工廠就這樣,暫時不擴大。李衛國可不想這個兵工廠剛剛建起來就被鬼子給炸了,那他找誰哭去。

“報告首長,第二戰區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將軍已經到了!”

就在李衛國等人在兵工廠待的時候,旁邊的警衛員接到了西安城發來的電報。

“噢,他居然到了?老陳,我們趕快回去會會這位山西中央軍的老大!”

衛立煌之前就說了要來,李衛國一位他得再過一兩個小時纔到,沒有想到對方來的這麼快,估計是有重要的事吧!

現在的中央軍和晉綏軍主力都被日軍逼到了晉西南的臨汾、運城等地,本身損失也挺大,而且明眼人都知道日軍下一個目標就是晉西南的中央軍和晉綏軍。

由於衛立煌是個人物,加上前世其對中共也幫忙不少,所以對方若是真的求助於他,他也會想辦法幫忙的。

。。。。。

“總司令,你發現沒,現在中共的實力不想幾年前那麼不堪了,前線還沒發覺,在他們的後方,居然有不少的汽車還有卡車,西安城也在修建很多的防空陣地。”

陝西軍區司令部裡,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李默庵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感嘆道。

“變化是很大,你看他們的部隊精氣神都非常的好,紀律嚴明,我們的軍隊都做不到這點啊!要是我中央軍都能如八路軍軍紀嚴明,何愁像現在這樣,看着日寇侵我山河!”

現在是抗戰時期,衛立煌在乎的是抗日大局,對於與中共以前的恩怨,也早已拋下。在山西的幾次大的戰鬥下來,他對八路軍的戰鬥力也有了新的認知,應對日軍的進攻,八路軍沒有那種驚慌反而是有效的展開反擊。這說明,平時八路軍在這些方面,經常訓練,不然戰場上,哪能這麼反應迅速。

“總司令,現在雖然國共雙方已經合作抗日,但是委員長的心思,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們這麼明顯的來西安會見八路軍的副總司令,若是被軍統、中統的人知道了,還不知道會在委員長面前怎麼詆譭你呢!”

“最看不起就是中統、軍統那羣人了,你要是針對敵人我沒話說;但你針對自己人,每天都說這個通共,那個通共!你要有能力多去抓抓那些通日的吧,把自己人防的這麼嚴,下面的人都提心吊膽,誰還有心思打鬼子啊!”

對於老蔣手下的那些特務機關,衛立煌也有點看不慣,好鋼不用在刀刃上,整天就針對自己人。

“總司令還是慎言,雖然這裡是八路軍的地盤,但是也難保沒有軍統那些人的眼線。俗話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軍統那些人就是小人,我們還是避而遠之爲好,太過得罪,對我們沒有好處!”

李默庵看了看周圍,低聲的說道。

“放心,我們現在在八路軍的司令部,軍統的人手伸不進來,除非我們中的人告密!”衛立煌笑着說道。

“也是!”李默庵的笑容極不自然,還以爲衛立煌對他有多懷疑,但看其樣子,應該也不是,可能是他多想了。

李默庵從32年開始就一直是衛立煌的副手,但是十四軍的實際控制權一直在衛立煌手上,所以他心裡也有取代衛立煌,完全掌控十四軍的意思。

。。。。。

“俊如兄!實在不好意思,沒想到你這麼早就到了,我收到消息的時候還在視察下面的兵工廠。這不一聽說你到了,我就趕忙回來了!”

衛立煌在司令部的大堂裡聽到門外突然傳來汽車的發動機聲音,便知道有人來了,隨即他就聽見李衛國那充滿歉意的聲音。

只見李衛國一臉真誠的笑容從大門外走進來,在他的旁邊跟隨着陳更等八路軍高級將領。

“靖華賢弟,你這客氣了!我想着不能讓你就等,就早到了一會兒,沒想到遇上你去視察了!”

衛立煌起身,伸出手緊緊握着李衛國伸出來的手,笑着說道,眼裡一點也沒有因爲之前李衛國不在,讓他等了這麼一會兒而感到不滿。

“陳更,見過衛總司令!默庵,好久不見!”李衛國身後的陳更,也出來對着衛立煌以及其身後的李默庵打了個招呼。

“陳司令,幸會幸會!衛某今天,也是有幸能在這個場合見到‘黃埔三傑’其二,久仰大名!”衛立煌笑着說道,對於陳更,這也是北伐之後第一次見面,之前的山西戰場,陳更一直在後方,沒有去前線。

“衛總司令客氣了!我們還在軍校讀書的時候,你就已經是少將團長了,不敢得您如此稱呼!”

陳更客氣地說道。

見衛立煌跟陳更的話差不多了,一旁的李默庵也插話道,“好久不見!”

李默庵幾人都是一期出來的同學,雖然後面分道揚鑣,起碼在面子上還是能過得去的。

“忘了,你們三個還是黃埔一期的同學!”衛立煌輕拍了自己的頭,恍然大悟道。

“一晃十幾年都過了,當時的一腔熱血打北洋軍閥。我現在都是三個娃的父親了,歲月滄桑啊!”李衛國開玩笑道,免得想起一些不開心的事!

“當初參軍不就是爲了報效祖國嗎?現在我們也都在爲此而努力!”衛立煌笑着說道。

“俊如兄,去我家如何,這個司令部是旁邊這位陳司令的,在這招待貴客有點彆扭,不管有什麼事,去我家照樣談。

老陳,你們幾個也都一起來!”

爲了拉近雙方的關係,李衛國打算帶衛立煌去自己西安的家。

“方便嗎?”衛立煌試探的問道。

“方便,走吧,隔得不遠。”

說完,李衛國就帶着衆人去自己家了。他的家周圍住的也都是軍政兩邊的高級幹部,安保這些也挺嚴的,加上隔着司令部不遠,衆人沒走幾分鐘就到了。

。。。。。。

“靖華賢弟,你可是你們八路軍副總司令,就住這種地方,有點讓人不敢相信。”

等到了地方,衛立煌看着李衛國的家,有點驚訝地說道。

只見李衛國的家,雖然面積不小,裝修的話說好聽點,風格是那種簡約風格,不好聽就是裝修一般。這種房子雖然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那肯定不錯了,但是對於李衛國這種身份,衛立煌覺得有點掉價。

“俊如兄,你就別驚訝了,我們主席住的地方也就這樣子。現在是非常時期,西北本來條件就趕不上南方富裕,所以我們就得養成節約的習慣。

其實這房子還不錯了,雖然裝修不算精美,但住着還是挺舒服的!請進!”

看着衛立煌驚訝的樣子,李衛國笑着解釋道。其實對方也不用這麼大驚小怪,要知道歷史上衛立煌數次來延安的時候,主席都是在窯洞接待的他呢。

跟窯洞比起來,眼前的這房子好的不是一點半點。

“爸爸,你今天怎麼回來這麼早!”就在李衛國把衛立煌請進院子的時候,李衛國的小女兒,直接跑了過來,衝進他的懷裡,撒嬌道。

“小寶貝,今天有客人來了!這個是衛伯伯,這是李叔叔!”李衛國溫柔的對着小立美說道。

“衛伯伯好!李叔叔好!還有陳拜拜、李叔叔。。。好!”李立美的嘴非常的甜,一個一個的問好,不過在跟李東問好的時候,才發現有兩個李叔叔,就蒙圈了。

“哈哈!突然有兩個李叔叔,她估計不知道怎麼喊了!”看着自己女兒的可愛樣子,李衛國笑着說道。

“靖華賢弟,這就是你的女兒?叫什麼名字?幾年多大了?”看着眼前這個被李衛國寵着的小女孩,衛立煌笑着問道。

“寶貝,來回答衛伯伯的話!”

“衛伯伯,我叫李立美,李是木子李的李;立,是立正的立;美,是美麗的美!我已經滿了五歲了!”

小姑娘看了看眼前這個從未見過面的衛伯伯,害羞的說道。

“小姑娘挺聰明的。立美,這次伯伯沒有帶合適你的禮物,下次給你送上!”

“寶貝,你自己去玩,爸爸陪伯伯他們去書房了!”李衛國放下自己的女兒,起身說道,“俊如兄,我們去書房談事吧!”

由於到了李衛國的家,安全肯定沒問題了,所以除了李衛國和衛立煌各帶了一個警衛員,其他的警衛人員都在宅子外守候着。

。。。。。。

“靖華賢弟,你這書房藏書挺多的!”

衛立煌一進書房,就被那一排排放滿了書的書架給驚呆了,不禁感嘆道。

“也就閒着沒事的時候看看書,現在得打鬼子,這些書看的也就少了!請坐吧,俊如兄!”

李衛國對於衛立煌的驚訝也是見怪不怪了,每一個來到他書房的人,最先說的話就是感嘆書多,久了他就習慣了。

“好!”

在感嘆過後,衛立煌二人就在椅子上坐下了,而這時李衛國的警衛員便端着進來,放在了椅子旁的小凳上。

“這次俊如兄,是不是爲日軍準備對你部的防線發起進攻而來?”

李衛國喝了一口熱茶,淡淡的說道。兩人都是軍人,也不就不用那麼拐彎抹角。

“沒錯,看來靖華賢弟對於局勢也是時刻觀察着!實不相瞞,這次來靖華賢弟你這,也是爲了商量兩軍聯防的事宜。

對於晉綏軍我是不抱希望了,閻錫山已經沒有抵抗的意思,他手下的晉綏軍將領也大多不願與日軍對戰,能扛起山西抗日大旗的也就我的十四集團軍還有貴部。

而鬼子年前因爲損失較大以及損失較大,但是經過這兩個月的休養生息以及物資、人員的補給,日軍肯定會捲土重來,到時候我們雙方的軍隊肯定是首當其衝。”

衛立煌一改之前的笑臉,一臉嚴肅的說道。

“俊如兄所說的,我都清楚!現在日軍在晉中、晉南能對我們造成威脅的有日軍第20、108、109三個師團,雖然日軍的第5師團已經調離,但是三個滿編的師團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大的問題。

若我們兩軍聯合作戰,還是得具體分工!”

李衛國認真地說道,此時的他們抓住的機會就是趁着日軍主要去對付徐州的近百萬國民黨軍隊,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那樣山西這邊纔不會壓力那麼大。

“不知靖華賢弟的具體分工,和解?可否詳說一下?”衛立煌好奇的問道。

“現在晉西南等地你的中央軍,再加上晉綏軍也得有30來萬,我們八路軍插進去實在不合適,也不方便指揮!

所以你的中央軍就得面臨日軍一到兩個師團的進攻,而我們八路軍則會在後方破壞日軍的補給線,順便牽制一部分日軍。只要你們能堅守住,等日軍補給困難就會主動撤退。

而且不瞞你說,我的指揮部接下來也會搬到晉冀交界的地方去,下面的八路軍也會分批前往河北等地,在那邊開闢敵後戰場。那樣敵人就會因爲腹地空虛,從前線撤兵回防,你這邊的壓力也就不會太大。

也正是因爲如此,我目前手上的兵力也不多,正面幫你估計不會太大,我會從其他方面幫助你的部隊。

我能做的也就這些。”

雖然衛立煌人不錯,但是讓李衛國把八路軍調到他們的隊伍裡去幫他們打鬼子,十有八九會被下面的部隊坑,他不傻!

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159章 西征(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82章 長征(三)第158章 西征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93章 東征(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159章 西征(二)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48章 平叛(三)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45章 五大召開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2章 汝城之戰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328章 天津(三)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87章 陝北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449章 後續(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74章 崛起(五)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4章 衝突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49章 後續(二)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3章 四一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
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159章 西征(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82章 長征(三)第158章 西征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93章 東征(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159章 西征(二)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48章 平叛(三)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45章 五大召開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2章 汝城之戰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328章 天津(三)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87章 陝北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449章 後續(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74章 崛起(五)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4章 衝突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49章 後續(二)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3章 四一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