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

“旅長!”天空中,正在駕駛飛機與日軍戰鬥機格鬥的馬寧,看見自己旅長的那架飛機被鬼子擊毀後,他雙眼爭得大大的,顯然不肯相信這是真的。

不過隨後發生的就讓他鬆了一口氣,甚至是驚喜。因爲在凌雲的那架飛機往下掉時,降落傘突然打開了,只見凌雲從飛機裡被彈了出來,算是保住了一命。

看見旅長沒事,馬寧心裡就放心了,不過隨後他就看見追着凌雲打的那架鬼子戰鬥機居然爆炸了。他也驚呆了,沒想到在損失這麼多架戰鬥機後,終於有一架鬼子的新式戰鬥機被擊落,他在附近找了半天都沒看見是誰擊落的那架鬼子飛機。

不過還沒等他仔細觀察就看見遠處又有十幾架97式戰鬥機衝了過來,後面還跟着密密麻麻的轟炸機羣,而他們這邊卻都被鬼子的零式戰鬥機給纏住了。

。。。。。。

“八嘎,怎麼回事?大木君的飛機怎麼會爆炸?”這邊剛剛擊落一架八路軍殲一戰鬥機的近藤,看見跟自己一較高下的大木所駕駛的飛機突然爆炸,他也很疑惑。

“報告,我們也不知道大木君的飛機爲什麼會爆炸,我們剛纔都沒有注意!”另外九個駕駛零戰的飛行員也很疑惑,他們剛纔都在駕駛飛機跟八路軍交戰,根本沒有注意到底怎麼回事。

只聽見‘嘭’的一聲爆炸,他們就看見了鬼子大木所駕駛的零式飛機爆炸了。

“八嘎,各機都注意點,支那軍隊的飛機有可能擊毀我們的戰鬥機!”不知道原因,近藤便以爲是八路軍的戰鬥機擊毀了那架零式戰鬥機。

“嗨!”看見八路軍的戰鬥也不是一無是處,其他九個小鬼子心裡也都有點沉重,看樣子之前的戰鬥太隨意了,爲了不重蹈覆轍,他們便更加小心了。

其實近藤想歪了,當時被鬼子大木所追的那架飛機,在大木的飛機爆炸前就被擊毀了,雖然那個八路軍飛行員跳了傘,但附近並沒有八路軍的飛機以及防空炮,飛機不可能是被八路軍擊毀的。

當然在戰鬥結束之後,近藤並沒有把這件事具體經過給彙報上去,只是說大木的飛機不小心被八路軍擊中,當場爆炸了。也正因爲這樣,日軍一直不知道他們的飛機有個致命的弱點。

小鬼的零式戰鬥機,說實話的確是一款在二戰前期非常出色的艦載戰鬥機,但是其弱點也是致命的。由於鬼子的零式戰鬥機性能,是通過降低機體的重量來達到的,所以結構強度上有着很大的問題,在高速飛行的時候極容易解體,以及發動機容易熄火的問題。

剛纔鬼子爆炸的那架零式戰鬥機,就是在俯衝追八路軍那架戰鬥機期間,雖然擊毀了八路軍戰鬥機,但自身的速度嚴重超過了其最大速度,直接在空中解體導致爆炸。

這個致命的缺陷日本人現在也不知道,所以對於剛纔那架飛機的解體,他們都以爲是被八路軍給擊中了。

而這時轟炸機羣以及那18架給轟炸機護航的97式戰鬥機的趕來,極大增加了鬼子的實力。而且轟炸機不僅能利用機載機槍給鬼子的戰鬥機支援,還能趁機投放炸彈,分散八路軍的注意力,讓他們首尾不能兼顧。

當然,不一會兒,鬼子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爲八路軍再次出現了援兵,約30架戰鬥機從東方飛來,那是從潼關機場起飛的戰鬥機,它們的目標就是正在投放炸彈的鬼子轟炸機。

空中的戰鬥規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激烈。西安城有着一些外國人存在,不過基本都是記者和學者,那些記者則是用着相機開始記錄着天上爆發的大規模空戰。

他們都是歐美人,雖然因爲種種原因來到中國,但是他們大多是同情中國。不過此時在西安看見如此大規模的空戰,他們也驚呆了。

在他們的認知中,中國一直是雖然面積大,但是實力很弱,應該造不了飛機纔對,更別說爆炸大規模的空戰了。以前雖然聽說過以及見到過八路軍的飛機,但是要麼一些規模大點的不在戰場,要麼親眼看見的規模不大。

這一次不一樣,雙方的飛機加起來都有200架了,這麼大規模的空戰,他們很難想象會在中國戰場上出現(諾門坎不算,那是蘇日的戰鬥)。

。。。。。。

天上的戰鬥越來越激烈,日軍的轟炸機到來,更是牽動了翟作軍、李忠等一衆警衛員的心。但是兩位領導卻是絲毫沒有迴避的樣子,而是繼續在那用着望遠鏡觀看着空中的戰鬥,包括那一架零式戰鬥機的墜落,也都看見了。

“李忠,命令城裡的部隊,務必給我到剛纔天空中日軍墜落的那架新式戰鬥機!”李衛國放下望遠鏡一臉高興地對着旁邊的李忠吩咐道。

“是,首長!”

看着出門而去的李忠以及一臉高興地李衛國,主席也有點好奇了,“衛國,那架飛機值得你這麼高興?”

“主席,這肯定得高興啊!我也沒想到鬼子居然會有這種新式戰鬥機墜落,雖然可能已經面目全非了,但有一個殘骸也算意外之喜,說不定我們的技術人員能從其中找到一些好的技術,提升我們的戰鬥機性能!”

雖然殘骸的幫助不大,但總比沒有好。完整的飛機,李衛國知道很難,歷史上二戰前期,盟軍都不能俘獲一架完整的零式戰鬥機,要不是後面意外得到一架,說不定零式的神話還沒有那麼快終結。

除此之外,他心裡還在想等戰鬥結束,一定要好好表揚那位把這飛機打下來的飛行員。不過他不知道的是,當他後面在問及相關的人員時,都說沒有朝那架戰鬥機開過火,更別談擊落一事了。

也正是因爲這件事,李衛國纔想起零式戰鬥機的這個弱點。也正是有了這個弱點,讓以後的戰鬥中,零式的風頭才稍微得到了點遏制,比之前一邊倒的結果強了不少。

“哦!那倒真的算意外之喜!”聽到李衛國的解釋,主席便笑着說道。

。。。。。。

西安城上空的戰鬥仍在繼續,在日軍轟炸機出現後,八路軍裝備的88mm防空炮也突然都開火起來,他們的目標就是那密密麻麻的轟炸機。

而在西安爆發空戰的時候,遠在長治的八路軍前線指揮部卻也在召開緊急會議。他們商討的事情不是華北地區現在進行的那些戰鬥,而是剛剛得到的消息,西安正在遭遇大規模的空襲。至於商討的內容就是:要不要讓第三航空旅會去增援西安!

對於是否去增援,八路軍前線指揮部以及航空第三旅的將領都各執一詞。

有人認爲應該去增援,第三航空旅有着近百架飛機,若是西安面臨進攻還不去增援,時候中央肯定會怪罪,這些都是前線指揮部的一些將領的看法。

反對的主要是第三航空旅的將領,理由很簡單,航程不夠!因爲長治、晉城的兩座機場,隔着西安超過500公里,能飛過去卻飛不回來。

但對此表示質疑的代表則是提出,飛過去直接在西安的機場降落,加滿油再飛回來不就行了!

“好了都別爭了,再爭下去,西安那邊都要打完了!”聽着雙方不斷的爭吵,彭得淮實在受不了了,便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大聲的說道。

而聽到彭得淮的不滿,衆人便停止了說話,副總司令發飆,那可不是鬧着玩的。現場就這麼安靜了下來,一個個都睜大了眼睛看着彭得淮,看這位副總司令要說什麼。

“這麼一個問題,你們這麼多人爭了半天都整不出來結果,還把指揮部搞得烏煙瘴氣,有意思嗎?”只見彭得淮舉起他的右手,來回地指着眼前的衆人,毫不客氣地說道。

他的脾氣之爆,這些人可是早就體會過的,不用說現在他們又被罵的狗血淋頭。

“老彭,消消氣!他們也是好心,只是見解不同而已!”一旁的徐向淺之前沒有參與討論,跟彭得淮一樣在一旁聽着兩撥人的爭論,這會兒看見彭得淮生氣了,便起來勸誡道。

“哼!”看見徐向淺站出來說話了,彭得淮這才坐在凳子上消氣去了。

“劉旅長,我聽你說飛機航程問題。我想問問日軍的戰鬥機航程都是多遠?”劉伯成突然開口問着劉亞摟,他只是一個步兵的指揮官,對於飛機這高大上的東西不怎麼了解。

“日本的飛機主要是97式戰鬥機,這飛機我們以前繳獲過,航程不算太遠,航程只有800到900公里。這樣算下來它的作戰半徑最大在300公里的樣子。

至於日本人的新飛機,數據不詳,我也不知道具體情況。轟炸機一般航程都遠。”劉亞摟雖然不知道劉伯成想要幹什麼,但還是把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老劉,你想到什麼了?”聽見劉伯成的問話,彭得淮突然問道。

“我還真想到一點!你們過來看,我們若是以西安爲半徑,畫一個半徑300公里的圓圈,你們發現什麼問題沒有?”

只見劉伯成,拿着一個作圖工具,在牆上掛的那幅地圖畫了一個圈,並問着周圍站着的衆人。

“老劉,你是說機場問題?”徐向淺眼前一亮,突然問道。

“沒錯!大家都知道,以前鬼子進攻西安的飛機大多是從運城出發。現在運城已經被衛立煌的中央軍佔領了,日軍想從這裡起飛飛機就難了,而晉東南除了運城也就臨汾以及在北邊的太原有着機場。

但是有一個問題,若是真的像劉旅長所說,日軍的飛機作戰半徑只有300公里,明顯日軍的飛機不可能從臨汾等地起飛。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日軍的飛機肯定是從這個圈子內的某個我們不知道的機場起飛的,而這附近只有侯馬等地是在日軍的控制之下。

我懷疑在這附近肯定有一個飛機場,供這些日軍97式戰鬥機起飛降落的。

我們現在去西安需要一個小時才能達到,但我們去侯馬這裡,飛機不到半小時就能到。等我們趕到西安的時候估計戰鬥都結束了,但我們可以在日軍飛機返航後,擊毀鬼子的機場,最好是等日軍飛機降落後,我們在出擊。”

只見劉伯成,站在地圖面前,有條有理的說道,衆人一聽也覺得很不錯。

“劉司令,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是記得在侯馬有着以前閻錫山修建的一個臨時機場(杜撰,勿究),不過後面荒廢了。日軍若是真的只是臨時停靠飛機,肯定不可能現去修建一個,他們只需要把這個廢棄的機場修繕一下就可以投入使用。”

對於晉西南比較熟悉的薄一玻,突然插話道。

“真的有機場?在什麼位置?”彭得淮一聽真有,便立馬追問道。

“報告首長,機場在侯馬城以東10公里的一個山谷裡!”薄一玻在地圖上指着道。

“好,那就用劉司令的這個建議!劉旅長你也聽見了,現在你就下去做好準備,等日軍在西安的戰鬥結束並返航後,也就是你們出動的時候!”彭得淮大聲地命令道。

“是!”

聽到彭得淮以命令的形式,劉亞摟就沒有提出反對意見,而是在回答之後,就離開了會議室,去給部隊下達作戰命令去了。

劉亞摟的第三旅,將會給鬼子帶來一個大驚喜。

。。。。。

糾正一下前文的一個錯誤,不是蒲城的臨時機場,我記錯地名了,應該是侯馬比較符合,錯誤的我明天會讓編輯修改!

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65章 大撤退(五)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114章 歸程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199章 東征(九)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08章 諜影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39章 在襄陽(二)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95章 入川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32章 boss出現第34章 衝突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91章 東征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4章 衝突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38章 到達襄陽第74章 崛起(五)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63章 大撤退(三)
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65章 大撤退(五)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114章 歸程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199章 東征(九)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08章 諜影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39章 在襄陽(二)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95章 入川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32章 boss出現第34章 衝突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91章 東征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4章 衝突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38章 到達襄陽第74章 崛起(五)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63章 大撤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