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東征(十)

“閻長官。。。。這是趙參議發來的電報!你要不要看一下?”此時的火車上,一個晉綏軍軍官神色有點慌張的來到閻錫山面前,吞吞吐吐地說道。

“趙參議?次隴(趙戴文的字)沒事吧?電報裡說什麼?”此時的閻錫山沒有注意看自己下屬的表情,他現在只是想趁快到太原,在聽到自己的軍師從太原發電報來了,趕忙追問道。

之前閻錫山非常的懊惱,逃走的時候太匆忙,連趙戴文都沒顧及上,把其扔在了太原,現在其發來電報,說明人沒事。

“趙參議說共匪已經撤離了太原,不過。。。。”

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個軍官就是不敢念後面的電報內容,一直吞吞吐吐!

“怎麼不繼續念?把電報給我?”見自己的副官在那吞吞吐吐就是不念電報內容,閻錫山也急了,直接搶了過來自己看。

旁邊的人注意到,閻錫山開始還只是着急,結果看了電報後,臉色越來越難看,“共匪欺人太甚了!”說完,閻錫山就暈倒了。

“老漢!老漢!”

“百川!百川!”

“閻長官!”

。。。。。

頓時車廂裡出現一片混亂,喊叫聲此起彼伏,而一些有心人也拿起了掉在地上的電報,看着電報上的內容都驚呆了,難怪閻錫山會暈倒。原來電報上內容就是敘述這幾天紅軍佔領太原所幹的事,特別是聽說搬空了府庫以及軍械庫等,後面還統計了出了大概損失至少數百萬銀元。

閻錫山摳門是出了名的,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份用,這一下損失這麼多,難怪閻錫山會氣得暈倒。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就是紅軍沒有在太原城亂來,也沒有去碰銀行這些。

從紅軍撤離太原之後,劉伯成、彭雪楓率領的紅軍開始在山西中部、山西南部到處帶着中央軍溜圈子,然後趁着中央軍的不注意,再揮師西撤,在紅八軍、紅十軍的掩護下,回到了陝北。

此時的陝北一片忙碌的樣子,十萬紅軍上下都很高興,這次東征雖然付出了一點代價,但是收穫頗豐,那足夠裝備近十萬軍隊的武器,還有那些龐大的物資,都讓東征軍上下都沒合攏過嘴。

“總指揮!”

只見彭雪楓、劉伯成二人帶着他們的軍隊勝利歸來了,雖然風塵僕僕,不過也難掩其臉上的喜悅之情。

“兩位辛苦了,這次東征,我們算是大勝而歸,所有將士都有功,我已經下令讓後勤給你們準備了豐盛的飲食,你們休息一會兒,好好吃一頓。這些天你們都辛苦了!”

兩個人各自率着近兩萬人的軍隊在山西牽着中央軍以及晉綏軍的鼻子到處走,爲運輸隊的成功撤回陝北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這些天的戰鬥中,兩支軍隊戰果也是頗豐,共計消滅了一萬多人,發展了不少游擊隊,以及建立很多縣鄉級蘇維埃政權,發展了黨的地方組織。

“總指揮,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我們的部隊有些損失,我們帶回來的那些青壯是否可以給我們補充一些?”

只見劉伯成開始還很認真的說道,結果忽然話鋒一轉,笑着找李衛國要兵員了。

“你們放心,你們損失的,我們都會給你們補充回來的,但是這些帶回來的青壯,沒有經過我們入伍培訓,暫時還不能給你們!

你們把各自的損失報上來,徵兵處那邊會根據你們的隊伍缺口,給你們補充的,你們就別擔心了!”

見劉伯成想要兵員補充隊伍,李衛國便笑着解釋道,現在紅軍的情況是不允許下面的部隊私自擴軍的,需要補充的兵員,需要這些部隊上報給專門負責徵兵的徵兵處。然後徵兵會去核實,然後才把新兵訓練營的新兵發派到各個部隊去。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削弱各個將領的一些權力,不然你一個團,招了一個師的部隊,是按師的編制給你發武器這些,還是按照團的編制發?若是全面抗戰爆發後,這個肯定會變通,但是現在不行,一切都得按規矩來。

“那就麻煩總指揮了!我們回去就把損失上報上來!”

。。。。。

“主席,這是衛國發過來的電報,我們這次東征賺大了!除了獲得那麼多物資武器外,還招收了數萬人過來投靠我軍,而且還在山西不少地方組建了游擊隊,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蘭州,周恩萊拿着李衛國發的東征大勝而歸的電報來到老毛家裡,臉上那股高興的表情,難以掩飾!

“是嗎?東征大軍都已經回來了?”

此時的老毛正在自家的院子裡的涼亭裡叫着自己的小兒子毛岸龍學習呢!毛岸龍,老毛與楊開惠的三兒子,今年滿十歲了,現在在蘭州紅軍第一小學讀書。

雖然他是老毛的兒子,但是在學校教書的那些老師,可不管這是哪個領導的孩子,該怎麼教怎麼教。這不毛岸龍在學校的因爲成績問題,被老師給責罰了,回到家裡,老毛趁着正好有空正幫其補習功課呢!

至於老毛的大兒子、二兒子,由於年齡還不是很大,想要在根據地學習一年的俄語,年底就會一起送到蘇聯去留學,同去的還有不少由之前川陝鄂根據地培養出來的學生,包括徐向淺以及惲代英等人的子女也會前去。雖然李衛國也想把自己兒子送去鍍鍍金,可是年齡太小,大兒子也才8歲,要去的話也是二戰結束再說吧!

這些學生現在已經正在篩選,第一批擬定的是500人,涉及很多專業,他們將在蘇聯待3到5年不等,有的可能還會更久。除了那些官二代,剩下的人才是西北根據地工業的希望,也是未來共和國工業的希望。

見周恩來過來,老毛停下了手中的活,讓自己的大兒子過來輔導自己的弟弟。

“岸龍這是怎麼了?你還親自教他?”

看着老毛之前乾的事,周恩萊不禁有點好奇,便笑着問道。

“能怎麼?學些不認真被老師給批評了,不知道他上課幹什麼,學的東西大都沒記住,我這不給他補補功課嗎?

對了,你說衛國他們回來了?”

老毛也是有點尷尬的說道,自己的兒子學習不認真若是被傳了出去還不知會被別人怎麼說呢。

“對,東征軍都安全撤回了黃河西岸,這次的收穫不少啊,相當我們幾個月的稅收了,太原還真是有錢,要不是不能動銀行,收穫還會更多!”

周恩萊來這裡是有正事,也就不再提對方的家務事了,而老毛也是周恩萊遞過來的電報內容吸引住了。

“收穫是不少,就按衛國所說的,讓劉伯成的第三軍團駐紮在延安,防止中央軍以及晉綏軍西渡黃河。”

“是!”

。。。。。。

跟紅軍這邊的喜氣洋洋不同,山西的國民黨軍隊就截然相反。

5月初,陳誠率領中央軍來到了太原,此時的太原沒有戰後的那種蕭條,依舊一片繁榮的樣子,但是此時的晉綏軍上下都是死氣沉沉,毫無鬥志。

不止晉綏軍,連中央軍的士氣也有點低落,不過比晉綏軍的慘敗導致士氣大減要好不少。

這次紅軍東征,先不說那些經濟方面的損失,就拿軍隊的損失來說,晉綏軍一共損失了4萬人,其中近三萬餘人被俘,中央軍則是損失了近萬人。而紅軍那邊他們雖然不知道具體數字,但是整個戰爭損失不到一萬,而且他們還帶走了幾萬的俘虜,那些人訓練一下就是就是合格的士兵。

中央軍其實損失並不大,主要是被紅軍戲耍慘了,追了很久沒追上,想過黃河,又被紅軍給打回來。而晉綏軍不一樣,不僅損失巨大,而且士氣也是大跌。

戰爭結束後,晉綏軍參與過戰鬥的師,沒有一個師還是滿編,有幾個師直接被打的損失過半,這恐怕是中原大戰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

此時太原城門口,閻錫山帶着山西一衆軍政商要員正在那恭敬地等候着,雖然剛剛經歷過大敗,但是閻錫山還是準備了比較隆重的迎接典禮,那些該有的鑼鼓、鞭炮這些都有。

“百川兄!好久不見!”

只見陳誠帶着自己的部隊出現在了閻錫山等人面前,陳誠伸出帶着白色手套的手,伸向閻錫山,熱情地說道。

“辭修賢弟,好久不見!這次共匪爲亂山西,多靠你率軍幫忙啊!閻某感激不盡啊!”閻錫山雙手緊緊地握着陳誠的手,感激的說道。

“百川兄,你客氣了!共匪是黨國的心腹大患,陳某也是奉委員長的命令前來圍剿共匪!”

“行,都是爲委員長效力,都是一家人。走,我們進城在慢慢敘舊,商量如何對付共匪!”山西畢竟是閻錫山的地盤,陳誠作爲客人,閻錫山不可能讓其站在城外吧,於是便熱情的拉着陳誠開始往城裡而去。

“不是說太原被共匪佔領過嗎?怎麼我看城裡一點沒有破敗的樣子啊?”

在陳誠身後,只見關麟徵對着旁邊的一個少將師長疑惑的說道。此時的街道上,雖然因爲他們大軍進城出現了戒嚴,但是街道邊還是有着不少人行人,那些酒樓、銀行等都在營業,而且可以看見,那些酒樓裡還有不少客人在吃飯。

“誰知道,這羣晉綏軍也真能耐,這麼大的一個城都被共匪那麼輕而易舉的拿下,前面那個都狼狽逃到了陽泉,這晉綏軍哪像幾年前的樣子。現在都鑽錢眼去了,還打什麼仗。

不過我聽說,共匪可是把這位閻長官的家底搶了不少,別看他現在看着跟沒事人似的,估計心裡一直滴血呢!”

反正周圍的人都是他們中央軍,所以二人也不擔心自己的二人的談話會被晉綏軍的人聽了去。

不過這可以看出,這些中央軍可是對晉綏軍一點都看不上!充滿了蔑視的意思。

閻錫山把陳誠一行人接到了自己的府邸,並用着上好的酒菜給招待着。席間,飲酒的同時,閻錫山也不忘談談陳誠這些中央軍接下來的行動。

“辭修賢弟,不知貴軍打算什麼時候渡過黃河前去圍剿共匪呀?”現在的閻錫山就擔心中央軍耐着不走,也不想想之前要不是中央軍幫忙,估計他的太原也別想奪回來了。這纔剛把紅軍趕走,他就開始迫不及待的想把中央軍趕走了。

“百川兄不知道?我們進城之前,委員長命令賢弟我在太原成立晉陝綏三省剿匪指揮部,賢弟我出任總指揮,負責指揮三省軍隊圍剿西北共匪!”

陳誠哪不知道閻錫山的想法,委員長可是好不容易藉機會把勢力伸入山西的,怎麼可能說走就走。

在陳誠這麼一說,在座的山西軍政要員哪還不明白這個任命是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讓陳誠指揮這入晉八個師的中央軍,待在山西不走了。說的更明顯點就是,老蔣來山西搶地盤了,誰叫你閻錫山連個紅軍都打不過,老蔣不趁機把手伸進來,就沒機會了。

所以山西的軍政要員們都臉色大變,把目光都伸向了上首的閻錫山,看他怎麼說!

“是嗎?賢弟這是要高升了呀!閻某怎麼不知道這個任命啊,難道賢弟是在跟爲兄開玩笑嗎?”

雖然閻錫山的臉上還是帶着笑容,但是他的動作這些都有點不太自然了,他的擔心終於應驗了,自己雖然奪回了太原,但是主動權卻在慢慢丟失!

不好意思,下午看了一個綜藝節目,結果就沒來得及碼字,給耽擱了!所以這章就晚了點!抱歉啊!

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161章 西征(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62章 大撤退(二)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11章 夜襲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197章 東征(七)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12章 夜襲(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2章 汝城之戰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00章 東征(十)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
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161章 西征(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62章 大撤退(二)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11章 夜襲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197章 東征(七)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12章 夜襲(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2章 汝城之戰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00章 東征(十)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