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

宜生賢弟,這件事我也參與進來了,你就放心吧。這批貨是從北面通過船直接運送到我這來的,根本就沒過李鐵軍的防區,他除非漲了千里眼,不然根本不會知道這個事。”李家鈺保證道。

本來靈寶等地是李家鈺的防區,但是自從八路軍從潼關渡過風陵渡,進攻山西后,重慶方面就讓胡宗南把李鐵軍的76軍調到了靈寶,防備潼關的八路軍。這也有監督李家鈺的意思,畢竟之前李家鈺跟八路軍的一衆高層都有過聯繫。

至於李家鈺二人乾的事,既然就是從八路軍那裡買軍火了。他們的軍餉以及彈藥補給一直被蔣鼎文等人剋扣,養活下面幾萬人實在很困難,特別是彈藥,平均一個士兵都不到30發子彈,這要是日本人打來了,估計一場戰鬥就堅持不過去。

思來想去,他們就決定從八路軍手中購買一批彈藥,來緩解眼前的困境。拿錢買是不可能的,兩個人的防區有不少礦產,金銀鐵銅這些儲量不少。

八路軍的軍火庫堆滿了換裝下來的武器,漢陽造、紅四式步槍加起來都有幾十萬支,好的壞的都有。平時這些武器要麼是給後方的民兵作爲訓練用,要麼是給警察用,但也用不完幾十萬支,剩下的要是能換點東西再合適不過了。

正好李家鈺這些國民黨非嫡系部隊需要武器,兩家就一拍即合。其實李家鈺等人不知道的是,八路軍跟湯恩伯的部隊也有生意往來,賣的也是這些東西,不過卻是以日本人的名義向湯恩伯賣的。

聽到李家鈺的保證,傅作義顯然要放鬆了不少,想到剛纔自己所說,便道歉道,“其相兄,不是傅某不相信你,這件事的確有點敏感,我這也是確認一下。”

“我能理解。現在貨已經到了,就看宜生你怎麼把貨運回去了。不過我不建議你用船,畢竟你的防區對面都是鬼子,要是被他們發現了,那就不妙了。”李家鈺建議道。

“其相兄,貨只要安全到你這,我就能想辦法運回去,你就放心吧!不過看着我們這麼偷偷摸摸搞點武器彈藥,再想想胡宗南哪邊都開始有美式裝備了,真的有點不舒服。

同樣都是抗日武裝,我們這些非嫡系,都成了後孃養的了---爹不疼娘不愛,剋扣軍餉不說,武器彈藥也不按標準發。

看看湯恩伯,軍隊大幅擴充不說,還倒賣物資,聽說很多物資都是從南京等地運過來的,你想想這中間是怎麼回事吧!”傅作義想到什麼,不滿的說道。

由於這個時空駝峰航線比歷史上同時期的運輸量大了不少,又沒了史迪威在中間剋扣物資,所以運到西南地區物資也不少。雖然老蔣優先把運到的美械武器裝備給雲南的嫡系部隊,但還是有少量的美械武器運到了其他地方。

傅作義說的胡宗南部接受美械,是前不久,胡宗南部收到了一個步兵團的美械武器,雖然不多,但也讓其他部隊很是羨慕,起碼湯恩伯部都還沒開始。

其實這個時候運到中國境內的武器也都是輕武器,火炮之類的就只有迫擊炮、小口徑的山炮、野炮什麼的,至於大口徑榴彈炮之類的,還是別想了。滇緬公路一日不打通,這些重型武器就無法出現在中國境內,大口徑榴彈炮一門就是好幾噸重,駝峰航線上的運輸機可運不動。

“宜生老弟,習慣就好,老蔣重用他的黃埔系也不是什麼秘密了。誰讓他們是老蔣的嫡系,計算這個事被捅上去,上面也不會管,忍忍就好了,等後面日本人打來了,我看他湯恩伯會怎麼跟鬼子打。”李家鈺冷冷地說道。

“日本人要打來了?”傅作義一臉狐疑地看着李家鈺,不確定道。

黃河故道以北,現在都沒有國民黨軍隊的存在,對於北邊都什麼情況,傅作義也不是很清楚。可聽到李家鈺剛纔所說,顯然對方知道點什麼,他很疑惑對方怎麼知道日本人要打來了。

“不是很確定。前兩天對面送貨時,他們的人說平漢鐵路有很多火車南下,目的地就是新鄉,而車上拉的就是士兵。他們認爲,日本人可能對我們有想法,讓我們自己小心點,我昨天就派人去對面偵察了,不過人還沒回來。”李家鈺解釋道。

“大量拉着士兵的火車南下?肯定不是打八路軍,估計還真如他們所說,是衝着我們來的。不行,我得趕快回去讓人查查看,要是真的日軍打算進攻我們,對我們來說,並不算好事。”傅作義連忙說道。

在得知日軍可能南下進攻他們後,傅作義就急急忙忙的回了他的防區,至於武器彈藥則是讓人過兩天就來拉走。

看着走遠的傅作義,一旁的李宗昉也很疑惑,“總司令,這日本人真的會打過來?”

“我也不確定。雖然我們的防區跟日軍並不接壤,但要是真的打起來了,估計我們也會調到前線,讓下面的部隊做好準備吧!對了,把我們的那批彈藥分發下去,這樣即便打起來,我們也能有還手之力。”李家鈺吩咐道。

“是!我馬上就去辦!”

這次從八路軍買來的彈藥中,步槍子彈有260萬發,按照約定,李家鈺部能分到130萬發。李家鈺雖然統領三個軍,但其實47軍纔是他的部隊,14軍和17軍畢竟是名義上的中央軍,待遇這些比他的47軍好。

他的47軍實際上就兩個師,總人數還不到2萬人,這些子彈發下去,一個人也能分到幾十發,加上本身的彈藥,打幾場中等規模的戰鬥應該問題不大。

其實也正如傅作義所想,隨着南岸的國民黨開始派人去北岸偵查,很快就發現了很多不對之處。日軍的巡邏人數突然變多了,很多地方都有大量日軍出現,還有日軍也在開始修復黃河上的鐵橋,一切都證明着日軍將有大動作。

明眼人也知道這麼多日軍不可能是去對付八路軍的,從這裡進攻山西的八路軍並不是一個好的切入點。不打八路軍,又在修復黃河上的鐵橋,國民黨再傻也知道這是朝着他們來的。很快國民黨就得知消息,不僅新鄉等地出現大量日軍,湖北的日軍也有異動,超過三萬日軍在這些地方集結。

當蔣鼎文確認這個事之後,直接在辦公室大罵,罵這些日本人放着八路軍不打,打他的部隊幹什麼。不過他再怎麼罵都沒有用,因爲岡村寧次擺明了挑他這個軟柿子捏了。

不管蔣鼎文如何生氣,但隨着重慶的軍事委員會下達了作戰命令,他就得開始部署這即將到來的戰鬥。蔣鼎文心裡倒是不太擔心,在他看來日本人無非就是打通平漢線,打完了就會像以前的棗宜會戰以及豫南會戰一樣,恢復態勢。

他覺得不就是陪日軍玩嗎?反正他有40多萬軍隊,有的是時間,也不怕日軍。蔣鼎文看到八路軍都能把日軍打敗,他的軍隊更多,自然也能打敗日軍。

1943年2月底,新年剛過,日軍就發起了對河南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此次日軍出動了7個步兵師團外加4個混成旅團,一共17萬人分三路進攻河南國民黨軍隊。

北線一共4個步兵師團,2個混成旅團,指揮官是新任第一軍司令官吉本貞一中將,指揮的部隊以第6師團、第9師團爲主,加上第37、41兩個不滿編師團(幾個月前剛被打殘了)以及第5、第7、第9兩個混成旅團(前兩個從駐山東的第12軍抽調,之前被打殘的幾個混成旅團補充新兵後一部分調駐山東)、戰車第3師團,一共10萬人。

其中第6、9兩個師團集結於黃河鄭州鐵橋以北地區;第37師團集結於沁陽、博愛地區,做出由此渡過黃河的假象;戰車第三師團和第9混成旅團集結於汲縣(今衛輝市)、封丘一帶;第41師團和第5、第7混成旅團集結於開封、商丘等地。

南線,爲兩個師團外加一個混成旅團,以第三師團師團長高橋多賀二指揮,在應山(今廣水市)集結,北上進攻信陽國民黨軍隊。

東線只有一個師團,那就是日軍第65師團,在蚌埠集結。

與此同時爲了牽制八路軍,日軍關東軍出動兩個步兵師團、一個戰車師團,加上僞滿洲國第2師、步兵第4旅、4個騎兵團一共7萬多人大舉進攻外蒙。

而在河北、山東、察南、熱河等地,日軍聚集了超過10個師團的兵力,防備山西八路軍藉機東進。

看着日軍如此大動干戈,不僅國民黨方面愣了,八路軍方面也很驚訝,沒想到這次日軍不是找八路軍報仇,而是去進攻國民黨軍隊了。

。。。。。。

“有意思,你說這日本是不是故意找軟柿子捏呀,我們本來等着日本人來報復,結果對方卻不來了,反而去攻打國民黨軍隊。超過7個師團、17萬軍隊,這些蔣鼎文估計有得忙了,就看他能堅持多久。”

潼關,此時的李衛國正在視察風陵渡黃河大橋的修建。看到這封電報後,他也不禁有點好笑,沒想到日本人突然來這麼一手,倒還有點出乎他的意料。

“總司令,我感覺日本這是故意的。他們知道除非,他們肯把關東南調一半至華北,否則,根本不可能從我們手上搶回山西。前幾次作戰,他們都吃了很大的虧,幾個月前的那場大戰,日軍可是損失了近十萬人,自然得在國民黨身上找點自信。”一旁的李東笑着說道。

由於這才2月底,剛剛入春,這又是在黃河邊上,風也挺大的,兩人都是穿着厚厚的軍大衣。而他們眼前的黃河上面,不少工人也穿着棉衣在那努力的工作,有幾個橋墩都已經成型了,剩下的也都在灌澆水泥。

由於黃河這幾年都沒有結冰,所以即便是冬天,風陵渡大橋都一直沒有停工。幾百公里上游的柳林黃河大橋已經修建好了,不過鐵路兩岸的鐵路還在施工,所以鐵路橋還沒有正式使用,但是公路橋卻已經投入了正常使用,每天都有上千輛卡車和馬車通過這座大橋。

至於風陵渡這座大橋,因爲難度要比柳林的大橋更大,現在才進行到不到一半。對於這座橋,其實也有不少人反對,認爲離國民黨控制區太近,萬一以後對方給炸了,豈不是把錢浪費了。但通過討論後,還是決定修,暫時國民黨肯定不會來炸這座橋的,等後面真的翻臉了再說。

“有這可能。不過日本人也不傻,知道我們可能趁機對付他,居然在河北等地放了十來個師團,這還真不敢去進攻。之前四個師團六個師團就有點吃力了,去進攻防守的十個師團,還真有點危險。”李衛國看着日軍大兵囤積在河北等地,不禁笑道。

“說真的,開始我還以爲日軍是想對付我們,要是岡村寧次肯集結十個師團,我感覺山西還不定能全部守住。”李東現在根本沒有仗可打,待在後方都幾年了,所以沒事的時候就研究目前華北的局勢。

“那倒是真話。要是日軍真的十個師團一起來進攻,肯定不能寸土必守。最好是誘敵深入,在運動戰中尋機殲滅一部,硬打的話,太被動了,得不償失。老彭那都把計劃制定好了,可日軍卻不來打,,估計現在正鬱悶呢!”想到彭得淮可能會出現的反應,李衛國笑着說道。

“總司令,那外蒙呢?現在日軍可是大軍進入外蒙了!”一旁的傅忠突然提醒道。

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72章 崛起(三)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95章 入川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255章 相聚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99章 東征(九)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27章 天津(二)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2章 大婚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3章 北伐(二)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88章 陝北(二)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58章 西征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
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72章 崛起(三)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95章 入川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255章 相聚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99章 東征(九)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27章 天津(二)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2章 大婚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3章 北伐(二)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88章 陝北(二)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58章 西征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