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天津(八)

“日本人這次的確很慘,聽說他們在租界以及租界外的所有資產,包括日本人的家產都被沒收了。這次這些八路軍倒是賺爆了,那查抄的資產,數額絕對不小,日本人這幾年可賺了不少錢,可惜這一下都要給八路軍做嫁衣了。”

賈爾森也是幸災樂禍的說道,雖然挺眼饞八路軍的收穫,但是卻是沒有搶奪的意思。

別看他們英租界是全天津最大的租界,但是自從去年日本佔領了英軍軍營後,英租界的軍隊數量也就下降了,現在基本是警察維持英租界的治安。想靠那些軍隊乾點事,也很難。

“其實我有點擔心,因爲之前工部局來報說,說有一些市政府的官員逃到了租界,我怕那些八路軍會來要人!”

威廉想到那些對日僞軍下手非常狠的八路軍,他不認爲市政府人員跑到租界,八路軍會不知道。

“希望別吧,不然我們真的不好做!這些八路軍不是重慶政府實際領導的軍隊,要是對方採取強制措施,我們還真的沒法反抗!”

賈爾森有點尷尬的說道,現在的大英帝國早已不是曾經的那個大英帝國了。沒看見以前是英國小弟的日本人,現在都騎到英國人頭上了嗎,而且因爲德國的事,現在英國人也不想在遠東得罪日本人。

而就在此時,英租界入口,一支數百人的八路軍士兵來到了這裡,所有的士兵都帶着槍,槍上還安裝着刺刀,一絲血跡還能隱約看見。而看到這羣殺氣騰騰的八路軍士兵,道路兩邊的百姓都紛紛讓開,雖然八路軍不會傷害他們,但萬一誤傷了就慘了。

再到了租界入口,那些阿三士兵以及巡捕房的警察沒有讓這些八路軍進去,而是把他們攔在了租界外。見這些警察以及印度士兵不配合,數百八路軍士兵直接掏槍了,幾百條槍對着租界入口處的那些人。而在後面十數挺輕重機槍也調整好了槍口,並做出了進攻的態勢。

頓時入口處的氣氛非常的緊張,那些百姓也都躲得遠遠的,他們還以爲是八路軍要強行收回租界。而那些阿三士兵還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仗着有個好主子撐腰,對於八路軍的威脅視而不見。

但是巡捕房的警察則不一樣了,他們此時非常的緊張,心裡的忐忑也不禁表現在臉上,一顆顆汗珠順着額頭流下來。

由於賈爾森二人就在入口不遠處的樓上,也很快就發現了租界入口處的不對勁。而此時屋外的也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木質樓梯‘噔噔噔’的響着,顯然是有人來彙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報告總領事,大。。。大事不好了!”

只見一個白人着急的來到賈爾森面前,略微結巴地說道,顯然是比較着急。

“我們看見了,到底怎麼回事?是不是那羣印度人又得罪人了?”賈爾森下意識以爲是那些印度人的問題。

“是有點,但這不是主要原因。中國軍隊說他們要進租界抓市政府的溫世珍等人,但是那些印度軍隊語氣也不怎麼好,讓中國軍隊十分生氣,這就要打起來了!

中國軍隊下了最後通牒,兩個小時內若是不讓他們進去,或者租界不把溫世珍等人交出去,他們將採取強制手段,進入租界。”

那個英國軍官細細道來。

“該死的!真是怕什麼來什麼!”賈爾森低聲咒罵道。

“總領事大人,那現在怎麼辦?我們是否讓那些中國軍隊進來?”

“不能讓他們進,告訴他們租界是大英帝國的,他們若是進入,就是對大英帝國的挑釁,這後果他們承擔不起!”

雖然賈爾森也很頭疼,但是大英帝國的利益不允許被損害,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讓這些八路軍進租界的。不然他們進了之後,後面日本人也會現學現用,那樣租界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了,所以這個頭不能開!

“是!”

“總領事大人,你現在想怎麼做?”在來人走了之後,威廉問着頭疼不已的賈爾森。

“能怎麼做,通過重慶政府,向中共以及八路軍總部表示抗議,讓他們約束住自己的部隊,不然鬧成外交事件,大英帝國會考慮切斷對中國的貿易。”

賈爾森得意洋洋的說道,他之前就是這麼跟日本人說的,反正挺奏效。但也說明他們此時跟日本人的貿易很密切,不然日本人也不會那麼顧忌了,可見抗戰之處,英美等國是如果支持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

表面上他們在抗議,但實際上貿易仍在正常的往來,而且隨着日本對戰爭規模的擴大,很多物資進口呈上升趨勢。所以這些西方列強也就口號喊得兇,其實連"biao zi"都不如。

不過他們可能忘記了,對於中國的抗日戰爭,他們沒有提供援助,包括很多物資貿易都主動切斷,現在廣州也被佔領,中國的出海口也徹底沒了。當然英國依然有能威脅重慶政府的方法,譬如說,重慶政府存在英租界的白銀儲備。

。。。。。。

重慶,老蔣的家裡!

作爲有着軍統、中統兩大情報機構的他,在天津被八路軍攻佔後不久就立馬得到了消息。當他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人都震驚了,還是無比的震驚。

八路軍居然打下了天津?這尼瑪也太牛了吧!

其次他便讓人查是哪位八路軍將領乾的,才知道是彭得淮,於是他開始沉默不語。

對於彭得淮,他不陌生。這位共軍將領在8年前打下過他的長沙城,加上後面又是他率着不少紅軍找國民黨軍隊的麻煩。在他的心裡,彭得淮也是他的心腹大患,但對於他打下天津也能理解,畢竟有着一些經驗。

不過在瞭解事情大概經過之後,老蔣又沉默了。這八路軍運氣也太好了,居然能抓住日軍防守薄弱的時候,打下天津這座北方最大的城市,雖然只是市區。

然後他便一直接到有關天津的電報:

什麼八路軍開始出兵攻打附近縣城、鄉鎮!

八路軍已知數量不明的部隊,越過了滄石線,增援天津而去!

八路軍血洗日租界,控制範圍內的日僞人士很多被誅!

等等,一連串的消息,都讓他們反應不過來,看得他眼花繚亂。也幸好他沒心臟病,不然突然太激動,心臟病突發,這中國就得提前社了。

此時的老蔣站在窗前,靜靜地站着,以此來平復他的之前有點躁動的心情。而這時,他的得力手下,陳誠拿着一封電報悄悄地來到老蔣身後。

“委員長,英國駐華大使來電,希望我們知會中共以及八路軍,控制在天津英租界前的行爲。”

陳誠的話,輕輕地在老蔣身後響起。

“什麼意思?”老蔣眉頭皺着,他還沒明白到底怎麼回事。

“英國駐華大使說,八路軍打算強闖英租界,去抓躲在租界裡的以僞天津政府溫世珍爲首的一干漢奸,但是被英國人拒絕了,現在雙方正在對峙。

而且八路軍下了通牒,說是英國人再拒絕,就武力奪取英租界!英國人在天津實際沒多少可戰軍隊,都是一些印度士兵和中國人警察,所以應該是怕八路軍亂來,所以便鬧到我們這來了!”

陳誠細細道來,英租界對於他們的重要性,他們也知道,所以他纔對此事很是看重。

“娘希匹,這些八路軍也太胡來了,他們不知道英租界對國家的重要性嗎?馬上給周恩萊知會聲,讓他約束一下前線的八路軍,別在這個時候惹出外交糾紛!”

聽到陳誠的解釋道,老蔣也不禁罵了句髒話。不是自己人就喜歡給政府找事做,雖然租界他也想收回,但是在淪陷區英租界等的存在對着他們還是有不少好處的,起碼可以掩護他們很多情報人員的活動。

“好的,委員長,我這就去!”

。。。。

對於老蔣這邊的傳來的消息,周恩萊很驚訝,不過見陳誠那很嚴肅的表情,他也便知道事情不小,於是就向中央與八路軍總部發報,反應這個事情。

這中間沒耽誤多少時間,從賈爾森發電報到駐華大使館,再到老蔣給中共發電,最後中共做出決策,一共花了不到兩個小時。而天津那邊,在兩個小時後,八路軍士兵並沒有按照之前下的通牒那麼做,而是撤走了一些士兵,這讓賈爾森很高興,看樣子大英帝國還不是中國這種弱國可以挑釁的。

不過很快他們就高興不起來了,當天晚上,英租界發生超過三十起命案。幾乎所有逃入英租界的日僞大員,都死在自己家中,而且家裡的財物也被洗劫,據目擊者稱,一些兇手逃出了租界,而八路軍卻當做沒看見。

“shit!這些八路軍就是在挑釁大英帝國的權威,居然膽敢在租界行兇殺人!”

第二天一大早接到消息的賈爾森,早飯都沒吃就在那破口大罵道,這是不用想都知道是誰幹的。

不過賈爾森卻是說的不全對,昨晚的事情的確有一部分人是軍情局包括118師特戰小分隊乾的。但是三十多起命案,八路軍的人手也沒那麼多啊,有一部分是軍統乾的,不過卻是軍情局邀請他們一起幹的。

軍情局知道自己肯定不能全部解決那些目標,昨晚行動後,活着的人就會得到嚴密的保護,就會逃脫制裁,所以最後便跟軍統聯合了。對於之前一直敵對的兩個情報機構,晚上的行動便放下了敵對,聯合了一起。

對於跟軍情局聯合,軍統倒也沒有反對,反正後面的黑鍋也是八路軍背,他們還能趁機賺點經費,要知道那些漢奸可是很有錢的。

事後戴笠也把這件事給老蔣彙報了,並且承諾上交數十萬美元的繳獲後,老蔣沒有說什麼,但是事後卻讓戴笠撤掉了軍統天津站負責人。

。。。。。。

11月10號,彭得淮佔領天津的第二天晚上,獨立一師的增援部隊提前趕到了,兩個旅共兩萬餘正規八路軍。兩支部隊的番號是1旅、3旅,旅長分別是武庭(職位副師長,兼任的旅長)、倪志良。

值得一提的是,武庭是一位朝鮮人,而且他的一旅裡面有個團的士兵全都是朝鮮族士兵。這些士兵都是朝鮮共產黨從東北以及朝鮮國內找來的,陸陸續續有幾千人,最後李衛國專門給了一個團的編制。這個朝鮮團的番號是3團,一半的軍官是中國人,一半是朝鮮人,中國籍的基本把控了政委一職。

這是中共故意安排的,因爲中共打算武庭扶持爲未來朝鮮代言人之一(李衛國的說法,至於金大胖,李衛國讓東北抗聯給咔嚓了,罪名嘛---通敵,就長那漢奸樣,留着也沒啥用),這樣之後在日本投降後,中共在才能在朝鮮有話語權。所謂日本海(李衛國都給取好名,叫‘北海’)的出海口,纔會有希望。

因爲武庭是參加過長征,也是中共黨員,未來也能跟中共站在一方。這樣也可以打擊蘇聯在朝鮮的影響,因爲在李衛國的受益下,那些親蘇的朝鮮革命黨大多都‘戰死’了,只剩一些翻不起風浪的小角色。

不過武庭只是武將,文臣有一個,就是金斗泰,歷史上是延安派,他現在主要在負責朝鮮義勇隊。因爲朝鮮不少人,精通朝、日、中三國語言,是很好的宣傳隊,同時西北一些日語老師也多是朝鮮人。

。。。。。。

兩萬餘名八路軍正規軍的到來,讓彭得淮的底氣十足,而且武庭還是他的老熟人了!

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95章 入川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71章 崛起(二)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4章 安仁之戰第178章 營救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97章 東征(七)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183章 會師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3章 大撤退(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47章 平叛(二)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63章 大撤退(三)第95章 入川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11章 夜襲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
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95章 入川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71章 崛起(二)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4章 安仁之戰第178章 營救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97章 東征(七)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183章 會師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3章 大撤退(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47章 平叛(二)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63章 大撤退(三)第95章 入川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11章 夜襲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