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撤離冀中

“什麼代價?範團長請明說!”聽到範永明有條件,羅文慶雖然有點不舒服,但還是客氣地問道。

至於周圍的其他人,也都一副明白的樣子,就知道這麼多好東西,對方不會白給的,果不其然,要說條件了。

“別誤會,不是什麼大的代價,我就找羅參謀借幾個會開車的人,我想把那幾輛吉普給開走。”看着周圍的200師官兵臉色有異,範永明知道對方誤會了,連忙解釋道。

“哦,這個事啊,範團長,你能別嚇我們嗎?這沒問題,我們200師就不缺會開車的士兵,你要多少,我直接借給你。”羅文慶鬆了一口氣,並豪氣的說道。

“那就多謝了!”

半小時後,範永明就帶着部隊離開了這個小鎮,把爛攤子扔給了羅文慶,至於怎麼跟英國人還有他的上司解釋這個事,那就是他們的事了。跟着範永明一起走的,除了十輛卡車,還有六輛吉普車。

因爲他發現,這個吉普車特別好用,在這種地形都能開的飛快,所以他很喜歡。之前是因爲彈藥重要,就只要了一輛吉普車,現在有條件了,他肯定得多拿點好東西。

“羅參謀,這個回去怎麼交差,特別是這幾十輛坦克和裝甲車?”目送走範永明的部隊後,苗遠詢問道。

“跟師座肯定實話實說,至於英國人那嘛?我們就說是從日本人手裡搶的,我就不信英國人還能厚着臉皮要回去?”羅文慶不在乎的說道。

“是!”

雖然是虛驚一場,不過回師前,羅文慶還是讓一個營堅守這裡,別下一次真的是日本人來了,那就不好了。

不過羅文慶還是低估了英國人的不要臉,後面得知200師居然有不少英式裝甲車輛後,英國人還真跑來要,說這是英國人的東西,爲此遠征軍跟英國方面還鬧了一些事出來呢。

不過戴安瀾卻覺得沒什麼,正是有了這些坦克,戴安瀾組建了一個裝甲團,爲後面的東籲保衛戰做出了不少貢獻,也擊毀不少日軍戰車。至於後面跟英國人扯皮就扯皮,反正先用了再說。

。。。。。。

緬甸的戰役一直在持續,林標的南洋縱隊也開始全面出擊,到處襲擾日軍、泰軍、緬甸獨立軍以及越南殖民軍等控制的地方。不過打出的旗號卻是各不相同,有南洋華人統一戰線,有越共遊擊隊,還有緬共、泰共遊擊隊等,包括一些民族游擊隊也有。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混淆視聽,雖然人多,但是在外人看來不隸屬於一個系統,這樣對於日軍來說,威脅就小點。不過這些游擊隊,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那就是南洋縱隊,但這個短時間內不會被外人得知,後面即便得知,也無所謂了,那個時候南洋縱隊已經很強大,有能力應付一切了。

遠征軍入緬作戰正如火如荼的時候,八路軍也在計劃進攻察哈爾,摧毀僞蒙軍政府,但是一件事情的發生卻打亂這個計劃,使其不得不暫時擱置。

其實事情也不是突然發生的事,而是經過長時間積累出現的,那就是冀中地區的反掃蕩。雖然日本人在山西遭遇失敗後,開始全面防守,但是在河北這塊核心統治地區確實仍然在對八路軍的根據地進行掃蕩。

冀中軍區是日軍掃蕩的核心地區,年前的幾個月,第十縱隊的部隊還能應付。但是隨着日軍後面加大掃蕩力度,還有八路軍方面缺糧少彈,加上一些失誤,造成冀中地區的反掃蕩形式愈加嚴峻,部隊損失也變大了。

年前的幾個月掃蕩,八路軍也就損失不到一萬人,但是年後這兩個月,損失突然增加,在幾次較大的作戰中,八路軍損失巨大,其中還有一個團的被日軍一個旅團被包圍,堅守數天後全軍覆沒。而且日軍的掃蕩手段也愈加殘忍,對於根據地的百姓,直接是屠殺,這段時間,羣衆都死傷數十萬人,出現了不少整村被屠殺的事件,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八路軍的反掃蕩。

八路軍的在平原游擊戰中,對根據地的百姓要求較高,若是羣衆基礎受到嚴重打擊,對於八路軍的反掃蕩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主席,冀中軍區的事情你怎麼看?”看着冀中軍區發來的電報,李衛國臉色凝重的說道。

他本以爲,冀中軍區雖然面對的掃蕩力度大,能夠堅持下來,但是他還是低估了日本人的行動。

“損失有點大啊,整團覆滅,這是抗戰以來,我們八路軍也少有的吧?”主席的臉色也不是多好,至於是不是因爲這個損失,還是因爲影響了他的計劃,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我的建議,讓他們撤出冀中地區,那裡已經不適合他們繼續待下去了,還不如回來加強我們手中的進攻力量。”李衛國突然破天荒的說道。

“衛國,這不合適吧?冀中軍區是我們花費了數年時間建立起來的,擁兵十來萬,根據地裡百姓衆多,這放棄了,對我們影響很大的。”主席還沒說話,一旁的王稼祥倒是發表了反對意見。

“衛國,你能說說你的理由嗎?”主席在那用手敲着沙發,沒有發表意見。

“我的原因也無外乎幾點。首先,冀中這個地方,我們之前看重的無非就是這裡的位置、人口以及其他因素,但是現在日軍對冀中的掃蕩力度很大,又對平漢線封鎖嚴密,我們的武器彈藥根本很難運送過去。越往後,他們的日子就越難過,損失也就更大,得不償失。

其次,現在日軍深陷太平洋戰場,雖然美國方面還沒有正式反擊,但是那邊肯定會吸引日軍不少兵力。我們現在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在華北戰場大做文章,這需要我們手上有更多的反制力量。

還有一點就是,在華北這邊我們動靜大點,日本人必定會去從其他地方調兵。黃河以南那是不可能的,那裡的日軍本就不多,現在國民黨開始接受大量的美援,戰鬥力也在恢復,日本人不可能從這調動部隊,除非他不肯要武漢這些重要地方了。

不從南方調兵,日軍只能從東北調兵,爲了防備蘇聯,那裡可是囤積了6、70萬精銳部隊。日軍若是從東北調兵,我們在東北的抗日武裝日子也就會好過點,我們的東北計劃也就能早日實施了。”李衛國緩緩道來。

東北計劃,是李衛國跟主席商量的一個比較大的計劃。現在美國人加入對日作戰,日本人肯定堅持不了幾年,日本人敗亡是必然的。

日軍一敗,中國也就面臨一個抉擇,是選擇共產主義,還是三民主義。若是八路軍以及新四軍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在抗戰結束後保守估計都能擁有200萬軍隊,國民黨肯定會更多。

而中共若想於國民黨爭奪中國的控制權,必須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實力。雖然現在中共的工業實力比國民黨強了不少,但是美國在其後面撐腰,而且軍情局也查到,國民黨方面也在開始利用美援建設工業,購買了不少機器設備,要是中共能把東北拿在手心,那就有了贏得勝利的把握。

現在日本人在東北建立一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他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日本本土,雖然都是一些基礎性的,但是對於中共來說卻是很需要,也很合適。

不過對於東北,還有着一個很大的阻力,那就是日本關東軍,這支在中國最強的一支日軍。中共若想拿下東北,就必須面對關東軍,最好是能把其調出一部分,這樣後面的壓力沒那麼大。

現在能讓關東軍南調的只有兩個戰場,一個就是國內的華北戰場,還有一個就是國外的太平洋戰場。太平洋戰場,中共無法影響,但是華北戰場,卻是能影響的。

中共若是想在華北發起更大的攻勢,就得需要軍隊,而且是武器精良的精銳部隊。冀中軍區那麼多人,自然成了一個選擇,現在剛好冀中地區的形勢糜爛,就正好有了理由。

“那你打算從何地下手?”主席問道。

聽到主席這個話,李衛國就知道主席已經答應了,他心裡也不禁竊喜,便說道,“自然還是按照計劃,從察哈爾下手,從這裡撬動華北戰場,利用我們在機械化作戰的優勢,打通前往東北的一條道路。”

“那太原等地的日軍怎麼辦?那裡有那麼多日軍,拿下整個山西不是更好嗎?”王稼祥着急道。

“稼祥,那裡的情況你也知道,雖然我們現在不是不能拿下太原,但是代價會很大,對於我們現在來說,這個損失不一定能承受得了。

我跟衛國的計劃是,對於太原地區,採取慢慢蠶食的方法,在其他方面多消耗點日軍後,再回頭收拾這裡的日軍。”主席笑着解釋道。

就在後方的軍事三人小組的討論下,這件事情就做出了一個決斷。很快一封電報,就從中央發出,通過前線指揮部發往了冀中軍區:經中央軍委商量決定,命令你部從現在開始商量撤出冀中根據地,在冀中根據地只留少量部隊繼續堅持游擊戰,其他的主力悉數在策應部隊的掩護下撤至平漢線以西。

這個消息可謂之突然,而且沒有與前線指揮部商量就做出了這個決定,也讓前線指揮部很是驚訝。不過雖然有點不滿,但他們還是遵照指示,把這個電報轉發給了冀中軍區,讓他們開始準備撤退。

。。。。。。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

齊從軍,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

一首陌生而又充滿知識青年浪漫主義色彩的歌曲在李衛國的辦公室響起,這讓外面的那些工作人員聽到也在議論紛紛。李衛國會寫歌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雖然寫的不多,但是寫出來的那幾首在一些會譜曲的音樂人才譜曲後,讓人聽着熱血沸騰的。

不過這一首,跟之前的明顯不同,辭藻很是華麗,內容更是引經據典,就是曲調有些不合適。不過他們也沒在意,畢竟總司令不會作曲,哼的調都是他自己編的,肯定不是很合適。

“你們聽,總司令又在作曲了!”李衛國辦公室外的一個參謀對着旁邊的人說道。

“還真是,就是不知道這首歌曲出於什麼目的寫的,聽着更像一首詩。”

“你懂啥,詩歌詩歌,爲什麼這麼叫,自古都是詩和歌不分家,你這得去好好學習學習了。”旁邊那人糾正道。

“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呢?在背後議論首長成何體統!”就在幾個人在那一般工作一邊竊竊私語的時候,一聲斥責的聲音傳來。

“任秘書長,總司令作了一首曲子,我們正在談論這個曲子呢!”那個參謀一看是出任中央秘書長的任弼時,便恭敬地說道。

“是嗎?我聽聽!”聽到是李衛國又有新作了,任弼時的興趣也來了,就不再指責這些下屬,而是走近李衛國的辦公室,聽到了李衛國正在窗前哼着小曲。

“好曲子,衛國,你這是又有新作了啊!”停了一會兒,任弼時便敲了敲開着的門,笑着說道。

“也就瞎哼哼,弼時,你這是有什麼嗎?”李衛國轉身看見是任弼時,便笑着問道。

對方現在已經卸任了八路軍政治部主任一職,專心主持中央的工作,照理說一般不會找自己,現在突然來訪,應該是有事。

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95章 東征(五)第182章 長征(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178章 營救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34章 衝突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48章 平叛(三)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71章 崛起(二)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368章 交易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182章 長征(三)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50章 後續(三)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89章 喜事降臨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1章 班底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249章 回蘭州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48章 平叛(三)第50章 起義前夕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234章 天津(九)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6章 明貶實升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60章 武漢起義(九)
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95章 東征(五)第182章 長征(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178章 營救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34章 衝突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48章 平叛(三)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71章 崛起(二)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368章 交易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182章 長征(三)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50章 後續(三)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89章 喜事降臨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1章 班底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249章 回蘭州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48章 平叛(三)第50章 起義前夕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234章 天津(九)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6章 明貶實升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60章 武漢起義(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