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

轟轟

此時的平羅縣縣城正遭受着鬼子近百門大炮的轟炸,其中還有大量的105mm榴彈炮,這是第十師團炮兵聯隊的那20門105mm榴彈炮。

一般鬼子的師團炮兵聯隊基本都是75mm的山炮或野炮,要是能裝備105mm的榴彈炮都是非常精銳的師團才裝備有,可見第十師團在日軍中的地位還是不低的。

此時八路軍都有城內外的防禦工事裡,躲避着這威力巨大的炮火,他們相信鬼子不可能就這麼一直放炮轟炸,你進攻還是得靠步兵。

“不得不說,這就是差距,鬼子師團的炮兵比我們一個軍都要強!”

此時38軍的地下指揮部裡,感受着這猛烈的猛的炮火,孫蔚如感嘆的說道。這不僅八路軍這樣,國民黨更慘,那些非中央軍的雜牌部隊,一個師都沒有幾門火炮。

現在八路軍一個師有着一個炮兵營,一個軍或(縱隊)也就一個不滿編的炮兵團。雖然說總的火炮數量加起來肯定比日軍一個甲種師團或者乙種師團多,但是質量上就差了很多。

八路軍的火炮都是以75mm口徑的山炮爲主,野炮數量都不多,更別說105mm的榴彈炮了。

“可不是,我還真擔心我們的防禦工事能頂住鬼子的轟炸嗎,聽說對面還有更大口徑的重炮。”

一旁的副軍長段象武說道。

他們所在的地下指揮部,頂上出去就是地面,但是此時上面卻是傳來陣陣的炮聲,地下室屋頂吊着的油燈也會是在東搖西晃,灰層也在不時往下掉。要不是這個地下室有着一個米多深,他們都懷疑這個地下室會不會塌。

“頂不住也的頂,我們的任務就是在鬼子的前進之路上插上一個大大的釘子,讓鬼子無法全力進攻銀川。”孫蔚如堅定地說道。

。。。。。

地面上,鬼子進行了十幾分鐘的炮擊之後,開始發起了進攻,還是老套路但也是屢試不爽的步坦協同戰術。這也是日軍能想出來的,也是運用的最好的戰術之一。

當初打下南京,他們就是先通過大炮,炸燬了南京的城牆,坦克在前面擋着,掩護步兵攻城。這個戰術是挺好,雖然鬼子的坦克有點薄,但是目前八路軍除了用坦克或者反坦克炮,其他擊毀日軍坦克的方法基本不可取。即便是a-19火炮,那是用來支援前線的,並不是專門對付坦克,畢竟有點大炮打蚊子的意思。

“師長,鬼子的飛機來了!”

就在李興中在指揮部隊反擊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出現鬼子的飛機,雖然數量不多不到十架,但也有點要人命。

“吩咐下去,都給我躲好點,給讓鬼子的子彈給打着了,還有防空機槍都給我開火,給我打他孃的。”

李興中看着遠處飛來的飛機,大聲的吩咐道。

“是!”

就在李興中也開始躲避鬼子的飛機時,很快天空就傳來鬼子的航空炸彈撕裂空氣的聲音。這是鬼子的97式戰鬥機,不僅有着機槍,還攜帶有幾枚炸彈,整個抗日戰場最活躍的鬼子飛機就是這個。

在之前跟國民黨打陣地戰時,鬼子就喜歡利用97式飛機的特點,先給中國軍隊的陣地投放大量的炸彈,然後就利用飛機的機槍盯着你的士兵掃射。

由於這是一款戰鬥機,那機動能力都是很強的。一般情況下股指會在投彈的時候就觀察下面部隊的情況,然後就開始俯衝利用機槍專門盯着你士兵多的地方,或者那些躲在並不安全的戰壕裡掃射。

這種情況下,下面的士兵很難躲開,因爲鬼子的子彈就像長着眼睛一樣,專門追着你打,這樣你的部隊就會出現大量的傷亡。當你的部隊出現混亂的時候,鬼子就趁着這個機會,直接衝了上來,一舉拿下以你的陣地,你的部隊就敗了。

此時的鬼子顯然就是這麼想的,不過他更主要的目的就是吸引八路軍的注意力,並殺傷八路軍,給步兵靠近八路軍的陣地製造機會。

日軍最開始發起進攻的地方,並不是城牆,而是城廂地區,就是因爲城內住滿了人,就在城外修建房屋,也是縣城的一部分,就是沒有城牆的掩護。

不過顯然鬼子想的很好,就在這幾架鬼子戰鬥機從天空中飛下來打算殺傷躲避在建築裡或者陣地裡的士兵的同時,周圍的建築之中,突然出現大量的子彈,直接朝着天空中的飛機掃去。

數量不少,足足有數十條由子彈構成的封鎖線,一步步壓縮着鬼子飛機的生存空間。並且鬼子的飛機往哪飛,只要在射程範圍內,那些子彈就跟了過來,讓鬼子不得不在發射子彈的同時,躲避這些纏人的防空子彈。

這是八路軍的37式通用機槍,隨着產量的提高,這款武器也開始大量的出現在部隊之中,不過現在由於戰鬥,參與綏寧會戰的幾支部隊則是優先裝備了這款機槍。

這款機槍一出,下面的部隊那叫一個喜歡,不僅比捷克式機槍好看了不少,而且通用性也特別強。此時的這數十挺機槍並不是他們部隊裡使用的的,而是經過改裝的防空機槍。

所謂的改裝,並不是改變槍支結構,而是爲了保護士兵的安全,在前面增加了一塊鋼板,用來在打飛的時候,擋住飛機發射來的子彈。

嗤嗤嗤嗤

“小鬼子,你大爺我就在這裡,你來打我呀!”

此時一個防空陣地上,一個40歲左右的八路軍士兵,握着那挺37式通用機槍,來回移動追着鬼子的飛機打。而且一邊打,一邊在那大叫着,顯然是能這麼追着鬼子打,感覺非常的痛快。

在他的發射下,那有着300發子彈的彈鏈,快速的在減少着,大量的彈殼在不斷地從另一邊掉出來,而地下則早是堆滿了黃色的子彈殼。

天空中,鬼子的飛機,也擔心被子彈打中,都在來回翻騰躲避。躲避中也在不停的反擊,鬼子機槍的的子彈,打着37式通用機槍的前鋼板‘啪啪啪’的響,很是激烈。

突然一架飛行中的鬼子戰鬥機,被打中,然後就冒着黑煙從天空中掉了下來,隨後就聽見一聲爆炸聲傳來。或許看到八路軍的防空火力有點強,鬼子也犯不着爲了擊毀一挺防空機槍就報廢他的飛機,所以在把子彈打的差不多的時候,鬼子的飛機就撤退了,剩下的戰鬥就交給了步兵。

此時地面的戰鬥,也已經打響。在鬼子距離着還有數百米的時候,八路軍的機槍就開始開火了,不能讓鬼子靠的太近,不然鬼子就有可能直接發起衝鋒,攻入他們的陣地。

八路軍的第一輪彈雨一打出去,最前面的鬼子就有不少直接倒在了路上。而在看到八路軍開火後,鬼子的輕重機槍也就開始搭建起來,對着遠處的八路軍開火。

而剩下負責進攻的那些鬼子兵,就躲在他們的坦克後面,讓坦克在前面擋住八路軍的火力。雖然日本人不怕死,但是他們也不會隨隨便便就去死,一般情況下他們也都認爲能不死則不死(當然不是投降、逃跑之類的)。

開始的時候,八路軍傷亡還不大,但是隨着鬼子越來越近,鬼子的槍法以及那隨處可見的擲彈筒給八路軍帶來了很大傷害。即便八路軍這邊也裝備了大量的擲彈筒和炮擊炮,但是日軍畢竟是老手,發射的炮彈精度很高,不少八路軍的機槍陣地就是被這樣摧毀的。

八路軍則是不斷的發起報復性炮擊,雙方就在這一兩百米的距離,就這麼你來我往的發起進攻與反進攻。

。。。。。。

就在平羅縣打響了銀川保衛戰第一槍的時候,此時的蘭州兵工廠則是正在加班加點的生產武器彈藥。因爲前線一直在催,需要更多的火炮,需要更多的子彈和炮彈,就連飛機廠那邊也被前線催個不停。

這是大會戰,是陣地戰,不是之前打得什麼運動戰、游擊戰,因爲現在八路軍固守的地方不能丟失,就逼着八路軍必須死守。但是日軍的火力那麼強,人數也不少,若是沒有充足的彈藥,八路軍拿什麼去守住這些城池。

作爲副總司令的李衛國,這兩更是親自飛往各大兵工廠、飛機制造廠、坦克廠進行視察,鼓舞工人的使勁,讓他們幹勁十足的生產武器,一切以滿足前線作戰的需要。

這段時間蘭州、萬源、漢中、西安、延安,都被李衛國跑了個遍,因爲這些地方都是重要的武器生產基地,這段時間他坐的飛機也是之前這幾十年做的最多的一段時間。

今天飛這裡,明天就飛那裡,即便是路過西安,他都沒時間回家看自己的妻子兒女。

蘭州兵工廠,新成立的火箭筒車間,裡面幾十個人正在忙碌,包括負責研製出z39式火箭筒的趙科長都在這裡幹活。

由於這款新出來的武器受到了李衛國的誇獎,加上前線也急需這款武器去對付鬼子的裝甲部隊,但是整個兵工廠的人員就那麼多,現在的這些人裡面都是廠長東拼西湊出來的。

雖然人手沒有想象中的多,但是趙科長也沒說什麼,他知道現在的情況,也犯不着因爲這個事去找李衛國。火箭筒重要,其他的武器生產也同樣重要。

拿句李衛國最喜歡用來鼓舞人的話來說,‘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難道就因爲人手不夠,他們就不生產武器了?顯然不可能。

別看趙科長現在很忙、很累,但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因爲這款武器的命名,讓他有着很大的成就感。這在兵工廠也是頭一遭,以研發人員的名字作爲命名武器,這就讓設計者的成就感十足,更能激發他們的設計激情

別看z39式40mm火箭筒的結構比較簡單的,但是生產起來卻也要花費不少功夫。雖然兵工廠也有着小鋼鐵廠,但是兵工廠使用的鋼材大多是鋼鐵廠提供的,他們會按照兵工廠的需求生產出合適的鋼材,交給兵工廠自己去深加工。

火箭筒的發射器,最重要的也就那根鋼管和炮彈,其他的都很好生產。所以在鋼管送來之後,趙科長他們就開始加工,然後把它製作成發射器的主架,後面再安裝打火器、瞄準器、肩扛的托架,在弄好後,還會在鋼管後面印上幾個字‘小心!噴焰!’。

因爲火箭筒發射的時候,後面都會產生大量的火焰,它是由於炮彈的發射藥燃燒產生的,並靠着這股推力,推動炮彈往前飛去。

由於沒有專門的生產線,所有機器都是臨時調配的,這麼短的時間建立一個新的生產車間顯然不現實。於是趙科長就親自設計一條臨時生產線,雖然簡陋,但他還是希望能以更快的速度以及更短的時間生產出來更多的武器。

每組裝好一支火箭筒,趙科長就非常的高興,雖然略顯粗糙,但是畢竟是他們努力生產出來的武器。而且他還親手把成品火箭筒,放進專門的木箱。

。。。。

“首長,你吩咐的任務我已經全部完成,而且我們還多生產出來10具發射器和200枚炮彈!”

幾天後,當李衛國再次來到兵工廠的時候,趙科長一臉狼狽,但是又很精神的對着他說道。此時他的臉上有着不少污垢,頭髮也是亂糟糟的,顯然也是這幾天沒少操勞,估計知道李衛國來提武器,臉都沒洗,就帶着武器來了。

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87章 陝北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450章 後續(三)第73章 崛起(四)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164章 西征(七)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14章 升職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28章 天津(三)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35章 天津(十)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298章 援助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
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87章 陝北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450章 後續(三)第73章 崛起(四)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164章 西征(七)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14章 升職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28章 天津(三)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35章 天津(十)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298章 援助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