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東征(九)

“總指揮,這是我們統計出來的物資清單,數量有點超乎我們的想象,我們的人手可能不夠!”

只見粟玉拿着一張清單來到李衛國面前,神色充滿了驚訝,估計也是被清單上的數據給嚇着了。

看着粟玉這麼驚訝,李衛國也好奇,便接過來看了一下,“噢,我看看!還真夠多的!”

只見上面寫着光從閻錫山等晉綏軍高官家中搜出來的東西就價值數百萬大洋,在西北實業公司的那些子公司搜出來的東西都無法用價值估量,更別說其他的了。

由於西北實業公司的那些設備大多是大型設備,而東征部隊也沒有卡車什麼的,實在裝不走,所以主要是把那些小型機器線給拆了再說,加起來的總數量還不到機器總數的四分之一。

當然數量最大的要數那些從軍械庫以及各個兵工廠搜刮出來的那些原材料物資。就拿武器來說,光仿的38式步槍都有3萬多支,79式步槍更是達到了5萬支,更別說什麼子彈、炮彈等其他東西了。反正是能運走的,紅軍打算都給運走。

特別是人,這兩天,紅軍在各個地方招攬了2萬青壯,各個兵工廠的技術人和工人也有2000多人願意或者半願意去根據地的。

雖然紅軍最後會給閻錫山留下大部分的機器,但是等他接手太原的時候就會出現各個兵工廠沒有人和原料來生產武器了。什麼鋼鐵、炸藥、銅等東西都被紅軍給盯上了,運到根據地這些東西馬上就可以變成武器。

“總指揮,這麼多東西怎麼運走?”

“這不簡單?拿着錢從太原城附近去把所有車輛收集過來,人手的問題也不用擔心,讓那些志願參軍的青壯,一個個都給我多背幾支槍,其他的物資全部裝車,我們得快點撤離太原,國民黨已經開始反撲了。”

原來,就在李衛國率軍佔領太原的這兩天,太原的局勢有了一些改變。其中呂梁的孫楚部隊被彭雪楓趕到了呂梁以北的方山縣等地,其他的幾股規模小點的晉綏軍要不就是被打散,要不就是被包圍。

遠在陽泉的閻錫山也在籌謀反攻太原,爲了奪回太原,閻錫山命令大同南下的那個師加上孫楚的幾個師,開始朝着太原快速出發。

除此之外,陳誠指揮的中央軍一共八個師也分成兩部分,開始奔赴太原。其中陳誠自己親自率領的五個師沿着同蒲鐵路北上,還有一股則從河北出發,經石家莊走正太線,直接奔往太原。

現在的情況就是中央軍有八個師、晉綏軍六個師十幾萬軍隊開始朝東征紅軍殺去,所以紅軍要想不被包圍,就得趕快撤離。當然爲了阻止晉綏軍以及中央軍利用鐵路運輸軍隊,李衛國讓騎兵部隊也炸了不少地方的鐵路,一般炸的都是隧道,影響不會太大,但是幾天內鐵路是沒法用了。

也就在此時,由太原出發,經文水、呂梁、柳林等地前往陝北的路上,一條貨運長龍正在前進,若是閻錫山看見這個情況,估計想死的的心都有了,那都是他的錢啊!

只見路上都是大車小車,甚至還有獨輪車,車上上面什麼都有,大到一門門火炮或者鋼鐵,小到手榴彈、子彈。

“霍州還沒拿下嗎?都幹什麼吃的!”

此時的陳誠正在破口大罵着自己手下的幾個師長,他率領的中央軍居然被紅軍給擋在了霍州,進攻大半天了,拿對方根本就沒什麼辦法,這能讓他不生氣嗎?

“總指揮,共匪仗着地勢,我們的部隊實在沒法展開,優勢也展現不出來,實在沒轍呀!”

下面的一個師長解釋道,爲了打退紅軍,他都親自上陣了,但是還是沒有任何進展。

就在此時,只見一個軍官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陳誠也停止了對剛纔幾人的責備。

“報告總指揮,我們已經拿下霍州!”

“什麼?這就拿下了?”

陳誠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剛纔他還在因爲進攻失敗在這裡訓斥部下,這纔過去不到半個小時吧,這就拿下了?

“報告總指揮,是共匪主動撤退了,前面的部隊詢問是否追擊!”

“主動撤退?走去看看!”

來到霍州城,一衆中央軍軍官雖然已經拿下了這裡,但是卻沒有一絲的喜悅,因爲不是他們攻下來的,而是紅軍主動撤退的。

而且壞消息還不止如此,拿下霍州後,才發現,前面的鐵路也是被毀了,城裡也是到處貼着抗日的宣傳紙。

此時內心最爲糾結的當屬霍州城的百姓,這不到十天,這個城池換了三撥主人,分別是晉綏軍、紅軍、中央軍。幾天的不斷戰鬥,也讓城裡的百姓一直在那擔驚受怕,白天都不敢出門,生怕被戰火波及。

在得知紅軍撤退,中央軍入城之後,這些百姓也不敢確定這些中央軍軍紀好不好,門都關的緊緊地。

“把這些妖言惑衆的標語都給我撕了!”

陳誠來到一個牆邊,撕下一張標語,對一旁地下屬吩咐道,只見他手上的標語寫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是!”

一時間,只見這些中央軍士兵便在那撕着標語,隨後地上便出現了很多紙條。在這些中央軍士兵看來,這些紅軍去哪找的這麼多紙,還有時間寫成標語貼這麼多,現在還得讓他們把這些撕了!

“班長,你說上面怎麼想的,現在日本鬼子都打過來了,我們怎麼還跟共匪打仗啊?”

只見一個正在撕的中央軍士兵對着一旁的自己班長問道,而且爲了防止被別人聽見,還刻意壓低了聲音。

“你小聲點!”見自己的士兵提這件事,這個班長看了一下週圍的情況,低聲警告道,“這個事情你別管,我們是當兵的,上面讓我們打誰就打誰,你這話可別讓別人知道了,不然沒好果子吃!”

現在到了36年,很多中央軍將領都開始更老蔣提議抗日,但是老蔣一直不答應,除了派一些部隊去延緩日寇的侵略速度之外,剩下的大部分部隊還是以圍剿紅軍爲主。

礙於老蔣的威嚴,下面的這些中央軍軍官還是在執行老蔣的命令,但還是可是看出,老蔣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已經越來越越來越不得人心。

就在國民黨軍隊反攻太原的時候,李衛國打算撤離太原這個地方了,紅軍也就要結束了太原五日遊,帶着他們的戰利品,高興地離去了。

“趙老先生,我們就要撤退了,太原城我也就換給你們了!老先生你在山西也是德高望重,在我們軍隊撤離太原,到閻錫山的部隊接管太原中間也有一個空隙期,所以我希望老先生出來主持大局,讓太原不會出現混亂。”

走之前,李衛國還得出來拜訪一個人,那就是趙戴文,這個在山西影響很深的一個老年人。

趙戴文,山西五臺人,閻錫山的同鄉,出生於1866年,早年加入同盟會,也是山西辛亥革命的領導人之一,後面成爲閻錫山的軍師、宰相,兄長。歷史上曾經官至山西省主席、國民政府內政部長、監察院長,民國以後山西軍政兩屆出生的人物無不是他的學生,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此次閻錫山狼狽逃出太原的時候,由於趙戴文年齡太大,已經七十歲高齡,移動不便,便留在了太原。

得知這位大boss在太原,李衛國率軍佔領太原後,沒有去騷擾這位老先生,只是中間去拜訪過一次,就談了談對於抗日的一些看法。別看這位老先生年齡不小,可是對於抗日還是很贊同的,對於李衛國的印象也還行,對於時局倒是看的挺準,就是在得知紅軍像土匪一樣把西北實業公司以及閻錫山的家都快給搬空之後,他的態度就不像之前那麼好了。

“李總指揮你放心,太原的事我會出來主持大局的,這畢竟是我的家鄉,我也不希望他出現混亂!”

只見此時的趙戴文是被一個30來歲的年輕人扶着的,趙老先生的表情十分平淡,他的心裡對於紅軍也不知道怎麼評價。

這紅軍在太原這幾天,除了佔領了閻錫山、楊愛源等人的家以及各個政府機關外,並沒有騷擾普通的百姓,軍紀也很好。可就是對於紅軍像土匪一樣在西北實業公司下面的兵工廠大肆搬東西之後,他的對紅軍的印象又變差了,在他看來西北實業公司就是他們山西人的,他也在上面傾注過心血。

“我知道老先生對我們紅軍的一些做法不滿,但也請老先生明白,我們紅軍現在跟晉綏軍是敵人,我們也是針對軍工物資的,對於太原的銀行等沒有亂來。

這就可以看出我們的誠意,我們完全可以把那些銀行給搶了,但是我們卻沒有,我們爲什麼這麼做,相信老先生不會看不出吧!”

眼前的這個趙戴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能影響閻錫山的一些決策,而且這個老先生有着一股禮賢下士的儒風,平時也非常平易近人。gcd的地下黨員,早就跟趙老先生接觸過,最重要的還是趙老先生旁邊的那個年輕人。

旁邊的那個年輕人是趙戴文的兒子趙宗復,他的另一個身份就是gcd黨員,這次東征很多情報都是由他傳出來的。畢竟情報局再牛,也不可能知道晉綏軍上層那些政策,但趙宗復不一樣,他的老子是閻錫山的軍師,知道很多東西,就這個身份,就能讓他獲得很多情報。

“貴黨的聯合抗日主張我還是很認同的,不過我就想不清楚,爲什麼你們要來進攻我們山西,這樣的話你們若想跟閻主任(閻錫山此事是山西綏靖公署主任,趙戴文是參議。)談有關抗日的問題,不是會造成麻煩嗎?”

趙戴文不知道是看見紅軍要走了,話也變得多起來。

“趙老先生,明人不說暗話,你認爲你們的閻主任,若是不把他打疼了,他會跟我們合作?更何況在我們根據地周圍有這麼一個大的反共分子,我們不教訓教訓,還真當我們紅軍是吃素的?

現在你也看見了,晉綏軍現在連我們紅軍都打不過,等日寇來了我看山西也會被他給敗送掉,這次就當給他一次教訓。那些物資就當我們的辛苦費,對了,閻錫山回來後,給我說聲謝謝,感謝他給我們準備了這麼多物資!”

李衛國也不再跟眼前的這位趙老先生墨跡了,在客套一番之後,便上了馬,跟着大軍一起撤退了。

“額,這什麼意思?這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堆爛攤子給我們,等閻長官回來我們如何交代?”

趙戴文旁邊一個50來歲的男子,看樣子應該是政府人員,在看着遠處的紅軍走了之後,在那抱怨道。

“陸董事長,別在這抱怨了,這是跟我們也沒關係,你去清點一下這次損失了多少,把結果給閻主任發過去!”

在聽見旁邊這位西北實業公司的董事長的抱怨,趙戴文淡淡的說道,然後就在自己兒子扶着的情況下,朝着太原城城內走去。

“趙參議?”

只見這個陸董事長趕忙追了上去,詢問一些事情。不得不說,趙戴文的確是德高望重,在他的出面下,太原城的局面沒有出現什麼混亂。

至於這個陸董事長,則是帶着西北實業公司的員工,開始輕點這次的損失,看着那些清點出來的數據,他都心裡直滴血。最後還是鼓起勇氣,給閻錫山用電報發過去了。

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95章 入川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64章 西征(七)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448章 後續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63章 大撤退(三)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12章 夜襲(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49章 後續(二)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197章 東征(七)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232章 天津(七)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73章 崛起(四)第199章 東征(九)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235章 天津(十)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235章 天津(十)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91章 東征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89章 喜事降臨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3章 北伐(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
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95章 入川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64章 西征(七)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448章 後續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63章 大撤退(三)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12章 夜襲(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49章 後續(二)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197章 東征(七)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232章 天津(七)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73章 崛起(四)第199章 東征(九)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235章 天津(十)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235章 天津(十)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91章 東征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89章 喜事降臨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3章 北伐(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