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武漢起義(六)

今天人身體有點不適,所以更新晚了,不好意思!!!

“我們走吧!”看着遠去的蔣先雲,李衛國也打算走了,這個武昌城已經不值得他留戀了,至於那些錢財一部分給了黨組織,給了蔣先雲50萬大洋,自己也留了80萬大洋。

估計天亮後明天城外的守軍就會知道武昌城只是一座無人防守的城市,不過當他們看到城內的一切之後,會有何感想。錢財被洗劫一空,軍械庫也被搬空了,至少汪精衛回來估計得氣死。這也不能怪李衛國他們做得絕,要是不把這些搬空,國民政府還不得用這些來剿滅李衛國等人,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更別說還不是道友而是仇人。

由於是晚上,對面漢陽也在李衛國控制之下,所以警備旅和27師(注:27師跟着李衛國走的是師長徐向前、黨代表惲代英、一團全部、二團長劉志單;至於副師長許繼慎兼任2團團長,與三團團轉畢世悌帶着2團與3團跟着蔣先雲南下,這也是考慮光靠工人糾察隊,恐怕無法順利達到湖南)的一萬多士兵乘着船並沒有被敵人察覺,反正至少漢口租界內的外國人不知道,武昌城內的起義軍走得這麼果斷。

“總指揮,你終於來了!”就在李衛國帶着部下在黑夜中坐着船達到漢陽時,早就在漢陽等待的王爾琢趕忙上前問候道。

“王旅長,你這情況怎麼樣了?兵工廠的事情進展順利嗎?”李衛國看了看前來迎接的部下,絕得很欣慰,看來自己不在兩個多月,下面沒出什麼問題。

此時到岸的船隻開始卸下搭乘的士兵,這些士兵快速的下了船,並把攜帶的武器彈藥也開始搬下船,基本都是井然有序的進行着,上了岸之後,便開始集合,根據上面的安排前往預定地點。而卸完士兵的船隻則由開始開往對岸,繼續去把對你的士兵運送過來。

“報告總指揮,我部現在已經徹底佔領了漢陽,敵三十五軍何健部已經沿着長江往上游撤退,敵三十五軍第二師則被林副旅長率領兩個團擋在了漢陽城外十公里處。還有兵工廠的事已經準備妥當,全都裝上船了,已經有一批船正在朝着襄陽開去。”王爾琢陪同着李衛國前往自己的臨時指揮部,也就是之前何健的指揮部,邊走邊給李衛國介紹道。

“好,命令你的部隊,趁着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儘快把物資給運送走,這可都是我們急需的。”李衛國邊走便吩咐道,這次起義他最想要的就是一個名聲以及漢陽兵工廠的人和物。

名聲在起義之後就有了,之前由於自己只是一個黃埔一期的畢業的,人微言輕,哪怕是後面手握重兵,在黨內的地位也不高,知道自己領導起義後,在黨內的地位竄竄往上漲,在黨內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至於兵工廠,那是沒辦法,自己新建的那個,雖然有了機器,但其他的什麼都缺,工人缺、技術人員更缺,不然也不會這麼勞心費力的搬空漢陽兵工廠了。

。。。。。

“報告總指揮,聶參謀長來電:

總指揮,我部在漢口與日本駐漢口軍隊發生衝突,雙方各有損傷,還請指示下一步行動。-聶榮臻”就在李衛國跟王爾琢等人商討後一步行動的時候,電報員拿着一封電報來報。

“什麼?又跟日本人衝突了?看樣子我這一輩的真的是跟日本人槓上了,去一次漢口就衝突一次。告訴參謀長對日本人別給我客氣,上次都還沒打爽,這一次一定要狠狠的打回來。”聽見又跟日本人衝突了,李衛國也是無語了,雖然自己以後肯定是跟日本不死不休,這倒好,人家還沒侵華,自己就已經先跟它幹起來了。

“總指揮,要不要再考慮一下,我們現在面臨着國-民黨的反撲,又去招惹外國人會不會不合適?”就在李衛國下了命令之後,惲代英先示意電報員先別走,勸李衛國再考慮考慮。

“考慮什麼,惲委員,你真以爲我們不去招惹外國人,他們就不會找我們麻煩嗎?現在要不就是武漢政府還沒有跟外國人談攏,不然他們的軍艦早就向我們開火了。若是沒有這次衝突還好說,現在跟日本已經發生衝突,就憑日本的那種小氣勁,就這麼放過我們,特別是我們這次已經武漢政府已經徹底撕破臉了。”李衛國覺得是時候給自己手下的人提個醒,別對外國人抱有希望。

“總指揮,就算你說的有道理,事情一旦鬧大,我們怎麼善後?”惲代英反問道。

“爲什麼需要善後?我們直接撤往鄂西北山區,難道日本人能把軍艦大炮開到那兒?惲委員從現在開始,你負責漢陽的事務,負責帶領第五旅以及第三旅還有27師第一團,掩護運輸隊伍的撤退。漢口的事我去解決。”李衛國說到最後,就沒有給惲代英插話的機會,直接給他下了一個命令。

在把漢陽的事務佈置好之後,李衛國帶着教導團以及警衛團的那個營趁着黑夜渡過了漢江。去漢口衝突前線了。

“衛國,你怎麼來了?”正在煩惱怎麼解決跟日本的和衝突問題時,李衛國帶着幾千軍隊感到了漢口,聶榮真以及第四旅旅長李東趕忙出來迎接到。

“發生這麼大的事,我怎麼能不管不問,現在怎麼樣?”李衛國問着最新的情況。此時第三旅的部隊正隔着一條街跟日本的軍隊對峙着,日本那邊也是特別有自信,就一個不滿編的大隊,跟數倍於己第四旅發生衝突沒有感到意思害怕。或許是在他們看來中國軍隊都是軟弱可欺,所以就沒有把眼前的這些第四旅的地方雜牌部隊放在心上。

“情況還行,就是日本領事館那邊特別強橫,要我們交出參與衝突的士兵,以及道歉並退出漢口。”聶榮臻十分氣氛的說道,軍人都有血性,日本那邊這麼蠻橫無理,他怎麼可能同意這麼苛刻的條件。

“日本這邊有多少人?火力如何?”李衛國思考了一下,看着對峙的前線問道。

“人不多,就一個不滿編的大隊,只有八九百人,不過戰鬥力真的挺強,槍法挺準,不過沒有重武器,只有幾門迫擊炮。怎麼?你是想?”雖然不喜日本,但對於日本軍隊的實力,聶榮真並沒有刻意貶低,不過看到李衛國的怪異表情,不禁問道,這傢伙不是想那個啥吧。如果是,膽子也太了點!

“沒錯,你覺得我們這一萬人能否吃掉眼前的這些日軍,佔領日租界?”李衛國突發奇想到,反正日本人不會放過他,還不如自己這邊狠點。

“衛國,你可要想好了?這事可不小!”聶榮真雖然有所懷疑,不過當李衛國親自說出來後,還是嚇了一跳。

“沒事,出了事我擔着!命令士兵吃掉眼前的這些日軍,佔領日租界,給我把所有日本的銀行、企業全給我搶了,敢反抗的一律槍決。”李衛國下大了一個非常瘋狂的命令,不過好在手下的士兵也不是孬種,對於李衛國的命令沒有多大牴觸,只是知道長官的命令就得去執行。

在命令下了之後,第四旅的士兵就包圍了日租界,機槍大炮也開始對着日租界瞄準,此時天也開始發亮了。這讓正在看戲的法租界的外交人員(這時候漢口就只有日租界以及法租界,其他的已經被收回了)感到很驚訝,這支中國軍隊膽子也太大了,這是要打租界。

“羅斯,你怎麼看?這支軍隊是要準備打日租界嗎?”法租界的一個白人通過望遠鏡望着包圍了日租界的第四旅,問着身邊的同事。

“比爾,你沒發現這支中國軍隊跟其他的不一樣嗎?更有紀律性,更有血性,我覺得日本這次踢到鐵板了!”被稱爲羅斯的白人笑着說道,對於日本人他可不報好感,一戰結束後,日本在華實力擴張的太快,讓其他國家損失不少,能有好感纔怪。這會看見由中國軍隊找日本人的麻煩,他巴不得日本被打疼點。

“但這對我們並不是好事,若是日租界被破,下一個就是我們法租界了。想想之前的英租界(19227年被收回,本文沒有描述),還不是被中國人收回去了。”被稱爲比爾的人擔憂道。

“放心,這支軍隊不是中國的政府軍,只是叛軍而已,你說的那種情況短時間不會發生,我們還是好好看戲吧!”羅斯看得比較開,就算租界被收回也跟他沒關係,那是本土政府的事,他現在就是想看看好戲。

“轟轟!”就在法租界兩人在那談話的時候,李衛國知道日本人夜戰比較強,所以在天一亮,就命令部隊發起了進攻,雖然日軍戰鬥挺強,但奈何人太少,防守不到全部要道,所以沒多久,第四旅的部隊就衝進了漢口日租界。

感謝書友“雷帝willy”“thk”的打賞,多謝你們的支持

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9章 空閒之餘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191章 東征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449章 後續(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9章 空閒之餘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8章 到達襄陽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73章 崛起(四)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450章 後續(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49章 回蘭州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98章 入川(四)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62章 大撤退(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92章 東征(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194章 東征(四)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434章 交易第112章 夜襲(二)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
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9章 空閒之餘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191章 東征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449章 後續(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9章 空閒之餘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8章 到達襄陽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73章 崛起(四)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450章 後續(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49章 回蘭州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98章 入川(四)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62章 大撤退(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92章 東征(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194章 東征(四)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434章 交易第112章 夜襲(二)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