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

“師長,我們賺大發了!裡面有兩個中將,一個少將!”就在盧冬生走進這個日本駐蒙軍司令部的時候,只見他的警衛團長從裡屋衝了出來,大聲地說道。

而此時的司令部裡,那些沒有自殺的日軍或者漢奸等正在被八路軍士兵給押着走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像岡部直三郎這些有膽量剖腹自殺。

自殺的一般都是軍人,有些人雖然穿着軍裝,但卻是文職人員,一般是電臺、參謀等職位,他們中間即便有血性的會選擇自殺,但總有人捨不得自己的這條命。

“真的?”聽到自己撈到了這麼三條大魚,盧冬生也很高興,要知道,目前整個八路軍擊斃的日軍中將也沒幾個,他這一下就撈到兩個,不管是死是活他這風頭是出定了。

“真的,不過都自殺了!”這個警衛團長可惜道。

“自殺了也是大魚,我們去看看!”

對於日軍的這三條大魚自殺了,盧冬生早有心理準備。畢竟都是將軍級別的人物,若是重傷被俘倒還有理由,沒有受傷而被俘,這在這個時候的日軍裡面是不可能出現的。

很快幾人就來到幾個日軍將軍自殺的地方,由於不在一個地方死的,所以他們每次看到的也就一具屍體而已。拿起地上的那個日軍中將的指揮刀,盧冬生很是喜歡,不過他知道這把刀,他是不可能擁有的,最多他能拿那把少將軍刀。

“把他們的屍體都收拾好,畢竟也不是一般人,別讓傳出去,說我們八路軍不尊重對手。”盧冬生讓幾把刀遞給了後面的警衛員,大聲地吩咐道。

“是!”

隨着日軍的司令部被攻破,以及日軍三位將軍的自殺,城裡的其他地方的日軍紛紛出現大規模潰敗,那些被鬼子脅迫的僞軍,此時也都紛紛投誠,向着自己昔日的主子開啓了槍。

而當聽到兩位中將已經自殺身亡,那些被包圍的日軍大部分都選擇了自殺,他們寧願去追隨他們司令官的腳步,也不會選擇投降。當八路軍衝上來的時候,發現那些自殺身亡的鬼子,也都很震驚,作爲士兵,這些都是優秀的士兵。

出於尊敬,對於這些人,八路軍沒有侮辱他們的屍體,而是選擇了好生安葬。

隨着這些人的紛紛自殺,城裡的槍聲也逐漸在減弱,知道當天下午,被日軍統治了數年之久的大同城,徹底沒有了反抗的聲音。

。。。。。。

“首長,前線急電!”

西安城外的一處軍營裡,李衛國正在練習槍法的時候,突然李忠拿着一封電報迅速地跑了過來,臉上也很是激動。

“什麼事?直接唸吧!”李衛國也沒太在意,不過也放下了手中的那支半自動步槍,結果旁邊人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漢,平淡的說道。

“是!八路軍前線指揮部來電,說賀老總率領第六縱隊、38軍一共7個師的兵力,在今天下午拿下了大同城。日軍駐蒙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中將、日軍第26師團師團長矢野音三郎、日軍駐蒙軍參謀長少將自殺身亡,日軍第26師團第26步兵團少將也被擊斃。

此戰我軍士兵共犧牲26329人,受傷42585人。擊斃日軍14582人,俘獲578人;擊斃僞軍5240人,俘獲僞軍2512人,僞軍反正2784人(中途死了一些,歸算在擊斃裡面)。”

這些只是大同的戰報統計,整個晉北、綏東的戰報統計還沒出來,想來比這數據要大。起碼日軍的傷亡增多了,八路軍的上網也同樣增多了,想來也是因爲打了這麼久的大同終於被拿下了,所以前線指揮部才把這個戰況統計率先提交上來了。

“哦,終於拿下大同了,這消息給主席他們發送過去了嗎?”聽到大同城終於被拿下了,李衛國眉毛一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在接到電報的時候,就有人呈交過去了。”李忠認真地說道。

“總司令,你說我的部隊什麼時候可能開到前線去呀,老在後方待着,我都快生鏽了。”看到前線的部隊在那盡情的跟鬼子幹仗,孫德清也有點羨慕,他的部隊在後方都待了一年了,也沒什麼仗可打,這讓他不禁很憋屈。

“急什麼,仗有你打的。現在好好熟悉這些新武器,說不定下你的部隊上戰場,都能吊打鬼子了呢。”李衛國笑着說道。

現在的情況,孫德清的第二縱隊肯定得暫時留守後方,等後方看情況,再把前線的一支部隊調回來鎮守。不過讓孫德清不知道的是,等他的部隊下次上前線抗日戰場的時候,還真是吊打鬼子,不過那時候的日軍已經是日薄西山了。

雖然聽到了這個消息,但李衛國並未立即回去,而是繼續在軍營的靶場上練習着槍法。這許久不用槍,他的槍法也退步不少,雖然後面也不想要他上戰場,但是多年的習慣,還是讓他喜歡沒事開開槍。

現在的他,練習槍法已經成了他的愛好,而不是必須掌握的技能。

。。。。。。

晉北天鎮所屬的盤山陣地,此時日軍日軍第十師團第8步兵旅團正在瘋狂地進攻八路軍騎兵第二軍王進山獨22師所固守的陣地。這裡離着大同不到兩百公里,也是晉北的屏障所在地。

當初太原會戰期間,晉綏軍第61軍軍長李服膺就是因爲防守天鎮不利,致使這個晉北屏障輕易就丟失。這個李服膺也被閻錫山以擅自後退爲由,給槍斃了。

雖然李服膺丟了這個晉北屏障的具體情況不得而知,只知道傅作義曾說過,盤山失守不應該是李服膺一個人的責任,他的死是很可惜的。這些八路軍無法去考究,畢竟死都死了,而且還是晉綏軍的人,八路軍也沒那閒心去翻案什麼的。

反正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只要守住天鎮,日軍就無法進攻大同。所以賀隆讓素來挺會打仗的王進山的獨22師堅守這裡,堅持個幾天等待大軍拿下大同就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到來。

盤山這裡雖然是大同等晉北之地的屏障,由外面進攻肯定困難,但是從晉北進攻卻是很容易。所以當初在包圍大同的時候,八路軍就拿下了這裡,就是打算把日軍的援軍堵在外面。

不過日軍顯然也低估了眼前八路軍的抵抗,特別是這個師長還是李衛國破格提拔上來的王瘋子。之前因爲王進山的立的大功,讓李衛國有了提拔之意,開始說提拔成副旅長,可是隨着八路軍軍制改動了,副旅長一職對於王進山來說,還是貶職了,就提拔爲了獨21師的副師長。

後面那個22師的師長因病犧牲了之後,王進山就成了22師的師長,這估計也算是八路軍裡面最年輕的師長了,只有25歲。當然這其中免不了有李衛國的刻意提拔,不然他很難升的那麼快,最多也就是一個副師長。

現在的八路軍裡面,除了航空部隊和裝甲部隊,其他的部隊,副師長跟師長的差距還是挺大的,說白了就是一道坎。成爲師長也就進入了八路軍的高層指揮員行列之中,收到總部以及軍委的關注也就更多。

正因爲防守的是王進山的部隊,所以面對日軍的進攻打的也是很猛,這讓日軍這個甲種師團的步兵旅團很是吃驚。

“八嘎,爲什麼還沒拿下支那軍的陣地!”此時的日軍陣地上,第十師團的師團長十川二郎正在質問着第八旅團的旅團長長野少將。

“師團長閣下,支那軍隊防守十分的嚴密,抵抗意志非常的強,若是師團的炮兵聯隊能給與支援,我的士兵將會很快的拿下支那陣地。”

聽到自己師團長的質問,長野少將連忙恭敬的說道。

“什麼時候帝國軍隊需要炮兵才能打仗了,讓你的士兵給我發起進攻,晚上之前,務必給我拿下支那軍的陣地。”十川師團長嚴厲地說道。

“嗨!”

“師團長,華北方面軍急電!”就在十川剛剛質問完下屬,在長野少將還沒有離去的時候,一個通訊兵拿着一封電報着急地跑了過來。

“納尼?命令部隊撤退,退回察哈爾!”就在十川看了電報之後,一臉驚詫的表情,然後就下大了撤退的命令。

“師團長閣下,爲什麼撤退?”長野少將一臉不解地問道,剛纔還在讓他天黑之前拿下八路軍陣地,着電報一來,命令立馬就改變了。

“大同已經失陷,岡部司令官、矢野師團長已經自殺謝天皇了。大同已經不在帝國軍隊的控制中,我們再去增援也就失去了意義,命令部隊撤退吧!”十川師團長嚴肅地說道。

“嗨!”聽到兩個中將自殺身亡,長野少將的心裡也十分震驚,現在中將都這麼不值錢了嗎?怎麼在跟八路軍的交戰中,不斷有中將身亡,這是死於八路軍的第幾個中將了。

雖然他的心裡猶如翻江倒海一般,但是他還是執行了撤退的命令。

。。。。。。

大同的戰鬥結束,以及綏東的收復,猶如一道旋風,席捲了整個中國,包括日佔區,也都在流傳,影響之大可謂超出想象,甚至在西安還因此爆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勝利遊行。

大同等地戰鬥的勝利,把之前西安因遭受轟炸而帶來的悲痛帶走不少,八路軍在前線再一次創造了奇蹟,這也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從日本人手中收復如此之多的領土和城市。

而國民黨軍隊在棗宜會戰的表現,雖然也不錯,但是卻被八路軍的這一勝仗給蓋過了風頭,這讓老蔣心裡很是不舒服,這就愈加堅定了老蔣要削弱中共的想法了。

不過眼前沒有好藉口的他,暫時先忍着,沒有大動作,也算是暗中積蓄力量。

不過八路軍的收復大同等地,可謂是在日本人臉上重重的甩了一巴掌,這臉打的,可真叫疼。至於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顯然要爲此次的失敗負責,不僅是大同的丟失,也有着因爲目前華北糜爛的局勢。

華北方面軍擁有着近30萬精銳日軍,以及數量差不多的皇協軍,居然被八路軍打成這個樣子,局勢如此不受控制。日軍花費了一年多構建的那些封鎖線,幾近被摧毀完了,那麼多努力瞬間化爲烏有,這肯定需要一個來負責的。

“司令官閣下,大本營急電。”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多田駿正在聽着各地傳來的電報,臉上的眉頭緊皺,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聽彙報的工作。

而且拿着電報來的正是華北方面軍的參謀長笠原少將,而且其臉上的表情也很凝重。

看着自己的副手臉色如此沉重,多田駿便接過了那封電報自己仔細的看着,越往下看,他的臉色越難看。沒想到他的擔憂終於成了現實,但在電報真的來的時候,他還是有點不甘心。

“知道是誰來接替我的位置嗎?”多田駿淡淡的問道。

他這話一說出口,旁邊的司令部的其他人員都不禁很吃驚,這是又要換司令官了嗎?他們手上的動作也因此停頓下來,而過豎着常常的,看看繼任者會是誰。

“應該是第十一軍的岡村寧次中將,我接到消息,他已經受到了天皇的詔令,馬上就要啓程回國了。不出意外,可能會晉升爲大將,並出任新的司令官。”笠原少將看了看面無表情的多田駿,低聲地說道。

“做好交接準備吧!還有剛纔沒有唸完的戰報,繼續念!”

雖然已經下達了要接觸他的方面軍司令官一職,但是接任者還未到來之前,他仍然是司令官,就應該繼續履行其責任。

“嗨!”

就在大同的戰鬥結束不到半個月,日本天皇就親自爲岡村寧次舉行了晉升大將的儀式,並當場任命其華北方面軍新的司令官,這個消息可謂震驚了日本軍界。

因爲這是日本天皇親自下達的命令,可見這個天皇也對華北的局勢糜爛感到不滿了。

幾天後,岡村寧次就乘坐飛機經平壤飛往北平,與他一起出發的,還有18架零式戰鬥機。

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1章 班底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208章 諜影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65章 大撤退(五)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72章 崛起(三)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181章 長征(二)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450章 後續(三)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34章 交易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4章 升職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165章 西征(八)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49章 後續(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61章 西征(四)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84章 新年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96章 入川(二)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88章 陝北(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12章 北伐開始
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1章 班底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208章 諜影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65章 大撤退(五)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72章 崛起(三)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181章 長征(二)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450章 後續(三)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34章 交易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4章 升職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165章 西征(八)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49章 後續(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61章 西征(四)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84章 新年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96章 入川(二)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88章 陝北(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12章 北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