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

河套平原上,春天已經來了,但由於這裡緯度比較高,海拔也高點,所以此時的河套平原綠色植物還很少。本來照理說這個季節應該是播種農作物的時候,可由於戰爭的原因,整個河套平原都缺少生機。

“駕駕”

突然一支騎兵出現,人數不少,足足有一千來人,騎得馬也都是西北產的青海驄,不用說了也只有八路軍纔是這種馬,其他的部隊根本就沒有這麼大批量的出現。

“團長,這兩天鬼子的運輸部隊他孃的學精了,裝備了那麼多機槍!”

此時在一處河邊,這支八路軍騎兵部隊開始停下來讓馬匹休息一會兒,這會停下來纔看見不少士兵此時身上帶着傷,顯然是經過戰鬥。

“這不很正常,之前損失那麼大,鬼子不可能不學精明點,不過照這麼下去,我們真的沒法在進攻鬼子的運輸部隊了,代價太大了!”

說話的是這支騎兵團的團長,姓馬,回族人,之前屬於馬家軍,後來參加了八路軍,加上表現好以及騎術精湛,後面就成了現在的團長。

他的部隊昨天聯合另外一個騎兵團剛打了一隻鬼子的補給車隊,消滅了400鬼子騎兵和600多人的運輸部隊,讓鬼子的補給又再一次報廢在了這個河套平原上。不過他的代價也很大,差不多死了400多人,另外一個團也損失了不少,所以他的部隊現在才越打越少。

不過他的這支部隊也是戰功顯著,光消滅鬼子就超過了一千,參與了4次伏擊鬼子的補給線的戰鬥,當然自身損失也在700多人的樣子。

在整個綏西的草原上,到處活躍着八路軍的騎兵,有的是主力部隊的直屬騎兵團,也有的是後方的騎兵旅拆開的,還有騎兵第二軍的騎兵,總的騎兵加起來最多的時候有着一萬多人,不過他們都是分散行動,專盯落單的鬼子以及鬼子的運輸車隊下手。

沒辦法,草原太大,你說靠步兵打游擊效率不高,打完了還沒法跑。騎兵不一樣,來去如風,打不過還能跑,所以這次破壞敵人的後方補給線的任務交給了騎兵。

若是鬼子人少,則是一個團獨自解決;若是敵人多,則是聯合附近的部隊一起行動。

開始吃了幾次虧,後面鬼子也在想辦法應對補給線被偷襲的情況,所以昨天這個騎兵團遇到的除了鬼子運輸車隊的防衛人員,還有着好幾百的騎兵,不過最後還是讓八路軍啃了下來,兩百車補給除了八路軍能帶走的,其他的都成了灰燼。

像這樣的情景,在整個鬼子的道路上很常見,因爲說不定鬼子就會在原地再次栽跟頭。

“是啊,出發前兩千來人,現在只有一千出頭的樣子,其他的都長埋在這片草原上了。”

就在這時突然一個騎馬的士兵跑了過來了,神色非常的慌張,顯然是有急事,“團長,不好了發現了大量的鬼子部隊,起碼上萬人,正在不遠處的道路上。”

“什麼?趕快上馬!快!”

聽到下面士兵的彙報,這個團長連忙對着正在休息的士兵吩咐道,他直接來到自己的戰馬面前,踩着腳蹬就翻了上去。

在這個團長上了馬後,剩下的士兵也都紛紛上馬,頓時馬叫聲在附近此起彼伏的響起。

駕駕

一千多名八路軍騎兵就這麼開始朝着有敵人存在的地方前去,陣陣的馬蹄聲便在草原上響起,留下的馬蹄印代表着這裡有大量的騎兵經過。

由於熟知附近的地形,這一千多騎兵便在那個團長的帶領下來到了離着鬼子行軍道路不遠的一個小坡上,一千多騎兵就這麼一排站立着,而在他們不遠處就是鬼子的大部隊。

“我的乖乖!這麼多人?至少得一萬多吧,還有不少重武器!”通過望遠鏡這個團長看着正在行軍的鬼子,不禁感嘆道。

這顯然是鬼子的援兵,就是不知道是哪支部隊。只見這支部隊,排成三列行軍,綿延數公里,很是壯觀,隊列中還有着不少汽車和馬車的存在,也有着鬼子騎兵以及僞蒙軍騎兵。

“團長,這麼多鬼子援兵,差不多是一個鬼子師團了,我們得馬上跟指揮部彙報啊,不然這麼多鬼子增援絕對是一個大麻煩。”旁邊的副團長擔憂的說道。

“估計我們暫時發不了電報了!快撤!鬼子的騎兵來了!”聽到旁邊的副團長擔憂,這個團長不禁苦笑道。

原來他們離着鬼子的行軍隊列並不遠,也就一公里多點的樣子,加上他們站的位置高,鬼子要是還看不見就是眼瞎了。八路軍這麼多騎兵的出現,還讓鬼子產生了一些混亂,正在行軍的隊伍突然停了下來,然後很快就看見附近的騎兵開始集結然後朝着八路軍衝來。

這種情況,八路軍顯然不可能跟鬼子騎兵在這種不利的地方發起交戰,所以很快的就撤退了。

不過在鬼子放棄追擊之後,八路軍這邊就把電報發了出去!

。。。。。。

此時由鄂托克旗前往寧夏的道路上,一支同樣綿延十數公里的隊伍正在前進,他們就是李振華率領的反擊部隊之一。

得益於西北的條件,此時的他不是騎着馬把身體暴露在風沙之中,而是坐在一輛紅星汽車裡,不過一封電報卻是讓他的部隊在旁邊停了下來。

“報告,據河套平原的騎兵來報,發現一支人數超過一萬多的日軍增援部隊正在前往前線戰場的路上。”

“什麼?一萬多日軍援兵?怎麼提前我們沒有得知消息?”拿着電報的看了半天的李振華,非常疑惑而說道。

他的部隊只有兩萬多人,佔領了寧夏平原的入口的那些城鎮後,就得去配合38軍包圍進攻平羅等地的日軍。此時突然出現一隻鬼子大部隊,對於他來說,無疑是個不好的消息。

“這個也是騎兵剛剛得知的消息!”

“司令員,我建議給指揮發報,最好他們能確認鬼子部隊的番號以及跟我們遭遇的時間,這樣我們也能好重新調整計劃。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讓騎兵想辦法拖住這支支援部隊,讓我們可以先包圍寧夏平原的鬼子。”

同時在場的,不止李振華這一個高級指揮員,作爲縱隊政委的曾中生也在這裡,他的反應很快,在得到消息後,就開始想辦法。

顯然暫時只有按曾中生所說的辦,但是李振華明顯還有其他想法,“其實我有一個建議,我們可以先讓一支快速部隊先去佔領那幾個目標城鎮,也別把全部希望寄託在騎兵身上,萬一他們沒有拖住,到時候我們更被動。”

“你的意思是讓這些汽車、坦克還有騎兵先走一步?這行嗎?沒有步兵的參與,他們能不能拿下那些城鎮還是一回事!”曾中生擔憂的說道。

“我覺得沒問題,鬼子在那幾個城鎮的防守兵力並不多,憑藉坦克團爲主的部隊應該能拿下。對於缺少步兵的問題,很好解決,我們可以讓一個團的步兵搭乘這些車輛一起,,這樣不就有了步兵了,而且還有着坦克的火炮支援。”

“這樣行嗎?”顯然對於讓士兵站在坦克上或者蹭汽車,曾中生懷疑道。

“怎麼不行,就這麼辦了,一輛車或者坦克多裝幾個,特別是坦克,直接站在那上面就行,那麼重的坦克,多載幾個人肯定沒問題。”李振華自信的說道。

最後曾中生也找不到充分的理由來反對,就這麼在一衆士兵詫異的目光下,兩個步兵營共700人就這麼被這些坦克和汽車拉走了,隨他們一起的還有一個一千人的騎兵團。

八路軍的坦克團跟日軍跟日軍一個戰車聯隊的編制差不多,新的編制縮減了裝甲車的數量,變成了兩個t-26坦克營(每個營變成了31輛)、一個bt-7快速坦克連、一個fai裝甲車連,一共62輛t-26坦克、10輛bt-7坦克、10輛fai裝甲車。

這個坦克團就有82輛車輛,加上80輛紅星ⅱ型汽車,每輛車裝了2到7個人不等。本來李振華打算裝一個步兵團,結果發現還是差點事,最後就只裝上了兩個步兵營。

不是坦克這些拉不了,而是上面沒地方站了,這倒是讓李振華感到很無語。

。。。。。。

日軍在銀川附近的指揮部裡,梅津美治郎此時心情有點高興,因爲第四師團終於動了,現在就在趕往戰場的路上,即便是無法及時趕到最前線,但是隻要到了戰場就行。到時候在戰場,第四師團就是不想打也得打,八路軍可不會跟他們客氣。

讓這第四師團出動,梅津美治郎也是花費了不少時間和功夫,每天他都得給第四師團的師團長髮幾次電報。想來也是澤田茂感受到了來自梅津美治郎的巨大壓力,便對下面的旅團長、聯隊長下死命令,讓他們必須把部隊給動起來,經過多天的努力纔有了這結果。

這兩萬日軍的加入,對於前線的日軍來說會減輕很大的壓力。現在的前線已經打成了一鍋粥,雙方都無法奈何對方,日軍一如既往的進攻,但就是無法攻破八路軍的防守。即便運氣好攻進去了,也是陷入極爲殘酷的巷戰,就像賀蘭縣,現在已經進行了好幾天的巷戰了,但是日軍還是沒能徹底控制賀蘭縣。

第二天一大早

“梅津君!梅津君!”就在梅津美治郎剛起牀沒多久的時候,急促的腳步聲在指揮部響起,只見筱冢義男中將有點慌張的來到梅津美治郎的面前。

此時的梅津美治郎正在洗臉,由於是戰場,條件的簡陋還是讓他不是很適應,他希望快點結束眼前的戰鬥,好回去過着他的好日子去。不過見筱冢義男來了,他不慌不忙的放下手中的毛巾,遞給了旁邊的衛兵。

“筱冢君,發生什麼事了,你這麼慌張?”

“梅津君,剛剛得到的消息,八路軍突然加強了正面部隊的兵力,而且一大早就對我們的陣地發起了進攻!除此之外,第10師團以及第110師團的側翼也出現了八路軍的部隊,看其架勢是打算,對我們展開合圍!”

筱冢義男一臉擔憂的說道,多年戰場經驗告訴他,八路軍不尋常的舉動肯定不是好事,這也是爲什麼他這麼着急的來找梅津美治郎的原因。

“不會吧,八路軍之前還被我們一直壓着打嗎?怎麼會突然主動朝我們發起進攻?”梅津美治郎顯然有點不怎麼相信對方的話。

“梅津君,之前我們不是還在奇怪,八路軍從正面換下的部隊去哪了嗎?經過今天的反常行爲,我認爲八路軍正在計劃反攻,而且八路軍的架勢顯然胃口還不小,估計是想把我們包圍住,然後一口吃掉!”

“筱冢君,你確定你不是頭腦發昏了?一大早的給我開這個玩笑,可不是很好笑。”

“梅津君,我會閒着沒事,一大早跑到你的指揮部來給你開玩笑,我是認真的,八路軍絕對有大圖謀!”筱冢義男有點激動地說道,顯然是想讓對方相信自己說的都是真的。

就在二人在那談論的時候,一個日軍中佐來到了指揮部,神色也很着急。

“報告將軍閣下,剛剛駐守海南、惠農等地的成田聯隊發來電報,他們遭遇八路軍的偷襲,黃河東岸地區的棋盤井、老石旦等鎮相繼失守,而且八路軍還摧毀了黃河上的浮橋!”

“納尼?”

轟轟

就在這時,震耳欲聾的炮聲突然傳來,即便隔着有一段距離的梅津美治郎他們也都感受到炮火的激烈。

梅津美治郎與筱冢對視一眼,雙方臉色都很那看。

隨後他們便得到了前線的消息,八路軍開始在炮火的掩護下發起反攻!

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3章 北伐(二)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196章 東征(六)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330章 天津(五)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194章 東征(四)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2章 北伐開始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13章 北伐(二)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299章 援助(二)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181章 長征(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14章 歸程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72章 崛起(三)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97章 入川(三)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165章 西征(八)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73章 崛起(四)第8章 安仁之戰(五)
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3章 北伐(二)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196章 東征(六)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330章 天津(五)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194章 東征(四)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2章 北伐開始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13章 北伐(二)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299章 援助(二)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181章 長征(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14章 歸程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72章 崛起(三)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97章 入川(三)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165章 西征(八)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73章 崛起(四)第8章 安仁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