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賴慈

第4章 賴慈

劉景手握《左傳解詁》,徘徊於書架之間,忖量着避禍之法,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清碎的腳步聲,將他驚醒。

暫時按下紛亂的思緒,劉景回身望去,只見一位頎長消瘦的白衣麗人走進來。

縱然首無璣珥之耀、衣無羅綺之容,被髮素顏,形貌憔悴,仍舊有一種令人心悸之美,恍如倩女幽魂中的聶小倩款款而來。

她就是劉景寡嫂,零陵賴氏之女,名慈,字漓姬,今年二十三歲,放到現代,纔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紀。

賴姓是零陵郡高門望族,放眼整個荊南亦是名聲赫赫,其先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賴國開國始祖叔穎,嫂子賴慈正是賴叔潁國君第七十三代子孫。

望着秀雅絕俗的嫂子,記憶霎時間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劉景十歲那年,嫂子賴慈嫁入劉家,隨後不到一年,兄長劉遠以孝聞名郡縣,受到功曹大吏桓階的賞識,入長沙郡朝爲吏。

漢朝官吏雖有“五日休沐”制度,可執行並不嚴格,劉遠平日住在郡府吏舍,往往十天半月纔回一趟家,無暇教育劉景,所以劉景一直跟隨嫂子賴慈讀書。

賴慈出身名門,自幼能讀經、史,學識即便比不上丈夫劉遠,也是相去不遠,教導年幼季叔可謂遊刃有餘,這種亦嫂亦師的關係,一直持續到劉景十五歲束髮,外出求學才作罷。

十歲到十五歲,正是少年情竇初開之時,劉景面對朝夕相處、明豔動人的嫂子,不知何時心裡生出一縷情愫。

這是人倫大忌,明知道不該對嫂子心存非分之想,偏偏難以自已,迷戀愈深,令他飽受心靈的折磨與拷問,當他感到再難面對兄、嫂,便毅然離開家,遠走襄陽求學。

前身對嫂子的愛純粹而無暇,並無一絲褻瀆之心。

少年思春,人之常情也;愛慕佳人,天然之理也;有違人倫,哀其不幸也;有情而不發,可謂克己復禮,無愧於任何人。

劉景收斂心思,上前兩步,持着書卷問候道:“嫂子。”

傍晚時分,書庫光線昏暗,賴慈猛然撞見劉景,神情微微恍惚,劉景和劉遠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眼眉輪廓足有七、八分相似,望着挺拔修長、俊朗不凡的季叔,賴慈不禁又想起病故的丈夫,頓時心如刀絞,不能自已。

賴慈出乎意料的沉默,使得氣氛漸有凝結之勢,劉景只好再次開口道:“嫂子,你想要看什麼書?不如告訴我,我幫你找來。”

賴慈亦察覺到自身的失態,急忙垂眉低首,遮掩情緒,緩了緩說道:“先不急找書。仲達,你的病徹底痊癒了?嫂子這兩天身體有些不適,沒去看你,希望你不要怪嫂子纔好。”

“嫂子何必說見外話。”劉景望着賴慈清麗憔悴的臉龐,語氣極是誠懇地道:“若不是之前嫂子悉心照顧,我也不會好的這麼快,這都是嫂子你的功勞。”

賴慈是他重新睜開眼第一個見到的人,對於這位美麗而又堅強的女子,他由衷感到欽佩和感激。

夫君猝然去世帶給她的打擊絕非旁人能夠體會,她卻強忍住悲傷,一邊盡心操辦丈夫的喪事,一邊竭力照顧垂危的季叔,幾乎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等到劉景甦醒過來,轉危爲安,才默默離開,獨舔哀痛,哪怕再苛刻的人也難以指責她半分。

賴慈聞言擡起頭,再度端詳起劉景,當初季叔離家時還沒她高,現在卻反高出她一大截,言行舉止彬彬有禮、瀟灑從容,和她記憶中瘦小懦弱的季叔形象完全判若兩人,越發與其兄相似了。

賴慈不敢再想,免得淚灑當場,說道:“仲達,嫂子想看《易經》,你去幫我取來。”

她這段日子過得非常痛苦,特別是閒下來的時候,心中的苦悶與日俱增,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唯有寄希望於從博大精深的《易經》中汲取力量,渡過難關。

劉景道:“家中僅有《周易》,缺乏名家註解,易言玄奧,晦澀難懂,讀起來很辛苦,正好我從襄陽帶回了宋師的《周易注》,嫂子要看看麼?”

前身北上襄陽,最開始是拜嫂子賴慈的兄長賴恭爲師。賴恭家世淵源,才學出衆,乃荊南名士,但他身爲荊州刺史部從事,位高權重,公務繁忙,很少能抽出時間教導弟子,賴恭唯恐誤人子弟,令他轉投宋忠門下。

宋忠字仲子,荊州南陽郡人,堪稱當世大儒,尤善易學,天下少有人能夠相比。

可惜前身不愛學習,整日沉溺玩樂,宋忠經過多方考察,終於死心,認爲他“朽木不可雕也。”若非礙於賴恭情面,必將他逐出門牆。

平素從不召見授業,只叫親傳弟子、武陵人潘濬潘承明傳其經義。兩年間,師徒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與其說是弟子,不如說是門生。門生即轉相傳授者。

“這是真的麼?”賴慈大感意外,稍稍振作精神,說道:“宋君善治《易》,名著天下,來日宋氏《周易注》必能成爲經典之作,你有機會把它帶回來,真是一件值得稱賀的喜事。仲達,你做得很好,嫂子託你的福,才能拜讀到宋君大作。”

劉景暗暗搖頭,前身平日連宋忠的面都很少見到,哪有機會抄錄他的著作。此事多虧了潘濬,他是武陵郡人,和劉景同屬於荊南地區,算半個老鄉,兩人性格南轅北轍,卻難得十分投緣,潘濬料他此番歸家奔喪,恐怕多半不會再回來,這纔將經書借給他,約定日後歸還。

時下師者教學,主要以口述爲主,只有寥寥無幾的親傳弟子,方有機會一窺全書,潘濬將書借給他,這個人情不可謂不重,日後一定要找機會報答。

“襄陽遊學兩年間,學識增進有限,惟有抄些書聊以安慰。”劉景不由嘆息道。前身有這麼好的條件,卻絲毫不懂得珍惜,實在太不爭氣了,他如果早穿越兩年,收穫絕不止於此。

賴慈不知眼前季叔已非舊人,柔聲勸慰道:“仲達不宜妄自菲薄。”

兩年來,賴慈和兄長賴恭偶有通信,得知不少劉景犯下的荒唐事,不過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她怎麼也無法將眼前之人和信上描敘的人聯繫在一起。

她更願意相信是兄長對季叔過於嚴苛,她很瞭解自己的兄長,他本就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人。

見劉景始終拿着一卷書,賴慈好奇問道:“仲達,你手中拿的是什麼書?”

劉景回答道:“是賈景伯的《左傳解詁》。”

賴慈頷首,想了想說道:“當今世道不寧,讀《左傳》好過讀《周易》,仲達平時不妨多看看。”

“嫂子所言正合我意。”劉景頗以爲然。

《春秋左傳》堪稱一部百科全書,內容涉及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等方面,當然也包括軍事。對於軍旅之人,《春秋左傳》的地位一點也遜色於孫、吳等兵法,君不見後世關羽的民間形象便是一手春秋、一手大刀。

劉景從書架上取出一卷竹簡,說道:“嫂子,《周易注》就放在這裡,總計十卷,這是首卷。”

賴慈接過書卷,並未立刻打開,而是說道:“嫂子回去再看。”

“好。”劉景輕輕頷首。

(本章完)

第212章 寫信第282章 建言第224章 潰敗第187章 袍鎧第341章 衝鋒第412章 刺史第52章 歸家第495章 鐵樓第473章 迴歸第459章 焚橋第169章 奔襲第81章 必須死第338章 烏滸第515章 不忠第3章 後母第289章 倒戈第198章 招降第489章 太史慈第367章 跛馬第25章 吏舍第541章 有望第439章 文聘第327章 西鄂第19章 桓階第365章 劉備第457章 飛矢第284章 澤國第483章 定議第227章 火攻第98章 高利貸第126章 六禮第323章 爲壽第217章 牀弩第4章 賴慈第457章 飛矢第503章 餓虎第463章 三郡第430章 落幕第67章 掌權第401章 城塌第13章 張羨第183章 吏治第488章 柴桑第438章 勸降第34章 志向第216章 取名第277章 急報第267章 比箭第543章 刺孫第44章 單程第135章 歸來第310章 親近第328章 許都第68章 俠客行第75章 百石第333章第267章 比箭第334章 洗兵第266章 兵臨第144章 褚方第206章 逃亡第446章 入城第79章 命案第180章 回鄉第75章 百石第330章 封拜第7章 劍術書法第288章 義士第22章 交談第372章 召見第99章 王彊第502章 選將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35章 軍市第141章 酃縣第468章 射策(下)第359章 八月第224章 潰敗第200章 兵臨第209章 攻城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450章 官學第540章 國士第269章 地突第123章 赴宴第67章 掌權第401章 城塌第419章 猛將第228章 斬首第434章 伏擊第530章 仁義第462章 郊迎第279章 連雨第249章 聞訊第521章 傾出第79章 命案第181章 棄嬰第170章 斬首第283章 洪水第448章 下馬威
第212章 寫信第282章 建言第224章 潰敗第187章 袍鎧第341章 衝鋒第412章 刺史第52章 歸家第495章 鐵樓第473章 迴歸第459章 焚橋第169章 奔襲第81章 必須死第338章 烏滸第515章 不忠第3章 後母第289章 倒戈第198章 招降第489章 太史慈第367章 跛馬第25章 吏舍第541章 有望第439章 文聘第327章 西鄂第19章 桓階第365章 劉備第457章 飛矢第284章 澤國第483章 定議第227章 火攻第98章 高利貸第126章 六禮第323章 爲壽第217章 牀弩第4章 賴慈第457章 飛矢第503章 餓虎第463章 三郡第430章 落幕第67章 掌權第401章 城塌第13章 張羨第183章 吏治第488章 柴桑第438章 勸降第34章 志向第216章 取名第277章 急報第267章 比箭第543章 刺孫第44章 單程第135章 歸來第310章 親近第328章 許都第68章 俠客行第75章 百石第333章第267章 比箭第334章 洗兵第266章 兵臨第144章 褚方第206章 逃亡第446章 入城第79章 命案第180章 回鄉第75章 百石第330章 封拜第7章 劍術書法第288章 義士第22章 交談第372章 召見第99章 王彊第502章 選將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35章 軍市第141章 酃縣第468章 射策(下)第359章 八月第224章 潰敗第200章 兵臨第209章 攻城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450章 官學第540章 國士第269章 地突第123章 赴宴第67章 掌權第401章 城塌第419章 猛將第228章 斬首第434章 伏擊第530章 仁義第462章 郊迎第279章 連雨第249章 聞訊第521章 傾出第79章 命案第181章 棄嬰第170章 斬首第283章 洪水第448章 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