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選將

第502章 選將

見彭虎立軍令狀,失敗甘願受罰,劉景擺了擺手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勇於任事者本就難能可貴,若事有不順,便動輒獲咎,誰還敢盡心爲我效命?”

劉景又說道:“我遣精兵兩千以助足下, 足下攻下海昏自然最好,失敗了也無妨,可退回柴桑與我會合,待我解決了東方之敵,再揮師南下,蕩平頑敵。”

彭虎並非真心歸附,只是勢窮纔來投奔, 而且只想着利用劉景以東山再起,事成即叛走。

可聽了劉景這番話,亦不免大爲動容,彭虎感嘆道:“將軍真乃當世英主也,我彭虎在江東被視爲賊,卻得將軍傾心接納,敢不爲將軍前驅,以效死力。”

劉景含笑道:“足下何必因出身而自輕呢,當初彭越曾做羣盜,馬武亦爲流賊,結果得遇高、世二祖,終輔漢室, 平定天下, 書名竹帛,數百載後英名猶偉。足下何不以二人自勉?”

劉景讓他以彭越、馬武爲榜樣, 這是自比高祖、世祖嗎?彭虎被劉景的氣度深深震懾住了。

他最多也就是想要割據鄱陽, 與劉景相比,根本不足掛齒。

彭虎沉默半晌,才道:“彭越、馬武皆命世英傑, 小人一介凡夫, 不敢奢望彭、馬之功。”

劉景大笑,指着陪坐的劉祝,對彭虎道:“劉文繡少時以偷盜爲業,”又一指身後護衛的於徵,“於子祥早年爲亡命之徒,他們的出身比之足下如何?”

彭虎再度陷入沉默,劉景繼續說道:“他二人自隨我起兵以來,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今皆官拜中郎將,爲我麾下水步軍大將。待日後掃清天下妖氛,入京覲見天子,何愁不能封侯拜將,書勳竹帛,比肩前人?”

“願隨將軍匡扶漢室,討平四方,以成霸業。”不止劉祝、於徵, 蘇飛見機亦離席拜道。

如此一來,只有彭虎一人在坐, 這簡直就是將他架在火上烤,倉促起身,僵在原地,一時間汗流浹背,如熱鍋上的螞蟻。

“諸君共勉之。”劉景輕輕頷首,對彭虎的窘迫故作不見,問道:“足下準備何時南下?”

劉景出言爲彭虎解圍,彭虎暗暗鬆了一口氣,回道:“自是越快越好,小人打算明早就出發,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好,明日我便派兵船隨你南下。”劉景點點頭,同意了他的請求,隨後又與其閒聊起來,彭虎畢竟是豫章地頭蛇,從他口中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情報。

劉祝雖然不是龍丘劉氏出身,和劉景的關係卻猶勝親族,等到彭虎退下後,立刻對劉景道:“將軍,我與彭虎相處多日,發現此人只是表面恭順,實則內懷不服,將軍絕不可輕信此人。”

劉景不置可否,彭虎是什麼人,歷史已有定論,這傢伙骨子裡就有反叛的基因,劉景當然不會信任這樣的人。不過他卻不能流露出對彭虎的懷疑,畢竟房間內還有蘇飛這個降將在呢。

劉景目光看向劉祝身旁濃髭密髯,形貌威武的蘇飛,問道:“足下認爲彭虎其人如何?”

蘇飛毫不猶豫地道:“我與劉中郎看法一樣,彭虎心懷異志,只是徒衆亡散,纔來依附將軍,眼下有求於將軍,自然俯首帖耳,唯命是從,可若讓他佔有海昏,兼收澎湖諸縣,就算不立刻反叛,怕也很難聽從調令。”

對於彭虎,兩人顯然早有溝通,劉祝又道:“將軍,兩千精兵斷不能交給彭虎,否則必將有去無回。將軍可遣一將領兵南下,與彭虎共取海昏,若其敢有異動,則立殺之,以絕後患。”

劉景深以爲然,彭虎生性狡詐,爲人又頗有勇力,不是易與之輩,和他共事,若有勇無謀,則必爲他所騙,反之,若有謀無勇,則很難壓制他,所以領兵之人,必須要智勇兼備才行。

劉景環顧麾下衆將,智勇兼備者不再少數,可大多有重任在身,不能輕出,劉景思來想去,最終將目光鎖定在文聘身上。

文聘儘管新降未久,但畢竟是三國名將,劉景對他十分看重。他也不負劉景所望,自入豫章以來,夜取彭澤,從破柴桑,生擒徐盛,戰功之高,僅在甘寧、韓廣兩大將軍之下,冠絕諸將。

劉景的軍事班底,早在荊南時期就已基本形成,後期加入者,很少有人能夠躋身大將之列。

文聘一介降將,寸功未立,就被劉景表爲中郎將,搖身一變,成爲劉景軍大將,諸將心中就已有所不滿。

如今文聘在豫章又屢立戰功,眼看着就要爬到自己的頭上,諸將一時間多有牢騷之言,有些話甚至都傳到了劉景耳中。

武將皆任氣自負,這樣的事很難避免,只要不鬧得太過分從而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劉景也懶得干預,正好藉着這次機會,將文聘派往南方,獨當一面。

“文仲業可否?”劉景象徵性的詢問劉祝、蘇飛的意見。二人當然不會和劉景唱反調,皆認爲文聘智勇雙全,足以勝任。

劉景隨即讓於徵召文聘前來,劉祝、蘇飛亦隨之告退。

不久文聘趕到,劉景招呼他入座,將自己的決定告知他。

文聘聽罷,面上不露聲色,內心則頗感欣喜,有機會領兵南下,獨當一面,他豈會不願,抱拳領命道:“謹遵將軍之命。”

劉景對文聘直言相告道:“仲業此番南下,不但要提防敵人,更要提防身邊之人,彭虎此人,不可信也,你要派人死死盯住他,一旦發現他有所不軌,我準你便宜行事,可先斬而後奏。”

文聘聞言若有所思,點點頭道:“將軍放心,末將知道該怎麼做了。”

劉景又道:“彭虎出身草莽,多年來縱橫鄱陽,爲禍甚烈,軍紀必定敗壞。我此番舉義兵,討無道,不願多造殺戮,海昏若下,伱當約束彭虎部,不可殘害百姓,枉殺無辜,尤其太史慈及部曲家眷,當一力保之。”

“諾。”

劉景又叮囑一番,便讓文聘回去準備,畢竟明早就將出發,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忙。

(本章完)

第194章 羌笛第468章 射策(下)第141章 酃縣第354章 屯田第148章 警鼓第176章 親耕第244章 生子第134章 流淚第446章 入城第101章 招撫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62章 臨衝第359章 八月第432章 獻計 (2)第213章 女誡第59章 嚴肅第445章 薦才第41章 吟詩第484章 丹陽第72章 偷長第355章 立春第348章 南下第205章 失望第420章 評價第281章 面見第486章 主力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17章 清茶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34章 伏擊第417章 柤中第261章第330章 封拜第319章 還禮第115章 納彩第344章 中箭第74章 變化第369章 出使第437章 薨第358章 戰略第447章 高義第46章 馬周第254章 突圍第467章 射策(中)第427章 身當第515章 不忠第86章 醉鄉居第286章 軍令第379章 屈服第507章 占卜第59章 嚴肅第81章 必須死第460章 趙戩第165章 猛將第376章 出征第283章 洪水第144章 褚方第460章 趙戩第355章 立春第526章 薄行第393章 破城第109章 難題第177章 施恩第210章第362章 臨衝第75章 百石第384章 招攬第533章 勸止第162章 免役第439章 文聘第60章 跋扈第145章 離開第277章 急報第99章 王彊第252章 週歲第415章 龐統第350章 歸來第243章 學官第419章 猛將第339章 出戰第74章 變化第478章 黃鐘第480章 買馬第331章 倚仗第279章 連雨第73章 送別第514章 後事第156章 邀請第431章 獻計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31章 蔡升第393章 破城第73章 送別第500章 敗慈第198章 招降第109章 難題第353章第307章 談判第501章 彭虎
第194章 羌笛第468章 射策(下)第141章 酃縣第354章 屯田第148章 警鼓第176章 親耕第244章 生子第134章 流淚第446章 入城第101章 招撫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62章 臨衝第359章 八月第432章 獻計 (2)第213章 女誡第59章 嚴肅第445章 薦才第41章 吟詩第484章 丹陽第72章 偷長第355章 立春第348章 南下第205章 失望第420章 評價第281章 面見第486章 主力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17章 清茶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34章 伏擊第417章 柤中第261章第330章 封拜第319章 還禮第115章 納彩第344章 中箭第74章 變化第369章 出使第437章 薨第358章 戰略第447章 高義第46章 馬周第254章 突圍第467章 射策(中)第427章 身當第515章 不忠第86章 醉鄉居第286章 軍令第379章 屈服第507章 占卜第59章 嚴肅第81章 必須死第460章 趙戩第165章 猛將第376章 出征第283章 洪水第144章 褚方第460章 趙戩第355章 立春第526章 薄行第393章 破城第109章 難題第177章 施恩第210章第362章 臨衝第75章 百石第384章 招攬第533章 勸止第162章 免役第439章 文聘第60章 跋扈第145章 離開第277章 急報第99章 王彊第252章 週歲第415章 龐統第350章 歸來第243章 學官第419章 猛將第339章 出戰第74章 變化第478章 黃鐘第480章 買馬第331章 倚仗第279章 連雨第73章 送別第514章 後事第156章 邀請第431章 獻計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31章 蔡升第393章 破城第73章 送別第500章 敗慈第198章 招降第109章 難題第353章第307章 談判第501章 彭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