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軍市

第235章 軍市

雖然陶觀的兄長立下大功,然而這種人並不值得劉景親自接見,至多給他一些錢財就是了。

倒是陶觀,劉景準備這兩日找個時間,和他好好聊一聊。

隨後兩人談到戰死者撫卹一事,劉景不禁大感頭疼,此戰己方固然是大獲全勝,斬俘六千餘人,可自身傷亡同樣也不小,僅戰死、失蹤的人,就將近千人,傷者亦不下千人。

衆所周知,漢代流行厚葬,凡棺槨、喪具,所費極大,撫卹以每人萬錢計,千人便需要一千萬錢,劉景不感到頭疼纔怪。

然而這筆錢是萬萬不能節省的,否則必定會影響軍心。畢竟,士卒爲你賣命,最後卻是死無葬身之地,豈不叫人寒心?

另外大勝之後,必須給予士卒獎賞,這同樣是一筆大數目。當今士卒並無工資,收入全靠賞賜,若獎賞不足,爲了安撫士卒,便只能放任他們劫掠百姓以自給。以世祖光武之英明,崛起之初,也只能對麾下諸將的劫掠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劉景絕對無法容忍麾下肆意劫掠,是以他想到了兩個解決辦法,一個是屯田,即撥給士卒及家庭土地,使其與全家都能夠衣食無憂。三國時代,魏、蜀、吳皆大規模屯田,歷史證明了屯田是這個時代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但這是遠水,救不了近渴。

另一個辦法,則是將此次大戰繳獲的大批輜重,變賣成錢財、布匹、糧食……再賞賜給士卒。而這就需要設立一座軍市。

所謂軍市,是指在軍營駐紮地,或屯戍地臨時設立的市肆。

據《周禮》記載:“凡會同師役,市司帥賈師而從,治其市政,掌其賣儥之事。”而市司,即是市肆的長吏,負責市肆日常事務、平抑物價、鑑別真僞等。

軍市最遲出現於戰國時期,秦、趙、齊三國皆設立軍市,收取軍市之租用於卒伍,彌補軍費之不足。比如趙國名將李牧“爲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擾也。”

有漢以來,更是立軍必設市,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祭遵,就曾爲軍市令,其人執法嚴明,光武帝的家奴在軍市中犯了法,祭遵毫不容情,悍然格殺之。令光武帝顏面大失,又無可奈何。

之前劉景麾下諸軍分處各地,直到去年秋季,才因荊州軍揮師南下,齊聚於酃縣。而那時士卒一窮二白,身無長物,酃縣市井就足以滿足全軍日常所需,因此劉景便一直沒有設立軍市。

如今經過一場大戰,士卒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額外收入,尤其是水軍將士,利用水上監管不便,乘機貪墨不少。

加上劉景有意變賣大批輜重,以及收取軍市之租以養軍,因此設立軍市,便已是迫在眉睫。

軍市之中當有市掾,劉景心中暫有兩個人選,其一是主簿郭商,他從前就在酃縣市井任監市掾,對於市井的情況十分了解。

不過郭商和曾經的黃秋一樣,心裡對市井多有排斥,認爲市井是污濁之地,相比之下,他恐怕更願意做綜理縣事的縣主簿。

其二嘛,便是陶觀了。

陶觀在市中販餅多年,對市井同樣十分了解,而且他爲人聰慧,知書達理……最重要的原因是,劉景非常欣賞他的智慧與才華,想要給他一個機會。

由於陶觀乃是一名侏儒,即便是縣中最微末的小吏職位,也註定當不了。不過軍市乃是劉景私立,市吏則是他私署,並非正式官吏,用陶觀雖然會引起一些爭議,但總體應該問題不大。

先試試看,如果實在不行,劉景也算是徹底死心了。

…………

午後,夕陽斜下,天邊映着一抹紅霞。陶觀在一名縣吏的引領下,行走於酃縣縣寺之內,他頭戴縑巾,身着短服,碩大的頭顱,矮小的身材,偏偏臉上一副嚴肅之貌,顯得既滑稽又可笑。

對於周圍衆吏異樣的眼神,陶觀彷彿沒有看見一般,多年下來,他早已練到刀槍不入境界。

陶觀跟隨縣吏來到便坐外,門下吏顯然早就得到了劉景吩咐,未曾請示,直接放其入內。

陶觀內心涌出一股暖意,跨門而入,便看到劉景坐在主位,埋首案牘,神情甚是專注。

感到門口似有動靜,劉景不由擡起頭,看着略顯拘謹的陶觀,笑道:“子儀,你來了……”

“劉君……”陶觀俯身下拜道,“恭喜劉君擊破強敵,昨日耀功,小人也在場,小人雖然不通軍事,亦能看出劉君麾下士卒精銳,乃是一等一的強兵。”

“哈哈,子儀不必客氣,坐。”劉景示意陶觀坐到自己的下首,隨後娓娓道:“這次找你來,除了感謝你替我抓住了敵人密探,還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

這倒是有些出乎陶觀的意料,驚訝道:“不知劉君有何吩咐?”

劉景道:“子儀昨日想必也看到了,如今我麾下兵力甚衆,軍中日常所需,不下於一城百姓之耗,進出酃縣市井,多有不便,因此我準備設立一座軍市。”

“……”陶觀聽得一頭霧水,搞不清楚劉景爲何要和他說這些。

劉景笑着對陶觀道:“凡立市,必設長吏,以管理市肆,子儀,我有意讓你出任市掾。”

陶觀目瞪口呆的看着劉景,他懷疑是不是自己出現了幻聽,讓他當市掾?開什麼玩笑!當初他以爲劉景讓他做醉鄉居的肆主,就已經夠荒誕了,萬萬沒想到,他還是低估了劉景的魄力。

隨即,陶觀的心臟開始劇烈跳動起來,幾乎透胸而出。陶觀強忍着身體顫抖,道:“軍市乃是一軍之重,不能不慎之又慎,劉君麾下人才傑出,多不勝數,何以要用我這樣的殘廢之人?”

“子儀,你還記得嗎,我曾和你說過,你有着過人的才能,只是世人看不到,縱使看到也不敢用。”說到這裡,劉景頓了一下,微笑道:“我想一試。”

陶觀默然涕泣,久不能答。

(本章完)

第523章 南下第73章 送別第200章 兵臨第259章 送禮第277章 急報第40章 悲歌第453章 攔路第439章 文聘第533章 勸止第328章 許都391.第391章 大敗第335章 十哲第409章 詐降第238章 求援第10章 劉伯嗣第25章 吏舍第81章 必須死第121章 王粲第508章 南昌第109章 難題第37章 邀請第517章 古樟第142章 計劃第33章 示衆第367章 跛馬第513章 斬當第332章 徐庶第291章 召見第184章 七夕第133章 鄧芝第341章 衝鋒第27章 皓月第106章 調離第383章 李嚴第145章 離開第231章 勸降第413章 潘濬第187章 袍鎧第389章 戰死第240章 說和第403章 破城第431章 獻計第523章 南下第52章 歸家第362章 臨衝第224章 潰敗第197章 喜事第321章 瀏陽第117章 清茶第25章 吏舍第448章 下馬威第204章 曲轅第416章 暢談第128章 甘寧第235章 軍市第169章 奔襲第100章 大船第17章 杜襲第64章 擒獲第49章 醫聖第103章 營壘第442章 破局第59章 嚴肅第285章 敗逃第514章 後事第462章 郊迎第381章 江陵第452章 自白第523章 南下第330章 封拜第131章 嫁妝第306章 遣使第472章 失策第357章 鄧芝第532章 用意第455章 投降第140章 二年第150章 開戰第195章 韓廣第344章 中箭391.第391章 大敗第339章 出戰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104章 軍法第419章 猛將第57章 示好第153章 龔氏第9章 躬耕養客第60章 跋扈第384章 招攬第63章 突襲第538章 董和第133章 鄧芝第324章 膝席第544章 葛周第111章 歸來第340章 部督第375章 返回第109章 難題第419章 猛將
第523章 南下第73章 送別第200章 兵臨第259章 送禮第277章 急報第40章 悲歌第453章 攔路第439章 文聘第533章 勸止第328章 許都391.第391章 大敗第335章 十哲第409章 詐降第238章 求援第10章 劉伯嗣第25章 吏舍第81章 必須死第121章 王粲第508章 南昌第109章 難題第37章 邀請第517章 古樟第142章 計劃第33章 示衆第367章 跛馬第513章 斬當第332章 徐庶第291章 召見第184章 七夕第133章 鄧芝第341章 衝鋒第27章 皓月第106章 調離第383章 李嚴第145章 離開第231章 勸降第413章 潘濬第187章 袍鎧第389章 戰死第240章 說和第403章 破城第431章 獻計第523章 南下第52章 歸家第362章 臨衝第224章 潰敗第197章 喜事第321章 瀏陽第117章 清茶第25章 吏舍第448章 下馬威第204章 曲轅第416章 暢談第128章 甘寧第235章 軍市第169章 奔襲第100章 大船第17章 杜襲第64章 擒獲第49章 醫聖第103章 營壘第442章 破局第59章 嚴肅第285章 敗逃第514章 後事第462章 郊迎第381章 江陵第452章 自白第523章 南下第330章 封拜第131章 嫁妝第306章 遣使第472章 失策第357章 鄧芝第532章 用意第455章 投降第140章 二年第150章 開戰第195章 韓廣第344章 中箭391.第391章 大敗第339章 出戰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104章 軍法第419章 猛將第57章 示好第153章 龔氏第9章 躬耕養客第60章 跋扈第384章 招攬第63章 突襲第538章 董和第133章 鄧芝第324章 膝席第544章 葛周第111章 歸來第340章 部督第375章 返回第109章 難題第419章 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