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親近

第310章 親近

“對了,”劉景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桓階,說道:“這是公長寫給桓君的信,特意囑託我轉交桓君。”

桓階接過信箋,臉上浮出笑容,前年荊州軍跨江而來時,他受到劉景的啓發,爲二弟桓彝奔走謀得桂陽郡耒陽令一職,並讓後者帶着大批桓氏族人南下避禍,以免家族受自己所累。

隨着臨湘被荊州軍圍得水泄不通,兩兄弟從此徹底斷了音訊,時隔兩年,桓階再次收到二弟書信,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劉景又說道:“不久前桂陽郡府衆吏車馬齊至耒陽,迎接公長入主桂陽,現在想來公長已入郴縣,繼任桂陽太守之位。”

桓階聞言頗感欣慰,感嘆道:“我桓氏數代人歷典州郡,如今家中終於出了一位兩千石。”

本來桓階、桓彝的父親桓勝就有希望成爲兩千石太守,其以才德著名南方,官至尚書,可惜壯年因病去世,未能更進一步。

接着桓階對劉景表示了感謝,桓彝的桂陽太守之位,是張羨臨終時,爲讓桓階盡心輔佐長子張懌,而做出的拉攏之舉。

不過這也就僅僅只是一個名義,桂陽郡府衆吏拒絕桓彝入主桂陽,直到劉景近來全殲荊州軍,桂陽衆吏生怕素與桓彝相友善的劉景對他們秋後算賬,這才趕忙亡羊補牢,彌補過失。

所以說,桓彝能夠成爲名副其實的兩千石,皆賴劉景之功。

劉景又與桓階稍作寒暄,隨後扭頭看向一旁束手而立的成績。

成績身量不高,臉孔狹長,雙目銳利有若鷹視,鼻樑既高且長,嘴角微微下撇,一看就不好相與。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嚴酷的人,剛纔竟然率衆以臣下之禮拜見劉景,頗有獻媚之態,相比之下,桓階就顯得有風骨多了。但劉景並不以爲怪,這就是漢代酷吏的生存之道,尊上而酷下。

劉景開口說道:“成掾,時隔多年,足下別來無恙否?”

兩人當年曾發生齷齪,後來成績歸還兩萬錢,主動化解了這段恩怨,之後對劉景恭順有加,只要劉景有所吩咐,無不用心完成,勉強也算是半個自己人。

劉景下意識瞥了一眼身旁神色冷峻的劉亮,成績昔日可是將其父打得半死,以前其年幼卑微,拿成績沒辦法,現在嘛……

劉景覺得自己有必要私下提醒一下劉亮,讓他不要太過份。

成績也注意到了劉亮,心下暗暗叫苦,以前劉亮雖受劉景看重,可一個十五六歲的微末小吏,成績作爲太守張羨“門下五吏”之一,自然不會將他放在眼裡。哪曾想到,纔不過幾年而已,對方就跟隨着劉景一飛沖天。

劉亮若執意報復,成績將毫無招架之力,唯一的辦法,便是請劉景從中說和,並拿出重金賠償劉亮父子。爲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成績自然不會吝嗇錢財。

成績瞬息間定下心來,再次俯身大拜,口中說道:“我等臨湘吏人,皆日夜期盼劉君歸來,以安民生……”

劉景上前將成績扶起,笑道:“成掾何以如此多禮?”

成績正色道:“非如此,不足以彰顯小人對劉君的敬意。”

劉景笑着搖了搖頭,接着又分別和幾位郡中大吏敘話,由於前來迎接他的長沙郡吏衆多,劉景肯定無法兼顧所有人,最後只能當衆勉勵羣吏一番了事。

和長沙衆吏見過面後,劉景便轉向王彊、區雄、宋麟等人。

劉景大步流星來到王彊面前,拉起他的手,大笑道:“子健,當日你隻身求見,建議我乘勝奔襲臨湘,我雖然同意了你的建議,但心中並非全無顧慮。如今臨湘一戰而下,長沙北方諸縣亦略定,悉如你當日所言。”

王彊並未居功自傲,沉聲回道:“小人的建言,不過是順勢而爲而已,並無出奇之處,劉君興仁義之兵,弔民伐罪,自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劉景搖頭道:“論及仁義,古今沒有可與文王相比之人,可若無呂尚,又何以滅商呢?自古‘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子健你的功勞,冠於諸將,不必謙虛。”

王彊冷硬且深沉的臉上略微動容,說道:“小人本是貧賤之人,受到奸賊所害,是劉君將小人拔出風塵,委以重任,授以兵權,如此恩遇,小人縱然肝腦塗地,亦不能回報萬一。”

“這都是你應得的。”劉景笑道。王彊話中所謂的“奸賊”無疑是指“子錢家”潘欽,之前王彊在信中曾提到已將其殺死,並將其數千萬“不義家產”充公,不過並沒有談到更多細節。

劉景對高利貸可謂深惡痛絕,殺就殺了,他擔心的是王彊濫殺無辜,索性問起此事。

王彊簡單的說了一下事情經過,劉景得知他只殺了潘欽及當年參與毆打過他的人,不由放下心來,出言讚許道:“《春秋》之義:‘善善及子孫,惡惡止其身。’你能夠做到不遷怒於潘欽的家人,這一點做得很好。”

“……”王彊眼角直跳,劉景這話誇得他心虛不已,如果不是劉祝及時出現阻止了他,他已經將潘欽全家男女老少殺光了。

劉景之後又誇了區雄、宋麟一番,他們也確實在奪取臨湘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區雄一手組織的臨湘大姓豪族聯軍,一直擔任着急先鋒的角色,率先殺入臨湘,直到徹底穩定住了局勢,劉景軍才姍姍入城。

與文武皆會過面後,長沙郡府衆吏恭請劉景入安車。劉景望着津渡外人山人海,熱情高漲的臨湘百姓,搖頭道:“孔子於鄉黨,尚恂恂如也;我回到家鄉,怎麼能夠視鄉親而不見,獨自離去呢?”說罷,劉景不顧衆人勸阻,徒步行出津渡,向四周成千上萬的臨湘百姓揮手致意。

劉景這般平易近人的做法,令臨湘百姓情緒更加高漲,歡呼聲沖天而起,震徹雲霄,直到劉景乘車離去,仍然經久不息。

(本章完)

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93章 墓祭第390章 責備第463章 三郡第384章 招攬第66章 徙邊第477章 要求第338章 烏滸第502章 選將第153章 龔氏第227章 火攻第439章 文聘第269章 地突第470章 策論第190章 三窟第460章 趙戩第52章 歸家第463章 三郡第162章 免役第285章 敗逃第277章 急報第43章 荊蠻第309章 終抵第11章 帶經耕鋤第343章 斬將第256章 說客第59章 嚴肅第139章 於徵第21章 未婚妻第357章 鄧芝第528章 惡氣第264章 突襲第294章 輕鬆第70章 攤牌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55章 拜訪第440章 匕見第142章 計劃第84章 魚梁洲第74章 變化第83章 預言第252章 週歲第120章 茂才第306章 遣使第434章 伏擊第424章 入陣第317章 祭祖第181章 棄嬰第72章 偷長第530章 仁義第238章 求援第64章 擒獲第154章 縣舍第438章 勸降第268章 填塹第389章 戰死第378章 策反第539章 所求第20章 南陽來客第265章 再勝第1章 重生第271章 火攻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64章 使者第348章 南下第385章 夷陵第183章 吏治第265章 再勝第43章 荊蠻第240章 說和第310章 親近第136章 婚宴第90章 朝會第322章 馬鞍第100章 大船第537章 茂才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23章 爲壽第199章 撤離第13章 張羨第5章 虎頭第171章 結束第256章 說客第101章 招撫第405章 防疫第37章 邀請第235章 軍市第121章 王粲第524章 馬尾第91章 壁畫第279章 連雨第536章 邀請第37章 邀請第294章 輕鬆第470章 策論第142章 計劃第514章 後事第26章 市樓第74章 變化
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93章 墓祭第390章 責備第463章 三郡第384章 招攬第66章 徙邊第477章 要求第338章 烏滸第502章 選將第153章 龔氏第227章 火攻第439章 文聘第269章 地突第470章 策論第190章 三窟第460章 趙戩第52章 歸家第463章 三郡第162章 免役第285章 敗逃第277章 急報第43章 荊蠻第309章 終抵第11章 帶經耕鋤第343章 斬將第256章 說客第59章 嚴肅第139章 於徵第21章 未婚妻第357章 鄧芝第528章 惡氣第264章 突襲第294章 輕鬆第70章 攤牌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55章 拜訪第440章 匕見第142章 計劃第84章 魚梁洲第74章 變化第83章 預言第252章 週歲第120章 茂才第306章 遣使第434章 伏擊第424章 入陣第317章 祭祖第181章 棄嬰第72章 偷長第530章 仁義第238章 求援第64章 擒獲第154章 縣舍第438章 勸降第268章 填塹第389章 戰死第378章 策反第539章 所求第20章 南陽來客第265章 再勝第1章 重生第271章 火攻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64章 使者第348章 南下第385章 夷陵第183章 吏治第265章 再勝第43章 荊蠻第240章 說和第310章 親近第136章 婚宴第90章 朝會第322章 馬鞍第100章 大船第537章 茂才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23章 爲壽第199章 撤離第13章 張羨第5章 虎頭第171章 結束第256章 說客第101章 招撫第405章 防疫第37章 邀請第235章 軍市第121章 王粲第524章 馬尾第91章 壁畫第279章 連雨第536章 邀請第37章 邀請第294章 輕鬆第470章 策論第142章 計劃第514章 後事第26章 市樓第74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