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取字

第48章 取字

劉景決定保下馬周而嚴懲王銀四人,不僅得到了市吏們的一致愛戴,更令圍觀的人羣讚歎不已。

“劉君真乃正人君子也!爲一區區市門卒,縱然得罪豪傑區元伯亦在所不惜!”

“有劉君主持公道,日後還有誰敢在市井隨便撒野?”

更有人嘆道:“之前聞劉君爲荊蠻出頭,折服周衛,我還頗不以爲然,心道周衛畢竟是其族兄劉伯嗣的家奴,若是換成區元伯的人,他就未必敢插手了。唉!今日才知,是我大錯特錯矣!我當找機會當面向劉君賠罪。”

旁邊的人嘲笑他道:“哈哈,你這不是癡心妄想嗎,劉君豈是你說見就能見的?”

那人正色道:“有何不能?劉君不畏豪強,對我等下民卻甚爲和藹。……”

“沒錯,劉君爲人和善,但凡路上相遇,有人向他行禮,無論士庶,必得迴應。”

“區元伯性情兇悍,歷來橫行無忌,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難道他還敢和劉君放肆不成?……”

…………

漢律:“鬥以刃傷人,完爲城旦;其賊加罪一等,與謀者同罪。”

也就是說手持兵器鬥毆傷人,完爲城旦舂;賊傷即故意傷人,加罪一等,髠鉗城旦舂;參與合謀的共犯,與實施賊傷者同罪。

換句話說,王銀四人雖然只有一人持刃傷人,但其他三個人也擺脫不了干係,一樣要跟着受到嚴懲,四人誰也跑不了。

不止如此,漢律:“下爵毆上爵,罰金四兩。”平民犯少吏,同樣如此,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大筆罰金,如果不交,還要從重處罰。

劉景懶得再關注王銀等人,讓市獄吏將他們帶走,關入市獄,等待決曹的判決。

而後領着一羣市吏走進酒肆之內,當他見到馬周,發現後者已經被戴上了沉重的枷鎖,面露不豫之色,質問亭長道:“誰給他上的枷鎖?他並無過錯,爲何要將他視爲罪人?還不快將枷鎖去了。”

“諾。”亭長額頭溢出一層薄汗,其實爲馬周戴上枷鎖並無不妥,他可不是一般人,而是能夠輕易解決四名遊俠的武藝高強之輩,誰知道他會不會在靠近時突然暴起發難,劫持官吏逃跑。

然而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劉景會一力保下馬周,亭長唯有自認倒黴,爲了彌補失誤,在劉景面前儘可能挽回形象,他一把推開亭卒,親自爲馬周卸下枷鎖。

從劉景進來,馬周就一直處於沉默之中,亭長知他心有疑惑,此人武藝出衆,又得劉景看重,未來恐怕不是一個小小市門卒所能容,這時不妨賣一個好,在其耳邊小聲說道:

“劉君對於那四人敢在鬧市公然襲擊市吏非常生氣,已經親自下了命令,他們絕對難逃重懲,最輕也會被判個髠鉗城旦舂,足下無憂矣。”

馬周濃眉舒展開來,心裡懸着的大石終於落了下來。亭長之前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他確實生出過劫持官吏脫身的念頭,但這個成功機率太低了,連一成都不到,與其冒着幾乎必死的風險劫持官吏,不如賭一把劉景。

以劉景平日表現出來的作風,未必不會對他伸出援助之手,哪怕這個概率再低,也肯定比劫持官吏脫身要高很多,馬周甚至認爲概率在五五之間,他也不知道這股莫名其妙的自信從何而來。

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劉景真的對他施以援手。

馬周脫去枷鎖,又從亭長手中取回佩劍,懸掛腰間,繼而肅容正立,大禮拜謝劉景:“多謝劉君迴護之恩。我馬周今日在此立誓:日後劉君但有所命,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如有違背,天人共誅之!”

“不必如此。不爲市吏撐腰,還要我這市史何用?”劉景笑着扶起馬周,見他手臂包紮頗爲隨意,隱隱浸血,關心地問道:“你的手臂傷勢如何?要不要緊?”

馬週迴道:“多謝劉君關心,區區小傷,何足掛齒。”

劉景搖頭道:“足下豈不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創傷無小事,還是要儘快找醫師治療一下傷口。”

“諾。”馬周聽得心裡溫暖極了。

劉景邀馬週一起去市樓,同時派一吏去醫曹請醫,又派一吏去市中買藥,馬周內心非常感動,這時劉景就是讓他與人搏命,他也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劉景回到市樓,發現謝良等候在市樓門口,面帶憂慮,顯然已經得知消息。

“劉君,保下人即可,何必與區元伯爲難呢?區元伯爲人素來強悍,實在沒必要去招惹他。”謝良湊到近前小聲說道,語氣隱隱帶着一絲埋怨之意。

劉景斜睨他一眼,面露慍色道:“對方鬧市公然襲擊市吏,你是要我對此視而不見嗎?”

劉景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立刻令謝良無言以對。

帶着馬周來到二樓房間,劉景一邊爲他倒水,一邊問道:“足下今年年歲幾何?可有字?”

馬周急忙雙手接過水杯,回道:“在下今年剛好二十,尚無表字,小字阿周。”頓了一下,又補充道:“便是在下的名字,也是因父姓馬,因母姓周。”

劉景點點頭,取父母之姓作爲名字在漢世極爲普遍,就算是龍丘劉氏,也是這樣。說到底還是因爲漢代識字率過低,取父母之姓爲名已經算好的了,一般都是叫某伯、某仲之類的。

隨後劉景提議道:“大丈夫與人相交,豈能無字?如果足下不嫌棄的話,我爲你取字如何?”

“謝劉君……”這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馬周怎能不願,當即拜道:“請劉君賜字。”

劉景沉吟片刻,開口道:“足下武藝不凡,卻失之魯莽,需知衝動易怒,鄙夫之性也,不僅是取禍根源,更是成事阻礙。周有謹密之意,是以《管子》曰:‘人不可不周。’我便爲你取字子謹,希望你日後做事能夠慎思而後行。”

馬周怔怔看着劉景,眼中熱淚盈眶,自從十五歲束髮以後,他就再未流過眼淚,然而今日劉景連番樹恩施義,真心相待,終令他忍不住流下淚水。

(本章完)

第139章 於徵第76章 新左史第101章 招撫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43章 荊蠻第71章 洗手第398章 攻城(2)第109章 難題第23章 赴任第259章 送禮第43章 荊蠻第123章 赴宴第281章 面見第149章 要求第238章 求援第48章 取字第293章 奇策第203章 魄力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0章 劉伯嗣第522章 變故第234章 耀功第545章 對策第516章 夜取第427章 身當第15章 救命恩人第400章 大雨第408章 試探第300章 召集第434章 伏擊第401章 城塌第217章 牀弩第523章 南下第366章 歎服第63章 突襲第419章 猛將第266章 兵臨第517章 古樟第291章 召見第149章 要求第350章 歸來第468章 射策(下)第544章 葛周第328章 許都第440章 匕見第375章 返回第305章 內附第473章 迴歸第511章 開戰第306章 遣使第379章 屈服第441章 大罵第533章 勸止第379章 屈服第371章 慰問第491章 徐宗第196章 招攬第104章 軍法第530章 仁義第239章 嚴法第544章 葛周第522章 變故第296章 捷報第212章 寫信第141章 酃縣第42章 點評第258章第152章 改名第190章 三窟第428章 突圍第199章 撤離第64章 擒獲第34章 志向第76章 新左史第475章 妹夫第399章 攻城(3)第8章 腫足第46章 馬周第432章 獻計 (2)第167章 收穫第138章 徵辟第122章 贈文第260章第298章 歸來第76章 新左史第307章 談判第300章 召集第432章 獻計 (2)第238章 求援第405章 防疫第229章 鳴金第160章 搶權第498章 城破第149章 要求第481章 團圓第51章 區雄第164章 動手第501章 彭虎第543章 刺孫
第139章 於徵第76章 新左史第101章 招撫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43章 荊蠻第71章 洗手第398章 攻城(2)第109章 難題第23章 赴任第259章 送禮第43章 荊蠻第123章 赴宴第281章 面見第149章 要求第238章 求援第48章 取字第293章 奇策第203章 魄力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0章 劉伯嗣第522章 變故第234章 耀功第545章 對策第516章 夜取第427章 身當第15章 救命恩人第400章 大雨第408章 試探第300章 召集第434章 伏擊第401章 城塌第217章 牀弩第523章 南下第366章 歎服第63章 突襲第419章 猛將第266章 兵臨第517章 古樟第291章 召見第149章 要求第350章 歸來第468章 射策(下)第544章 葛周第328章 許都第440章 匕見第375章 返回第305章 內附第473章 迴歸第511章 開戰第306章 遣使第379章 屈服第441章 大罵第533章 勸止第379章 屈服第371章 慰問第491章 徐宗第196章 招攬第104章 軍法第530章 仁義第239章 嚴法第544章 葛周第522章 變故第296章 捷報第212章 寫信第141章 酃縣第42章 點評第258章第152章 改名第190章 三窟第428章 突圍第199章 撤離第64章 擒獲第34章 志向第76章 新左史第475章 妹夫第399章 攻城(3)第8章 腫足第46章 馬周第432章 獻計 (2)第167章 收穫第138章 徵辟第122章 贈文第260章第298章 歸來第76章 新左史第307章 談判第300章 召集第432章 獻計 (2)第238章 求援第405章 防疫第229章 鳴金第160章 搶權第498章 城破第149章 要求第481章 團圓第51章 區雄第164章 動手第501章 彭虎第543章 刺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