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

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

祖、父、兄,三代人的墓地皆由劉景、劉和二人打掃,難免有些捉襟見肘,劉亮父子清理完自家祖墓,便立刻趕過來幫忙。

兩人的加入着實幫了劉景大忙,四人通力合作,拔除雜草,擦拭墓碑,將墓地收拾得甚是整潔。之後又是一番祭拜不提。

從山上下來,來自平鄉各地的劉姓之人便陸續乘車離去。

劉景拉着劉亮來到嚴肅面前,爲他介紹道:“伯穆,這是我族弟劉亮,明日將前往市樓爲吏。”又對劉亮說道:“阿魚,這是市左史嚴肅嚴伯穆,是一位德才兼備的賢能之士,你一定要像尊敬我一樣尊敬他。”

劉亮應是,繼而向嚴肅深深一拜:“在下劉亮,見過嚴君。”

接着劉景扭頭看向劉祝,說道:“文繡,我最近事情很多,恐怕一時半會難以返回市樓,我不在的時候,劉亮就交給你了。”

劉亮又是恭恭敬敬一拜。

“劉君只管放心。”劉祝說完,衝劉亮和善的笑了笑:“我也是長沙定王之後,我們是一祖同源,足下不必客氣。”

劉景點點頭,又對蔡升、馬周說道:“宏超、子謹,這小子今年十五歲了,想要學劍,你們覺得他如何?”

劉亮這大半年來一直跟隨其父在市中販魚,一聽劉景提及“宏超”、“子謹”,立刻便知眼前兩人就是市中大名鼎鼎的蔡升蔡宏超、馬周馬子謹,哪還不知劉景意圖,心下不由一陣激動。

蔡升上下打量劉亮一番,說道:“此子手臂極長,手腕超過了胯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猨臂’,非常適合練劍。而且此子雙目有神,遇人不避,可知是膽大之人,練劍首重膽色,如果無膽,就是天賦再好也沒用。”

馬周十歲習劍,十五歲都已經開始負劍遊俠了,說道:“十五歲學劍有些晚了,不過若是加倍努力,未嘗不能練出本事。”

蔡升輕輕頷首,問道:“劉君,令族弟練劍的目的是什麼?若只是想隨便練練,我教他幾手亦無不可,若想有所作爲,依我之見,還是拜子謹爲師更好。”

劉景點點頭,他聽出了蔡升話中的意思。

劉亮直視竹冠裘衣,瀟灑倜儻的蔡升,眼中毫無畏懼之色,問道:“我自然是想練出像蔡君一樣的劍術。蔡君爲何不願收我爲徒?”蔡升劍術冠絕長沙,比馬周更強,劉亮更想拜他爲師。

蔡升並沒有嘲笑劉亮的不自量力,反而很欣賞他的志氣,笑道:“非是我不願收你爲徒,以你的年紀,必須加倍努力纔能有所成就,而你即將入市井爲吏,白日勞形,晚歸吏舍,除了休沐日,哪有時間接受我的指導?而你拜馬子謹爲師,則可時刻隨其左右學習劍術。若是有閒暇,我也可指點你一二。”

劉亮聽了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心裡便不再糾結,和劉景道:“從兄,我願拜馬君爲師。”

劉景笑着問馬周道:“子謹,你可願將劉亮收入門下?”

馬周爽快地答應:“此小事一樁。文繡也常來我舍中學劍,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

事情一了,幾人相繼提出告辭,因爲後面還有族宴,無暇招呼他們,劉景也就沒多做挽留。

乘車返回劉氏塢之際,劉景想到一事,對劉亮道:“阿魚,你如今雖未滿弱冠,但即將出仕爲吏,與人交往不能無字。”

劉亮父子俱喜,劉亮拜道:“還請從兄賜字。”

劉景沉吟一聲道:“亮者明也,就叫子明吧。”

劉亮心道:“這表字取得好,朗朗上口,一聽就知道其意。”不禁喜笑顏開:“子明、子明……以後我就叫劉亮劉子明瞭。”

牛車抵達家門,劉亮父子才下車離去不久,一直默不作聲的劉和忽然開口央求劉景道:“阿兄,你也爲我取字吧。”

劉景失笑道:“你才十二歲,哪有取字的必要。”

劉和聞言不由撅起嘴,暗暗生悶氣。

劉景笑着搖了搖頭。

回到家休息了片刻,晡時末,全家人齊齊出動,趕赴族宴,就連嫂子賴慈都暫時將兒子交給宋妻周氏照顧,隨同前往。

劉氏塢劉姓之人連同家眷在內,足有六七百人,紛紛聚於劉蟠家裡。由於人數過多,按照親疏、尊卑,分置於前中後三庭。劉景一家毫無意外被分在後庭。

這倒是與劉景沒什麼關係,其家原本就是劉氏顯支,即便是其父劉尚死後,其家最落魄的時候,也仍然在後庭有一席之地。

劉景一家被侍者引入坐位,食案上酒食皆已齊備,肉以豬、鹿、鴨等爲主,沒有雞肉,因爲漢代有正旦禁殺雞、雀的傳統。

據說當年高祖劉邦爲項羽所追,避於滎陽厄井之中,恰好有兩隻斑鳩落於井口,項羽追至,認爲“井有人,鳩不集”,從而使高祖逃過一劫,所以漢代正旦禁止殺害雞、雀。當然,這個傳說聽聽就好,可信度幾乎爲零。

當族宴即將開始之時,劉蟠小心翼翼地將劉邕扶出後室就坐,以龍丘劉氏族長的身份,接受劉氏後人們的獻酒賀壽。

首先是其後代子嗣,子婦孫女,各上椒酒,伏跪於地,稱觴舉壽,儀式和郡吏拜見張羨時大體相似。椒是一種香草,漢代取其溫、香,多子特點,和泥塗抹屋舍四周,後則用於新春祝賀。

劉景在其中看到了劉蟠外甥寇封的身影,他隨着其母向劉邕賀壽,其頭上梳着總角,可知已超過八歲,生得眉清目秀,脣紅齒白,甚是可愛。誰能想到,他日後會成爲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曾一度氣得曹操破口大罵。

子嗣拜完,便開始輪到各家,劉景獻酒之際,劉蟠特意對其父耳語一番,劉邕今年六十餘歲,由於常年患病,身體早已腐朽,他擠出一抹笑容,說道:“此子是興吾族的人啊!”

當年他曾言劉宗是能夠興旺龍丘劉氏的人,可惜劉宗讓他失望了,希望劉景不要再讓他失望。

(本章完)

第478章 黃鐘第292章 救治第426章 拔箭第16章 決定第378章 策反第198章 招降第133章 鄧芝第467章 射策(中)第476章 冬至第403章 破城第110章 主簿第91章 壁畫第483章 定議第458章 斬羽第154章 縣舍第5章 虎頭第177章 施恩第316章 禁酒第54章 鄧攸第264章 突襲第387章 夏口第333章第27章 皓月第117章 清茶第254章 突圍第238章 求援第160章 搶權第142章 計劃第460章 趙戩第81章 必須死第420章 評價第61章 鞭笞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80章 回鄉第264章 突襲第156章 邀請第70章 攤牌第183章 吏治第87章 請醫第354章 屯田第480章 買馬第315章 甘寧第457章 飛矢第305章 內附第463章 三郡第118章 劉表第198章 招降第169章 奔襲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58章 斬羽第332章 徐庶第406章 打擊第301章 城破第229章 鳴金第155章 拜訪第464章 上書第6章 葛生第284章 澤國第356章 請婚第88章 臘月第372章 召見第491章 徐宗第190章 三窟第198章 招降第405章 防疫第513章 斬當第488章 柴桑第160章 搶權第71章 洗手第216章 取名第422章 出陣第140章 二年第401章 城塌第308章 遺願第487章 盛匡第389章 戰死第183章 吏治第224章 潰敗第506章 桃李第120章 茂才第173章 南下第227章 火攻第298章 歸來第113章 啓程第10章 劉伯嗣第14章 市井第328章 許都第513章 斬當第420章 評價第506章 桃李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30章 陶觀第531章 放歸第71章 洗手第515章 不忠第374章 圍攻第209章 攻城第490章 盡出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32章 獻計 (2)
第478章 黃鐘第292章 救治第426章 拔箭第16章 決定第378章 策反第198章 招降第133章 鄧芝第467章 射策(中)第476章 冬至第403章 破城第110章 主簿第91章 壁畫第483章 定議第458章 斬羽第154章 縣舍第5章 虎頭第177章 施恩第316章 禁酒第54章 鄧攸第264章 突襲第387章 夏口第333章第27章 皓月第117章 清茶第254章 突圍第238章 求援第160章 搶權第142章 計劃第460章 趙戩第81章 必須死第420章 評價第61章 鞭笞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80章 回鄉第264章 突襲第156章 邀請第70章 攤牌第183章 吏治第87章 請醫第354章 屯田第480章 買馬第315章 甘寧第457章 飛矢第305章 內附第463章 三郡第118章 劉表第198章 招降第169章 奔襲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58章 斬羽第332章 徐庶第406章 打擊第301章 城破第229章 鳴金第155章 拜訪第464章 上書第6章 葛生第284章 澤國第356章 請婚第88章 臘月第372章 召見第491章 徐宗第190章 三窟第198章 招降第405章 防疫第513章 斬當第488章 柴桑第160章 搶權第71章 洗手第216章 取名第422章 出陣第140章 二年第401章 城塌第308章 遺願第487章 盛匡第389章 戰死第183章 吏治第224章 潰敗第506章 桃李第120章 茂才第173章 南下第227章 火攻第298章 歸來第113章 啓程第10章 劉伯嗣第14章 市井第328章 許都第513章 斬當第420章 評價第506章 桃李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30章 陶觀第531章 放歸第71章 洗手第515章 不忠第374章 圍攻第209章 攻城第490章 盡出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32章 獻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