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破城

第393章 破城

魏延凶神惡煞,大呼向前,手中長刀左劈右砍,無人能擋。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劉景軍士卒衝上城頭,奮勇廝殺。

關鍵時刻,輔匡帶着部曲親衛殺了過來,雙方狠狠撞在一起,於方寸間亡命搏殺,反覆拉鋸。

雙方每倒下一人,後面立刻便有人補上位置,短短片刻間,地上便躺滿了死者、傷員,令雙方將士幾無立錐之地。

輔匡爲人粗強,可他絕非恃勇鬥狠之徒,他出身襄陽大族,熟讀兵書戰策,是以他雖然武藝不俗,卻沒有衝在前方,與魏延捉對廝殺,而是躲在後面,指揮部曲作戰。

然而魏延實在太過勇猛,在他不知疲倦的反覆衝擊下,夷陵守軍漸漸不支,防線不再嚴密。魏延抓住機會,一鼓作氣,殺入其陣,揮刀朝着輔匡斬去。

面對來勢洶洶的魏延,輔匡怡然不懼,舉刀迎戰。

“鐺!”

雙方刀刃猛烈相擊。

魏延登城以來,斬殺無數,單身突陣,直取敵首,氣勢攀至巔峰,只是幾經廝殺,體力消耗甚大,輔匡亦非易與之輩,雙方初次交手,竟是不分伯仲。

“殺……”魏延雙目圓瞪,暴吼一聲,再次揮刀砍向輔匡。

“鐺!鐺!鐺!……”

二人如同兩頭髮瘋的公牛一般,毫不退縮,激烈碰撞。

十餘回合下來,輔匡終究不敵魏延,身中數刀,敗下陣來,所幸其身披雙鎧,防護甚堅,所受傷勢並不嚴重。

輔匡自知非魏延敵手,心生退走之念,魏延見他要逃,怒不可遏,咆哮連連,奈何輔匡左右親衛甚是忠勇,爲掩護輔匡脫身,死死擋在魏延面前。

魏延幾番突擊,直殺得手足痠軟,仍是不能衝破阻礙。感到力氣不濟,魏延亦暫時從前線戰場退下,靠着女牆休息。

對於未能斬殺輔匡,魏延心中不免大感遺憾,不過這本來就是錦上添花的事,他的任務是“先登”,此時夷陵城牆多處皆已被劉景軍先登佔據,城下士卒正源源不斷通過雲梯登上城牆。

霍篤翻身躍上城頭,見魏延倚牆而立,喘息甚急,不由笑道:“恭喜魏兄,奪下先登之功,後面就交給我好了。”說罷,便率領部曲,直撲敵人。

魏延登時大急,區區先登之功,如何能滿足他的胃口,當即也顧不得休息,再次投身戰場。

魏延過去只是新野一遊俠,輔匡不知其人,霍篤則不然,其乃南郡豪傑,輔匡沒少與他打交道,一見到後者,立即瞋目大罵道:“霍篤!你枉爲南郡豪傑!食劉將軍之祿,卻不能盡忠職守,反而背主投敵,反戈相向,你還有何面目立於天地間?!”

霍篤被輔匡罵得面紅耳赤,惱怒不已,偏偏無法還口,不管他有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都改變不了他貳臣的身份。

霍篤心中恨極,誓要斬殺輔匡,以雪其辱。

輔匡之前面對魏延一人,已是大感吃力,如今又來一個霍篤,輔匡一時間左支右捂,疲於應對,漸有力不從心之感。

而城牆多處防線,也先後失守,劉景軍佔領的據點越來越多,甚至有連成一片的趨勢。

眼見形勢危急,輔匡滿腹苦澀,就算今日能夠成功擊退劉景軍,損失也必然慘重,明天呢?後天呢?……

本以爲吏士同心,嬰城固守,足以抵擋劉景軍十天半月,如今看來,這個想法委實可笑。

“城破了、城破了……”

忽然北方傳來陣陣大呼。

“北城門失守了?”輔匡聞言大吃一驚,不敢置信地望向北方。那邊的劉景軍只是一支偏軍,而他留的兵力並不少,按理來說,北面的壓力要遠小於他這裡,怎麼會這麼快就失守了?

北城門失守的消息,立時壓垮了夷陵守軍緊繃的神經,將士鬥志全消,爭相而逃。

劉景軍在後面緊追不捨,肆意砍殺,自古戰場傷亡,大部分皆來自於潰敗,而非正面對抗。

數百夷陵守軍一窩蜂涌向通道,立時便將通道堵得水泄不通,隨着劉景軍的逼近,爲了活命,後方士卒不惜對身前同袍揮刀,硬是殺出一條血路。

輔匡落在後面,見士卒爲求活命,自相殘殺,不禁滿心悲涼,他對左右部曲道:“你等取我首級,向南賊獻降,足以保命。”

部曲皆慷慨激昂道:“我等願與校尉共存亡!”

輔匡環顧衆人,大聲道:“好!便讓南賊看看,我南郡不唯有霍篤這等背主貳臣,亦有忠義之士。諸君,隨我殺……”

“殺……”部曲皆應道。

輔匡率部曲二十人於絕境下亡命反擊,利用劉景軍輕忽心理,一舉擊潰數倍之敵。

輔匡、霍篤互視對方爲必殺目標,雙方嘶吼着殺成一團。

輔匡只攻不守,浴血廝殺,不可謂不勇,無奈雙方人數差距太大,輔匡左右盡死,其身中二戟、五矛、十餘刀,力竭而亡。

在原本的歷史上,輔匡乃蜀漢重臣,官至右將軍,要知道,在他之前擔任右將軍的可是張飛、諸葛亮、高翔,由此可知他在蜀漢的地位。

站在輔匡破損不堪的屍體前,霍篤此時心中再無一絲怨氣,只剩滿心的佩服。對左右道:“此輩皆忠義之士,不可輕辱之,將他們合葬一處吧。”

“諾。”

隨着輔匡的戰死,夷陵的抵抗便宣告結束了,夷陵東城門大開,諸葛亮與甘寧俱入城中。

北面的情況,不僅輔匡感到詫異,就連諸葛亮也十分意外,他入城後立刻找來黃忠細問,才知黃忠身先士卒,親登城牆,成功斬殺守將司馬。守將司馬一死,守軍頓時羣龍無首,很快便被黃忠率衆徹底擊潰。

雖然黃忠說得輕描淡寫,但諸葛亮卻知道,也就是黃忠這等絕世猛將,換了旁人,絕難做到。難怪劉景對黃忠如此重視,養傷期間關懷備至,如今看來,劉景果然有識人之明。

當日昏時,霍峻派人回報諸葛亮,已順利奪取峽口。

諸葛亮放下心來,西方至此無憂矣,他的目光,轉向東方。

(本章完)

第50章 寶珠第173章 南下第351章 班底第320章 來投第23章 赴任第506章 桃李第536章 邀請第396章 怒吼第369章 出使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212章 寫信第347章 鬱林第159章 退讓第525章 劉曄第55章 鄧瑗第296章 捷報第134章 流淚第423章 戰死第141章 酃縣第53章 道歉第511章 開戰第454章 委蛇第413章 潘濬第460章 趙戩第70章 攤牌第363章 攬才第325章 泉陵第204章 曲轅第340章 部督第533章 勸止第463章 三郡第417章 柤中第545章 對策第241章 蔣琬第300章 召集第244章 生子第224章 潰敗第19章 桓階第181章 棄嬰第273章 攻城(上)第301章 城破第342章 陷陣第456章 房陵第367章 跛馬第214章 定計第107章 轟動第415章 龐統第373章 盟約第295章 召見第200章 兵臨第332章 徐庶第149章 要求第451章 水鏡第368章 江東第21章 未婚妻第292章 救治第326章 相遇第401章 城塌第297章 除孝第131章 嫁妝第517章 古樟第192章 開戰第5章 虎頭第512章 伏兵第349章 璽書第133章 鄧芝第395章 悲涼第272章 魏延第468章 射策(下)第377章 再孕第312章 心意第247章 病逝第1章 重生第364章 使者第222章第330章 封拜第438章 勸降第34章 志向第141章 酃縣第71章 洗手第259章 送禮第104章 軍法第317章 祭祖第237章 監九縣第189章 噩耗第303章 復仇第101章 招撫第240章 說和第461章 守節第412章 刺史第218章 樓船第498章 城破第64章 擒獲第386章 面曹第109章 難題第128章 甘寧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510章 計成第284章 澤國第234章 耀功
第50章 寶珠第173章 南下第351章 班底第320章 來投第23章 赴任第506章 桃李第536章 邀請第396章 怒吼第369章 出使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212章 寫信第347章 鬱林第159章 退讓第525章 劉曄第55章 鄧瑗第296章 捷報第134章 流淚第423章 戰死第141章 酃縣第53章 道歉第511章 開戰第454章 委蛇第413章 潘濬第460章 趙戩第70章 攤牌第363章 攬才第325章 泉陵第204章 曲轅第340章 部督第533章 勸止第463章 三郡第417章 柤中第545章 對策第241章 蔣琬第300章 召集第244章 生子第224章 潰敗第19章 桓階第181章 棄嬰第273章 攻城(上)第301章 城破第342章 陷陣第456章 房陵第367章 跛馬第214章 定計第107章 轟動第415章 龐統第373章 盟約第295章 召見第200章 兵臨第332章 徐庶第149章 要求第451章 水鏡第368章 江東第21章 未婚妻第292章 救治第326章 相遇第401章 城塌第297章 除孝第131章 嫁妝第517章 古樟第192章 開戰第5章 虎頭第512章 伏兵第349章 璽書第133章 鄧芝第395章 悲涼第272章 魏延第468章 射策(下)第377章 再孕第312章 心意第247章 病逝第1章 重生第364章 使者第222章第330章 封拜第438章 勸降第34章 志向第141章 酃縣第71章 洗手第259章 送禮第104章 軍法第317章 祭祖第237章 監九縣第189章 噩耗第303章 復仇第101章 招撫第240章 說和第461章 守節第412章 刺史第218章 樓船第498章 城破第64章 擒獲第386章 面曹第109章 難題第128章 甘寧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510章 計成第284章 澤國第234章 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