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南下

第348章 南下

次日,劉景送走劉宗的一萬水步大軍,隨後命人將交州軍陣亡將士屍體運入山谷,焚燒得髑髏數千枚,共冢葬於東山腳下。

死人好處理,活人就難了。

酃縣之戰,劉景俘獲荊州軍超過三萬人,之後固然招降了步騎、棹卒萬餘人,但仍有近半被收押,此次又抓了六千交州兵,俘虜人數高達兩萬人。

這些俘虜,殺又不得,放又不得,以最低標準日食五升米計算,每月最少也要吃掉三萬斛米,一年就是三十六萬斛米。

劉景短期內尚不必爲糧食擔心,酃縣早在幾百年前就是楚國糧倉,他這幾年北至衡山,南至鍾水、平陽二鄉,大興水力、加固堤壩、勸民農桑、開闢荒地、安置流民,積米數十萬斛。而長沙南部諸縣及零陵、桂陽二郡今年雖然遭遇水災,但因爲之前承平多年,倉庫頗有存儲。

劉景目前擁有的糧食,足夠全軍三萬餘人及兩萬俘虜吃上大半年,可總不能白白養着俘虜。

各地礦山冶坊倒是可以收容一部分,卻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劉景思來想去,也只能想到一個解決辦法,那便是屯田。

長沙,尤其是長沙北部地區,經過連年戰亂,百姓亡散,屋宇荒虛,田疇蕪曠,目前無主之地比比皆是,這些都是長沙百姓經營多年的良田,一旦修起蕪廢,加以耕耘,見效快、收益高,這可遠比開墾荒地強多了。

勞作之餘,再從俘虜中選拔精壯,加以訓練,便可成爲劉景軍的預備隊,如此一來,既解決了俘虜問題,又增加了糧食,更多了兵員,可謂一箭三雕。具體細節,還需要與衆臣商議。

午後,劉景返回泉陵太守舍中,未等進門,就看到賴恭與嫂子賴慈、侄兒劉羣坐在堂中閒聊,三人見到他,皆起身相迎。

劉景在劉表軍南下之際,派人將嫂子賴慈和侄兒劉羣送回零陵家鄉暫避,沒想到她們躲過了荊州軍,卻又遇上了交州軍。萬幸的是,交州軍尚未兵臨城下,劉巴、蔣琬便已將其母子二人,連同賴氏親眷接入泉陵城中。

“仲達……”賴慈素衣高髻,淖約溫婉,笑意盈盈道。她此前最擔心的就是季叔劉景與兄長賴恭兵戎相見,她不希望看到他們中有任何一人受到傷害。現在好了,兄長賴恭投入季叔麾下,她日後再也不用爲此擔心了。

劉景舉步邁入堂中,先與賴恭見禮,繼而問候嫂子賴慈。

望着戎服革履,高視闊步,甚有威重的劉景,賴慈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季叔當年曾被迫下地耕種,然而僅僅過了五年,他便乘勢而起,北破劉表,南走張津,成爲荊南當之無愧的霸主。

賴慈素知季叔志向遠大,她亦對季叔寄予厚望,卻也沒有想到他這麼快就能取得如此成就。

不過在爲季叔高興的同時,賴慈同樣也有些擔心,亂世之中,黎民百姓固然生存不易,可一方諸侯也不是安全無憂,勢大如袁術,亦落得身名俱滅;強橫如孫策,亦不免死於非命。季叔未來的道路,必定佈滿險阻。

“大人……”劉羣臉上帶着難以抑制的興奮,他今年已經十歲,再過一個多月,就將年滿十一,其從小聰穎過人,現已粗讀《孝經》《論語》《詩》《禮》,不能再視其爲無知孺子。

劉羣昨日偷偷揹着母親,跑到城頭觀看兩軍對壘,雖然由於距離太遠,看不真切,可那如雷的戰鼓聲、沖天的喊殺聲,仍令他感到熱血沸騰。他發現相比於經書,自己更向往沙場。

劉景不知侄兒心思,問道:“虎頭,近來可曾認真讀書?”

劉羣點頭回道:“交州軍一度圍攻泉陵甚急,雨注城中,阿母爲了安全起見,極少讓我出門,平日裡唯有待在舍中讀書,自覺近來學業頗有長進。”

劉景笑着打趣道:“你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吧。”

劉景落座後,詢問賴慈道:“嫂子,目前荊南已經恢復安定,再無紛擾,你是打算帶着虎頭繼續留在泉陵小住一段時間,還是打算返回臨湘?”

賴慈毫不猶豫地答道:“我和虎頭已在泉陵居住四個多月,如今道路恢復通暢,自當儘快返回臨湘,侍奉阿姑。”

劉景頷首道:“好,我這就派兵船,護送你們回臨湘。”

劉羣問道:“大人你呢?”

劉景道:“零陵南部洮陽、零陵、始安諸縣,曾失陷於張津之手,賊寇、蠻夷也趁機興風作浪,劫掠鄉邑,我過幾日將率兵南下,撫慰諸縣,震懾不軌,安定地方。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或許能趕在正旦前回到臨湘。”

劉景率兵南下,當然不止這一個原因,他的最終目的地,是零陵郡最南端的始安縣,出始安東南,便是交州蒼梧郡,出始安西南,則是交州鬱林郡。

劉景駐軍始安,既可爲劉宗後援,使後者放心大膽進攻鬱林郡,同時對蒼梧郡也是一個極大的震懾,避免其救援鬱林郡。

劉羣聞言面色一暗,才與叔父大人團聚,便又要分別數月。

…………

兩日後,劉景將嫂子賴慈、侄兒劉羣送上舟船,讓她們跟隨桓彝的桂陽兵船一道北返。

桓彝乃是桂陽太守,不能久不在郡,而今張津已敗,劉景自然也就不再留他。

又過兩日,劉景讓韓廣、劉亮率步騎數千,留守泉陵,劉景自將水步萬人,沿湘水南下。

劉景雖然當了近一年的零陵太守,但並沒有實際統治過零陵,不知零陵吏民對他的態度如何,所以此番南下,他特意帶上了劉巴。劉巴本就是零陵名士,郡中大吏,後來又被劉景託以郡事,權力幾乎與太守無異,在零陵吏民間有着極高的威信,有他在,劉景此行當會輕鬆不少。

果然,劉景軍一路南下,途經洮陽、零陵,直至始安,各地吏民不說簞食壺漿以迎也差不多。賊寇、蠻夷亦畏懼劉景兵威,紛紛隱匿。

(本章完)

第83章 預言第348章 南下第531章 放歸第412章 刺史第150章 開戰第225章 勇悍第99章 王彊第117章 清茶第478章 黃鐘第420章 評價第519章 抵達第361章 巨樓第109章 難題第343章 斬將第324章 膝席第467章 射策(中)第116章 再見第351章 班底第438章 勸降第108章 名望第339章 出戰第441章 大罵第471章 官爵第521章 傾出第76章 新左史第424章 入陣第311章 吐血第6章 葛生第398章 攻城(2)第251章 入主第144章 褚方第241章 蔣琬第384章 招攬第77章 赤驥第2章 劉亮第152章 改名第193章 耒陽第349章 璽書第522章 變故第219章 開戰第70章 攤牌第380章 津鄉第180章 回鄉第30章 陶觀第536章 邀請第279章 連雨第446章 入城第234章 耀功第104章 軍法第442章 破局第478章 黃鐘第444章 東曹掾第156章 邀請第424章 入陣第537章 茂才第470章 策論第117章 清茶第305章 內附第111章 歸來第425章 中箭第91章 壁畫第250章 說服第323章 爲壽第178章 來接第224章 潰敗第326章 相遇第66章 徙邊第481章 團圓第136章 婚宴第75章 百石第490章 盡出第11章 帶經耕鋤第343章 斬將第519章 抵達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81章 面見第416章 暢談第420章 評價第213章 女誡第216章 取名第499章 縊殺第471章 官爵第351章 班底第466章 射策(上)第34章 志向第89章 桃板第321章 瀏陽第33章 示衆第518章 海昏第174章 滅族第278章 射中第277章 急報第155章 拜訪第283章 洪水第75章 百石第411章 不義第169章 奔襲第311章 吐血第338章 烏滸
第83章 預言第348章 南下第531章 放歸第412章 刺史第150章 開戰第225章 勇悍第99章 王彊第117章 清茶第478章 黃鐘第420章 評價第519章 抵達第361章 巨樓第109章 難題第343章 斬將第324章 膝席第467章 射策(中)第116章 再見第351章 班底第438章 勸降第108章 名望第339章 出戰第441章 大罵第471章 官爵第521章 傾出第76章 新左史第424章 入陣第311章 吐血第6章 葛生第398章 攻城(2)第251章 入主第144章 褚方第241章 蔣琬第384章 招攬第77章 赤驥第2章 劉亮第152章 改名第193章 耒陽第349章 璽書第522章 變故第219章 開戰第70章 攤牌第380章 津鄉第180章 回鄉第30章 陶觀第536章 邀請第279章 連雨第446章 入城第234章 耀功第104章 軍法第442章 破局第478章 黃鐘第444章 東曹掾第156章 邀請第424章 入陣第537章 茂才第470章 策論第117章 清茶第305章 內附第111章 歸來第425章 中箭第91章 壁畫第250章 說服第323章 爲壽第178章 來接第224章 潰敗第326章 相遇第66章 徙邊第481章 團圓第136章 婚宴第75章 百石第490章 盡出第11章 帶經耕鋤第343章 斬將第519章 抵達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81章 面見第416章 暢談第420章 評價第213章 女誡第216章 取名第499章 縊殺第471章 官爵第351章 班底第466章 射策(上)第34章 志向第89章 桃板第321章 瀏陽第33章 示衆第518章 海昏第174章 滅族第278章 射中第277章 急報第155章 拜訪第283章 洪水第75章 百石第411章 不義第169章 奔襲第311章 吐血第338章 烏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