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桃李

第506章 桃李

上千鐵騎排山倒海般衝到城下,突然向兩邊分開,呈半圓形,將城門口的周鳳等人團團圍住,弓上弦,刀出鞘,虎視眈眈。

“籲!”劉亮飛馬衝至周鳳面前, 手勒繮繩急停,坐騎一聲嘶鳴,人立而起,兩隻修長健壯的前蹄在周鳳面前不住翻飛。

周鳳強自鎮定,一動不動。

劉亮見狀,也沒有繼續爲難他, 安撫下坐騎,以手中馬鞭指之,口中問道:“足下何人?”

周鳳恭敬地回道:“小人周鳳,受安南將軍之命,潛伏宜春以待有變。宜春縣長孫南乃吳郡舊臣,對孫權忠心耿耿,聽聞義師西來,妄想據城頑抗,小人便率城中義士,將其斬殺。”說罷取來孫南的首級,上呈劉亮。

“哦?原來你就是周鳳。”劉亮也是從諸葛亮口中知道周鳳其人,以爲他充其量也就是個內應,沒想到首功竟然被他得去。

劉亮接過孫南的頭顱, 見其雙目皆被戳瞎, 面上立時便有幾分不喜,心道:“士可殺不可辱, 此人還真是兇狠殘忍。”

“正是小人, 不知將軍是?”周鳳小心翼翼問道。

劉亮將孫南的頭顱扔給身後的親衛, 找個匣裝起來, 自矜地道:“我乃上庸太守劉亮。”

兩千石太守, 說來好聽, 實則上庸過去只是漢中郡東部一縣,即便劉亮到任後析出上庸北部設立建始縣,治下也才兩縣。

周鳳聽到騎將自稱劉亮,神情頓時變得更加恭敬了,這位可是安南將軍劉景的族弟兼大將。

周鳳肅拜言道:“劉上庸擊殺勇冠天下,號稱‘萬人敵’的關羽,聞者莫不稱歎,小人亦久仰劉上庸大名,今日得見,幸甚,幸甚。”

劉亮嘴角微咧,擊殺關羽確實令他名聲大噪,儘管關羽是被黃忠手刃,但領兵之人卻是劉亮、蔡升、黃忠三人,斬殺關羽的功勞自然可以算到劉亮頭上。

在吹捧了劉亮一番後,周鳳說起正事:“孫南及其身邊黨羽雖然都已被我擊殺,但城中守軍猶未降服, 陰圖生亂者不在少數, 還請劉上庸帶兵入城平亂。”

劉亮也聽到了城中的喧囂之聲, 當即留百騎駐守城門, 讓周鳳在前引路,策馬殺入宜春。

不出裡許,迎面撞上百餘宜春守軍,他們顯然是收到了北門失守的消息,趕往北門禦敵。

“給我殺……”劉亮自不會與他們客氣,縱騎直衝其陣。

這百餘宜春守軍,尚未與劉亮鐵騎碰面,光是聽着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就已上下驚怖,陣腳大亂,如今直面劉亮鐵騎的衝鋒,才一接戰,便立刻大潰而逃。

劉亮率騎追擊於後,一路瘋狂砍殺,盡飲敵血,等到將這夥敵軍盡數殲滅,劉亮又四面出擊,橫掃城中各地頑敵,整個宜春城內到處都是隆隆作響的馬蹄聲,直到午後才漸漸平息。

次日,諸葛亮率領大軍抵達宜春,劉亮、周鳳立即放下手中事務,抽身趕往南水北岸迎接。

諸葛亮對周鳳道:“足下別來無恙否?”劉景去年接見周鳳時,諸葛亮也在場,其爲人也不像劉亮那般驕矜,就算面對羣盜出身的周鳳,也能和顏悅色。

諸葛亮又道:“今兵不血刃奪取宜城,皆足下之功也,不能不酬賞。本來宜春縣長之位最適合足下,不過國家制度,本地人不得爲地方長吏,足下乃宜春人,卻是做不了宜春縣長。”

其實就算沒有三互法制約,諸葛亮也不可能將宜春交給周鳳,宜春的位置至關重要,一旦有失,諸葛亮大軍立刻就會變成甕中之鱉,必須要用重將鎮守。

周鳳本已將宜春縣長視爲自己的囊中之物,這兩天也是以宜春縣長的名義發號施令,結果聽到自己無緣宜春縣長之位,面上難掩失望之情,半天才勉強開口道:“小人全憑軍師做主。”

諸葛亮彷彿沒有察覺周鳳的異樣,笑道:“這樣,我先上報將軍,暫表足下爲別部司馬,別領一營部曲,隨軍出征討賊,一旦攻下其他縣城,我必表舉足下爲百里侯,足下認爲可否?”

周鳳心理稍稍平衡了些,俯身拜謝道:“多謝軍師。”

諸葛亮微微頷首,隨後婉拒了周鳳的入城邀請,下令在南水北岸就地紮營,諸葛亮則與徐庶、楊儀等人散步江畔。

諸葛亮指着南水南岸,宜春之郊的桃李之林,對身後幾人道:“宜春桃李,乃世間之美景也,可惜眼下已是初冬,桃裡皆已凋謝,諸君無緣得見美景。”

長沙定王劉發第三子劉成曾被封爲宜春侯,享國十七年,後被奪爵國除。其在位期間,營造“五臺”,其中尤以宜春臺爲最,植桃李以萬計。從此宜春桃李,成爲世間美景,爲江南所知。

諸葛亮叔父諸葛玄與朱皓爭奪豫章失敗,就是經由宜春逃往長沙。當時正值桃李花開季節,雖然是在逃亡途中,可宜春桃李之美,還是給少年時代的諸葛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時隔多年,仍記憶猶新,念念不忘。

傍晚,營地建立完畢,將士亦用過晚餐,諸葛亮於大帳內召集衆將,一時間黃忠、蔡升、劉亮、魏延、霍峻、單日磾、習珍等齊聚帳中,真可謂名將如雲。

諸葛亮環顧帳內衆將,緩緩說道:“諸君皆宿將,應知宜春乃東西要衝,一應軍資糧秣,皆由此過,斷不容有失,需以大將鎮守,諸君誰願擔此重任?”

帳中一片死寂,無人吭聲,平日在戰場上英勇無畏的一衆虎將,此刻全都做了縮頭烏龜。

諸葛亮不禁哭笑不得,既然沒人主動,那就只能他親自點將了,目光反覆在帳內衆將身上掃過,最終停在霍峻的身上。

黃忠、蔡升兩大將軍肯定不能留下,劉亮、魏延一騎一步,爲諸葛亮所倚重,也不能留下,單日磾統帥五部荊蠻,也不適合留下,最後就只剩下習珍和霍峻了。習珍已鎮守荊南數載,不曾參與北伐,若再讓他守宜春,就有些不近人情了,如此一來,霍峻就成了惟一的人選。

(本章完)

第492章 名士第529章 詔書第458章 斬羽第60章 跋扈第7章 劍術書法第544章 葛周第223章 習珍第136章 婚宴第185章 許願第470章 策論第330章 封拜第207章 合兵第156章 邀請第49章 醫聖第524章 馬尾第324章 膝席第32章 求字第88章 臘月第421章 三英第197章 喜事第84章 魚梁洲第142章 計劃第422章 出陣第478章 黃鐘第38章 諸葛玄第360章 獻計第290章 可惜第364章 使者第476章 冬至第475章 妹夫第374章 圍攻第456章 房陵第528章 惡氣第303章 復仇第385章 夷陵第348章 南下第87章 請醫第72章 偷長第98章 高利貸第332章 徐庶第137章 洞房第535章 人望第296章 捷報第82章 圍攻第192章 開戰第543章 刺孫第235章 軍市第515章 不忠第189章 噩耗第199章 撤離第70章 攤牌第517章 古樟第215章 南下第141章 酃縣第72章 偷長第449章 隱戶第288章 義士第7章 劍術書法第476章 冬至第132章 同席第371章 慰問第362章 臨衝第293章 奇策第17章 杜襲第529章 詔書第179章 到來第288章 義士第99章 王彊第453章 攔路第301章 城破第66章 徙邊第426章 拔箭第229章 鳴金第91章 壁畫第170章 斬首第463章 三郡第218章 樓船第508章 南昌第32章 求字第114章 襄陽第510章 計成第242章 三爵第283章 洪水第388章 突破第92章 先賢第415章 龐統第444章 東曹掾第192章 開戰第311章 吐血第142章 計劃第359章 八月第526章 薄行第147章 衡山第293章 奇策第6章 葛生第424章 入陣第215章 南下第127章 襦鎧第177章 施恩第216章 取名
第492章 名士第529章 詔書第458章 斬羽第60章 跋扈第7章 劍術書法第544章 葛周第223章 習珍第136章 婚宴第185章 許願第470章 策論第330章 封拜第207章 合兵第156章 邀請第49章 醫聖第524章 馬尾第324章 膝席第32章 求字第88章 臘月第421章 三英第197章 喜事第84章 魚梁洲第142章 計劃第422章 出陣第478章 黃鐘第38章 諸葛玄第360章 獻計第290章 可惜第364章 使者第476章 冬至第475章 妹夫第374章 圍攻第456章 房陵第528章 惡氣第303章 復仇第385章 夷陵第348章 南下第87章 請醫第72章 偷長第98章 高利貸第332章 徐庶第137章 洞房第535章 人望第296章 捷報第82章 圍攻第192章 開戰第543章 刺孫第235章 軍市第515章 不忠第189章 噩耗第199章 撤離第70章 攤牌第517章 古樟第215章 南下第141章 酃縣第72章 偷長第449章 隱戶第288章 義士第7章 劍術書法第476章 冬至第132章 同席第371章 慰問第362章 臨衝第293章 奇策第17章 杜襲第529章 詔書第179章 到來第288章 義士第99章 王彊第453章 攔路第301章 城破第66章 徙邊第426章 拔箭第229章 鳴金第91章 壁畫第170章 斬首第463章 三郡第218章 樓船第508章 南昌第32章 求字第114章 襄陽第510章 計成第242章 三爵第283章 洪水第388章 突破第92章 先賢第415章 龐統第444章 東曹掾第192章 開戰第311章 吐血第142章 計劃第359章 八月第526章 薄行第147章 衡山第293章 奇策第6章 葛生第424章 入陣第215章 南下第127章 襦鎧第177章 施恩第216章 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