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鳴金

第229章 鳴金

“萬歲、萬歲……”

隨着蔡中戰死,荊州水軍前部徹底覆滅,劉景水軍將士不由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特別是原長沙水軍將士,頗有揚眉吐氣之感。荊州水軍的強大,令他們幾喪鬥志,生不起反抗之心,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有機會正面擊敗荊州水軍。

此役劉景水軍擊沉、擊毀荊州水軍戰艦三十餘艘,輕舸不計其數,俘獲、受降戰艦五十餘艘,棹夫、兵卒兩千餘人。而自身損失不過戰艦十七八艘,兵卒千許人,可謂是大獲全勝。

“司馬,這是蔡中的首級。”黃武來到劉宗的旗艦,獻上蔡中首級,神情得意道。

“好!”劉宗大笑道:“此戰叔業拔得頭功,伯登其次。”

他是水軍主帥,沒必要攬功,至於水軍另外兩位名義上的副將,王彊主動接下火攻荊州水軍後部的任務。劉祝則一直隨其作戰,不過圍殲蔡中之時,劉宗讓他率領十數艘戰艦,堵住北面的水道,攔截敵方援軍。

而今看來,他任務完成的不錯,成功將敵方援軍拒之門外。

劉宗又問陳進道:“伯登,你的傷勢要不要緊?”

“不礙事……”陳進搖頭道。蔡中臨死前的反撲,給他身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口,經過簡單包紮,算是勉強止住了血。他現在的情況明顯已經不適合繼續作戰,不然定會再次撕裂傷口。不過他顯然不願就此退出戰場。

劉宗知其心理,不再多言。經過一番休整,他讓陳進以及弟弟劉承,帶領一部分戰艦、輜重運輸船,留守原地善後,如看押俘虜、打撈屍體、救治傷員……

他和黃武則率領大部艦隊,前去與劉祝會合,接下來的目標,無疑便是蔡瑁的中軍。

…………

“你說什麼?!!”當蔡瑁接到蔡中戰死,前軍全軍覆沒的噩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之前接連不斷的壞消息,以及西南方向傳來的陣陣歡呼聲,曾讓他內心大感不安,可他至多以爲前軍會有戰敗的危險,哪曾想到,結果竟會是這般殘酷。

要知道,前軍可是由上百艘戰艦,數千人組成的龐大艦隊,居然慘遭全殲,加上他的中軍同樣損失慘重,縱然以荊州軍的大家大業,也稱得上元氣大傷了。

荊州軍南下討伐長沙以來,水軍表現還在步軍之上,可謂是戰無不勝,從未有過如此之失。

正因爲自恃麾下有一支無敵水軍,才使得蔡瑁內心一再膨脹,最終做出南下的決定。

他當初離開臨湘時有多高調,如今就有多狼狽,別說零陵、桂陽二郡,他連酃縣的邊都沒摸到,就在途中遭到劉景伏擊,連喪蔡中、吳巨兩位大將。

他都不敢想象,蒯越、劉表得知這個消息,將會作何反應。

蔡瑁心中雖然極度不甘,卻也清楚,此戰已經沒有打下去的必要了,拖得越久,損失越大。

忽然,蔡瑁目光一定,只見東北方向升起大片大片的濃煙。

“後方也有埋伏?!”蔡瑁只覺一股涼意順着背脊直衝後腦,令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寒戰。

這一刻,他心中冒出一個疑問:劉景麾下到底有多少兵馬?

恐怕最保守的估計,也不會低於萬人。

區區一縣之長,竟有水步過萬,若非親眼所見,誰能相信?

蔡瑁額上不住冒汗,內心卻感到冷,一股刺骨的冷,《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如今看來,劉景對他了若指掌,而他對劉景,卻毫無瞭解,冒然南下,焉有不敗之理?

滾滾黑煙,遮天蔽日,頓時引發了荊州軍士卒極大恐慌,本來前軍失利的傳言,就已經讓他們憂心忡忡,而今後軍也出事了,這仗還叫人怎麼打?

蔡瑁唯恐士卒陷入驚慌,導致全軍崩潰,不敢再拖延下去,當機立斷下令道:“傳令習珍、蔡和,讓他們率部撤回水上。”

“諾。”執旗第一時間揮舞手中旗幟,霎時間,座艦上的鉦聲大響:“鐺!鐺!鐺!……”

鉦形似鍾而狹長,上有柄,以銅製成,《荀子·議兵》雲:“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擊鉦即是鳴金。

“從兄……”見荊州軍鉦聲大作,準備撤退,劉亮急道。

“是時候了。”劉景頷首道,“子明,隨我出戰。”

“諾。”劉亮大喜過望,他早就等的不耐煩了,五營將,其他人都在作戰,只有他在旁觀,這對他來說無異於是一種折磨。

劉景騎上赤冀,當先衝下矮丘,馳入後陣,親率後軍出擊。

習珍、蔡和雖聞鉦聲,但想要全身而退,談何容易?

吳巨陣亡後,其部旋即崩潰,蔡升、韓廣率衆跟在後面一路窮追猛打,斬俘過千,幾乎全殲吳巨部。隨後二人兵鋒一轉,從側翼對習、蔡二部發起攻擊。

現今習珍、蔡和部兩面受敵,維持不敗已是萬分艱難,更別提要在敵軍的圍攻下有序撤退,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崩潰。

劉景軍如同驚濤駭浪一般,發起一輪又一輪猛烈攻勢,己方且戰且退,隨時有崩潰之險,習珍劍眉緊皺,對蔡和道:“蔡司馬,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不如你領本部先撤,我率部曲斷後。”

“這……”蔡和聽罷不禁一愣,沒想到習珍居然會主動提出斷後,令他感到十分意外。

他目前職位僅爲別部司馬,而習珍則是破賊校尉,按理來說,留下斷後的人應該是他纔對。

蔡和猶豫了一下,在生與死麪前,終究是沒有勇氣拒絕對方的好意,小聲道了一句“校尉保重。”接着羞愧而逃。

爲掩護蔡和部安全撤退,習珍令麾下六百餘部曲組成一個圓陣,外立大楯,內列矛戟,挾以弓弩,牢牢守住陣地。

“殺!”馬周策馬運矛,親自衝鋒在前,率衆衝擊圓陣。

“砰!砰!砰!……”

一連串巨大的撞擊聲,雙方糾纏在一起,展開激烈的廝殺。

(本章完)

第122章 贈文第137章 洞房第478章 黃鐘第175章 授田第289章 倒戈第301章 城破第456章 房陵第446章 入城第137章 洞房第355章 立春第426章 拔箭第106章 調離第3章 後母第425章 中箭第512章 伏兵第377章 再孕第532章 用意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343章 斬將第537章 茂才第369章 出使第41章 吟詩第54章 鄧攸第135章 歸來第471章 官爵第437章 薨第529章 詔書第349章 璽書第224章 潰敗第325章 泉陵第325章 泉陵第49章 醫聖第77章 赤驥第405章 防疫第165章 猛將第233章 圊溷第140章 二年第250章 說服第205章 失望第271章 火攻第218章 樓船第368章 江東第280章 投靠第518章 海昏第527章 有君第221章 矢石第468章 射策(下)第452章 自白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324章 膝席第186章 八月第111章 歸來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63章 水戰(下)第434章 伏擊第200章 兵臨第332章 徐庶第508章 南昌第277章 急報第386章 面曹第332章 徐庶第521章 傾出第196章 招攬第332章 徐庶第541章 有望第216章 取名第19章 桓階第138章 徵辟第482章 預言第200章 兵臨第213章 女誡第104章 軍法第346章 青綬第537章 茂才第31章 蔡升第151章 全殲第545章 對策第515章 不忠第111章 歸來第124章 宴會第453章 攔路第515章 不忠第456章 房陵第526章 薄行第299章 兵臨第456章 房陵第89章 桃板第51章 區雄第260章第341章 衝鋒第16章 決定第341章 衝鋒第6章 葛生第364章 使者第219章 開戰第292章 救治第501章 彭虎第339章 出戰
第122章 贈文第137章 洞房第478章 黃鐘第175章 授田第289章 倒戈第301章 城破第456章 房陵第446章 入城第137章 洞房第355章 立春第426章 拔箭第106章 調離第3章 後母第425章 中箭第512章 伏兵第377章 再孕第532章 用意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343章 斬將第537章 茂才第369章 出使第41章 吟詩第54章 鄧攸第135章 歸來第471章 官爵第437章 薨第529章 詔書第349章 璽書第224章 潰敗第325章 泉陵第325章 泉陵第49章 醫聖第77章 赤驥第405章 防疫第165章 猛將第233章 圊溷第140章 二年第250章 說服第205章 失望第271章 火攻第218章 樓船第368章 江東第280章 投靠第518章 海昏第527章 有君第221章 矢石第468章 射策(下)第452章 自白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324章 膝席第186章 八月第111章 歸來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63章 水戰(下)第434章 伏擊第200章 兵臨第332章 徐庶第508章 南昌第277章 急報第386章 面曹第332章 徐庶第521章 傾出第196章 招攬第332章 徐庶第541章 有望第216章 取名第19章 桓階第138章 徵辟第482章 預言第200章 兵臨第213章 女誡第104章 軍法第346章 青綬第537章 茂才第31章 蔡升第151章 全殲第545章 對策第515章 不忠第111章 歸來第124章 宴會第453章 攔路第515章 不忠第456章 房陵第526章 薄行第299章 兵臨第456章 房陵第89章 桃板第51章 區雄第260章第341章 衝鋒第16章 決定第341章 衝鋒第6章 葛生第364章 使者第219章 開戰第292章 救治第501章 彭虎第339章 出戰